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修补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48545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修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修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修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修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修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修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修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锡地铁3号线土建工程10标GD03TJSG-10主体结构质量通病及缺陷专项治理方案 编制人: 复核人: 审核人: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地铁3号线土建工程10标项目部二一七年五月目 录1 编制说明41.1 编制依据41.2 编制原则41.3 编制范围及修复总则42 工程概况63 治理组织机构94 质量通病治理措施实施前准备工作114.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114.2 物资及设备需求115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25.1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125.1.1 箍筋定型不准确125.1.2 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125.1.3 已成型钢筋变形125.1.4 箍筋弯钩形式不对125.1.5 钢筋

2、套筒连接125.1.6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125.2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35.2.1 箍筋定型不准确的治理措施135.2.2 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的治理措施135.2.3 已成型钢筋变形的治理措施135.2.4 箍筋弯钩形式不对的治理措施135.2.5 钢筋套筒连接缺陷的治理措施135.2.6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治理措施136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46.1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分类及其产生原因146.1.1 麻面146.1.2 蜂窝146.1.3 露筋156.1.4 孔洞156.1.5 裂纹166.1.6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166.1.7 表面不平整176.2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

3、476.2.1 麻面的治理措施176.2.2 蜂窝的治理措施186.2.3 露筋的治理措施186.2.4 孔洞的治理措施196.2.5 混凝土表面裂纹治理措施196.2.6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治理措施206.2.7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治理措施207 防水施工质量通病及治理措施217.1 防水施工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217.1.1 施工缝漏水217.1.2 卷材防水层空鼓217.1.3 防水层破损217.1.4 止水带扭曲、变形、破损,接头处分离217.1.5 涂料防水层表面存在气泡、厚薄不均217.2 防水施工质量通病治理措施217.2.1 治理原则217.2.2 施工顺序227.2.3 具体施

4、工步骤228 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分析及治理248.1 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分析248.1.1 土压平衡式盾构盾构推进困难和地面隆起变形248.1.2 盾构机后退248.1.3 盾尾密封装置泄漏248.1.4 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过大258.1.5 同步注浆浆管堵塞258.1.6 管片压浆孔渗漏258.1.7 管片接缝渗漏258.1.8 盾构隧道上浮268.1.9 圆环管片环面不平整268.1.10 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268.1.11 纵缝质量不符合要求268.1.12 圆环整环旋转278.1.13 连接螺栓拧紧程度没达到标准要求278.1.14 管片碎裂278.1.15 管片环高差

5、过大298.2 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298.2.1 土压平衡式盾构盾构推进困难和地面隆起变形治理298.2.2 盾构机后退治理298.2.3 盾尾密封装置泄漏治理298.2.4 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过大治理308.2.5 同步注浆浆管堵塞治理308.2.6 管片压浆孔渗漏治理318.2.7 管片接缝渗漏治理318.2.8 盾构隧道上浮治理318.2.9 圆环管片环面不平整治理328.2.10 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治理328.2.11 纵缝质量不符合要求治理338.2.12 圆环整环旋转治理338.2.13 连接螺栓拧紧程度没达到标准要求治理348.2.14 管片碎裂治理348.

6、2.15 管片环高差过大治理349 工艺注意事项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369.1 工艺注意事项369.2 质量、安全保护措施361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3)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年版)(GB50204-2015)(7)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8)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

7、术规范(DG/TJ08-2041-2008 J11317-2008);(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0)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11)无锡地铁3号线工程相关图纸规范及无锡市地方标准。1.2 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职工健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方案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4)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

8、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相结合,特殊技术和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1.3 编制范围及修复总则本方案的编制范围是无锡地铁3号线土建施工10标无锡新区站、机场站及无锡新区长江路盾构区间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及防水工程等的质量通病治理措施。混凝土外观缺陷主要存在结构部位为侧墙内面层,顶板、中板内面层,中隔板的两侧等,混凝土外观缺陷形式主要表现在表面颜色不均匀、蜂窝麻面、表观微裂纹、表面脚印及不平整部分、孔洞、露筋、表面破损,根据不同的缺陷形式及不同结构部位分析其生成原因,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强调混凝土在成型之前的生成、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的

