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47179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讨论稿)1总则1.1秸秆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 为了加强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以下简称秸秆直燃发电)项目的管理, 统和规范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特制定农作物秸秆直接燃烧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1.2秸秆资源调查评价的特殊性 用于发电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是有价值的资源,需要考虑资源的经济性,即资源的数量、价格及相互关系,也就是资源的可供性问题。因此,秸秆直燃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既要调查评价秸秆的资源量,还必须调查研究可用于发电秸秆的到厂价格,这是生物质资源调查评价与太阳能、风能资源测量评估的重要区别,也是农作物

2、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和主要工作内容。1.3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规划建设的农作物秸秆直燃发电项目的资源调查评价,也可供其它生物质发电项目及编制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规划时参考。2调查评价的原则、方法和参数2.1调查评价的原则 (1)调查和评价工作以农作物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厂址所在县(市)级行政区为核心,并涵盖周边半径5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 (2)秸秆到厂的性能指标要符合秸秆直燃发电工艺对原料的基本要求; (3)调查评价既包括秸秆资源量,也包括秸秆收储运各环节的成本与价格; (4)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调查测算秸秆收储运各环节的成本与价格; (5)采取尽可能保守的原则调查评价各种秸秆资源量;

3、 (6)秸秆资源调查与资源评价的主要工作需要在现场同步进行; (7)调查评价结论要达到编制秸秆直燃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原料的基本要求。2.2调查基本方法中国不同地区县(市)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气候、温度、湿度以及种植习惯,种植品种相差很大;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即使同一县域内,不同乡镇经济发展程度也不相同,这些差异对秸秆资源的可供性,特别是秸秆到厂价格有极大影响。由于调研样本选取量有限,本规定采取典型调查为主,以点带面的调查方法。同时,由于秸秆资源状况和秸秆到厂价格将随着时间不断变化,为了提供有价值的调查评价数据,还必须对调查区域内秸秆资源长期供应中存在的风险、变化趋势等进行调研和分析。

4、2.3调查评价基本参数与概念 (1)基本测算参数:实测草谷比、评价草谷比、秸秆资源减量系数、秸秆供应保证系数 (2)不同层次秸秆资源量:秸秆资源总量、秸秆资源可获得量、秸秆资源可供应量 (3)秸秆到厂价格。3资源调查与数据收集3.1调查工作的组织 (1)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需要组织专门调查组或聘请专业调查机构完成; (2)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原则上由地方发展改革委组织当地有关政府部门、乡镇、农户等参与。3.2调查的主要内容 (1)环境调查 a.区域社会经济概况:行政区面积、乡镇数量、耕地面积;总人口、农户数量、户均拥有土地数量、农民人均收入、各类农民劳动力日均报酬和变化

5、趋势; b.影响秸秆晾晒储存的气候状况:地域过去5年年平均温度、年均湿度,月均温度、月均湿度;年均降雨量、月均降雨量;如有梅雨季节,还需要提供梅雨季节的时间、日均温度与湿度、日均降雨量等; c.交通运输状况调查:主要包括地形和交通状况、各种运输工具及数量、运输市场化水平、运费标准和变化趋势; d 目前秸秆主要流向和未来变化趋势等。 (2)秸秆资源调查 a.近5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产、年产量和未来15年变化趋势; b.主要农作物收获方式和变化趋势; c.分品种实测草谷比的测定; d.分品种评价草谷比的测定; e.分品种秸秆减量系数的调查。3.3秸秆收储运模式、秸秆到厂价格和影响因素调查 (1

