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讲义练习题11.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3446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讲义练习题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讲义练习题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讲义练习题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讲义练习题1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讲义练习题1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讲义练习题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考研复习最全名词解释真题讲义练习题11.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文地理复习提纲文化区 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和乡土文化区。文化扩散 文化的时间现象即文化的扩散,文化从文化源地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随时间的扩散过程中,结果使文化区有的在扩大,有的在缩小。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人口迁移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

2、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人口分布 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转变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人口容量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迁移农业 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现在只在热带地

3、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1.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2.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3.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城市化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换句话,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聚落 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国家 国家可以定义

4、为: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综合国力(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国家权力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政治现象,他通过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机组合而体现。主要宗教的分布区 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澳洲等地,是世界上信奉者最多的宗教。基督教中罗马天主教信奉者又最多, 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以及美洲,其中信奉者以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 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语言 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

5、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的本质特征 (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二)语言是人类的一种交际工具 (三)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 (四)语言是符号系统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又称为非物质文化,它是与物质文化相对。1 文化区、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征?结合实例理解。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可分为三类: 、形式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 文化扩散1、扩展扩散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等级扩散 刺激扩散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

6、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内。2、迁移扩散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的迁移,逐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特征: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2 何谓人口转变及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异同。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 相同点: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

7、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不同点: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基于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落后为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3、阐述导致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解释迁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机动变化产生的因素。尽管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 1)但主要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2)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3)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4、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按涉及的范

8、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讲是有积极影响的。5、原始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的特点。 原始农业的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近代农业的特点: 现代农业的特点:产品是提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的;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在该国或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比传统农业低得多;单位面积产量大大超过传统农业;农场规模

9、大,且这种趋势仍在增加;往往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联合经营,农业社会化程度高。6、试述工业的发展 一.初期发展1。.科学前提与基础。文艺复兴运动在自然科学领域创造的丰硕的成果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以及地理大发现、新航道的开辟等生产技术上的改进。这些前提和基础条件都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英国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特别是经过“光荣革命”以及“圈地运动”等都对工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 此事情工业发展过程大体过程如下:1.首先出现了纺织工业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三.

10、工业的继续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7、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哪些?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8、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当代中国城市化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 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2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3 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9 逆城市化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特征:农村和

11、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人口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乡村扩散 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和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是由于交通信息的发达,有人要求由城市迁往乡村。10 对国家权力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国家权力要素包括:1、领土空间2、自然资源3、人口规模4、经济水平5、军事力量6、科学技术 7、国民士气8、政府的质量 综合国力的分析和评估由来已久,但过去多为定性评价及单项要素的对比,进入90年代以后国力评价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定量、综合。克莱因的国力方程11、 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环境决定论

12、,可能论, 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和谐论。12、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二是世界一体化中的合与分的人地关系,即从人地关系角度探索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第三是文化景观。1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 1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15、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16、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17、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下降:关键因素是医疗卫生

13、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保健措施(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经济因素;城市的发展也改变人们的观念(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18、人口转变理论 1934年法国人口学家兰迪“三个序列“:原始阶段,特点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现代阶段:低生率持续、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

14、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到达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阶段(5)减退阶段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阶段19、人口转变模式:(1)西北欧模式 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2)日本模式 采取人为干预生育行为(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4)印度模式 先是高位静止阶段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20、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表现的两重性特征是既作为生产

15、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21、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22、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2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三个指向性):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24、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5、人口迁移的特点:(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近尾声(2)、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3)、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4)发展中国家智力外流不断扩大,引起世界广泛关注(5)人口迁移空间的转移,落后地区向发达地

16、区迁移9、四大种群:白色中族群、黄色、黑色、棕色 七个民族:汉人、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 一人口转变模式 (一)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二)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二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疑给其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

17、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它们的转变历程可能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具有许多独特性,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状况,可将中国人的转变模式划分为6个阶段。 1.加速增长阶段。2.负增长阶段。3.高速增长阶段。4.减速增长阶段。5.波动增长阶段。6.持续增长阶段。 (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一 自然环境与

