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234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简析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本节教材主要研究: 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基本性质; 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来解决一些与对数有关的问题.(二)教材地位及编排依据地位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指数函数以及对数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的,可以说它是上述内容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为数学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函数模型.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编排依据:主要是从学生获取知识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

2、平和接受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数函数及其相关知识在高考中的地位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并了解其图象的特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素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优化他们的个性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重点: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使学生能初步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图象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难点:理解和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特征,区分和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关键:认识底数与对数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一)教学方法及确定依据1、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3、的能力以及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满足.因此本节课采用探究性教学、提问式教学和分层教学.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了给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二)学习方法及确定依据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了三种学法:(1)自主性学习法:根据作图的常规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2)探究性学习法:通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性质;(3)巩固反馈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三)教学手段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展示,直观的呈现出对数函数的图象,使学生对其有丰富的感性

4、认识,同时也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平台.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说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2.2.1的例题6(即考古学家是如何估算出土文物或古遗址的年代)引入,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下表.生物的死亡年数t 0.0010.010.10.30.5碳14的含量P 学生填写完毕后,引导他们观察上表,让他们体会“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P的取值,通过对应关系,生物死亡年数t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并且对不同的P值,也都有不同的t值与它对应,从而t是P的函数”.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计算能力,营造师生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氛围;(3)作为诱饵,引出新

5、课,新概念.点明课题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且)称为对数函数. 定义域:.在给出定义后,引导学生思考并让学生自己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加强了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概念的讲解,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例题研究深化概念例题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 (2)首先让学生思考并判断函数是否为对数函数,然后才给出正确的说法;最后再引导学生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是为了达到使学生加深对对数函数定义的理解,并且让学生知道定义域与的取值范围无关.分组讨论感受图象1、 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分发第一张表格(印有直角坐标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常规方法(即列表、描点、连线成图)画

6、出四个具体的对数函数、以及 的图象.2、将学生每四个人一个小组,并且让组内的每个学生画底数互不相同的对数函数的图象,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在比较讨论时有可比性,使学生比较容易发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其底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对数函数图象及其性质1、发放第二张表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特点和性质归纳出以 (且)为底的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由讨论,然后由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解小组成员经过充分讨论后所得到的对数函数的图象以及性质.3、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对对数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再作分析.通过具体作图,可使学生加深对图象的直观印象,记忆比较

7、牢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例题研究深化性质例题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1), (2), (3), (0,且1)使学生能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同底的两个对数值的大小,并且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当底数出现字母时,应对字母进行分类,然后再比较大小.课堂练习巩固新知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 (2)(3) (4)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1), (2), (3) (4), 1.第一题先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并解答,然后请一名学生扮演老师角色点评其他学生的解答过程,最后再由老师补充.2.第二题通过提问解决.课堂

8、小结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你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 .让学生对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提出质疑.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材 A组 2、选做题:求函数的定义域.作业视课堂效果而定作业量、作业类型,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课堂练习板书多媒体投影屏幕1、对数函数的定义2、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例1的解题过程例2的解题过程四、板书设计五、课后反思1.学生可能把自变量在真数位置的函数都认为是对数函数,应予以及时纠正.2.若学生质疑对数函数单调性结论的正确性,应先肯定质疑是正确的,因为用图象观察归纳出来的结论,必须经过严格证明才是可靠的!但由于所学知识限制,目前无法严格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