6、)秸秆收储运模式的调查; (2)按照秸秆收储运模式,调查测算秸秆的收购价格(由秸秆的收集、晾晒、储存及交运的成本、利润构成);秸秆的出库价格(由秸秆质检、打捆、仓储、装运、设备资产折旧、人工工资管理、财务费用、税费等成本,加收储经营利润构成)和装输费用(运输半径50公里以内,平均装运价格);以确定秸秆到厂价格(秸秆收购价格1出库价格十运输费用); (3)调查影响秸秆到厂价格的各种因素和这些因素变化的趋势。3.4现场调查工作程序 (1)根据秸秆资源调查评价技术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设计编制调查程序与调查问卷(参考调查问卷112); (2)现场调查的周期和具体时间安排可以因地制宜。一般可以10天为一

7、个周期,其中典型调查5天,补充调查3天,一般性调查和总结2天; (3)资源调查的动员。可以在地方政府或发展改革委主持下,召开与秸秆资源调查有关的农业局、统计局、气象局、粮食局、交通局、县域内1213的乡镇政府等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有关人员参加的秸秆资源调查评价动员会,由调查组介绍秸秆直燃发电技术概况,项目工艺对秸秆性能的基本要求,现场调查目的,各部门参与调查的方式和时间进度,发放调查问卷等; (4)典型调查。深入到乡镇和农户,调查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概况,获得第一手数据,现场采集秸秆样本;同时测定各种农作物的实测草谷比; (5)补充调查。在典型性调查基础上,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改调查内

8、容和调查重点,确定补充调查的方式、方法,编制补充调查问卷;有针对性地对已经收集的基本情况和数据进行充实; (6)一般性调查和总结。结合调查中发现的若干重大问题,诸如基本参数测算合理性、基础数据难确性、秸秆收储运模式可行性和秸秆到厂价格等问题,调查人员与当地县乡政府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农业专家、秸秆收集专业户、经纪人及农民进行讨论与分析、研究与核实,补充与完善,形成初步共识和可供分析评价的基础数据。3.5现场调查、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 (1)数据资料采集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现场采样检测、座谈、研讨、访谈等。地方概况和农作物资源情况的问卷由地方主管部门填写,其中关于农作物种植面积、年单产和总产量

9、必须由统计局和农业局分别同时填写;关于秸秆用途、收储运价格等问卷,由调查组人员到现场调查时填写;同时可以请农业、交通部门填写以备参考。要保证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2)典型调查的样本应当覆盖该县(市)1213个的乡镇;每个乡镇选取23个自然村,每个村访问35户农民,以保证一定的代表性;1213乡镇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当地农作物种植量的多少、种植结构不同、秸秆目前用途的不同、经济状况好与差、平原与丘陵等因素;所有具有代表性的乡镇,都应当包括在调查范围中,以防止调查数据的片面性; (3)一般性调查是对典型调查的补充,可以是现场问卷调查;也可以与有关政府部门、专家以及农户、农民,就有关问

10、题进行座谈、研究及补充问卷调查等; (4)数据复核。邀请县(市)、乡镇领导、相关科室、技术部门和当地专家参加的各种层次,内容不同的座谈、研讨、访谈会,汇报调查成果,听取地方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士,对秸秆资源状况、调查数据,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检验、复核、修正和完善调查数据,保证真实反映调查地区秸秆资源的实际情况。4秸秆资源的评价和调查报告的撰写4.1资源评价和风险分析 (1)资源评价应本着保守原则和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对调查数据和结论反复调整、修正、补充和完善,形成结论性的基本数据; (2)确定分品种秸秆基本参数和秸秆资源量; a.分品种评价草谷比数据的确定。用于最终测算各品种秸秆资源总量的评价草谷

11、比,通常要综合考虑实测草谷比、地方农业局等提供的草谷比经验值及理论草谷比等数据,综合分析确定。在同一地区同种农作物可采用同一评价草谷比。 b.分品种减量系数的测算 各乡镇的减量系数是不同的,可以各乡镇的产量为数,计算县“减量系数”:(n调查乡镇数) c.秸秆资源量的测算 与农业、统计等部门研究确定近五年分品种主要农作物平均年产量; 秸秆资源总量某种农作物年总产量评价草谷比(i) (i为某农作物品种,参与调查的秸秆共有m种) 资源可获得量某种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x减量系数(i) 资源可供量资源可获得量x资源供应保障系数(0.3); d.未来15年秸秆资源可获得量预测 根据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主要秸秆作