9、重要性。对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治理总原则是不隐蔽,端正思想,仔细分析其成因,正确对待,妥善治理。防水板及细部构造主要存在结构侧墙迎土面,顶板底板的迎土面等,防水主要存在的通病为防水板的破损,混凝土渗水漏水已经细部构造上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处的渗水。2 工程概况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10标包含“两站一区间”,即无锡新区站主体及附属工程、机场站主体及附属工程、无锡新区站长江路站盾构区间及联络通道。(1) 无锡新区站 无锡新区站为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第19座车站,车站位于珠江路中,站位设置于珠江路与新华路交汇路口。本站前方衔接新锡路站,后方到达长江路站。车站共设置有3个出入口,均

10、沿珠江路贴道路红线布置,其中1号出入口位于基坑西侧(靠近小里程端);2号出入口位于基坑东侧(靠近大里程端),3号出入口位于基坑西侧(将于无锡新区高铁站站前地下广场对接)。无锡新区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采用两层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车站全长为197.65m,标准段宽度为22.7m,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地连墙形式,有效站台中心处基坑开挖深度为17.43m,小里程端头井开挖深度为18.78m,大里程端头井开挖深度为20.27m,覆土深度约3.13.5m。无锡新区站除主体基坑大、小里程端头井第一三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中第一道700900mm,第二道800900mm,第三道9001000mm

11、,第四道为800mm(t=16mm)钢支撑;其他均为第一道7009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第二三道为800mm(t=16mm)钢支撑。车站主体基坑开挖涉及的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1层杂填土、1-1层粉质黏土、2层粉质黏土夹黏质粉土、1层黏质粉土、2层粉砂夹砂质粉土、1层粉质黏土、1层黏土、3-1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基地主要位于2层粉砂夹砂质粉土。 (2)机场站机场站为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第21座车站,车站位于空港四路,站位设置于机场高架南侧空港四路上方。该站为无锡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站,前方衔接长江路站。车站共设置有4个出入口,其中1号出入口位于车站主体上方;2号出入

12、口包括2a 出入口顶出主体上方和远期的2b出入口对接远期的机场航站楼;3号出入口位于基坑东北角,对接现有的航站楼;4号出入口位于基坑北侧,下穿机场高架。车站共设两组低风亭,均顶出于车站主体上方。机场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主要采用单柱两跨、两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车站全长364.7m,标准段宽20.2m,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地连墙形式,车站标准段有效站台处开挖深度17.89m,大、小里程端开挖深度均为19.31m,覆土厚度约3.56m。机场站主体基坑大里程端首道至第三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中第一道800800mm,第二道900900mm,第三道900900mm,第四道为800mm

13、(t=16mm)钢支撑;小里程端首道至第二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支撑,其中第一道700900mm,第二道900900mm,第三道至第四道支撑为800mm(t=16mm)钢支撑。标准段第一道7009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122轴)和8008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2345轴),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第二三道为800mm(t=16mm)钢支撑,局部第四道支撑为800mm(t=16mm)钢支撑。车站主体基坑开挖涉及的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1杂填土、1粘土、2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1粘质粉土、2粉砂夹砂质粉土、1粉质粘土、1-1粉质粘土、1粘土、2粉质粘土、3-1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2砂质粉土加粉砂、3粉质

14、粘土,基底主要位于1-1粉质粘土层,部分位于1粉质粘土层。(3)无锡新区站长江路站盾构区间无锡新区站长江路站盾构区间左线起点里程为ZDK37+750.520, 终点里程为ZDK38+866.320,左线短链长22.462m,左线总长1093.338m;区间右线起点里程为YDK37+520, 终点里程为YDK38+866.320,右线总长1115.800m。区间内包含盾构区间隧道主体部分、1座联络通道(兼做区间泵房与集水池)、车站端头井两端地基加固等工程。本区间采用两台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左右线隧道均由无锡新区站大里程端头盾构井始发,掘进至长江路站小里程碑端头井吊出。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地层:2粉砂

15、、1粉质粘土、1-1粉质粘土、1粘土普遍具有流变特性,地层为典型南方软土地层,给盾构施工的姿态控制及土压控制造成不利影响;2粉砂中具有的微承压水,对盾构施工有一定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注重碴土改良、防涌水涌泥等关键环节。3 治理组织机构外观质量通病治理领导小组机场站组长:范朝阳组员:李春春组员:邹小卫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实施小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副经理为副组长的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领导小组,组员由相关部门部长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施工工区负责人成立相应的实施小组,由工区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负责混凝

