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3192370高考真题新课标ii理综(化学、生物部分)解析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315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93192370高考真题新课标ii理综(化学、生物部分)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693192370高考真题新课标ii理综(化学、生物部分)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693192370高考真题新课标ii理综(化学、生物部分)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693192370高考真题新课标ii理综(化学、生物部分)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693192370高考真题新课标ii理综(化学、生物部分)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93192370高考真题新课标ii理综(化学、生物部分)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93192370高考真题新课标ii理综(化学、生物部分)解析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2卷理综化学部分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 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

2、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c(OH)+c( HC2O4)D、pH相同的CH3COO NaNaHCO3NaClO三种溶液的c(Na):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参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给装置图判断,b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13、室温下,将1mol的CuSO45H2O(s)溶

3、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 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 B、H1H3C、H1+H3 =H2 D、H1+H2 H326(13分)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 0(填“大于”“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

4、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T 100(填“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 。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2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全国卷II)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

5、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结构和化学成份这两个知识点。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其方式如通过胞间连丝,A项正确。糖蛋白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又与细胞间的粘着性有关,癌变后的细胞由于糖蛋白减少所以易转移和扩散, B项正确。ATP水解后有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电能、热能等其他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项正确。蔗糖是植物内的一种二糖,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不可以合成,故D项是错误的。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两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两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两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两者核DNA复制的方

6、式不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化这个知识点。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与功能上是不同的,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DNA分子或遗传物质并没有差异,A、C、D都不正确,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之后,形成了不同的蛋白质,使各细胞中的蛋白质有所不同,故B项正确。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环境成份这一个知识点。内环境中的各种成份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氧气在生成的组织液中会

7、高于回流的组织液,因为组织细胞在不断消耗氧气,这样氧气就能以自由扩散形式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故A不正确,B正确。因为毛细血管壁有一定通透性,所以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同理,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血浆与组织液可以发生物质相互渗透。故C、D也都正确。4.将某植物的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

8、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渗透吸水与失水这个知识点与分析坐标图的能力。图中纵坐标是实验前与实验后长度的比值,当此比等于1,表于该细胞吸水与失水相等,细胞大小变。当此比小于1,表于该细胞吸水大于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如图中的abc点。当此比大于1,表于该细胞吸水小于失水,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如图中的def点。而图中a的浓度小于b,故a吸水更多,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低,A项错误。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而b组是吸水,故B项错误

9、。水份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不消耗ATP,故C项错误。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物质DNA这个知识点。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相邻的脱氧核苷酸脱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故C不正确。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

10、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代谢这个知识点。生物体的呼吸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两种呼吸都同时存在,但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有氧呼吸产生,无氧呼吸形成乳酸供能只是其中一个辅助途经。故C项不正确。光反应中要形成ATP,需要Pi和ADP为原料,且色素吸收光能只不要酶参与,光反应中有ATP形成的时候需要ATP合成酶,病毒复制时其自身只提供是核酸这个模板,其他的原料和能量等都由宿主细胞提供。二、非选择题29.(10分)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

11、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_(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答案】(1)0A、B和C(2)光强(3)大于(4)光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影响因素这个知识点。(1)据图可知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就是

12、0,曲线A、B、C中CO2浓度在ab之间时,都是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中的限制因素不是暗反应的CO2,而是光反应中的光照强度了。(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净光合速率小于0,表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图中看出,光照强度会影响净光合速率大小,影响植物的产量。30.(9分)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 研究发

13、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免疫学知识。(1)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识别并与被

14、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淋巴B抗体【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中就表示其特点是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效应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使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的功能就是产生抗体。31.(9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

15、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 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答案】(1)(2)捕食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知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逐级递减,所以就应该是(2)甲以乙为食,为捕食关系。戊在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其他生物乙、丙、甲、丁为消费者。(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

16、、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主要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物质循环就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如C、H、O、N、P、S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流动。32.(11分)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III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

17、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填个体编号)。【答案】(1)隐性(2)III-1、III-3和III-4(3)I-2、II-2、II-4III-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学知识点。(1)由于II-1、II-2生了一个生病的III-1,所以一定为隐性遗传病。(2)若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II-1的Y染色体不带患病基因,所以III-1也应该是正常人,II-3为患者,其Y上带有至病基因,该随Y染色体基因传给III-4后应该为患者,III-3不带Y染色体,所以III-3应为正常。(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I-1、 II-4均为XbY,则I-2为XBXb,以此

18、推,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I-2、II-2、II-4这几位正常女性。而III-2则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

19、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3)示意图A和B中,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 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的利用率。【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3.8107(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B(4)溶解氧营养物质【解析】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如

20、果灭菌不合格,可在空白平板上发现菌落,所以用此法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9+38+37)/3=38,再除以0.1乘以100,这是1毫升的菌数量,再乘以1000就是1升中的菌数,故为3.8107。用平板划线法先用灼烧灭菌再划线。振荡培养可使培养基中各营养分配的均匀和溶氧量大,所以菌的生长也快。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回答下列问题:(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基因;而cDNA文库含有生物的_基因。(2)若要从

21、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_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 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 _是否得到提高。(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答案】(1)全部部分(2)筛选(3)乙表达产物耐旱性(4)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工程的知识点。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全部基因;而cDNA文库含有生物的部分基因。建立基因文库后要根据目的基因的特性从中筛选出所要的目的基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要进行表达产生和生物个体水平的检测。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说明导入后只导入了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形成是是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性状分离为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