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3827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总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第一章 走进细胞考点脉络 氨基酸的结构与脱水缩合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细胞的分子组成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核酸的结构 核酸的功能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糖类的种类 糖类的作用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脂质的种类 脂质的作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的种类及其作用 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考点记忆:细胞的分子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氨基酸的结构与脱水缩合:生物体中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2、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各种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侧链R基团的不同;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过程形成多肽或蛋白质,其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蛋白质的结构:由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由于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多肽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而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多种多样。蛋白质的功能:由于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因而蛋白质具多种功能,具体有结构物质,如肌动蛋白;催化作用,如酶;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免疫

3、作用,如抗体;运输作用,如载体。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组成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的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的含氮碱基、一分子的五碳糖和一分子的磷酸组成的,组成DNA和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DNA和RNA在成分上的区别是DNA中含脱氧核糖、RNA中含核糖,DNA中存在T,RNA中存在U。核酸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糖类的种类与作用: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其中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二糖有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

4、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其中淀粉是植物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它是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4)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脂肪:主要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的作用脂质 磷脂:是生物膜的成分 胆固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固醇 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促进小肠对Ca、P的吸收 (5)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常见的有20 多种,其中含量较多的称为大量元素,含量较少的称为微量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有C、H、O、N、S、P,基本元素是C、H、O、N,最基本元素是C。组成生物体

5、的主要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构成细胞各种各样的化合物、某些元素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植物体中出现“花而不实”是由于缺少B元素。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6)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作用:生物体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以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自由水的功能是良好溶剂、参与化学反应、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无机盐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与作用: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它的作用是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酸碱平衡

6、。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考点脉络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其他几种细胞器的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考点记忆:细胞的结构(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显微镜下的重要发现:虎克、列文虎克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施来登、施旺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

7、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其意义是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的统一性。 (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成分:磷脂、蛋白质、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是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

8、地进行。(3)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的结构是由双层膜构成,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内膜内存在基质;它的功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的结构是由双层膜构成,内膜内有基粒(类囊体)、基质;它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它几种细胞器的功能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内质网的功能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液泡的功能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核糖体的功能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中心体的功能是与有丝分裂有关。(4)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

9、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较小较大细胞核核物质集中在拟核。无核膜,无核仁。有DNA,无染色体有核膜,有核仁。DNA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有各种细胞器细胞壁有。但成分和真核细胞不同, 植物细胞、真菌细胞有,动物细胞无联系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含义是细胞中的

10、各种结构都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使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举例:人体中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只能活120天左右。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考点脉络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细胞的代谢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异同 细胞呼吸的意

11、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考点记忆:细胞的代谢(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其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是水、离子、小分子通过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特点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从高浓度低浓度,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从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判断主动运输的理由是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或物质运输过程中消耗能量。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12、水分子自由通过,要选择吸收、排出的一些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其它不能通过。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酶的本质和作用:酶的本质是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使催化效率提高酶的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常见的有温度和PH(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的化学组

13、成和结构特点: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它是由一分子的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它的结构简式是A P P P。ATP的结构特点是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TP分子中最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易水解,释放能量;在有关酶的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磷酸结合,重新生成ATP酶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及意义: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为:ATP ADP + Pi + 能量 生命活动需要能量,ATP水解,反应从左右;ATP合成,反应从右左,对于绿色植物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能量来自呼吸作用。ATP的意义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4)光合作用以及对

14、它的认识过程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85年,由于空气组成的发现,人们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经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

15、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给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 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条件光、色素、酶场所光酶光能叶绿体酶酶ATP在类囊体的薄膜上物质变化水的分解:H2O H + O2 ATP的生成:ADP + Pi ATP能量变化光能ATP中的活跃化学能暗反应阶段条件酶、ATP、H场所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O2 + C5 2C3C3的还原: C3 +

16、H (CH2O)能量变化ATP中的活跃化学能(CH2O)中的稳定化学能总反应式 CO2 + H2O O2 + (CH2O)光合作用的应用:通过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加快,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温度: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一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不再增加。 水: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农业生产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17、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6)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异同: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场所发生反应产物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酶葡萄糖酶2丙酮酸 少量能量H+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 6CO2+H+少量能量 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酶H+O2 H2O+大量能量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过程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

18、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反应的场所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呼吸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细胞质基质条件氧气、多种酶无氧气参与、多种酶物质变化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CO2和H2O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能量变化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的是反应的第一阶段相同,都能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细胞呼吸的意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细胞呼吸的意义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一些中间产物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A、

19、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B、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C、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考点脉络细胞的增殖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其特点细胞的有丝分裂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异同 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考点记忆:细胞的增殖(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增殖的意义:其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 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细胞的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周

20、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结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大于分裂期的时间。(2)细胞的有丝分裂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异同:有丝分裂过程及各期的特点 分裂间期:DNA复制与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染色体散乱于纺锤体中。 分裂期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中央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出现。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点是A、在前期植物细胞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组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B、在末期植物细胞在

