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407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精品学案命制人: 审核人: 包科领导:第一部分:温故知新一、温故1、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2、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3、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二、知新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3、理解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能力目标:培养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学习重难点】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第二部分:精导互动1、 探究一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 探究二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 探究三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4、 探究四 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的诞生大约在1840年至1860年。京剧是徽汉剧在吸收其他地方戏营养的基础上形成的。京剧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在念白上改用京字京韵;在音乐上以西皮、二黄为主要曲调,并以胡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在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并有固定的程式规范。京剧成为中国戏曲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京剧至今仍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知识网络构建】【随堂检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对文化传承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传承即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B、文化传承

3、即对文化精华的吸收C、文化传承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在发展中的继承D、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2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应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 A、 B、 C、 D、3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人类要发展,一方面要面向未来;另一方面要回到人类的源头,向我们的先辈汲取智慧。”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是( )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 D、继承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4.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

4、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它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内涵同时又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的优秀文化思想,这说明:A、文化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B、文化要继承不要发展C、文化要发展不要继承 D、文化的创新可以凭空想象毛泽东在延安整风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这个词汇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写的汉书,本意是指对待儒家经典的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治学的方法。毛泽东推陈出新,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改造,把它变成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为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境界。据此回答:5-7题5实事求是一词源自汉代史学家班固所写的汉书

5、说明()A、文化继承就是原封不地的继承B、继承是发展的前提C、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6.毛泽东引用“汉书”上的实事求是一词,并推陈出新,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说明()A、传统文化已不适合现代生活 B、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应抛弃所有的东西C、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并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我们要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7.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在西欧,中世纪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蒙运动,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这段文字表明()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

6、科学技术往往对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C、生产力推动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D、社会实践是文化变革的决定力量8.封建社会的韩非子推行的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继承是发展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A B. C. D. 9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社会制度的更替 科学技术的进步 思想运动 自然环境的变化A、 B、 C、 D、10.社会制度的更替是()

7、A、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动的 B、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推动的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推动的1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当时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控制中国的殖民文化,又有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封建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腐朽文化。那时,这两种文化结成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性质根本不同的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随着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上述材料表明 A、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发展B、社会心理使文化产生的内驱力C、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有力地促进文化的

8、进步12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西欧各国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大力鼓励科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19世纪因而被称作是科学的世纪。1831年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上段文字主要说明() A、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D、社会生产力推动了文化进步13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

9、已经启动。这说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的继承和发展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第三部分:拓展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011山东)“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A. B. C. D.2(2011北京)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

10、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 3(2011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清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名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

11、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4(2011天津)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5(2011福建)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

12、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点审美感受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8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9“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表明( )A、科学技术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B、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C、教育推动着文

13、化的进步 D、以社会实践为根本途径102005年5月10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岳麓书院的影响说明(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推动文化发展A、 B、 C、 D、1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现代人而言,文化继承就是要接受传统文化,文化发展

14、就是摒弃传统文化。12山东沿海地区人民在长期的航海生活与商业贸易实践中创造了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开放进取、广博宽厚的山东海洋文化。它是人类在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的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具有开放、开拓和进取的显著特点。建设“海上山东”,促进山东经济、政治、综合竞争力等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发展和弘扬海洋文化。运用文化继承中发展的知识,简要说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参考答案 探究四答案: 京剧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各种地方戏的精华,使京剧越来越具有魅力,鲜明的民族性使京剧至今仍能活跃在文艺舞台上。这说明文化传承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

15、系,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随堂检测:1-10CADAB CCACC 11-13 CBB拓展训练:1、解析:B。说法错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说法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意味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传播了文化,选;好客山东贺年会以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点为支撑点,体现出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选。2、 解析:选D。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考查学生的准确识记能力,难度较低。观点错误,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 D【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

16、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物质层面上,保护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确有着重要意义;在精神层面上,文化遗产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状况,保护文化遗产可以激发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故选D项,排除B项。4、 解析 C。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A说法绝对,不选;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B说法错误,具体内涵不能说亘古不变;C说法正确,体现了传统道德对我们的今天价值选择的影响;D说法不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5、 【解析】 B。文化融合指外部文化和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由于各民

17、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文化具有民族性,两位大师的作品借鉴了他民族的优秀文化,A项表述不对。世界各民族的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因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以徐悲鸿和毕加索为代表的东西方文艺作品形式上的互相借鉴,反映了文化源自实践,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选B项。文化具有传承性,不可承袭的观点错误。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但也不是不可复制的。810 DCA11(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其产生发展具有规律性。(2)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文化在继承的基础

18、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于传统文化,要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在继承中得以发展,在发展中加以继承。(3)简单地认为文化继承就是要接受传统文化或文化发展就是摒弃传统文化的观点在思想上是片面的,在行动上是有害的。我们要正确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替,必然催生文化形态的变化。(4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中每一重大发展、发明和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都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4分)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4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对文化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4分)(若笼统地答出:经济和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