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2817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语文论文论语选读教学之困【内容摘要】 论语选读是浙江高考必考的内容,名为选修,实为必修。因为内容的陌生、教参的简略、文本的特殊、文义的深奥,一轮上下来,困惑较多,所以用此文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以期引起有关专家的注意并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关键词】论语选读教学 困境 感受 朱熹在论语序说中引程颐先生的话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去年第一次教论语选读,历时半个学期,十篇必修课文一一教完,自觉任务完成,松了一口气,教完之后回过头来想程颐先生的话,不禁自嘲:“今人不会教书。如教论语,未教时是此等人,教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教。”十篇课文下来

2、,学生到底懂了多少,学到了什么,心中没一点底。和同事们一聊,感觉如出一辙,备课时钱穆、李泽厚、南怀瑾诸先生的书一章一章地对照过去,上课时如于丹讲心得一般地穿插了许多故事,倒不觉得如何沉闷,只是谈到效果,尤其是谈到学生解答论语选读试题的能力时,味道就有点怪了,都有点仿佛不曾教的感慨。论语选读如何教?怎样教才是编者心中的论语?又怎样教才是本来的论语?在教的过程中,这种疑惑一直没有中断过,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形式上仿佛过了河,真的是不是过了河我自己也不知道。论语选读难教。教然后知困,下面就我在教学中面对的困境,一一列出,以待方家。一、关于论语选读的正确解读 论语选读的教学定位看起来应该不是一个问题,

3、因为在学科指导意见中已经阐述得相当清楚:“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上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参见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页65)自2009论语选读进入高考试题以来,浙江省的考核思路也相当清楚:文字和文化。共两道题,一道题相对简单,考文字;一道题稍难,考文化。如2009年试题: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

4、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2010年题型虽有变化,仍然沿袭了09年的命题思路,虽是一道题,却包含了两个答题步骤:一考背诵,其实仍是文字;一考思想文化。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论语选读因其教材的特殊性,在文字教学上,应有别于传统的

5、文言文。编者已在每则选段后,给出了重要字词的注解,并配有详尽的文言翻译,学生借此已能基本把握选文大意。所以,文字的理解不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从文章的角度看,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书,除少数篇章(如季氏将伐颛臾、沂水春风)外,基本不具备文章的特征。因此,教学的重点也不在“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那么,论语选读教学的核心,应当紧扣文化,主要是对“文化传统的评析”,提升学生的思想。教材编者在“前言”中指出“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仔细分析这个核心目标,问题就来了,“正确解读”的标准是什么?教参上并没有给教师一个明确的参考,也就意味着这个正确得授课者自己去把握,或者说,

6、你有能力把握你就能正确解读,如果不能把握呢?你也得按自己的理解去教。这个“正确”真是太难了。比如09年的高考题第二题,要求大家根据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参考答案是这样的: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当年这道题的难度系数是0.34。这个答案当然正确,以师徒二人的对话结合现代的教学原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但问题是,这样的理解是不是对论语的正确解读呢?我无法确定。无论是四书集注还是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都难以找到相似的理解。“予欲无言”,朱熹注:“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

7、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发此以警之。”大概说的是学生们只注重了言语表面的东西,而没去深究这么说背后的深义,所以孔子这样告诫他的学生。论语选读总计15篇课文,十五篇课文中,十篇必修,五篇选修。在实际教学安排上,一般都只上十篇必修课文。即便是这样,要做到正确理解所选的章节,难度也相当大,因为十篇必修课文共计选入论语109章,当命题人随便拿出其中一章或几章来考学生时,我们对上课时是不是教会了学生正确解读很是惶惑,这种情形反映在解答各地的模拟试题时,感觉尤为明显。我以为,论语的正确解读有好几个层面的标准。一是学者层面的标准,比如李泽厚、李零、钱穆、鲍鹏山,他们之所以著书立说,就是

8、因为每个人读到的论语都有区别,这是一个无法统一的标准;每二个层面是编者的标准,也就是编者要求教师达成的目标,这应该是个可以大致统一的标准;第三个层面是命题者的标准,这个标准有时带有较浓的个人色彩,较难把握;最后一个是教师层面的标准,这与钻研的深浅有关。因为正确解读标准的不统一,所以,论语选读的核心目标虽然表述明确,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达成这个目标,难度实在有点大。二、关于教材和教师用书1、论语选读的注解与译文要正确解读论语选读,最主要的途径是钻研注解和译文,文中注解的主要依据应该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一书,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仅按文中的注解和翻译来解读论语,很难做到明确解读,语意尚且不明