18、人口增长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二 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人口过程的特点和运动方式,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2.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3.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三 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一)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二)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一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

19、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二 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为突出。三 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农业的起源1、农业起源的理论: (1)博塞洛普 “人口压力论”(2)海登 宴享说2、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20、1)原始农业(迁移农业)(2)传统农业(3)现代农业3、传统农业 是由原始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生计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社会农民占大多数,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不多。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业5、农业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墨西哥、玛雅和印加, 埃及、巴比伦、印度三处生产小麦,是灌溉的小麦文明,中国是旱作农业高产,是旱作的黍粟文明, 墨西哥、玛雅、印加生产玉米,是玉米地文明。6、农业的布局:小麦,(1)俄罗斯温带草原区的黑土带(2)美国和加拿大中部的小麦带(3)澳大利亚、印度的亚热带和热带草原区(4)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水稻,集中产区是亚

21、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该气候带的大河三角洲、江河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印度的恒河流域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玉米,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主要经济作物:棉花是亚热带作物,主要生长于2040 N之间的地区。主要产区在亚洲中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糖类作物: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 巴西、印度、甜菜广泛种植在4060N温带地区,世界生产地区和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饮料作物:世界上三大饮料主要是茶、可可、咖啡畜牧业,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和国家。三 农业的形成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一)农业的形成(二)农业发展对社会带来的变化:农业生产活动与原来人类长期进行的狩猎与采集

22、活动有三点重大差异。第一是狩猎与采集活动要不断的流动,而农业活动则需要定居。第二是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第三是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原始农业是农业起始阶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二 传统农业(一)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的农业。传统农业是一种生计农业(subsistence agriculture)。 (二)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1.中国的传统农业的形成。2.欧洲的中世纪的农业。3.美国的殖民农业。 (三)传统农业的类型 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为四种类型。 1.旱作农业。它包括中国的东北、北方和西北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

23、印度的南部德干高原及西北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亚的一些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俄罗斯泰加林南缘一些地方。 2.水稻农业。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此外,零星分布于地中海、非洲的埃及、美洲的古巴和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下游。 3.地中海农业。地中海气候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此外,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亚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4.游牧业。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三现代农业(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

24、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在,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现代农业的类型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 大牧场 商业农业是工业社会中工业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与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及南非、俄罗斯、巴西等国的一些地区。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工业生产是生产上的一次比农业生产更深刻的变革。一 科学前提与基础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贸易的发展,要求建造更大更快速的船只,海上航行要求有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和适合航海需要的地图。贸易的发展,产品的

25、交流,就要求在各种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有所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种社会上的需求都要求在生产技术上有所突破。正是这种前提和基础条件,促使在英国出现我工业革命。二 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于18世纪的后半期出现工业革命。当时,英国在海外贸易方面,不但取代了老牌殖民主义者西班牙、葡萄牙,而且压倒了曾在17世纪垄断当时欧洲海外航运业与商业的荷兰,走上了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经过“光荣革命”(1689),英国摆脱了专制王权,走上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主权机构,逐步演变为由议会中多数执政,组织责任内阁。这对英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促进工业革命起着重要作用。三 工业革命的产

26、生与初期发展 (一)首先出现的纺织工业 (二)钢铁工业 (三)采煤工业 (四)运输业 (五)机械工业(六)化学工业(七)食品工业第二节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2学时)一 工业生产的扩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垄断中,英国煤产量占世界的2/3,棉布占1/2以上,铁产量占1/2。在此之后,工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才向世界各地扩散。开始时,其扩散主要方向是欧洲与北美。 (一)向欧洲的扩散 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是法国。 (二)向北美的扩散 北美,主要是美国,其工业化稍晚于西欧,但是,其发展速度较欧洲为快。 (三)向其他地区的扩散 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工业生产才扩散到东欧、日本、