16、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组织和领导所属管辖范围内的施工治理和管理工作,其组员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负责技术支持和指导实施方面的工作。成立专业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队伍,其人数不少于5人。项目部工程部、安质部专门负责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的调查、原因分析、缺陷治理过程控制及质量验收。4 质量通病治理措施实施前准备工作4.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技能要从组织上、思想上切实做好治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混凝土工程质量相关规范和验收标准,开展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掌握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施工有关

17、要求和有关技术措施,以求全面地理解和落实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治理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文明施工,防止一切事故发生。4.2 物资及设备需求治理施工所用材料必须满足施工的要求,应有一定的物资储备,根据建构筑物结构形式及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状态,及时提出所需材料,及时购买,保证所需材料有可靠有来源,做好物资准备工作。对现有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机械运转正常,严防各种机具设备事故的发生。5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5.1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5.1.1 箍筋定型不准确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呈90,或两对角线长度不相等。钢筋弯钩平直长度不够,箍筋弯钩角度不符合要求。箍筋边长成型尺寸与图纸要求误差过大;没

18、有严格控制弯曲角度;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没有逐根对齐。5.1.2 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下料不准确;画线方法不对或误差大;用手工弯曲时,扳距选择不当;角度控制没有采取保证措施。5.1.3 已成型钢筋变形成型后,搬运过程中摔碰严重,或因地面不平,或与别的物体(钢筋)碰撞成伤;堆放过高或支垫不当被压弯;搬运频繁,装卸“野蛮”。5.1.4 箍筋弯钩形式不对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忽视设计图纸要求及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使用范围;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乱。5.1.5 钢筋套筒连接(1) 钢筋车丝缺陷产生原因:操作工人未经培训或操作不当;车丝设备老化。(2)接头露丝产生原因:接头的拧紧力矩值没有达到标准或漏拧

19、;车丝丝扣数过多,超出设计值较多。5.1.6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因受碰撞而发生位移。5.2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5.2.1 箍筋定型不准确的治理措施对已加工完成的箍筋坚决执行返工处理,后期加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加工,注意操作,使成型正确;当一次弯曲多个箍筋时,应在弯折处逐根对齐。5.2.2 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的治理措施对已加工完成的钢筋半成品进行校正,后期加强钢筋配料的管理工作,组织技术人员对下料单进行二次审核,并安排技术人员对下料情况进行抽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下料长度、钢筋的扳矩,保

20、证下料的准确性。5.2.3 已成型钢筋变形的治理措施对作业工人进行二次交底,明确搬运、堆放要轻抬轻放,码放地点要平整,支垫应合理;尽量按施工需要运至现场并按使用先后堆放。5.2.4 箍筋弯钩形式不对的治理措施组织技术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再次熟悉各种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中要注意图纸上的标注和说明。5.2.5 钢筋套筒连接缺陷的治理措施(1)钢筋套丝缺陷治理对操作工人进行再次培训,取得合格证后再上岗。(2)接头露丝较多治理按规定的力矩值,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对连接完的接头坚决执行红蓝漆验收制度,合格品喷蓝漆,不合格品喷红漆,对

21、不合格品进行返工处理。5.2.6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治理措施(1)逐一排查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质量。(2)对不符合图纸要求的保护层垫块安排专人督促进行调整。(3)严格按照三检制执行保护层厚度的验收。6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措施6.1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分类及其产生原因6.1.1 麻面麻面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麻点、气泡等,形成粗糙面,但混凝土表面无钢筋外露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硬水泥浆垢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局部漏刷或失效

22、,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混凝土麻面6.1.2 蜂窝蜂窝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疏松,骨料集中而无砂浆,骨料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拌和不均,骨料与砂浆分离;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卸料高度偏大,料堆周边骨料集中而少砂浆,未作好平仓;模板破损或模板缝隙未堵严,造成漏浆;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充分,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未达到返浆的程度。混凝土蜂窝6.1.3 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筋、附加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其主要原因是: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漏放,