12、物产量增长幅度,测算各年、各品种作物的产量,采用调查确定的评价草谷比和减量系数(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提高,减量系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计算未来15年秸秆资源可获得量; (3)测算秸秆到厂价格 a.秸秆到厂价格一般由三方面的价格构成:秸秆的价格,即由秸秆的使用价值决定的,目前如果秸秆没有任何用途,使用价值几乎为零;当秸秆被大规模利用时,秸秆的价格将不是零;秸秆收购价格,即农民收集、晾晒、储运秸秆的价格,其主要取决于当地农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三,秸秆的出库价格和装运费用,它是由收储运成本费用和必要的利润构成的,通过规模经营有向下降低的可能性。 b.分析

13、研究影响秸秆资源量和秸秆到厂价格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由于市场变化,种植品种的大规模调整; 灾害性气候对农作物产出的影响; 新的农业生物质开发利用工艺技术的不断涌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等。4.2秸秆直燃发电项目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目录 一、调查评价原则和主要方法 1.调查评价原则 2.调查评价的主要方法和调查样本 二、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 1.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2.现场调查的基本程序 3.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1各品种秸秆评价草谷比和秸秆资源总量; 3.2各品种秸秆减量因素、减量系数和秸秆资源可获得量; 3.3秸秆收储运基本

14、模式 3.4秸秆收储运各环节的价格和秸秆到厂价格 三、影响秸秆资源量和秸秆到厂价格稳定的主要因素、变化趋势与风险分析 1.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种植品种的大规模调整的影响 3.灾害性气候对农作物产出的影响 4.新的农业生物质开发利用工艺技术的不断涌现的影响 5.农措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等的影响 四、基本结论 1.调查区域气候条件,露天存放各种秸秆的实测含水量和相关结论; 2.目前秸秆到电厂价格; 3.按照测算秸秆到电厂价格,确定调查区域内可供应电厂的秸秆资源可供量及分品种可供量; 4.其它与秸秆资源调查评价有关的结论和建议等。 五、附件4.3附则 (1)主要参数和概念

15、a. 实测草谷比:某一农作物品种,当地随机采集的单株秸秆样本(含水15左右)平均重量与单株该品种粮食平均重量之比。 b. 评价草谷比:根据实测草谷比、地方农业局提供的草谷比经验值及理论草谷比等数据,综合分析确定。评价草谷比是计算秸秆资源总量的基本参数。 c. 秸秆资源减量系数:秸秆资源减量因素包括当地秸秆资源现有各种用途以及因收获方式、气候、湿度等原因造成的收储运秸秆损失,将这些减量因素表示为减量百分数。秸秆资源减量系数(1减量百分数)是测算秸秆资源可获得量的基本参数。 d. 秸秆供应保证系数:保证秸秆处于买方市场,使秸秆到厂价格稳定的秸秆资源可供应量与可获得总量之比,目前暂设定为0.3。一般

16、来说,秸秆供应保证系数越小,秸秆长期稳定供应越有保证,价格也越稳定。 e. 秸秆资源总量:各种农作物年产量与其对应评价草谷比之乘积的总和。 (注:目前,我国秸秆资源总量的统计值一般是秸秆资源的理论总量,即在不考虑品种、地区差异和收获方式等多种影响因素条件下,由农作物年产量与理论草谷比相乘计算出来的。但在正常年景内,实际上某个地区可获得的秸秆资源总量与当地农作物种植品种、收获方式等有关,与秸秆资源理论总量差距较大。) f. 秸秆资源可获得量:分品种秸秆资源量与对应资源减量系数之积的总和。 秸秆资源减量系数与当地秸秆的主要用途及难以避免的各种损耗有关。一般情况下,秸秆资源可获得量受自然、地理、气候