27、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二战后,工业生产又开始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扩散。第三节产业类型和工业区(2学时)一 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一)伐木业 (二)捕捞业 (三)采矿业二 第二产业及其分布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业,经过二百多年的扩散和发展,多集中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主要是美国、西欧、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一)北美工业区 1.新英格兰区。2.中大西洋工业区。3.摩霍克河谷区。 4.匹兹堡-伊利湖南岸区。 5.大湖西岸工业区。6.圣劳伦斯河谷-安大略工业区。 7.东南工业区。(二)欧洲工业带 欧洲工业带主要集中于英国和欧洲西部,从苏格兰向南,经南英格兰,从莱茵河进入西欧,由荷

28、兰和法、德接壤处到意大利北部。 1.英国工业区。2.莱茵-鲁尔工业区。 3.莱茵中部工业区。 4.意大利北部工业区。(三)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区,过去为苏联工业区,现俄、乌虽各自独立,但仍有较密切联系。 1.中央工业区。2.伏尔加工业区。 3.乌克兰工业区。 (四)日本工业区 日本二战后,它却利用劳动力的低工资,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其水平,加上合理的组织,吸收清化他国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出口为导向,面向世界取得显著成绩。由于需要进口原料,输出产品,其工业区都面向太平洋一边。 1.京滨工业区。2.阪神工业区。3.中京工业区。4.北九洲工业。(五)其他国家的工业区 1.拉美工

29、业区。2.亚洲工业区。3.非洲工业区。4.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工业区。三 其它产业及其与工业的关系 原来的产业的划分,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只有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由于服务业务发展较快,行业太多,遂有进一步的划分。在国外,有人从第三产业中分出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 1.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业、公用事业等。 2.第四产业。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这些部门的情况也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程度。 3.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是指那些向消费者或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例如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第四节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

30、新变化一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一)自然条件(二)资源条件:1.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2.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3.消耗能量多的企业。4.需要新鲜原料的企业。5.产品需要新鲜的企业。 (三)能源条件(四)市场条件 (五)劳动力条件 (六)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二 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一)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二)汽车制造业的变化(三)微电子工业 (四)英、美产业的转移与变化第五节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1学时)一 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 (一)需求不旺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总是需求更多的工业产品。过去,工业发展

31、的重要促进条件就是需求。二战后,工业生产的繁荣是人们需求兴旺的结果。 (二)生产能力过剩 现在工业化的国家与地区越来越多,其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而且生产者都希望自己的产品占据更大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竞争的结果,使生产能力过剩,产品难以销售,最终必然会导致部分企业停产、破产。 (三)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遇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往往一些国家组成一个经济集团,彼此减少或取消贸易的障碍,增加彼此的供需,使商品、资金、劳动力在其范围内自由流动,形成强大经济集体,不仅促进自身繁荣,而且加强与对手的竞争。 (

32、四)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二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给各方面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超过了过去人类的发展历史,所以人们称我们的时代为工业时代,我们的社会为工业社会,我们的文化为工业文化。 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5学时)第一节种族与地理人种(2学时) 种族和民族仍然是人们在进行文化景观区的研究中划分不同的人类集团的重要概念和方法。种族和民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民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与种族和民族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民俗也是文化景观的构成因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内涵十分丰富,它往

33、往能综合地体现出一个文化景观区的许多“个性”特征。一种族的起源 (一)种族的起源 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 1.多源论。2.一源论。 (二)种族与环境 各种族自然形态的形成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既受环境条件制约又在环境长期影响下表现出自己的适应性。环境对各种族的身体特征影响是巨大的,而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亦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除此之外,社会环境对其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二 种族的划分 (一)划分种族的标志 划分种族的标志很多,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头形、鼻形、面部轮郭、身高等人体表面的一

34、些性状,近年来又增加了血型、指纹弓等一些生理特征。 (二)世界种族划分 最初的人种划分是以肤色为主。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根据肤色将人种分为三类:黄种、白种和黑种。也有人主张将澳大利亚作为棕种分出,共分四类。1.白色种族群。2.黄色种族群。3.黑色种族群。4.棕色种族群。三地理人种 地理人种 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地理人种。 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世界地理人种分成以下几类 (一)亚洲地理人种(二)欧洲地理人种(三)非洲地理人种(四)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 (五)印度地理人种(六)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第二节民族(2学时)一 民族的形成与特征 民族

