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课改总结.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314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课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课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课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课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课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课改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实践、反思、行动研究区教研室高中思想政治课改总结 回顾走过的课改五年,有两个问题需要作出比较深刻的回答:课改五年有没有变化?有多大的变化? 答案:有变化!有比较大的变化!一、 学习、实践 进入课改,我们积极参与通识培训和学科的课程标准、模块教学的整体设计及案例教学培训,不断组织和参与教学设计、公开课、研究课、优质课、观摩课等活动。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对建构主义、情境教学、目标教学等教学理论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对课改所倡导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等理念有了比较深入的探索。1、学案导学: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学校普遍采用了学案导学的方案。各校的学案设计形式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主

2、要包括:学习目标、问题磁场、教材导学、典例示范、课堂巩固和课后提升等。各学校以学案编制为依托,加强集体教研,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2、聚焦课堂:课改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我们努力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和“开放互动”教学方式的有效策略和活动方案。如课前时政演讲、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设计综合探究课,遵循从具体-一般-具体的认知规律,在学案导学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问题设计,重在有效互动,贵在坚持。3、多媒体教学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机整合。多媒体以其特有的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等优势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多维互

3、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从而有利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是复习课教学。目前,我们的多媒体课堂使用率在50%以上。二、 反思 进入课改,一个倍受关注的字眼愈来愈显示其特有的价值“反思”。从我区的现状出发,主要有“三对关系”需要科学认识和深入探索。1、讲授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倡导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贮备和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改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大量的尝试和运用探究式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是对讲授式教学的全盘否定,而且不少课例的问题探究缺乏应有的思维价值

4、,所以,我们反对单一机械的授受式教学,我们需要运用有意义的讲授式教学方法。2、课程标准与教材 树立标准意识,明确教师和学生作为行为主体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反复实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整合与拓展同样是一项艰苦而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课改的实践中,我们存在着对课标把握不到位和对教材研究不深入的两种现象,这对我们老师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要求。3、高考与课改 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价值追求与课改坚持“三贴近”原则,追求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有相对滞后的一面(多为认知和表达能力层面)。为此,我们日常的课程实施需要将理

5、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切忌顾此失彼,对理论体系过于弱化不仅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更不利于知识的活化。三、 行动研究实践思想政治课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实践关于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的教学策略,需要我们立足教学实践,坚定课程改革的理想和目标,进行扎实有效的行动研究,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行为。从我区教学实际出发,主要进行三方面的教学行动研究:1、“教学案”的研究 目前学案设计的功能定位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整体感知教材和及时训练巩固,是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学习的活动方案(包括意图、学生的活动时间

6、安排、所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等),实现教与学有效互动,是学案设计所无法体现的,所以,需要教师进行教案设计。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学生如何学的设计,也包括教师怎样教的预设,这是我区优质课和常态课形成差距所在的最根本原因所在。2、“互动”教学研究 有效互动,是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的课堂教学境界。如何实现,需要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及鲜活问题情景,创设适宜的学生活动方案,更需要教师的及时的科学发展性评价,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评判、引导、启发、激励、引领-,这方面是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大挑战。3、高考试题研究加强对高考试题,特别是对经典试题的科学分析和深入解读,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而且有利于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教材的深入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