23、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露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骨料粒径偏大,振捣不充分,混凝土于钢筋处架空造成钢筋与模板间无混凝土。混凝土露筋6.1.4 孔洞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有较大的孔洞,或蜂窝较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其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而使混凝土架空,特别是在仓面的边角和拉模筋、架立筋较多的部位容易发生;混凝土中包有水或泥土。 混凝土孔洞6.1.5 裂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纹包括干缩裂纹、温度裂纹

24、和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纹。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温控措施不力;所浇混凝土养护不善;有外力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如所浇混凝土过早承荷或受到爆破震动,混凝土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陷等。混凝土裂纹6.1.6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施工中想要混凝土表面颜色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因素都会引起混凝土表面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原材料的种类、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脱模剂的使用情况、模板的表面结构、模板的吸附性能、拆模时人为造成的颜色变化等等。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6.1.7 表面不平整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模板

25、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混凝土表面不平整6.2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措施6.2.1 麻面的治理措施先将麻面处凿除到密实处,用清水清理干净,再用喷壶向混凝土表面喷水直至吸水饱和,将配置好的水泥干灰均匀涂抹在表面,此过程应反复进行,直至有缺陷的地方全部被水泥灰覆盖。待24 h凝固后用镘刀将凸出于衬砌面的水泥灰清除,然后按照涂抹水泥灰方法进行细部的修复,保证混凝土表面平顺、密实。用水泥灰修复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是调配水泥灰。一般情况下,水泥砂浆的配比采用1:21:

26、2.5的比例。用喷壶对调制好配比的水泥灰进行层层洒水,保证握在手里成团,放手后能松散开。用水把需要治理的部分充分湿润,待两个小时后即可修复。戴好橡胶手套,将水泥灰握于掌心,对着麻面进行涂抹填充。填充时要保证一定的力度,先是顺时针方向,后转换为逆时针方向对同一处麻面进行揉搓,反复进行,直至麻面内填充密实。密实的概念是用手指对着缺陷处按压时,不出现深度的凹陷。治理完一处面积后,用手背(不能用手指)对修复过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拂扫,抚平应按从上而下的方向进行,其目的一是清除粘在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水泥灰,二是可以消除因涂抹形成的不均匀的痕迹,使颜色和线条一致。另外,对于局部凸出混凝土面的湿润水泥灰应该用镘刀

27、铲平。6.2.2 蜂窝的治理措施(1)对于小蜂窝:用镘刀将调好的砂浆压入蜂窝面,同时刮掉多余的砂浆;注意养护,待治理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角磨机打磨一遍;对于要求较高的地方可用砂纸进行打磨。(2)对于大一点的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用钢丝刷洗刷干净后支模,再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粒径l020 mm)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对较深的蜂窝,影响承载力而又难于清除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治理。 6.2.3 露筋的治理措施避免表面露筋的有效措施是使用具有高度责

28、任感的操作工人,提高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监控力度,保证钢筋布位准确、绑扎牢靠,保护层垫块安置稳固,在混凝土振捣中操作细致。 如果出现表面露筋,首先应分析露筋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再考虑治理所需要达到的目的,治理后不得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正常使用。 露筋的治理一般都是先用锯切槽,划定需要治理的范围,形成整齐而规则的边缘,再用冲击工具对治理范围内的疏松混凝土进行清除。(1) 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2)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6.2.4 孔洞的治理措施孔洞治理办

29、法:先将孔洞范围弹线划定范围,然后凿去松散部分,使其形成规则形状;用钢丝刷将破损处的尘土、碎屑清除;用压缩空气吹干净治理面;用水冲洗治理面,使治理面周边混凝土充分湿润;填上所选择的治理材料,振捣、压实、抹平。推荐可选择的材料有:水泥砂浆、环氧砂浆等;按所用材料的要求进行养护。6.2.5 混凝土表面裂纹治理措施混凝土表面的裂纹大都是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另一类是因为混凝土硬化时水化热使混凝土产生内外温差而引起。 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表面蒸发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纹。这类裂纹