35、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一)民族的形成 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族)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落)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 (二)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4)共同心理素质。二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 我国民族的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三 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民族自形成时就发生着不断的迁移和集聚。 (一)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的迁移(二)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三

36、)西班牙人和葡萄芽人向拉丁美洲迁移 (四)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五)美国城乡中的其它民族聚居区四 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整合。 (一)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二)西班牙人在垃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 (三)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 第十章聚落地理(5学时)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它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一聚落起源和发展 在原始社会,人们是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的,当然也不可能有城市,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与三

37、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解放后,我国的经济有较大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极大的推动力,但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其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1949年解放以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从1952年到1960年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经济大发展,城市和建制镇分别从1951年的157个和1896个增加到1960年的197个(城市数)和1961年的4429人(建制镇数,缺1960年数字)。 第二阶段是1961年至1977年。这段时期由于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经济情况为下降、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从197

38、8年到199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城市发展速度也是空前的。 一 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般说来,影响城市区位条件的是防卫与交通。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 1.在利用河流方面。 2.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3.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 城市吸引范围和服务范围主浊决定其城市的规模、作用、地位及未来发的关键因素。然而,吸引范围与服务范围又与交通条件和交通工具有密切联系。 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二 城市与自然环境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 地质条件特别突出的是地震,这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

39、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 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说来,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 (三)气候与城市 气候与城市关系很大,如多雨地区要考虑防洪与排水,寒冷地区要注意取暖、防冻。特别突出的要注意城市本身所带来的严重气候影响问题。 第一是热岛效应问题。其次是排水。 (四)水资源与城市 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特别是排除污水,如不加处理也会给下游城市及周围地区带来严重问题。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的城市三 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动力及其模式 (一)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 动力分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主浊向心力,驱

40、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离散力则是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 1.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二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离散力是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第一是经济条件方面。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 (二)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2.扇形模型。3.多核模型。四城市景观与感知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除了少数平地起来的城市外,都是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因此,它有丰富的内涵。城市内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也反映一种艺术上的美,也是一种文化的反映。其布局,有的在整体上,有的在局部上,呈现出

41、一种文化上的意识。总之,城市景观有丰富的内涵,是应注意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城市景观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高度。其次,城市景观往往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该城市的标志与象征。第三是城市的格局。第四是城市与环境的协调所形成的风格。(二)城市感知从城市景观来说,对人感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路、界、节点、区和路标。 (一)类型的乡村 按形态对乡村聚落进分类 1.密集型农村聚落。2.分散型农村聚落。3.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第十一章旅游地理(6学时) 第一节旅游业的兴起(1学时)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于7月5日组织了一批540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

42、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节旅游的区域特征(1学时) (三)交通连接 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尽管,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常常利用已有的基础交通线路(并非为旅游而修建的交通线),但是,旅游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地的分布来选择组合自己的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交通线路和旅游线路高度统一,表现在一般旅行社推出的旅游产品即是以交通线路把各旅游地和景点串联拼合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即通常说的旅游产品)向市场销售。二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

43、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第三节旅游者动机与决策(1.5学时)一 旅游动机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三)影响因素 1.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动机的因素。 (1)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 (3)心理因素。(4)影响旅游动机的社会因素。二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一)感知环境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

44、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二)最大效益原则 人们在作旅游决策时,倾向于追求在资金和闲暇时间限制下的最大旅游效益,这种效益受感知环境限制,因此,严格来说,人们追求的最大旅游效益永远只能是最满意而不是最优的。 1.最小的旅游时间比。2.最大的信息收集量。(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旅游。(2)选择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与居住地差异较大的旅游地旅游。(三)旅游偏好 旅游的偏好,可以从年龄、职业、学历三方面去研究。 第四节旅游资源与旅游地(1.5学时)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45、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是对旅游业具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综合性评价。 第五节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一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二)旅游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化为现代化工业经济需大量的资本、外汇或贷款,但是发展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的传统,不能满足经济转化所需要的大量外汇,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三)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四)旅游与就业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性的行业。 旅游业是一项季节波动较大的行业,旅游就业也会受到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五)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通过税收形式。 (六)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七)旅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