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高一上《劝学》教学设计方案3套.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2839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高一上《劝学》教学设计方案3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高一上《劝学》教学设计方案3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高一上《劝学》教学设计方案3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高一上《劝学》教学设计方案3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高一上《劝学》教学设计方案3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高一上《劝学》教学设计方案3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高一上《劝学》教学设计方案3套.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劝学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荀子的常识,了解荀子的思想及其影响。2、学习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的方法,提高理论说理的能力。3、掌握“绝、强、假、望、闻”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于、而”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学习本文,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坚定终生接受教育的信念。探究重点:荀子是如何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学习的重要性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我们不仅现在要学习,将来走向社会还要不断地学习,正如荀子所说:“学不可以已”,那么荀子是如何“劝学”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荀子劝学。二、 解题 劝学是荀子第一篇

2、,“劝”是“劝勉”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诸子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风格。三、 简介荀子及作者荀子共32篇,是汉人刘向编订的,前26篇基本上是荀况所著,后 6篇,语录体文,是其门人写的。荀子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对儒家的复古保守倾向有所扬弃。他在文中批评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等迷信之说,肯定了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他的文章说理透彻,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词汇丰富,又多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是

3、先秦时代学术性较强的文章。荀况(约前311前238),又称荀子,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汉代因避汉宣帝的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荀子15岁时到齐国游学,在齐国曾居列大夫之职,并三次担任稷下学长祭酒。后遇谗又去了楚国,楚国春申君以之为兰陵令。后又遇谗去赵国任职。曾为秦所聘,见到昭王和范睢。有人劝春申君召回荀子,他到楚后仍作兰陵令。春申君为李园杀死,荀子亦被废,老于楚居家著书。荀子平身到处讲学,形成一大学派。他针对儒家“法先王”提出“法后王”,主张实行法治。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由坏变好是教育的结果,写出劝学。四、整体把握1、听录音,纠正自己预习

4、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2、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找出通假字。(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而望矣(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其曲中规(5)、輮以为轮(6)、虽有槁暴(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君子生非异也明确:(1)ku (2)、q (3)、qi lu (4)、zhng (5)、ru通“煣” (6)、yu通“又” p通“曝”(7)、zh通“智”(8)、xng通“性”3、教师作朗读提示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要重读,有时还需要读后稍作停顿。例如,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同学们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

5、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4、指定三名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明确:“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五、局部探究(一)、研习第二段。1、 诵读第二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2、 质疑。3、指名翻译下列句子。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译: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译: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每天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4、归纳“于”的用法。5、讨论。、

6、这一节作者是怎么阐述学习的重要意义的?比喻: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加工,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用“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明确:“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金”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 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6、学生齐读第二段。(二)、研习第三段。1、诵读第三段,讨论并解决不理解的文言句子。2、质疑。3、指名解释下列词语。跂:提起脚后跟。 致:达到。 绝:横渡。 假

7、:凭借。4、归纳“而”的用法。5、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作者选用了哪些比喻来论证这一观点的?明确: 跂而望登高博见登高招见者远 顺风呼闻者彰 弥补不足假舆马致千里 假舟楫绝江湖7、学生齐读第三段(三)、小结这两节共运用了十个比喻,有何表达效果?明确: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六、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选自荀子劝学注:(1)、麻:苎麻。 (2)、

8、芷:一种香草。 (3)、渐:浸。(4)、滫:脏水,臭水。1、翻译下列句子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译:蓬草生长在苎麻中,不用扶就可以生长直;白色的沙子混入黑泥之中,就会和黑泥一样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译:兰槐的根是一种香草,若把它浸入臭水中,那么君子就不愿接近,(即使)平民也不愿佩戴。2、这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外部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3、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明确:比喻论证。“蓬生麻中”,“白沙在涅”,“渐芷于滫”,这三个比喻都是为了说明环境影响着人的成长。七、课堂小结1、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

9、”,但是他到底“劝”什么学习什么呢?明确: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历史和现实无数的事实证明,只有立德才能立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国。时至今日,先贤的宏声巨音仍回响在现代都市和乡村的上空,引领着人们求善、求美。2、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3节,作者连用十个比喻,反复论证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妙语连篇,具有激

10、荡人心的力量,不愧是语言大师。请同学们根据板书试背13节。八、布置作业1、背诵13节。2、预习第四节。3、完成书后练习一的表格。板书:学习的意义:“青”“冰”提高自己 “轮”“木”“金”改变自己 学习的作用: “跂望”“登高”“顺风”弥补不足 “假舆马”“假舟楫”达到目标 学习的方法、态度比 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劝学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

