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3340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备考]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复习之元明清诗歌高考诗歌鉴赏,命题的角度就是问形象、品语言、考技法等方面,笔者根据命题的内容不同,对解答方法作了些总结。一、问形象:寻“象”所志诗以言志,而“志”则可以从诗人的生活中去了解。因此诗歌形象的鉴赏就离不开“源”诗人的生活,这是我们赏诗的必备条件。寻“象”所志。这个“象”是诗歌的意象,“志”是标志,即特征。我们抓住意象的特征,顺藤摸瓜,将用于物的词同义转换为用于人,就能准确把握诗歌形象了。规范答题。对于“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诗中形象有什么特点”“分析诗中的形象”这类提问,在答题时,应遵守“形象描述形象意义或感情”的格式。示例:落花元郝经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余萼绿痕

2、。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漫一尊。狼籍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1)诗人生活:元朝郝经,奉使入宋,被拘16年而不屈其志,元人将他比为杖节牧羊的苏武。此诗写于被拘期间。(2)寻“象”所志:本诗的意象为“落花”,花之特点为“红雨”“余萼”“”形象特征与人的相似点落花红雨、余萼衰败物:衰败人:凄凉物:子规谐音“子归”杜鹃桃李、杜鹃魂叫声“子规”(3)规范答题:本诗塑造了一个暮春中,面对落花,(形象描绘)眷念故国凄凉思归(思想感情)的诗人形象。二、品语言,抓四角度赏析字词的妙处,主要分为“一看、二找、三套”三个步骤。一看:看清诗题,看懂诗意,体会感情,即散文中的整体

3、感知。要看题目。如不看题目,很可能会造成对题目的误解。如有首诗叫近试呈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如不看题目,会将他看作闺阁诗。实际上这是一首学生问老师自己的作品怎么样的诗。二找:找好词、好句。一般是比喻、描摹、活用的动词等等。三套:套术语、套格式。也就是从“准确传神、言简意丰、富有弹性、音韵和谐”四大角度来表述。“准确”可用“准确表现了的情境”格式来表达;“传神”可用“化静为动,富有动感;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色彩更鲜明,更有诗情画意;更增加了气势,意境更开阔;拟人化,更富有人情美”等术语来概括;言简意丰,则可套用格式“既写出了又写出了”表示多重

4、含义;富有弹性,则使用格式“使人联想到”“给人想象的空间”等。音韵和谐,则重在从押韵、重叠词的角度理解。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诗僧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看:诗题-早梅 诗意:雪中早梅开几枝。找:不用早,郑谷已将“数”换成“一”,现在要判定哪个字用得好。套:“一”字准确写出了“早梅”之早,与诗题更相切。有人答曰:“数”更好,表现梅花的傲雪精神。可以看作有这种精神,但“数”能体现,“一”更能体现啊。此其一。诗题为早梅,“一”字更切题。此其二。之所以有人选“数”,是在“一看”与“二找”之间思路出现了断裂。“看”的内容未发挥作用。三、考技法,熟悉特征。 诗歌艺术手法的识别要抓住两

5、点:一要明诗句之义。二要抓住各种手法特征。诗义的理解,感情的把握,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要理解和把握诗义,须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犹如剥笋般,在递进中直达诗歌的真义。具体来说,解诗句之义,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解诗题,得理解之线索;寻诗眼,定理解之基调;析结构,解意象,得全篇真义。在理解了诗义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去解析其艺术手法。比如: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反常理”,“合感情”是其特征;化静为动,是使静物产生动感,赋予静物以生机与活力,其特征是变不动为动,化无情为有情;比喻,要“不同类的事物”“相似点”两个条件;在解析技法时,一

6、定要联系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并分析其作用。四、审题意,循迹解题。审清题意,有助于我们准确答题。例如:江城子:“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题目问的是: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有什么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学生眼睛往往只注意“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这几个字,而不注意“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而题目的关键就在这!它提供答题格式:明写了,暗寓了它提供了解题思路:描绘江水流之景,揭示历史感慨。所以答案就是:“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流的景色(眼前之景),暗示了六朝帝王被

