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说课稿.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363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说课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说课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说课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说课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 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 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一、潜心研读说教材本单元以“舐犊之情”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为语文要素,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为单元习作表达要素,编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父母之爱”,与本单元主题联系紧密。通过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方式发表看法,提高学生围绕

2、观点选取材料的能力和交流时的应对能力,同时通过本次口语交际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父母之爱,以便更好地和父母相处。教材以父母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引入话题,呈现了三位父母对孩子爱的不同方式:李强的妈妈在看到儿子成绩不好时会批评,对李强提出严格的要求,但之后会和李强表明:因为“爱”才严格要求;王小雅的妈妈对女儿无微不至地照顾,但也让王小雅的自理能力变差;陈敏的爸爸以陪伴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爱,为他安排丰富的课余生活。这些方式在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容易有感而发。二、关注学情定目标口语交际,核心是“交际”,基本特点是双方互动。“小贴士”明确提出了这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

3、:“说”的要求是不仅能够围绕话题“父母之爱”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能够用恰当的材料来支持。“听”的要求是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要求学生做到讨论时能够认真倾听、思考和积极回应。如果想法接近,可以先表示认同,以微笑、点头、眼神赞许等方式回应,再继续补充;如果观点不同,也要尊重对方,友好地回应,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提问,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近,而且课本中也提供了可感的材料,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但要从不同角度深刻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口语交际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交际技巧,能表明自己的基本观点,认真倾听,但对

4、于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在发表观点时能不能选用恰当的材料,如何选择恰当的材料,如何积极回应别人的观点这两点上还需要老师引导,教授具体的方法。基于以上学情,结合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L对父母之爱有自己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对父母之爱有一定的体会。2 .发表观点时做到观点明确,且能准备具体恰当的材料来印证,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3 .倾听别人的发言时,能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回应,能接纳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发表观点时做到观点明确,且能准备具体恰当的材料来印证,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倾听别人的发言时,能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回应,能接纳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5、。三、结合重难点定教法基于以上教学重难点和口语交际教学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1 .创设情境法: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在上课伊始,我通过播放图片,呈现出父母关爱孩子的一些画面。一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母之爱,二是很自然地引出本次口语交际话题,为接下来的交流做铺垫。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情境创设,我改编了事例一,将李强爸爸改成了李强妈妈。然后通过师生合作表演家庭情景剧的方式呈现出事例一,帮助学生重温生活,产生丰富的体验和感受,既激发了学生的交流兴趣,也活跃了课堂氛围。2 .示范引领法:口语交际课的目标是帮

6、助学生实现交际水平的提高。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学生口语交际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方法上的指导。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指导学生发表观点时做到观点明确,且能准备具体恰当的材料来印证。倾听别人的发言时,能在尊重别人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回应。如何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呢?教学中,我通过播放课前录制好的几位学习伙伴的交流视频,给学生的交际提供了范例,引导学生在点评和交流中感悟交际的方法,为学生接下来的交际搭设梯子。3 .以评促说法、以导助说法:“交流”是口语交际发生的关键。这种交流互动不仅仅存在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都要体现交互性。本课教学时,我主要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评价与交流,引导

7、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说的技巧,增强说的自信。四、五大板块说过程: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发表观点时,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学前必须指导学生提前搜集资料,为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材料支持观点做准备。我设计的预学作业如下:1 .自读课本中三个事例,想想你怎么看待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2 .结合三个事例,搜集恰当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注意:材料和观点要一致,材料的来源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身边人的事,或者是从电视、电脑、书报上看到的、听到的类似的事,也可以是相关的名言俗语等。)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分成五大板块:板块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L教师激情引言: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

8、地开始,他们就倾注了自己无私的爱。但是,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尽相同。2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初步感受父母之爱的不同表现方式。3 .父母们这些表达爱的方式都是正确的吗?从而引出交际话题,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就来谈谈你对父母之爱的看法。板书课题:父母之爱板块二阅读小贴士,明确要求L谈看法离不开说和听。怎么说,怎么听呢?自主阅读小贴士,了解要求。4 .指名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次口语交际听和说的要求分别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发言,小结板书)说:观点明确选材恰当(引导学生明确,所选择的材料要与观点保持一致)听:尊重他人积极回应(师生交流,明确怎么积极回应。可以用语言回应,也可以辅以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回应。

9、)板块三范例引路,落实要点1 .欣赏根据事例一改编的情景剧“妈妈的爱”。(创意改编事例,用师生表演情景剧的方式来呈现事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课堂生动起来。)2 .课件出示事例一:李强的妈妈这样表达自己的爱,你如何看待李强妈妈的做法?3 .(课件播放视频)先来听听几位同学的看法。4 .引导学生从听和说两方面进行评价。(结合视频中的学生交流范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该如何落实:发表观点时怎样选择恰当的材料来支持,可以结合亲身经历,可以是身边人的事例,可以是名人故事,也可以是名言俗语等等。)5 .关于李强妈妈的做法,谁还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也来谈谈看法,

10、学以致用。)6 .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板块四小组合作,运用交际要点L课件出示事例二和事例三。7 .小组合作交流:你如何看待事例二和事例三中父母的做法?8 .课件出示合作要求:A.选择其中一个事例来交流看法。组长当主持人,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人人都要发言。B.每个人发言要努力做到观点明确、选材恰当,听别人发言时要尊重他人、积极回应。4. 一小组上台展示对事例二的看法,引导其他学生评价和交流。5. 一小组上台展示对事例三的看法,引导其他学生评价和交流。板块五小结升华,理解父母之爱三个事例,三种不同的爱的方式。无论是李强妈妈那样严厉的批评,还是小雅妈妈过度的包办,或者是陈敏爸爸温情的陪伴,都是源于对

11、孩子浓浓的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有些方式是科学正确的,有些方式是欠妥当的,需要我们和父母进行沟通。所以不管父母以哪种方式来爱我们,希望大家都要常怀感恩之心,对父母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五、提炼要点说板书:父母之爱说听身边事例观点明确尊重他人名人事例选材恰当积极回应亲身经历名言俗语主板书是本次口语交际“说”和“听”的要求:“说”要做到观点明确,选材恰当。“听”要注意尊重他人,积极回应。副板书引导学生从学习伙伴的交流范例中梳理出所选用材料的来源和分类。可以是身边事例、名人事例、亲身经历、名言俗语等,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选择材料来支持观点。六、结合教学说反思:最后,结合本课的

12、教学实际,我来谈几点教后感。本课教学成功之处有:L开课播放一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勾起学生的回忆:自己和父母相处的点滴。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为接下来的交际做好铺垫。2.创意改编事例一,将文字呈现的事例改编成现场的师生表演情景剧,更进一步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出一种和谐的交际氛围。3.通过播放学习伙伴的交流视频,给学生的交际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本课教学不足之处: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预学作业要求还不够明确,课前对学生预学情况的检查还不到位,以至于很多学生交流的材料来源不明确,真实性值得探讨。同时发表观点时,语言也有些模式化,交流不够亲切生动。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