30、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但较严重时,裂纹之间也会相互贯通。对这类裂纹最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好混凝土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水养生。另外,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引气剂也有助于减少收缩裂纹。 对于较深层的混凝土,在上层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会在自重作用下不断沉降。当混凝土开始初凝但未终凝前,如果遇到钢筋或者模板的连接螺栓等东西时,这种沉降受到阻挠会立即产生裂纹。特别是当模板表面不平整,或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时,模板的摩擦力阻止这种沉降,会在混凝土的垂直表面产生裂纹。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是避免出现这

31、种缺陷的最好方法。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温度差。表层混凝土收缩时受到阻碍,混凝土将受拉,一旦超过混凝土的应变能力,将产生裂纹。为了尽可能减少收缩约束以使混凝土能有足够强度抵抗所引起的应力,就必须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升温速率。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及脱模后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并洒水养护。 碱骨料反应也会使混凝土产生开裂。由于硅酸盐水泥中含有碱性金属成份(钠和钾),因此,混凝土内孔隙的液体中氢氧根离子的含量较高,这种高碱溶液能和某些骨

32、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碱硅胶,碱硅胶吸水水分膨胀后产生的膨胀力使混凝土开裂。 对于浅层裂纹的治理,通常是涂刷水泥浆或低粘度聚合物封堵,以防止水份侵入;对于较深或较宽的裂纹,就必须采用压力灌浆技术进行治理。6.2.6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治理措施对于颜色不均匀的混凝土表面首先用高压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如粘附有隔离剂、尘埃或其它不洁物,则应用尼龙织布擦洗干净。紧接着用重量比1:3.5至1:5的黑、白水泥组成的水泥稠浆,将混凝土全面披刮一遍,待面干发白时,用棉纱头擦除全部浮灰。再遵循上述方法进行两遍补浆,待达到干凝状态后,再对补浆而作第一次打磨,打磨后洒水养生。完成后的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再

33、次重复上述程序方法对补浆面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补浆、磨平、擦灰,最后继续保养维护。6.2.7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治理措施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7 防水施工质量通病及治理措施7.1 防水施工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7.1.1 施工缝漏水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松散,骨料集中,接搓明显,导致沿缝隙处渗漏水。7.1.2 卷材防水层空鼓裂纹基层潮湿,沥青胶结材料与基面粘结不良;在粘铺前由

34、于其他工序影响或人员穿行,造成找平层表面被沾污,又未做治理,使卷材与基层粘结不良;操作方法及粘铺顺序不当,造成局部空气未排出而空鼓。7.1.3 防水层破损混凝土面是否有钢筋、铁丝等尖锐突出物;防水层施工完成后被钢筋工程破损;施工过程中工人操作不当;防水层有空鼓砼浇筑施工时撕裂防水层;导致防水层破损。7.1.4 止水带扭曲、变形、破损,接头处分离止水带固定不牢固,定位不准确;模板端松动不牢固,涨模、跑浆;止水带搭接、接头处设在拐角部位;止水带保护措施不到位,被破坏。7.1.5 涂料防水层表面存在气泡、厚薄不均阴阳角未按设计要求治理;基面存在蜂窝麻面、未打磨平整、存在明水;涂层未干遇水;涂刷时未按

35、设计规范要求分层涂刷,或前后两次未垂直十字交叉涂刷;涂层在未浇筑细石保护层前,收荷载挤压变形;涂层施工前后温差较大,或气温低于5;基面未清理干净,致使涂料防水层表面气泡等。7.2 防水施工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2.1 治理原则 地铁工程是人口密集城市的大型地下工程,对于混凝土防水等级与结构、渗漏处理及耐久性要求、材料选用和环保指标都有特殊和严格的要求,既要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刚柔相济、综合处置”的传统原则,还要确保“合理有效、长治久安、绿色环保、经济实用”的措施和选材原则。在渗漏治理具体实施前,要充分掌握原设计、施工、验收资料,对各部位内部情况要做到详细了解,充分预测,避免造成二次破坏。治

36、理过程中有降水或排水条件的,治理前尽量做好降、排水准备;施工组织应尽量按先顶后墙最后底板的顺序进行,尽可能不要破坏原有防水层;若对原防水构造有损伤,应预先提出可行的补修方案。治理过程中尽量应选择无毒、环保、高耐久性的材料,需附相关材质证明;并尽可能选用已有良好业绩效果的材料和得到实践证明的治理工艺。7.2.2 施工顺序(1)调查:对于渗漏部位的调查要做到“四查明”:查明渗漏现状、水源及影响范围;查明渗漏部位出水规律;查明衬砌结构损害程度;查明结构稳定情况及设计、施工和监测资料。(2)分析:基于掌握的情况,从设计、施工、实际使用等方面进行出水原因分析。成因分析应立足于第一步情况的掌握和按照实践经