17、条件、农民种植习惯、收获方式、秸秆使用习惯、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交通运输状况、运输半径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各种减量因素估计不足,预测结果脱离实际,将对未来发电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投资收益,产生严重影响。 g. 桔秆资源可供应量:秸秆资源可获得量乘以秸秆供应保证系数之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秸秆直燃电厂一定半径的区域内,使农民和整个收储运各环节的企业,在秸秆收集、晾晒、储藏、运输等环节有利可图,且秸秆到厂价格能够控制在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测算范围内的秸秆资源总量。 h. 秸秆到厂价格:按照秸秆直燃发电工艺要求,送到电厂的秸秆价格。一般是由秸秆的价格、秸秆收购价格和收储运价格构成的。

18、(2)调查问卷(问卷112)调查问卷目录调查问卷1:县(市)当年资源分布情况调查问卷2:县(市)历史及未来资源分布情况调查问卷3:县(市)周边50公里内当年资源分布情况调查问卷4:县(市)主要农作物及秸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5:县(市)秸秆用途调查问卷6:县(市)气象情况调查问卷7:秸秆收购及成本构成调查问卷8:农作物实测草谷比和秸秆成分检测调查问卷9:秸秆含水量检测调查问卷10:基础数据补充调查调查问卷11:现场调查补充调查问卷12:专题深入调查资源调查评价汇总表调查问卷1:县(市)当年资源分布情况填表人单位姓名电话 县(市) 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分布表序号乡镇名称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

19、合计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合计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注:表中数据按各乡镇作物种植的实际面积填写,种植

20、面积小于1万亩不作统计。调查问卷2:县(市)历史及未来资源分布情况填表人单位姓名电话 县(市)过去5年及未来15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分布表序号年度项目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合计1 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2 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3 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4 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5 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6年(当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7未来5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8未来10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9未来15年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合计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注:表中未来15

21、年数据为预测数据。调查问卷3:县(市)周边50公里内当年资源分布情况填表人单位姓名电话 县(市) 周边50公里内 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粮食产量分布表序号乡镇名称距用点平均距离项目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合计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

22、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合计种植面积(万亩)粮食产量(万吨)注:表中数据按各乡镇作物种植的实际面积填写,种植面积小于1万亩不作统计。调查问卷4:县(市)主要农作物及秸秆基本情况采集单位: 县(市)农业局序号农作物品种小麦玉米水稻备注1千粒重2百粒重3每株粒数4每株粒重5每株粮重6每亩株数7每亩粮食产量8每亩秸秆产量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采集单位: 县(市)农业局序号农作物品种油菜备注1千粒重2百粒重3每株荚数4每荚粒重5每株粮重6每亩株数7每亩粮食产量8每亩秸秆产量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采集单位: 县(市)农业局序号农作物品种棉花备注

23、1每株籽棉重2每株秸秆重3每亩株数4每亩籽棉产量5每亩秸秆产量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注:以上三个表格中所填数据均为平均数据。调查问卷5:县(市)秸秆用途填表人单位姓名电话县(市) 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用途与使用比例 (单位:)年度用途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合计当年家庭燃用造纸用做饲料(喂牛等)焚烧还田其它用途出售量(斤)出售价格(元/斤)未来预测家庭燃用造纸用做饲料(喂牛等)焚烧还田其它用途出售量(斤)出售价格(元/斤)与秸秆储运有关的单位名称:以秸秆为原料的生产厂家名称:调查问卷6:县(市)气象情况填表人单位姓名电话 县(市)气象情况年份相关数据月度平均值123456789101112前4 年湿度