9、,当然更谈不上正确了。对教材选择的有些注解,早有人有过异议,湖州二中语语文组的贾桂强老师在他的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材编写刍议中有过评述,网络上有位署名鈄东星的网友写了一系列名为高中标准教材论语选读严重失准谬误的文章谈论论语选读的译注,语涉专业,不敢妄言谁是谁非,兹录一则,我以为批评得还是有一定依据的。“吾恐季孙之忧在萧墙之内。”教材注言:“指季氏内部,后来阳货果然囚禁季桓子。”译直作“自家内部”。编者照抄郑玄旧注,不知朱子早已纠正郑误,后人更纷纷考辨其误。按“忧”承上文“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言,孔子明忧父母之“邦”分裂内战,非为巩固季氏之“家”出谋,和孔子一生言行相一致。萧

10、墙唯人君有,卿大夫只设帷薄。弟子求与由事季氏在哀公十一年,而阳货囚主事在十八年前之定公五年,事已早来非编者所云“后来”。 教材上的译文,有不少章节的参考译文都未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作用,读了译文,原文还是不理解。有些翻译语义比较模糊,比如“为政以德”篇的第一章:“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而其它星辰都环绕着它。”还是钱穆的翻译相对比较明白:“为政以己德为主,譬如天上的北辰,安居其所,众星围绕归向它而旋转。”这与“政者,正也”的本义比较接近,与后面选文强调的正身也比较吻合,也好理解一些。有的译文很艰涩,很难理解,比如“诲人不倦”篇的第十一章: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

11、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教材上的译文是: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多动人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传神啊,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啊。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彩绘的事后于白底子。”子夏说:“那么礼仪是不是后于仁义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诗了。”原文与译文逐一对照,感觉翻译没什么问题,但就是看译文和看原文一样,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参照注解细究,发现注解中说“素以为绚兮”句与前二句没有关联,为逸诗。可是,把这句翻译为“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啊”,“以为”二字就没有着落了。后来查阅钱穆的论语新解,看了他的详注和翻

12、译,才觉得好像有点懂了。钱穆是这样翻译的:子夏问道:“巧笑倩啊,美目盼啊,再用素粉来增加她的美丽。说的是什么呢?”先生说:“你看绘画,不也是临后始加素色吗?”子夏说:“不是礼是后起之事吗?”先生说:“启发我的是卜商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诗了。”课本上的翻译前后脱节,这样翻译前后语意才有了关联。课文中有的翻译过于呆板,缺乏对原文的理解,看了翻译也根本不知道说的什么意思。比较典型的如“周而不比”篇的第五章,“诲人不倦”篇的倒数第二章,译文基本没有阐发原文的意思。“人之过也,各于其党”句,课文译为“人的过错,各自取决于他所属的类别”,什么叫“所属的类别”?实在不理解这样怎么“就可以知道他是不是具有仁德了

13、”(“观过,斯知仁矣”)。注解和翻译是正确解读论语的基础,尤其是译文,为什么不能浅近一点呢?浅近点更切合学生实际。教学参考书149页曾绮云先生的怎么看人一文,对“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周而不比)的翻译,我以为就可以作为翻译的蓝本,只要语意明白,不妨采用意译。他的翻译是:孔子说:“怎么去了解一个人呢?那就看他平时的所作所为,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原因,他平时喜欢什么?如果这样去观察人,那么他还能到哪里去隐藏自己的真面目呢?他还能到哪里去隐藏自己的真面目呢?”我们再看课本上的翻译:孔子说:“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一个人能躲到

14、哪里呢?”两者略作比较,姑且不论翻译是不是准确,但很显然,曾先生的翻译更适合理解课文。2、论语选读选文及顺序安排论语选读十篇必修课文选录论语计109章,除沂水春风独立成篇外,其它各篇选录715章不等。论语原文章与章、篇与篇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但是经编者重新排列组合后的论语选读,章与章之间的联系明显得到了加强,课文中的选文不再是零散的组合,而是在一个大主题下的有机整体。而且入选课文的内容,各章之间的先后顺序与论语原文进行了完全陌生的重组。那么,编者这么组合的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刀阔斧地改变原文中的顺序?比如“高山仰止”篇,课文第二章为11.3,第四章为11.5,而第三章却是7.