37、验的合理推测。(3)堵漏操作:按照选材原则严格选择材料,每道工序的实际操作应严格实施,随时检查治理效果,做好隐蔽施工记录,对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处理(4)验收:治理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资料齐全(施工报告、用材资料、施工简图等)。7.2.3 具体施工步骤(1)施工缝位置漏水对于施工缝位置漏水,可首先采用预埋在结构内部的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材料应优选自流平水泥、超细水泥等无机注浆材料,在注浆后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选用环氧树脂等化学材料注浆封堵。(2)其他混凝土面裂纹漏水首先应调查渗漏水的来水方向,然后在来水点采用10mm电钻进行钻孔,其孔轴线与基面成 3045度斜角(孔距为1525),这

38、样便于环氧树脂浆液的向下流动。当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孔时,宜交错或呈梅花形布置。然后埋灌浆针头:灌浆针头采用成品注浆止水针头,将针头(长度以10cm为宜)插入孔中,并适力进行敲击,其周围的孔隙用快干水泥进行封堵。注浆由低处注入点逐一向高处注入点逐一进行注入操作,每个注入点以环氧树脂浆液不能注入为准。(2)施工缝注浆管注浆具体操作步骤施工准备插入注浆嘴测试密封性钢筋保护层参数探测仪低压注浆控制注浆压力直至注满封闭注浆口 施工缝注浆管注浆工艺流程使用配套仪器和注浆材料进行注浆;打开注浆管的端头接口面盖,插入注浆嘴;用压缩空气或水测试注浆管的密封性;低压注浆(压力约0.3mpa0.5mpa),将浆液充

39、满管子,当浆液从注浆管一端流出,用注浆嘴封闭;在注浆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浆液, 注浆材料的流量可以通过位于机具上的压力表加以控制;注入的浆液直到压力保持恒定,此时接缝或空隙将不在接受更多的浆液或有浆液渗出结构, 注浆即可以结束;对于局部性施工缝渗漏情况可直接单独设置注浆嘴注浆.8 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分析及治理8.1 盾构施工过程质量通病分析8.1.1 土压平衡式盾构盾构推进困难和地面隆起变形原因分析: 盾构刀盘的进土开口率偏小,进土不畅通; 盾构正面地层土质发生变化; 盾构正面遭遇较大块状的障碍物; 推进千斤顶内泄漏,达不到其本身的最高额定油压; 正面平衡压力设定过大。8.1.2 盾构机后退盾构

40、停止推进,尤其是拼装管片的时候,产生后退的现象,使开挖面压力下降,地面产生下沉变形。而且盾构后退过多会严重损害盾尾密封装置寿命。原因分析: 盾构千斤顶自锁性能不好,千斤顶回缩; 千斤顶安全溢流阀压力设定过低,使千斤顶无法顶住盾构正面的土压力; 盾构拼装管片时千斤顶缩回的个数过多,并且没有控制好最小应有的防后退顶力。8.1.3 盾尾密封装置泄漏原因分析: 管片与盾尾不同心,使盾尾和管片间的空隙局部过大,超过密封装置的密封功能界限: 密封装置受偏心的管片过度挤压后,产生塑性变形,失去弹性,密封性能下降; 盾尾密封油脂压注不充分,盾尾钢刷内侵入了注浆的浆液并固结,盾尾刷的弹性丧失,密封性能下降; 盾

41、构后退,造成盾尾刷与管片间发生刷毛方向相反的运动,使刷毛反卷,盾尾刷变形而密封性能下降,严重影响盾尾密封寿命; 盾尾密封油脂的质量不好,对盾尾钢丝刷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或因油脂中含有杂质堵塞泵,使油脂压注量达不到要求。8.1.4 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过大原因分析: 盾构开始掘进后,如不能同步地进行注浆或注浆效果差,则会产生地面沉降; 盾尾密封效果不好,注浆压力又偏高,浆液从盾尾渗入隧道,造成有效注浆量不足: 浆液质量不好,强度达不到要求,不能起到支护作用,造成地层变形量过大; 注浆过程不均匀,推进过程中有时注浆压力大,注浆量足,有时注浆量少,甚至不注浆,造成对土体结构的扰动和破坏,使地层变形量过