24、()日照小时降雨量(毫米)降雨天数连阴雨阵雨前3年湿度()日照小时降雨量(毫米)降雨天数连阴雨阵雨前2 年湿度()日照小时降雨量(毫米)降雨天数连阴雨阵雨前1 年湿度()日照小时降雨量(毫米)降雨天数连阴雨阵雨当 年湿度()日照小时降雨量(毫米)降雨天数连阴雨阵雨说明:同时调查 县(市)40年年均降雨量,年均相对湿度;如果有梅雨季节,调查梅雨季持续时间、梅雨期间的日均温度与湿度。调查问卷7:秸秆收购及成本构成 访谈人单位: 姓名: 电话:秸秆收购及成本构成收集过程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合计秸秆收获时间 (月、日)秸秆晾晒时间 (天)全年收购时间 (月)全年收购数量 (吨)送交收购价 (元/吨)收

25、购点合理距离 (公里)乡镇应设收购点 (点数)县级应设收购点 (点数)收购点至电厂储运层级当地土地租赁费 (元/年)当地农民工资 (元/人日)秸秆打捆费用 (元/捆)收购点管理费用 (元/吨)调查问卷8:农作物实测草谷比和秸秆成分检测1各农作物实测草谷比 品种名称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实测草谷比()注:实测草谷比测试要求:(以麦秆为例)至少随机选三个露天麦秆存放点,从每个存放点随机抽取10根麦秆,按照国家标准GB518685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试方法测试其含水量及每个麦秆的平均重量;将每根麦穗上的麦粒重量(按当地的平均一株小麦上的麦粒重量)与上述麦秆的平均重量相比,即得出当地小麦实测草谷比。其它各

26、类农作物的实测草谷比测试方法依此类推。2各类农作物秸秆热值及成分检测 品种检测内容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低位发热值kJ/Ag秸秆成分分析工业成分*元素成分*灰成分分析*灰熔点()注:1由权威性检测中心提供检测报告。2*根据权威检测中心提供的检测报告单独附表。调查问卷9:秸秆含水量检测填表人单位姓名电话 秸秆含水量检测 单位(%)秸秆已存放时间 (月)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备注注:表中数据均按照国家标准GB518685生物质燃料发热量测试方法中水分测试方法,测试后填写,并附带签章的正式检测报告。调查问卷10:基础数据补充调查访谈时间访谈地点受访人员姓名受访人员职务联系电话耕地面积 品种项目小麦水稻玉

27、米棉花其他备注种植面积(亩) 粮食亩产量(斤)粮食年产量(吨)秸秆亩产量(斤)秸秆年产量(吨)收 获 时 间用途饲料()焚烧() 自用()粉碎还田()其它秸秆自身价值饲料(元斤)干秸杆销售(元斤)送交5公里内收购点其它 收割方式机 割()手 割()茬高(mm)机 割手 割秸秆高(mm)机 割手 割调查问卷调查问卷11:现场调查补充访谈时间访谈地点受访人员姓名受访人员职务联系电话耕地面积 品种项目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备注田间收集费补偿费(麦茬补偿、旋耙地)装卸费运输费打捆费场地使用费人员管理费(值班、过磅、记账、安全、防火等)二级储运站费用存储场地费用(场坪、围墙)打捆机购置费:(铲车、地磅、防火器材)场地管理人员工资运输方式及费用 调查人:调查问卷12:专题深入调查访谈人单位姓名电话 秸秆枝条价格 (单位:元斤) 品种价格麦杆稻秆玉米秆棉秆树枝条其他上门收购价5公里处送交价草厂收购价纤维板厂收购价其 它 农户炊事、取暖所用燃料比例 (单位:) 种类时间煤炭液化气电炊麦杆稻秆玉米秆棉秆树枝条其他当前未来预测备注资源调查评价汇总表电厂推荐燃料品种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他合计秸秆资源量(万吨)*减量系数()秸秆资源可获得量(万吨)*秸秆供应保证系数秸秆资源可供应量(万吨)*折合标媒量(万吨)秸秆到厂价格(元吨)*:表中的秸秆资源量按含水率15%折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