15、11,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相邻的两章分开而穿插另外的一章?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揣摩的问题。而且,我们既然是一课一课地教而不是一章一章地教,我们就必须找到各章之间的联系,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整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篇章都有明显的脉络。比如“为政以德”篇:先导民、富民、教民、信民、爱民、安民,再薄税、正身;“克己复礼”篇:先国而后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篇先了解孔子怎么做的、再了解别人怎么看的,从而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可贵宁波北仑中学的赵盛成老师在2010年3月作过一次论语选读的复习讲座,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复习方法叫“心中有脉”,就是谈的各篇内部的有机联系,尽管与我们的理解不尽

16、相同,但说明论语选读是可以进行篇章教学的。既然可以进行篇章教学,教学指导意见上也有文章教学的要求,为什么不可以在教学参考书上就编者的编选意图做一些明确的说明呢? 因为我们的揣摩毕竟只是揣摩,还不能算是对论语的正确解读。当然也有我无法弄明白编者意图的篇章,比如“诲人不倦”篇的最后一章:“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我至今仍不明白这章与“诲人不倦”这个主题的联系。3、自由度极大的教参论语选读教学参考书给了教师极大的自由,除了教材说明与练习参考答案外,其他的内容你可参考,也可不参考,因为其他的内容都不涉及具体篇章的教学。当然,反过来说,教学参考书这样编写,也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不规范和

17、极大的不便利,我们讲授论语选读时,基本依据是“教学指导意见”上关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建议”“课时安排”的简单说明,课文内容的具体解读,参考的则是读本中所涉及的参考读物,以朱熹的四书集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为主,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对原文的解读虽然很独到,但因其编排与论语出入太大,所以难以和课本内容逐章对照。这样备课,工作量自然比较大,而且做出的解读是不是正确,很难说清。我觉得,我们只作出了我以为合理的解读。这样解读论语或许是编者鼓励的解读途径。教参在第六部分“论语的不同读法”中说:“这部分材料是想为解读论语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从第一篇可以了解旧时读经的路数,以及现代学者对同

18、一问题不同的观察思考角度。其他各篇对论语的解读,从观点、方法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给学生的启发可能更直接一些。”第一篇为学而章的几种解释,从宋代的邢昺、朱熹到当代的钱穆、李泽厚、南怀瑾,对论语的首篇“学而”章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解读。邢、朱二人重在注疏释义,钱穆重在阐释学的境界,李泽厚则从文化上、美学上作了解读,南怀瑾的理解注重探究孔子的本心,曲尽原文之妙。如能这样逐章对照学习,博采众长,当然是学习论语的最佳方法。但实施起来,无论从时间、精力,还是条件,都难以做到。所以,论语选读的教学参考书,从教师的教学实际考虑,还是应该像必修课本的教参一样,尽可能让教师有操作性较强的参考。三、论语选读教后教学参

19、考书在设定论语选读的教学目标中说:“本教材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文化论著的研读能力。” 建议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著。就我们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这又是个很难完成的目标。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授课之前通读过论语原著,我是没有的,到现在也没有,老实说,不是不去做,而是有很多内容就是对照四书集注也看不懂。1925年4月5日,周作人在京报副刊上发表了一篇古书可读否的问题的文章,文中说:“我以为古书绝对的可读,只要读的人是通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教论语的大多数教师未必是通的,如我一样离开注解便读不懂原文的老师不在少数,真正通论语的教师少之又少。半通不通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著?这实在是我们教

20、论语选读的最大困惑。当然,教过了论语还是有不少收获,虽仅是选读,一章一章地教下来,无论是学识还是心境都发生着改变,论语这本书的好,自不待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爱山,孔子懂山,一路走来,把自己走成了一座山。从这座山上流出的爱的清流滋养着中国知识分子博大的人文情怀,滋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于丹说:“我看不到孔子的面容,但能感受到他的温度。”李青鱼说:“读论语之法,在于读人。读其言语,仿佛面对问答,又如见其人,陪伴左右,耳濡目染,须眉表情历历。”在选文中,我们能读到温文尔雅的孔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疾言厉色的孔子:“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怒发冲冠的孔子:“是

21、可忍,孰不可忍也?”活泼顽皮的孔子:“割鸡焉用牛刀?”憨厚可爱的孔子:“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循循善诱的孔子:“如或知尔,则何如?”无奈惆怅的孔子:“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看孔子的思想、学识、修为,分明是圣,而他的情怀又的的确确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了,他的仁与爱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磨,让人间充满爱,这是每一个人的使命!为此,希望论语选读的教材在听取多种声音的情况下能更切合中学的教学实际,论语选读的教参能想老师所想,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指导,当然更希望自己在再教论语选读的时候,成为一个“通人”。 2011年3月参考文献: 1、论语选读课文 语文出版社出版 2007年6月2、论语选读教师用书 语文出版社出版 2007年12月3、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2007年6月4、论语新解钱穆著 巴蜀出版社 1985年11月5、高中标准教材论语选读严重失准谬误 网文 2007年12月6、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教材编写刍议 贾桂强 2009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