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精品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目标: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能力目标:区分各派的政治主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唯物辩证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生产力发展,经济政治之变,思想文化之变,新课导入,孔子,老子,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思想:,“仁”、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注重德育和智育,提出教育方法,道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墨子:墨家创始人;,“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孟子(儒家),“仁政”;民贵君轻;,庄子(道家),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韩非(法家),法治
2、;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无为而治;,道德经,实行“礼治”,荀子(儒家),顺应自然;,反对非正义战争,老子(本名李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被誉为“万经之王”。,一、老子,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居住在靠近边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
3、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许多匹良驹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被征兵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众多。惟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如果单从哲学角度去看,这则寓言启发人们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去看问题:身处逆境不消沉,树立“柳暗花明”的乐观信念;身处顺
4、境不迷醉,保持“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国籍:春秋鲁国出生地:山东曲阜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成就:开创儒家学派,二、孔子,论语是由孔子弟子记录,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著作。,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出生于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1)鲁国从政,名声大振内:出任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治理鲁国 外:参加夹谷之会为鲁
5、国赢得外交胜利(2)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决意离开鲁国晚年:周游列国,专心教育、整理古典文献,人物介绍,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1)“仁者爱人”,也就是关心爱护他人。(2)“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思想主张之一:政治思想,“仁”,孔子思想的核心,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政治主张实践情况:处处碰壁,后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整理古籍和教育工作。,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
6、”,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的政治思想,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其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
7、,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堂达标,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战国(公元前 475
8、公元前 221 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思想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三、百家争鸣,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1.历史渊源,百家争鸣背景,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2.文化背景,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3
9、.经济因素,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为思想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中国古代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孔子,春秋晚期,“仁爱”、“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老子,春秋晚期、战国,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互相转化、“无为”,墨子,战国前期,“兼爱”“非攻”,韩非子,战国时期,“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孙子,春秋末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国时期,“事备而后动”,孙膑,庄子,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10、其弟子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墨子(约公元前476年-约公元前390年),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人物介绍,思想主张,1.“兼爱”: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2.“非攻”:反对掠夺战争,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人物介绍,孟子(孟轲,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
11、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庄子(本名庄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一说公元前275年),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先秦七子之一,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与
12、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的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庄子的作品喜欢以引人入胜的方式阐述哲理,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中代表作品是庄子。,人物介绍,思想主张,1.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无为即不妄作为,需遵循客观规律而为。,2.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人物介绍,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韩桓惠王之子,荀子学生,李斯同学,杰出的思
13、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著有韩非子一书,战国末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思想主张,1.法治思想:,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强调“以法为教”,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知晓运用遵守法律,使整个社会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1)法与时移,但也不能总是在变(
14、2)提倡严刑峻法,2.政治思想:,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地位。,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选择题,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进步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的是()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C,选择题,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属于孔子的()A.礼治思想 B.法治思想 C.仁政思想 D.教育思想,D,选择题,3.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A.儒家 B.墨家
15、 C.道家 D.法家,A,随堂演练,4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5右图是我国一位著名历史人物。以下观点符合其思想的是()A.“无为而治”B.“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C.“兼爱”、“非攻”D.“为政以德”,A,D,6.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_的思想()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7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的观点是()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
16、.要发展林业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A,D,8下列语句出自论语的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春秋无义战”9.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化B.乱世出英雄 C.都想独树一帜 D.这些人出身卑贱,想出人头地,A,A,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好吗?,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第8课 百家争鸣,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荀子,主张实行“礼治”。,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追求精神自由。,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韩非,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法家!,百家争鸣,板书设计,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约诺里斯,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