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408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欧洲宗教改革学习目标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重点: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难点: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自主探究一、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395年,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后来基督教也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2、 天主教确立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双剑说”“太阳月亮说”)控制了欧洲各个国家,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3、 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

2、专制。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压制各种“异端”思想,设立宗教裁判所残暴迫害传播“异端”思想的人。而此时,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市场,民族国家的独立意识也在增强,而且还受到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熏陶,从而对天主教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一场宗教改革势在必行。二、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导火线: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卷”序幕: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主张:(1)“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2)圣经是人们惟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3)建立本民族的教会2、加尔文宗教改革 主张:(1)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简化宗教仪式 (3)“先定论” 3

3、、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三、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封建大一统神权统治;(2)确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督教新教派;(3)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深刻的心灵角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5)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合作探究1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其必要性材料一:“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摘自西方宗教史材料二:“教

4、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教皇出巡 兜售赎罪券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527年7月,路德与曾经当过修女的Katharina von Bora喜结良缘。图为其肖像, 由Lucas Cranach the Elder于1526年绘画。合作探究2: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有几条?合作探究3分析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有哪些异同?合作探究4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含义是什么?。合作探究5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区别 【拓展延伸】 拓展与探讨一: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曾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我国现在为何还要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其发生、

5、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积累了一定的文化成果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几大宗教都向善、爱国、拥护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和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拓展与探讨二:15世纪前后,中国与西欧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现哪些不同的现象?分析两种思想文化现象不同的原因,及其对各自历史发展的影响。(1)现象:中国处于明朝时期,封建专制强化,实行八股取士,进行思想文化专制。明朝宦官专权,打击东林党人,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 西欧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作用,

6、鼓励发挥人的创造力,反对宗教神学,重视科学实验。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反映。(2)原因:明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把大部分知识分子吸引到读书做官的道路上来,明中后期虽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思想文化被专制强权控制。 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较发达,而且完成了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思想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桎梏。(3)影响:中国的封建专制使中国开始落后。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与探讨三:中世纪西欧天主教的地位总概:中世纪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具体而言:中世纪的西欧,处于罗马天主教的全面控制之下:(1)经济方面,天主教会

7、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2)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国际中心。(3)在思想文化方面,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4)在社会生活方面,西欧国家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生到死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课堂反馈】1、“倘若异端分子经过规劝仍然执迷不悟,教会为关心别人的拯救起见,就不再指望他回头,而是将他革出教门,然后交付世俗法庭,处以死刑,从尘世消灭掉。要是对所

8、有异端分子都照样加以消灭,那并不违背上帝的嘱托。”13世纪天主教著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请问:(1)阿奎所说的“异端分子”指的是什么人?教会为什么要将这些人“消灭掉”?(2)阿奎的言论反映出当时的欧洲社会中,教会拥有怎样的社会地位?这种地位又是怎样形成的?2、材料一、“我不承认有任何解释圣经的固定法则。”“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劫掠,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材料二、瑞士日内瓦大学宗教改革者墙:它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它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家约翰加

9、尔文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在碑的正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加尔文和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即光明”。材料三、“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烤了他两个钟头”。 恩格斯请问:(1)路德在宗教改革中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材料一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2)加尔文在宗教改革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3)恩格斯的话反映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1、(1)阿奎所指的异端是各种不符合天主教传统教义的思想,传播这种教义的人被称为“异端分子”。各种反对天主教的思想严重动摇了教会

10、的统治地位,所以教会在欧洲各处设立宗教裁判所,来镇压“异端分子”。(2)统治地位。这种地位的形成与11世纪的教会内部改革有关,这次改革确立了教会对世俗势力的绝对统治权。此外,天主教会拥有十字军和大量的土地,使教会势力得到了强有力的军事和经济保障。2、(1)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的思想核心为“因信称义”。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是天主教皇应该放弃在德国的统治。德国的世俗王权应该摆脱教皇的控制,成为真正的独立王权。(2)卡尔文在宗教改革中继承“因信称义”的思想,同时有有所发展,他的思想核心是“先定论”。他还提出建立民主教会、简化教会仪式等主张。在他的推动下,日内瓦建立了带有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3)宗教改革的实质仅仅是改变了天主教会对欧洲的奴役,并没有放弃宗教的基本教义。即便是卡尔文,仍然要迫害自然科学家。这充分暴露了宗教的反动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