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4081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英语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英语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教学论文: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一、阅读课课堂教学的现状目前高中阅读课上常见的有下面两种教法:1. 祥讲。就是老师把文章中单词的词性、搭配、用法、语法、重点、难点讲得头头是道,上课条理清楚。讲解完后做练习,让学生消化、接受。这种方法,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做好笔记,认真地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容易考出成绩。但学生的依赖性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对自觉性高的学生来讲,老师讲的都是重要的,都应学好。而对一些只凭兴趣做事的学生来讲,这样做则可能使部分同学失去兴趣,最终放弃,就是对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来讲,也很难说是阅读能力就强。2. 略讲。老师把生词粗略讲一下,或放到课文中讲。课文放一遍录音,就课文回答

2、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复述课文,最后就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提示一下。这种教法更重注听说,学生口语能力强,但成绩不一定理想。二、阅读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1. 开展阅读活动和讲解语言知识点的关系。语言知识是为阅读服务的,是帮助学生更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因此,阅读课不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语言知识的分析、讲解上,而把培养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挤到一边。如阅读课上成这样就误入了歧途。2. 单词、词组的处理。关于阅读课文中的生词如何处理有不同意见,有专家认为,不查字典,不讲词义,而靠上下文来推断,意在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但不可以理解为完全不查字典。所有生词不做处理,而完全让学生猜词义,这是

3、不切合实际的,只会造成学生对词义的一知半解。我认为有些生词在阅读前处理较好。其好处是:(1)单独处理单词,学生更注重音、形、义,对词义的理解更准确。(2)使文章的阅读更流畅、连贯,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3)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我们应只将那些课文中通过上下文能推断出词义的词,留到阅读中处理。因此,单词可以阅读前处理,也可以阅读中处理。形式可以在特别设定的句子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在句中猜词义。也可在文章中猜词义,对一些抽象词则用中文解释效果更佳。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必须注意:(1)学生已有一定的词汇量,上下文不再有其他的生词。(2)生词的意思和上下文在逻辑上有紧密联系。如在The soun

4、d frightened me.一句中,学生无法知道frighten为何意。而在The terrible sound frightened me.中,frighten的意思就好猜了。但学生如不知terrible的意思,则frighten的意思就猜不出。因此,老师在阅读前应尽可能编写通过上下文使学生确切知道生词含义的句子,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文章的生词越少,学生读得越顺,才会乐于读。三、阅读的目标和要求英语大纲中指出: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时,更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新教材在编写上很

5、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与初中教材相比阅读量明显加重,并体现出以读带听、说、写的特点。每单元第一部分的对话,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又为后面的阅读铺路。既可以作听力材料,又可作口语练习部分的参考材料,其难度、生词量明显低于第三部分的阅读材料。在听和读的“输入”之后是第四部分的“写”。但始终重点要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有同学反映,上阅读课时,老师过多地讲解语言点,使阅读变得索然无味。应该说,新教材在题材的选择上是多样的,接近现实生活,并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问题是老师应怎样上好阅读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四、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法尽管教师的教法千差万别,不存在一种十全十

6、美的方法,但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阅读教学的原则有:1.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2.配合不同目的的阅读训练,选用适当的阅读材料。3.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活动。4.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这些原则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以学生为阅读的主体。教育教学理论指出:阅读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创造性的学习语言的过程。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个过程,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时间,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那么,怎样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课的主体呢?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讨论、设问及默读的形式。1. 讨论。可以是师生对话、全班讨论或小组讨论,可以是读前或读后进行。A:读前讨论。对要读的课文内容,利用课本上的图

7、片、标题或每一单元第一部分的对话进行讨论。如在上Whats your line of business?一课时,可先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作来提问,让学生讨论每一份工作的职责以及如何做好这一份工作,对学生提供的答案不作肯定,再让他们读课文。这时他们会急于读文章,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B:读后讨论。阅读后对其内容讨论,主要是检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或对某个语言点引起注意。如:Whats your line of business? 一课,可以让学生先对所给的四段文字阅读理解,然后讨论四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四段文字的顺序做出调整。C:话题讨论。可将阅读的内容引申和拓展。如:How t

8、o play football一课,就可以进一步讨论足球比赛中的其它规则,这样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2. 设问。可以是老师设问,也可以是同学互问。同学之间的互问主要是针对课文的理解。而老师的提问往往带有目的性、指导性,或是为了引出话题,或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某个现象上来。例如,阅读The weather in England和Weather and climate这两篇短文时,可以先给出问题: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ather and climate? Do you know what the weather is like in England

9、?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climate in the city you are living? 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效果比较明显。3. 默读。高中阶段的阅读以默读为主,那种以听代读、以大声朗读代替默读的阅读方法都是不可取的,都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有的老师不习惯于上课时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阅读,认为那样似乎不是上课,是浪费时间。其实,默读正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综上所述,老师有责任使学生喜欢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我们应该认识到对语言知识过细、过深的讲解,是造成目前学外语花时多、负担重、效果差的原因之一。对不搞教学、不搞语言研究的大多数人来说,过细、过深的语言知识在阅读中是用不上的。而学过的东西一不用就会忘了。我们应该扭转这种局面,把有限的宝贵时间实实在在用在阅读上,使阅读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课,从而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愿每位老师把教阅读课当作一种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