11、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

12、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

13、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

14、,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

15、“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

16、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

17、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

18、*”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

19、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

20、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

21、,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

22、,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

23、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受绳而后锯之”“就砺而磨”都是不言而喻的,故可省。) 2学生练习背诵。 先自读两遍,再由教师领读一遍(师生都不看书),然后检查试背,发现难点,指出关键在于要理清文理。 3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起句和结句) 追问:开头说:“学不可以已”,下面接着有一连串的设喻,这些设喻是证明这个观点的吗?(不 是直接证明这个观点,而是用来证明结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个观点的。) 再追问:既然如此,起句

24、和结句所表述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后者用来证明前者因为“博学而日参乎己”有“知明而行无过”的功效,所以“学不可以已”。) 补充问: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句话中,哪些字眼表示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博”要“博”则“不可以已”;“日”每天;亦“不已”之意。)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分三组:“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利”。) 追问:这三组设喻从总体上看,都是为了论证“君子博学行无过矣”这一论点的。既然如此,是否可以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因为三者的角度不同)。 再追问:它们的角度不同表现在什么地方?是将前后不同的状

25、态和性质加以对照,说明后者高于前者,用来比喻人们经过学习,其思想、道德的境界高于学习之前,智力发达程度也高于学习之前。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既经改变,则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性质上去,用“*”来比喻学习可以改造人这一重大作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所强调的是改造的结果,照应下文“知明而行无过”;被省略的“锯”“磨”二字,都表示持续的动作,又包含了“不可以已”的意思。可见这一组设喻是前两组设喻的总括,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作者的观点。 最后板书此段文理示意图,帮助学生记诵。 4熟练地诵读这一段。 学生参照上面的示意图齐背一遍,先自查、互查,后由教师检查。 诵读第2段。 (八)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

26、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用“•”表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后解释词语: “终日而思”和“*而望”属于“对举”,结构相同,“而”表示修饰关系。用现代语表述,依次为“整天地想”和“跃起脚跟向远处看”,前者加“地”,后者不加。 “彰”就是“明”的意思。从“彡”,从“章”,“章”亦声,光彩夺目之意。 “利足”现在也有这种构词方式,如“快手”(干事情快)。利足,就是跑得快。 “致”或以为同“至”,非是。“致

27、”与“绝”对应,都表示动作结果,课本注为“达到”是正确的。 “能水”今南方亦有“会水”一词,指游泳而言。 2学生练习背诵。方式同前。 3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则“见者远”;“顺风而呼”则“闻者彰”;“假舆马”可“致千里”;“假舟揖”可“绝江河”。) 追问:这些设喻各有什么作用? (用来说明“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承上句“登高”一语,作解释,说明“登高”的效果。与“登高”一喻对举,说明“顺风”的效果。的作用亦与此相同。) 再追问:结句中“善假于物”是指上文哪些语句说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28、”“舟揖”“舆马”)它们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所假之物的性质是否相同?(不是。中所假之物“高(山)”“风”,都是自然物;中所假之物“舆马”“舟揖”,是人的发明创造之物,二者有层次高低之分。) 小结:喻属起句;喻属结句。 主导问: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学”是前提条件,“善假于物”是结果能利用自然可谓善,能创造可用之物,则是善之善者。) 请归纳本段大意:能学习才能善假于物(板书)。 4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方式同前。提示学生注意作者行文方式:“登高”“顺风”中已含有“假物”之意,但未明白点出“假”字;至“舆马“舟揖”二喻,才明白点出;最后再说“善假于物”,给人的印象就深了。了解这种行文方式也可以帮

29、助我们记诵。 (九)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解释下列词语: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或注为“于是”,亦通。虚词也可以活解,只要于文意无害。 “无以”可与“河曲智里无以应”作比较。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2划分层次,然后练习背诵。 第一层(首句、以句号为标志、下同)说明积善而后圣心备的道理。 第二层(第24句)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积累的必要性。 第三层(最后两句)从正反两面说明用心专一才能积累的道理。 提示学生:此段较长,可按上述层次,一层一层地练习背诵,最后连贯地背诵全段。

30、3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学习知识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地积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心专一。 (十)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 (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不已”才能“知明而行无过”意义(分论点之一) “不已”才能“善假于物”意义(分论点之二) 学而不已,方能积累,即“锲而不舍”态度(分论点之三) 教师点拨:作者在本文中所论述的观点,跟他的“性恶”说是分不开的。因为“性恶”,所以需要改造,改造后即可为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1、使之然也”,就说明了这一点改造的方法就是进行教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教育可以改造人,使人为善。这种教育改造,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又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设喻的运用。 教师说明:严格地说,通常所谓“比喻论证”是不确切的,比喻是一种修辞技巧,常用来说明事物的状态、大小、色泽等等;设喻则是一种说明事理的方法,用于论证,应称为“设喻论证”。 学生讨论:(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小结要点: 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附带说说,寓言也是设喻的一种,上

