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2887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4高考数学(理)试题(湖北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直线2x-y+4=0平行的抛物线y=x2的切线方程是(A) 2x-y+3=0 (B) 2x-y-3=0(C) 2x-y+1=0 (D) 2x-y-1=0(2)复数的值是(A 16 (B)16 (C) (D)(3)已知,则的解析式可取为(A) (B) (C) (D)(4)已知a, b, c为非零的平面向量,甲:ab =ac, 乙:b=c,则(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

2、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5)若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不等式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2,点P在椭圆上,若P、F1、F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项点,则点P到轴的距离为(A) (B)3 (C) (D)(7)函数在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a,则a的值为(A) (B) (C)2 (D)4(8)已知数列an的前项和,其中a、b是非零常数。则存在数列、使得(A)an=+ 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B)an=+,其中和都为等差数列(C)an=,其中为等差数是列,为等比数列(D)an= 其中和都为等比数列(9)函数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A)

3、 (B) (C) (D)(10)设集合P=m|-1m0, Q=mR|mx2+4mx-40对任意实数恒成立,则下列关系中立的是(A) (B) Q P (C)P=Q (D)PQ=(11)已知平面与所成的二面角为80,P为、外一定点,过点P的一条直线与、所成的角都是30,则这样的直线有且仅有(A)1条 (B)2条 (C)3条 (D)4条(12)设是某港口水的深度(米)关于时间(时)的函数,其中,下表是该港口某一天从0时至24时记录的时间与水深的关系:036912151821241215.112.19.111.914.911.98.912.1经长期观察,函数的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的图象。下面的函数中

4、,最能近似表示表中数据间对应关系的函数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设随机变量E的概率分布为P(E=)=,为常数,1,2,则=_.(14)将标号为1,2,10的10个球放入标号为1,2,10的10个盒子内,每个盒内放一个球,则恰好有3个球的标号与其所在盒子的标号不一致的放入方法共有_种。(以数字作答)(15)设A、B为两个集合。下列四个命题:AB对任意,有; ABAB=;ABAB; AB存在,使得。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把符合要求的命题序号都填上)(16)某日中午12时整,甲船自A处以16km/h的速度向正东行驶

5、,乙船自A的正北18km处以24km/h的速度向正南行驶,则当日12时30分时两船之距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_km/h。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6sin2+sincos2cos2=0,求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是棱BC的中点,点F 是棱CD上的动点。()试确定点F的位置,使得D1E平面AB1F;()当D1E平面AB1F时,求二面角C1EFA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RtABC中,已知BC=a,若长为2

6、 a的线段PQ以点A为中点,问与的夹角取何值时,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直线: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A、B。()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否存在实数,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F?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2分)某突发事件,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发生的概率为0.3;一旦发生,将造成400万元的损失。现有甲、乙两种相互独立的预防措施可供采用。单独采用甲、乙预防措施所需的费用分别为45万元和30万元,采用相应预防措施后此突发事件不发生的概率分别是0.9和0.85。若预防方案允许甲、乙两种预防措施单独采

7、用、联合采用或不采用,请确定预防方案使总费用最少。(总费用=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发生突发事件损失的期望值。)(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满足n=1,2,。n()已知数列极限存在且大于零,求A=(将A用表示);()设,证明:;()若对,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1、D 2、A 3、C 4、D 5、B 6、D 7、B 8、C 9、B 10、A11、D 12、A二、13、4 14、240 15、(4) 16、1.6 三、17、本小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以及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动算技能。满分12分。解法一:由已知得(3sin+2cos)(2sin)=0 3sin+

8、2cos=0或2sin=0此已知条件可知所以,既。于是。=。将代入上式得=,既为所求。解法二:由已知条件可知,则,所以原式可化为。既又。下同解法一。(18)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和正方体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是运算能力。满分12分。解法一:()连结A1B,则A1B是D1E在面ABE1A1风的射影。AB1A1B,D1EAB1。于是D1E平面AB1FD1EAF。连接DE,则DE是D1ED 底面ABCD内的射影。D1EAFDEAF。ABCD是正方形,E是BC的中点,当且仅当F是CD的中点时,DEAF,既当点F是CD的中点时,D1F平面AB1F。6分()当D1E平面AB1F时,由()知点F是

9、CD的中点。又已知点E是BC的中点,连结EF,则EFBD。连接AC;设AC与EF交于点H,则CHEF。连结C1H,则CH是C1H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C1HEF,既C1HC上二面角C1EFC的平面角。在RtC1CH中,C1C=1,CH=,AC=。C1HC=,从而。故二面角C1EFA的大小为。解法二:以A为坐标标原点,建立如图所未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DF=,则A(0,0,0),B(1,0,0),D(0,1,0)A1(0,0,1),B1(1,0,1)D1(0,1,1),E,F(,1,0),(1,0,1),。于是D1E平面。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既。故当点F是CD的中点时,D1E平面AB1F。

10、()当1E平面AB1F时,F是CD的中点。又E是BC的中点,连接EF,则EFBD。连接AC,设AC与EF交于点H,则AHEF。连接C1H,则CH是C1H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C1HEF,既AHC1是二面角C1EFA的平面角。C1(1,1,1),H,。,。=。既AHC1=故二面角C1EFA的大小为。(19)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考查运用向量及函数知识的能力。满分12分。解法一:,。=故当,既(与方向相同)时,最大,其最大值为0。解法二:以直有项点A为坐标原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B|=c, |AC|=b,则A(0,0),B(c,0

11、),C(0,b)且,。设点P的坐标为,则。,。=。;。故当,既(与方向相同)时,最大,其最大值为0。(20)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及其综合应用能力,满分12分。解:()将直线的方程代入双曲线C的方程后,整理得。依题意,直线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不同两点,做,。解得的取值范围为。()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由得,。假设存在实数,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F(c,0),则由FAFB得。既。整理得。把式及代入式化简得。解得或(舍去)。可知使得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的右焦点。(21)本小题考查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数学期望等概念及应用概率知

12、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发12分。解:不采取预防措施时,总费用既损失期望为4000.3=120(万元);若单独采取措施甲,则预防措施费用为45万元,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为10.9=0.1,损失期望值为4000.1=40(万元),所以总费用为45+40=85(万元);若单独采取预防措施乙,则预防措施费用为30万元,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为10.85=0.15,损失期望值为4000.15=60(万元),所以总费用为30+60=90(万元);若联合采取甲、乙两种预防措施,则预防措施费用为45+30=75(万元),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为(10.9)(10.85)=0.015,损失期望值为4000.015=6(

13、万元),所以总费用为75+6=81(万元)。综合、,比较其总费用可知,应选择联合采取甲、乙两种预防措施,可使总费用最少。(22)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数学归纳法,考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4分。nn解:()由存在,且A(A0),对两边取极限得,A=,解得A=,又A0, A=.()由得。既对n=1,2,都成立。()邻,得。,解得。现证明当时,对,都成立。()当时结论成立(已验证)。()假设当时结论成立,既,那么。故只须证明,既证对成立。由于A=,而当时,A2。既故当时, 。既时结论成立。根据()和(),可知结论对一切正整数都有成立。故对都成立的的取值范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