42、大。8.1.5 同步注浆浆管堵塞原因分析: 停止注浆的时间太长,留在浆管中的浆液结硬,引起堵塞; 浆液中的砂含量太高,沉淀在浆管中,使浆管通径逐渐减小,引起堵塞; 浆管的三通部位在压浆过程中有浆液积存,时间长了就沉淀凝固。8.1.6 管片压浆孔渗漏原因分析: 压浆孔的闷头未拧紧; 压浆孔的闷头螺纹与预埋螺母的问隙大。8.1.7 管片接缝渗漏原因分析: 管片拼装的质量不好,接缝中有杂物,管片纵缝有内外张角、前后喇叭等,管片之间的缝隙不均匀,局部缝隙太大,使止水条无法满足密封的要求,周围的地下水就会渗漏进隧道; 管片碎裂,破损范围达到粘贴止水条的止水槽时,尤其是管片角部碎裂,止水条与管片间不能密贴

43、,水就从破损处渗漏进隧道; 纠偏量太大,所贴的楔子垫块厚度超过止水条的有效作用范围; 止水条粘贴质量不好,粘贴不牢固,使止水条在拼装时松脱或变形,无法起到止水作用; 止水条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强度、硬度、遇水膨胀倍率等参数不符合要求,而使止水能力下降; 对已贴好止水条的管片保护不好,使止水条在拼装前已遇水膨胀,管片拼装困难且止水能力下降。8.1.8 盾构隧道上浮原因分析: 对于盾构掘进后的建筑空隙浆液没有及时填充; 由于建筑空隙的存在致使地下水、裂隙水的涌入造成隧道上浮; 浆液凝固时间长; 盾构掘进速度过快;8.1.9 圆环管片环面不平整原因分析: 管片制作误差尺寸累计; 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

44、夹有杂物; 千斤顶的顶力不均匀,使环缝间的止水条压缩量不相同; 纠偏楔子的粘贴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 止水条粘贴不牢,拼装时翻到槽外,使与前一环的环面不密贴,引起该块管片凸出; 成环管片的环、纵向螺栓没有及时拧紧及复紧。8.1.10 管片环面与隧道设计轴线不垂直原因分析: 拼装时前后两环管片间夹有杂物,使相邻块管片间的环缝张开量不均匀; 千斤顶的顶力不均匀,使止水条压缩量不相同,累计后使环面与轴线不垂直; 纠偏楔子的粘贴部位、厚度不符合要求; 前一环环面与设计轴线不垂直,没有及时地用楔子环纠正; 盾构推进单向纠偏过多,使管片环缝压密量不均匀而使环面竖直度差。8.1.11 纵缝质量不符合要求原因

45、分析: 拼装时管片没有放正,盾壳内有杂物,使落底块管片放不到位或产生上翘、下翻,环面有杂物夹入环缝,也会使纵缝产生前后喇叭; 拼装时管片未能形成正圆,造成内外张角; 前一环管片的基准不准,造成新拼装的管片位置亦不准; 隧道轴线与盾构的实际中心线不一致,使管片与盾壳相碰,无法拼成正圆,只能拼成椭圆,纵缝质量也就无法保证。8.1.12 圆环整环旋转原因分析: 千斤顶编组不合理,使管片受力不均匀,管片产生相对转动; 管片环面不正,千斤顶的顶力方向与环面不垂直,盾构推进时就会产生使管片转动的力矩,导致管片旋转; 拼装时管片的位置安放不准确,导致拼装时形成旋转; 管片上的螺栓孔和螺栓之间由于拼装需要,一般留有5-8mm的间隙,这样就给两环管片之间相互错动留有了条件,如果在管片就位时随意操作,就会引起旋转偏差; 拼装时后拼装的管片与已就位的管片发生碰撞,使已拼装的管片发生移位,如果长时间采用相同的顺序拼装管片,管片向同一方向发生旋转偏差,累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