7、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的生活一去不返(历史沧桑)。审题还包括注意注解、注意诗题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解题的引导者。实战演习:1、春蚕明刘基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注:“蜚”通“飞”。蚕元郝经作茧方成便弃捐,可怜辛苦为谁寒,不如蛛腹长丝满,连结朱檐与画栏。题目:蚕常是诗人歌咏赞颂的对象,但刘基和郝经立意与别人不同,他们笔下的蚕的形象相同,试作简要分析。“网尽蜚虫不畏人”与“连结朱檐与画栏”都对蜘蛛形象进行了歌颂,但各有不同,请说出这两个形象的不同点?2、江天暮雪元陈孚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

8、蓑小。注:北宋画家宋迪曾画潇湘八景,景色优美,长沙人曾为之专建八景亭,“江天暮雪”即为八景之一。此诗为题画诗。题目:本诗“坐睡船自流”的渔翁形象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有何不同?首联中“卷”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应教题梅元王冕剌剌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注:王冕擅长画梅,他晚年被朱元璋(他自封吴国公,正在抗元)请去时,题在自己的画上的。朱元璋对此诗极为眷赏。题目:诗中四句,未着一个“梅”字,却让人感觉梅之气势,试分析“梅”的形象。朱元璋对此诗极为眷赏,主要缘于政治象征意义,试分析其喜欢此诗的原因。4、孤雁明高启衡阳初失伴,旧路远飞单。度陇将书怯

9、,排空作阵难。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不共凫鹭宿,蒹葭夜夜寒。题目: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大雁形象?“吊影月中残”写出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了怎样的心情?二、品语言1、柳明杨慎垂杨垂柳管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斗鸡寒食后,玉娥翻雪暖风前。别离江上还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题目:“垂杨”即是“垂柳”、“飞絮”即是“飞花”,本是一物,作者重叠使用有何妙处?本诗首联和颔联极写杨柳的绮丽风光,春风得意,其用意是什么?2、溪村即事元周权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竹色溪阴见,梅香暗曲闻。山翁遨客饮,闲话总成文。题目:古人曾赞“寒翠飞崖壁”中的“飞”字用得好

10、,你认为呢?顾嗣立元诗选赞周权“衡之(周权的字)句法,实多可观”,诗以“竹色溪阴见,梅香暗曲闻”为例分析。3、客中除夕明袁凯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题目:诗中“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中,有两字看似用得太俗,但却是最恰当之词,是哪两个词?请说明理由。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梦武昌元揭傒斯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鼓角沉雄遥动地,帆墙高下乱维舟。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题目:“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解析。结合诗中内容,说说是什么让作者

11、对武昌魂牵梦绕?5、西湖八绝句(其一)清柳如是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蝶趁风。大抵西淩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注:气,生机,生气。题目:此诗“桃花得气美人中”颇受时人赞赏:“近日西陵夸柳隐(即柳如是),桃花得气美人归。”句中“得气”二字好在何处?本诗一二句景物的描写有什么特点?三、考技法1、河间城外柳清钱谦益日炙尘霾辙迹深,马嘶羊触有谁禁?剧怜春雨江潭后,一曲清波半亩阴。注:此诗作于隐居家乡后,突然被召补官,于河间城外见秋柳所作。题目:试对本诗主要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李商隐寄寓巴蜀之际,常借柳写人生的漂泊之慨;钱谦益爱学李商的诗,亦以河间柳来寄寓人生之慨,诗结合注解说说钱谦益写此诗的抒发的感慨

12、。2、采石矶清吴伟业石壁千寻险,江流一矢争。曾闻飞将上,落日吊开平。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南岸,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曾在此大破元军。本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本诗中指常遇春。常遇春去世后追封开平王。题目:本诗是如何表现常遇春的勇武之美的?诗中“一矢争”三字用得形象生动,写出了江水怎样的情形?一、问形象参考答案:1、两人笔下的春蚕是一个没有目标,盲目献身的愚者形象。刘基笔下的蜘蛛是一个不畏人言,敢于诛除险恶的勇者形象;而郝经笔下的蜘蛛是一个悠然自得,在朱檐画栏中结网生活的形象。2、答:本诗中描绘了一个在大雪漫道,欲归而无路,(形象描绘)能够潇洒顺适(思想感情)的诗人形象。而江雪中,则塑造了一个不惧江寒雪

