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试题辽宁卷(精校版)02.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369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考试题辽宁卷(精校版)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高考试题辽宁卷(精校版)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高考试题辽宁卷(精校版)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高考试题辽宁卷(精校版)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高考试题辽宁卷(精校版)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试题辽宁卷(精校版)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考试题辽宁卷(精校版)02.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来源:高考资源网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

2、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苦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没有接力站,是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

3、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

4、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洗去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迷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

5、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到孔家店”,要打到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1. 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是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尽管这个青年可能也由痛苦的遭遇。C. “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

6、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C. 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吗,并洗去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7、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姓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

8、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早,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

9、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囤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约:“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閤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

10、辈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请求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C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汗 尚:盛行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3分)民岂乐为盗哉 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而良淳劝富人出栗振之 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 人皆倒囷以应之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良淳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干。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

11、有治理才能著称。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化。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

12、投缳而死(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 陈与义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西风吹客衣。【注】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

13、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高余冠之岌岌兮, 。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2)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3)噫!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页、四页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至题(25分)洗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上路上没有一颗大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

14、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的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的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推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个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

15、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用,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心,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到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有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怎

16、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候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

17、不知到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一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是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洗澡的时候舒服,热水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是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

18、付了钱,又从冰箱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后推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B.文中使用的“黄鱼车”、“弄堂”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C.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

19、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的问题如此犹豫。D.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主人公曲折微秒、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E.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情感。(2)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

20、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黄遵宪的外交活动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赏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 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

21、“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同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揉合进日本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带,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贡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白日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分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

22、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 佰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都是的赞誉之情。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对方进行其休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评选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已,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 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合,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人一地,听日本 政府自行管理 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分又新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时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有有昨于挽回中

23、国自主要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已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问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 “渐摩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分阐述说:“于固执已见,则诿以彼国来明我意;于争夺已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已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

24、;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酸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购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

25、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 国志的编撰。B. 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实实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已要求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D.黄遵宪 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摩之法”和“抵制之法”,从而把分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E. 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 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划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司形象。(2)黄遵宪所指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6分)(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