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含答案考前必做).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289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含答案考前必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含答案考前必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含答案考前必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含答案考前必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含答案考前必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含答案考前必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含答案考前必做).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7年高考历史冲刺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 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2国学大师钱穆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该制度()A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B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

2、治的标志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元朝重要的政治创新D明确了宰相之间的职责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意识形态”发展为时代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4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的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C“宋人尚意”是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

3、5阅读下列晚清时期外国领事馆给其本国国民颁发的护照的具体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该护照()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A颁布的依据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B证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便利列强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D促使外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法律6梁启超指出,近代中国“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出现这一现象的时代背景是()A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 B阶级成分日趋复杂C

4、西方新思想不断涌现 D世界市场日益形成7下表为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变化表。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类别1921年1936年年平均增长率轻工业44.1%30.7%5.46%重工业54.6%62.9%9.94%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8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

5、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9“虽然(雅典)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一定的法律限制,但由于它又是立法机构,所以它可以变更法律,让法律为其现政服务。”这说明古代雅典()A确立了以法治国理念 B实际上是“人治”政治C公民大会缺乏行政权 D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10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 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1119331944年,美国接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难民,大约有22 842到25 535人

6、,其中,在美国继续从事原来工作的大约有15 000至17 000人。但美国本土却约有5 000名博士处于失业状态。这一现象最能说明()A纳粹独裁统治导致欧洲知识难民涌入 B经济大危机波及美国的知识界C罗斯福政府实行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 D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需求有限12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保证公平交易;如果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建设出现困难,可以向申请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的规定对所有成员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分别是指()A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世界银行B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7、、世贸组织C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D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京城设有三个最高管理机构,它们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直接在皇帝的领导下工作,制定政策;门下省审议中书省的决议,必要时,将决议驳回中书省重新考虑;尚书省负责贯彻执行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决议。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礼部。礼部被授权掌管文职人员的考试。材料二出自宪法大厅的那个文件是为了抑制民众的民主政治而精心拟定的。其主要特点是制订了完

8、善的制约与平衡制度。四个独立的政府机构众议院、参议院、总统和最高法院将通过不同的方法被选定,它们的任期各不相同。两院制、总统否决权和最高法院。两院制规定参议院可以制止过于冲动的众议院;至于总统否决权,国会能以三分之二的反对票使之无效;而最高法院则拥有对国会的司法审查权。长达十六周的辩论于1787年9月17日结束后,制宪者来到市立饭店共进在一起的最后一顿晚餐,这时,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来自豪地估量他们的劳动成果。宪法将十三州联合在一起,组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持久的联邦政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唐朝中央政府管理体制是什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2)材料二中的中

9、央政府体制与材料一有何本质不同?分析其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13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形象经历了漫长的被轻蔑时代。在西方人眼中,当年那个遍地黄金的王国变成了肮脏、贫穷和任意拿捏的东亚病夫。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西方才开始正视中国,但也是在迷惑中反复。对今天的中国崛起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焦虑。 摘编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 据材料指出西方对中国认知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形成不同“中国形象”的因素并予以说明。(12分)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

10、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 “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 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配偶

11、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6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到17世纪的英国还是一个较小的农业国,人口约有四五百万。从国家综合实力上看,当时的英国只是一个弱国、小国。但是如以资本主义在工商业、农业中发展的程度来衡量,它又是处在欧洲的

12、前列。随之诞生了一支资产阶级队伍,他们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地位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是“君权神授”的鼓吹者,宣称国王只对上帝负责。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主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建立,最高权力从一个人手里转交到贵族一群人手里。议会发布了一项权利法案,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其中多数条款都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只有议会才可以征税,臣民可以自由地请愿,议员可以自由地发表政见,议会应该定期召开等等。但将所有这些“

13、权利”用书面形式汇集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权利法案因此成为“英国宪政”最重要的奠基性文件之一,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再打下一个基础。摘自钱乘旦英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革命的原因。(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变化。(8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让英国人无法接受的是,由英国人开创的许多事业,现在的老大居然是德国人,比如在电

14、缆行业、化学工业。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5年,于是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1913年,它已经超过英、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材料二在世纪之交,外交大臣比洛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路德维希说:“从1870年到1917年几乎有半个世纪之久,德国的中小学校和大学一直在庆祝纪念色当的胜利,用以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在一战爆发时,大多数人投票支持战争。而德国的战争目的早就列在一本秘密的备忘录中:吞并布里耶矿区,削弱法国,使比利时、卢森堡和俄国统治的非俄罗斯

15、民族都对德国俯首称臣,并建立一个以德国为领导的欧洲关贸和经济同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崛起对国际关系的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及带来的启示。(8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蒙恬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他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蒙恬又根据“用险制塞”以城墙来制衡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同时,蒙恬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又于公元前21

16、1年,发遣三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一带垦殖。另外,蒙恬又派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材料二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史记(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恬为加强边防采取的措施。(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6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选A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处于古代中国三皇五帝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

17、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A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于春秋战国之后,故B项错误;个体小农经济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2选C根据“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只有中央临制地方”可知,该制度为元朝的行省制。A项为分封制的意义,B项为郡县制的意义,C项为行省制的意义,D项为三省六部制的意义。由此可知,C项正确。3选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百家争鸣,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A、B两项错误;秦朝时期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未形成文官体系,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成为文官体系统一的意识形态,故D项正确。4选C魏晋南

18、北朝时期,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体现出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代书法重视法度,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是“重文轻武”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明时期,书法偏重于摹仿,是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选C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以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外国禁止中国人到外国游历的不对等内容,体现不出片面最惠国待遇,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清政府