21、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把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3)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其特点特点是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蛙的红细胞分裂是一种无丝分裂第五章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考点脉络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意义及实例 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原因 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 细胞衰老的特征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细胞凋亡的含义 细

22、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恶性肿瘤的防治考点记忆: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1)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特点、意义概念及实例:细胞分化的特点持久性: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都有,只是在胚胎发育时达到最大值;相对稳定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例: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细胞分化的过程及原因: 相同的细胞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得到不同种类的蛋

23、白质,进而形成在形态、结构、功能上不同的细胞。其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得到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是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2)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和实例: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如:植物的组织培养。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细胞中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基因,能通过分裂、分化产生新的个体。(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A、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慢 皱纹B、酶活性降低 白发C、色素积累 老年斑D、呼吸减慢,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E、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凋亡的含义:由基因所决定的

24、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如尾的消失,手指的形成细胞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维持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恶性肿瘤的防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致癌因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的减少)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必修一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给合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自

25、由组合定律考点脉络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考点记忆: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的优势(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情况下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3)结子率高,培养周期短。2性状 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3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4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子一代中没有表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5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6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即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即隐性基因。7等位基因

26、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用来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d。8纯合子(纯种)、杂合子(杂种) 遗传基因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如DD;遗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如dd。9基因型和表现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表现型有关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因为表现型还受环境条件影响。10杂交、测交、正交和反交 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相交,包括植物的自花传粉叫做杂交;杂种子一代和纯合隐性类型相交,叫做测交,常用测交的方法测定个体的基因型;正交和反交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将豌豆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当作正交

27、,则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就是反交。11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2分离定律的实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考点脉络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变形卵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初级卵母细胞同源染色体次级卵母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卵细胞受精作用受精卵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上基因性染色体上基因常染色体遗传伴性遗传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考点记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

28、质 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伴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点记忆: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2同源染色体 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3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4四分体 联会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这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叫做四分体。也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的时候。5减数分裂

29、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6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NA的结构DNA复制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半保留复制方式边解旋边复制过程考点脉络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考点记忆:格里菲思实验(1)给小鼠注射活的R菌 结果小鼠正常生活(2)给小鼠注射活的S菌 结果小鼠死亡(3)给小鼠注射经加热杀死的S菌 结果小鼠生活(4)给小鼠注射活的R菌和

30、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菌液 结果小鼠死亡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菌有转化因子。2艾弗里实验艾弗里的实验思路:设法将S菌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将S菌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菌才能够转化为S菌。结论:DNA是使R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如何将噬菌体的蛋白质衣壳标记上35S、DNA标记上32P?因为病毒是寄生生物,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中,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繁殖时,吸收35S的培养基构建自己,再用标记后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

31、体。同理,将T2噬菌体标记上32P。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考点脉络中心法则复制DNA转录RNA翻译蛋白质考点记忆:遗传信息的转录(1)转录的概念 在细胞核中,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2)RNA种类 RNA包括mRNA、tRNA、rRNA(3)转录的场所 一般是在细胞核中进行(4)转录的条件 转录需要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在ATP等供能等条件下进行。2遗传信息的翻译(1)翻译的概念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在核糖体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叫翻译。

32、(2)翻译的条件 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在相关酶的催化下,在核糖体中以ATP等供能、以tRNA 为氨基酸的运载工具合成一定氨基酸顺序蛋白质。(3)密码子 mRNA上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各种生物共用同一套密码子叫密码子的通用性,表明各种生物有共同的起源;一种氨基酸可能有不止一个密码子,叫密码子的简并性,能减少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4)tRNA 氨基酸的运载工具,一种tRNA只能识别和转运一种氨基酸,tRNA末端三个碱基组成反密码子,和Mrna的密码子互补配对,确定该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考点脉络: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

33、种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基因工程应用考点记忆: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诱发突变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和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2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3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DNA连接酶(连接DNA两条链上的缝隙,即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

34、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运载体(常用的无能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细胞染色体以外能自主复制的很小的环状DNA分子)。4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检测。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考点脉络:变异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不遗传变异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考点记忆: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35、。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其中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突变可遗传给后代);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基因突变往往是有害的(其有害有利取决于环境)。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5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基

36、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必修三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温度血浆组织液淋巴体液(内环境)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考点脉络1、细胞生活的环境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稳态的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考点狂背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

37、,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4、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5、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6、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7、正常的温度:37度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

38、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许多的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性质是比较严格的,例如温度、酸碱度和某些离子浓度的变化等,都要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也是保持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体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才能使细胞少受甚至不受外环境变化的干扰,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进而更好适应变

39、化较大的外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神经元细胞体突体树突轴突构成神经纤维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内含突出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细胞体的膜或树突的膜其上有神经递质受体考点脉络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人体的主要激素及作用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如:扁桃体、淋巴结、骨髓、胸腺、脾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免疫种类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吞噬细胞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考点记忆: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2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4因为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5在突触传导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所以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