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版必修2.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825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同步练测 鲁科版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物质中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B化学键将原子或离子按一定的数量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物质C一切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DA族元素原子与A族元素原子之间都形成离子键3.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A1和1

2、7 B12和9C14和 6 D15和84.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Z2Y BX2Y2CZ2Y2 DZYX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改变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化学键 B状态C颜色 D原子核7.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ANaOH BNaCl CH2 DH2S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

3、aF2和CsCl DCCl4和CO2 9.HBr分子的电子式为( )A BH+BrC DHBr1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H2O CHClO DCO2 11.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12.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MgF2 Na2O2 NaOHNH4ClCO2 H2O2 N2 ABCD13. 下列对离子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B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是盐类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所得溶液一定可以导电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

4、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14.下列各组所有的元素组合,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AH、C、O、KBH、Na、O、SCH、N、O DH、O、S1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16.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属于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石油燃烧 B植物的光合作用C核电站发电 D太阳能电池供电17.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其最根本原因是(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反应中旧的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学键的生成需要放出能量C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D能量变化是

5、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18.对于放出能量的反应H2Cl2 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和1 mol Cl2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2 mol HCl中的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能转化为热能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出能量的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也能继续进行A只有B只有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6、共3小题,共43分)20.(12分)下面是我们熟悉的物质:O2 金刚石 NaBr H2SO4 Na2CO3 NH4Cl NaHSO4 Ne Na2O2 NaOH(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_ ;只含离子键的是 _ ;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是 _;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_。(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_ 。(3)将NaHSO4溶于水,破坏了NaHSO4中的_(填化学键名称),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_ ;NaHSO4熔融状态下电离,破坏了 _键,写出电离方程式 _。21.(15分)已知X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少3个电子,Y元素原子核外总电子数比X元素原子总电子

7、数多5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两元素的名称:X _,Y _。(2)X、Y可形成 _。A离子化合物Y(XO3)2 B离子化合物Y2X3C共价化合物Y3X2 D共价化合物XY2(3)已知Y元素的单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写出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分析所得单质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4)X元素的氢化物能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其产物属于_化合物。22.(16分)(1)有如下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均足量),将两个各装有0.3 g NaHCO3或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HCO3或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试管和试管中分别发生

8、的离子方程式:_;_。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_。两试管中气球大小(不包含试管)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整数比)= _。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的试管温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HCl反应吸收能量,而Na2CO3和HCl反应放出能量。甲下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2)为研究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序号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温度50 mL 水2.5 g NaHCO3固体20 18.5 35 mL 水3.2 g Na2CO3固体20 23.3

9、 35 mL 稀盐酸含2.5 g NaHCO3的饱和溶液15 mL 20 18.8 50 mL 稀盐酸含3.2 g Na2CO3的饱和溶液15 mL 20 21.2 50 mL 稀盐酸2.5 g NaHCO3固体20 17.4 50 mL 稀盐酸3.2 g Na2CO3固体20 24.4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三条结论:aNaHCO3的溶解是 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过程;b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 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反应;c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 _ (填“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反应。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参考答案1. AB 解析:A项,煤

10、燃烧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项,化石燃料由植物转变而来,植物中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能;C项,葡萄糖氧化放出能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D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2. B 解析: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A项错误;稀有气体单质是由单原子组成的,没有化学键,C项错误;A族元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A族中除氢外,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但氢与A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是共价键,D项错误。3. B 解析:本题可以根据原子序数写出化学式,即A为HCl,B为MgF2,C为SiC,D为P2O5 。很容易看出上述四种物质中只有MgF2 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4.

11、 B 解析:由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可知Y在Z的上一周期,所以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所以X为H。A项Na2O只有离子键;B项H2O2既有非极性共价键,也有极性共价键;C项Na2O2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没有极性共价键;D项NaOH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5. C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和能量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误。6. A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以化学反应中化学键一定发生变化;物质的颜色和状态不一定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反应中原子

12、核一定不发生变化。7. B 解析:根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可知NaOH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NaCl只含离子键;H2、H2S只含共价键。8. A 解析: NaCl含有离子键,HNO3含有共价键,类型不同,A项符合题意;B项中二者都含有共价键,类型相同,C项中二者都含有离子键,类型相同,B、C两项不符合题意; CCl4与CO2只含有共价键,类型相同,D项不符合题意。9. A 解析:HBr分子的H原子和Br原子是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没有电子的转移,不存在离子。10. D 解析: B、C两项中均含有氢原子,氢原子最外层一定不满足8电子结构。A项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336个电子,未达到8电子

13、结构。D项中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48个,O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28个,两种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11. D 解析:共价化合物也可以溶于水,且能电离出离子使溶液导电,如HCl、H2SO4等;只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均具有很高的熔点,如金刚石、SiO2等;在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因其离子键被破坏,产生阴、阳离子,而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以分子或原子形式存在,不能导电。12. B 解析:MgF2只含离子键;H2O2、CO2是共价化合物;N2不是化合物;Na2O2、NaOH、NH4Cl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13. D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

14、大部分盐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还包括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等;离子化合物只要能溶于水,一定全部电离,可以导电;共价化合物如HCl等溶于水也可以导电。14. C 解析:A、B两项中所有的元素组合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D项中所有的元素组合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C项中可形成HNO3,HNO3为共价化合物,也可形成NH4NO3,为离子化合物。15. A 解析: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必为吸收能量的反应。B、C、D三项均为放出能量的反应,A项为吸收能量的反应。16. B 解析:石油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核电站发电是将核能转化为

15、电能;太阳能电池供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17. B 解析: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过程中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多少或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18. B 解析:已知该反应放出能量,则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燃烧过程中化学能不仅转化为热能,还转化为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19. A 解析: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放热反应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工业合成氨反应;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由于放出

16、能量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可以维持反应的继续进行,所以停止加热后反应也可以继续进行。点拨: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或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必然联系。20.(1) (2) (3)离子键、共价键 NaHSO4=Na+HSO42 离子 NaHSO4=Na+HSO4 解析:O2、金刚石中只含共价键;H2SO4只含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NaBr中只含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Na2CO3、NH4Cl、NaHSO4、Na2O2、NaOH都是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是离子化合物;稀有气体Ne是单原子分子不含任何化学键。NaHSO4溶于水电离时

17、,Na+与HSO4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HSO4中“H”与“SO4”之间的共价键也受到破坏;而在熔融状态电离时只断裂离子键。21.(1)氮 镁 (2)A (3)2MgCO22MgOC 共价键 (4)离子解析:由X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少3个电子,而电子总数比Y元素原子少5个,可推知Y元素原子M电子层有2个电子,Y为Mg元素,则X为N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Mg(NO3)2,为离子化合物;X、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X3即Mg3N2;Mg在空气中燃烧能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MgO和C。NH3能与HNO3反应,生成的NH4NO3属离子化合物。22.(1)CO322HCO2H2O HCO3HCO2H2O 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盛NaHCO3的试管中反应要剧烈 4253 不正确 (2)吸收 放出 吸收解析:与同浓度盐酸反应时,NaHCO3比Na2CO3剧烈,产生气泡的速率快;因为盐酸足量,所以与中产生CO2的体积之比即等于n(Na2CO3)n(NaHCO3)=4253;甲下结论的方法不正确,因为两粉末与盐酸的反应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粉末的溶解过程,二是与盐酸的反应过程。由表中数据、对比可知,NaHCO3固体的溶解吸收能量,Na2CO3固体的溶解放出能量。分析、两组数据可知NaHCO3饱和溶液与盐酸反应吸收能量,Na2CO3饱和溶液与盐酸反应放出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