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到“整体”——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地方”到“整体”——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探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地方”到“整体”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探析 论文关键词地方;整体;社会史;政治史 论文摘要社会史能否研究政治史以及怎样研究政治史?这是目前史学界正在讨论的问题。在持社会史是一种新“范式”观点的学者看来,社会史不但有能力研究政治史,而且还能更好地研究政治史。社会史视角下的政治史研究,是将国家的宏观政治放置到地方社会的历史场景中,对传统的政治史进行重新解读,这种新思路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史那种宏大叙事框架下“标签式”、只着眼于对宏观政治本身的演变的研究,使政治史的研究更加缜密和细致,更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社会史自上个世纪80年代复兴以后,作为一种颠覆&
2、ldquo;传统史学”的新“范式”的史学,发展到现在,不仅在与它相对立的或者有分歧的派别争论中、同时也在自身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修正其理论和方法,使自己一步步走向成熟。在它从“边缘日渐走向中心,其羽毛渐丰”川的今天,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提出来加以讨论澄清,其中之一就是“社会史”能否研究或更确切的说有没有能力研究“政治史”,以及怎样研究政治史的问题。 一 对前者的回答应该说不难,因为社会史不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社会生活史”或“生活方式史&
3、rdquo;或“社会行为史”,而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态度和新的研究视角”即是一种新“范式”。既然是一种史学研究的新视角、新范式,那么它为什么就不能研究政治史呢?虽然作为新范式的社会史是与传统的政治史学的对立面出现的,但它并不是不要政治史,这一点在社会史学者那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都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至于社会史有没有能力研究政治史?这也是无须多费口舌辩驳的问题。因为绝不像某些学者所认为的“研究政治史的学者注重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的活动,而社会史学者则钟情于人们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rdq
4、uo;,“社会史和政治史在所关注的问题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鸿沟”。很显然这是对社会史的最大误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仍然是把社会史理解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了,更严重一点说是对社会史学的不屑一顾和鄙视态度的表白。其实,政治史与社会史从来都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在任何历史阶段、任何区域以及任何历史侧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现和研究这种联系为政治史和社会史学者扩展了研究空间和找到了结合点”。有的学者更明确的提出来“对‘区域社会史’的理解也应更多地关注‘政治’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如何与&
5、lsquo;地方性知识’达成了某种张力关系的”。既便是早期的年鉴学派,也从来没有“摈弃政治史,只是反对历史以政治史为主体,所以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在20世纪的历史科学—国际背景述评中说年鉴学派的著作,‘国家就连经济都包括在一种内容广泛的社会思考之中。这并不意味着政治因素遭到了忽视”’。然而对后者的回答,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既然社会史可以而且有能力研究政治史,那么,怎样去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介人?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去发现、研究政治史和社会史的联系问题以及怎样找到它们的结合点?这些问题在目前
6、看来,还处在探索之中。尽管已经出现了一些从社会史介人政治史较为成功的研究范例,如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孔飞力的叫魂以及王笛的街头政治—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下层民众、改良精英与政治文化,但还是没有形成一个大家认同的明晰的思路可供研究者参照。这需要政治史学者和社会史学者共同努力才行。 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是将晚清至民国国家力量不断扩展的过程,放置于华北的区域社会情境中去加以阐述的;“孔飞力的叫魂亦是从江浙地区的巫术骚动讲起,进而讨论帝国官僚体制的运行,从地方事件中去窥见国家政治的;王笛的街头政治—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下层民众、改良精英与政治文化同样也是以
7、对20世纪初的成都街头政治的考察而由此揭示出政治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的。上述学者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说,最具启发意义的是,他们都将国家政治,放在一个区域社会里边去考察,都是首先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切人,进而扩展到国家“跨区域”的宏观政治。尽管他们的研究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如对地方社会错综复杂的状况关注不够),但他们的尝试已经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了。因为这样的一种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政治史那种宏大叙事框架下“填充式”或“标签式”、只着眼于宏观政治本身的演变,而忽视了政治是否和怎样影响了地方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的研究。 二 有的学者虽承认‘他方史”对政治史的重新解读贡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