32、学期已学过,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剑”等,同样也有深入浅出的效果。) 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 3对举的运用。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让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对举,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相反事物对举,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蚓无爪

33、牙之利用心躁也”。)劝学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分析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所以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二、学习目标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

34、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2)掌握背诵的技巧

35、。(3)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自己上网利用网络资源尽可能多的寻找到更多古代关于“劝学”的古诗词。(4)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3、 德育目标:(1)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2)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三、教学重点分析(1)文章中重点实词虚词的词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固定句式的掌握。(2)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3)引发学生对学习以及怎样学习的思考。四、教学难点分析根据以上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36、五、学习对象分析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同时,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六、学习思路设计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

37、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第一课时主要任务:(1)根据课文注释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找出文章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句式等文言现象。(2)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翻译课文,然后有教师作指导,纠正学生翻译不到位或者不正确的地方。(一)导入 学完了食指的相信未来,我们学会了直面困难,热爱生命;学完扬子的十八岁和其他我们对于两代人的相处有了理性的认识,体会了父母之爱,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看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生命有

38、了更崇高的敬意,这许许多多的感悟,就是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获得的,学习能提高我们的素养,能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学习都是不可以停止的.罗杰.依.黑曼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上指出,要想成为21世纪最吃香的人,应该具备7种基本技能:1、广泛的专业技能2、丰富的想象力3、独特的创新能力4、较强的组织能力5、说服他人的能力6、良好的沟通能力7、善于学习的能力,其中最后一个非常重要,信息时代危机每天伴随我们。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这个观点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早在几千年前就给我们提出来了.那么他是怎样向人们论证这个观点的今天咱们就学习荀子的劝学 (板书)(二)作者简介荀子(约前31

39、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三)课文解题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劝学的“劝

40、”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四)课文朗读(运用多媒体播放已下载好的课文朗读录音)1教师配音示范朗读课文。学生纠正自己预习时的读音错误及断句不当之处。2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3检查学生字音掌握情况给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ku三

41、声)(2)吾尝跂而望矣(q)(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u )(4)其曲中规(zhng )(5)虽有槁暴(yu通“又” )( p)(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zh通“智” )(7)君子生非异也(xng通“性” )朗读中应注意的问题:为了突出强调,有时需重读,有时还需读后稍作停顿。例,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应重读“学”“不”“已”,并且“学”后稍作停顿,即:“学/不可以已”,以下要根据文意自己确定重读,停顿情况。第四段,应注意一组一组的对比句,要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态度读出来严格按标点符号的停顿来读。4、分组齐读课文(通过读、听,强化记忆)(五)重点字词的归纳(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学生预习

42、的基础上,教师列出要归纳的项目,小组内相互交流、补充,教师投影提示强调,其中难句理解、特殊句式等应让学生动手翻译,以训练其翻译技能。A字词解释1通假字(结合“思考和练习”二)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鞣通“煣”,用火烧使之弯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太阳晒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知通“智”,智慧;生通“性”,天性、本性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致”通“至”,达到2、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作状,每天)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

43、水也 (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形容词用作动词: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b.金就砺则利 (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形容词用作名词:a.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b.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善事)形容词作状语:故木受绳则直 (直:形作状,变直)数词用作形容词用心一也 (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3)一词多义(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生: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蛟龙生焉(生长,动词)一:骐骥一跃(一,数词)用心一也(专一,形容词)利:非利足也(敏捷,快

44、,形容词)金就砺则利(税利,形容词。下文“蚓无爪牙之利”的“利”同此)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达,形容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智慧,名词)B特殊句式(学生口译,教师重点点拨翻译注意点)1判断句青,取之于蓝 省略判断句冰,水为之 省略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也”表判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者,也”表判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也”表判断2固定格式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3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状语后置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古今异义故木受绳则直 古义: 墨线, 今义:泛指所有绳索;扩大 金就硕则利

45、 古义:金属制品,今义:黄金;缩小蟹六跪而二鳌 古义:蟹腿, 今义:蟹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爪子和牙齿, 今义:帮凶、走狗;感情色彩变化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验,检查。 今义:参加,参考。7声非加疾也古义:强。例:(这里指声音宏大) 今义:疾病,快。8.假舆马者。古义:凭借,借助。 今义:与“真”相对。9.用心一也古义:思想意识活动。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10.下饮黄泉。古义:地下水。 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D、一词多义,1.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 停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隔绝 以为妙绝 口技 极点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横渡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屈原列传 断绝2. 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杜甫前出塞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强健、强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 有余、略多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触龙说赵太后 qing,勉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赤壁之战 强盛3.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