19、压迫人民完全为外国列强服务的内容,不能表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故B项错误;护照内容表明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十八省份游历,可见便于列强势力深入内地,故C项正确;晚清时期中国是半殖民地国家,列强享有特权,中国法律对外国人没有约束力,故D项错误。6选A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的主题,出于此目的,中国先进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各种新思想,故A项正确;阶级成分日益复杂不见得就要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西方新思想是否涌现与中国是否学习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日益形成主要是经济活动,故D项错误。7选B材料无法体现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且该说法本身有误,

20、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1936年较1921年重工业比重上升,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抗日积累战备,奠定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故C项错误;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数据变化幅度不大,不能说明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故D项错误。8选B19531957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而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是根本性的因素。故选B。9选B材料信息“由于它又是立法机构,所以它可以变更法律,让法律为其现政服务”可知,实际上法律成为公民大会进行人治的工具,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现政”说明公民大会具有行政权力,故C项错误;现行法律可以根

21、据现政需要进行修改,说明法律缺乏法制性而非强调其灵活性,故D项错误。10选D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近代君主立宪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可知议会是重申限制王权而不是开始要求,故B项错误;责任内阁制确立于权利法案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可知权利法案赋予议会高于王权的法律依据,故D项正确。11选C材料强调的是罗斯福政府的移民政策,而非欧洲知识难民涌入的原因,故A项错误;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知识界的影响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B项错误;罗斯福政府将美国本土的一些就业岗位让给欧洲知识难民,可见其宽容的知识移民政策,故C项正确

22、;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不是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故D项错误。12选B关贸总协定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世界银行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对各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定期评审,以保证其合法性,其规定对成员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故B项符合题意。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政治制度。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唐朝)京城设有三个最高管理机构,它们是中书省

23、、门下省和尚书省”即可回答;第二小问可以从唐朝的繁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方面考虑。第(2)问,第一小问先判断材料二指的是美国民主共和制,然后从两者的阶级本质和三权分立方面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可以从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三权分立体现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体现启蒙思想的人民主权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体制:三省六部制。影响: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完善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为此后历朝所沿用。(2)不同:前者是君主专制体制下的集体宰相制,三省相互牵制与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后者是近代美国联邦共和政府中的资产阶级民主政

24、治体制,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与制衡。现实意义:联邦制加强了国家权力,有效防止了国家的分裂,维护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代议制则体现了近代以来的人民主权原则;三权分立避免了权力的过于集中,体现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14解析:第一小问可以结合材料归纳出从仰慕到蔑视再到正视、焦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国家实力对比、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和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差异归纳;第三小问分别结合古代、近代、现代中国和欧洲的国力说明实力的变化,从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说明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从东西方不同时期的历史和现实说明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 答案:变化:从仰慕到蔑视再到正视、焦

25、虑。因素及说明:中、西综合实力的变化。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达,手工技艺高超,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明清以后,中国政治日益腐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西方在古代落后于中国,进入近代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东方从属于西方,当今,发展却有限。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中国古代实行朝贡外交,明清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限于感知认识;近代更多看到的则是中国的愚昧落后,没看到中国的进步和抗争;当今看到的更多是中国的崛起,却很少看到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与愿望。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近代

26、,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中心论突显;当代,面对中国的发展,有的国家不愿接受自己被赶超的现实,为遏制中国而故意渲染中国威胁论。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文革结束后几年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 “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等信息可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可分析。第

27、(2)问,根据材料中户籍制度改革可促使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这一现象,从劳动力资源配置、对改革开放的作用、对城市化的作用、对社会秩序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趋势: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背景: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2)意义:有利于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有利于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稳定社会秩序等。【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问,根据材料“以资本主义在工商业、农业中发展的程度来衡量,它又是处在欧洲的前列。随之诞生了一支资产阶级队伍,他们在政治上处于无权的

28、地位”“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是君权神授的鼓吹者”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议会发布了一项权利法案”“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再打下一个基础”从权力的变更、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等方面概括即可。答案:(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资产阶级控制了议会,要求得到相应的政治地位;斯图亚特王朝宣称“君权神授”,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于国王。(2)君主制转向君主立宪制;议会权力大于国王权力;人治转向法治;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解析:

29、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注意题干“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德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脱节,导致德国和掌握世界殖民霸权的英国矛盾尖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要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培育青年人获取新的胜利所需要的傲慢情绪”“吞并布里耶矿区,削弱法国,使比利时、卢森堡和俄国统治的非俄罗斯民族都对德国俯首称臣,并建立一个以德国为领导的欧洲关贸和经济同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主要从和平发展、树立正确战争观与和平观等方面回答。答案:(1)原因:德国的统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德国经济

30、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促使其要求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德国与掌握世界霸权的英国之间矛盾尖锐。(2)原因:统治者企图以战争手段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德意志的军国主义传统;浓厚的民族主义氛围等等。启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与和平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析:第(1)问,直接根据材料中“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还建立了一套治理边防的行政机构”“发遣三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一带垦殖”“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概括即可。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中“固轻百姓力矣”“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得知司马迁对蒙恬的评价,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的评价存在的问题。答案:(1)驻守军队,武力反击;修筑要塞,连接长城;推广郡县制,建立行政机构;修筑直道,改善交通;调配人力,垦殖固边。(2)司马迁认为蒙恬修筑长城,加重人民负担,忽视民生。司马迁看到了统一之初民力有限,但忽略了匈奴危及边疆以及修长城对中原地区的长久安定的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