13、大,万物肃杀(形象描绘),清高而孤傲(思想感情)的形象了。“卷”字写了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3、 本诗用的是侧面衬托的手法写梅,以人会被吹倒,沙尘被吹起,胡人被冻死,来侧面写梅却能不畏严寒风沙,在江南形成春天!突出了它能消融冰雪,破霜寒而成春天,傲风霜、耐严寒的形象!北风沙尘,是元朝昏暗横暴的象征;江南春天是对自己“义师”的褒扬;对比中夹入“胡儿”一句,暗示异族统治必将灭亡,“谁信”又含有朱元璋的自负,虽然当时他羽毛未丰,声望未隆,天下人也不知道一统全国的人是他,但是他有却有这自信。4、孤独单飞,但决不与野鸭、水鸥同宿的孤傲、孤高的大雁形象(形象描述),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孤高的性格。写出了孤

14、雁想在惨白的月光中顾影自怜,不料月光残缺了,不许孤雁有个全影,于是形影相吊也吊不完整,只看得个残影,写出了极度凄凉的心情。二、品语言参考答案:1、作用有二:一是使人眼前仿佛出现垂柳成行,满天柳絮飘飞的开阔的景象;二是使诗产生委婉抒情、一唱三叹的效果。(从“四大角度”中的“音韵和谐”考虑)这样写的目的是反衬离别思念的凄苦,以乐景写哀。在颈联和尾联,我们看到了柳的悲剧命运:被抛弃在桥边路边、江上河上。折柳又意味着分离,“游子销魂”“美人肠断”写出了远客边关的游子和空闺思女的愁情。2、“飞”字用得准确传神,“化静为动”,写出了青松长在悬崖峭壁如飞之状,显出傲岸挺拔的风姿。本诗运用了倒装的句式,“溪阴

15、见竹色”“曲岸闻梅香”,意思是清溪南修竹曳收疏影,曲岸后梅花传暗香。令人生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3、 答:“大”“长”二字,准确写出了旅居者真正伤心处。异乡除夕夜,看着别人的女儿长大了,却不知自己骨肉的景况;看到人家的女儿长大如此,惊悟客居岁月的漫长,包含着多少辛酸!“大”“长”二字看似最太俗,实则是最直接、最易于感知的印象。抒发了作者思乡念亲之情,除夕之夜诗人满腹泪,不是一杯苦酒所能浇灭的。4、 诗眼是“斜”“铺”二字。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黄鹤楼头看到的雄浑景象:“斜”表现了苍山连绵,呈斜斜蜿蜒深入状;“铺”表现落日已贴到地平线,呈平平的四面铺展状。让作者对武昌魂牵梦绕的有三方面的内容:

16、一是“昔时游”,与武昌故人聚首的壮游;二是山川之形胜,在颔联写了“苍山斜入”“落日平铺”的壮丽景象;三是武昌风土之奇,颈联写了傍晚鼓声撼动天地、江面排列千帆万樯的奇景。5、“得气”二字,写出了桃花和人交相辉映的情景:桃花艳丽,因美人在旁而更有生机;而人亦因桃花而更美丽,写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垂杨满院,屋宇绣帘,莺阁宁静,残花点点,是静景;唯一动起来的是飞舞的蝴蝶,给静谧的画面增加了动感。动静结合营造了一幅清幽的图画。三、考技法1、 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景:柳树经受日晒、尘污之危害,忍受马嘶之骚扰、羊角之折磨的情形。虚景:印象中江南柳树在雨后清波之畔清新绿茂的样子。虚实结合表达了对河间柳的伤悯,对江南柳的喜爱。(或:对比,以路旁河间秋柳遭受伤害和江南春天柳树的繁茂作对比,表达了对河间柳的伤悯,对江南柳的喜爱。)作者借河间柳,来表示一种对不能隐居,重新出仕隐忧,担心如河间柳般在仕途遭受烤炙和伤害。2、答: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表现常遇春的勇武。一二句写景,显示环境的险恶,山水越险恶,越能衬托人物的英雄形象。用典、动作细节表现常遇春的勇武。“飞将上”,既是用典,以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来誉常遇春;又是动作细节,“飞”“上”二上,正能体现飞身跃上采石矶的英姿。运用了比喻写出了江面之窄如矢,江流之急如矢,水击江岸如矢,从而形象生动地写了岸险流急的险峻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