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24933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新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教学目标1 .综合思维:了解我国的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及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2 .人地协调观: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3 .重点:寒潮、洪涝、干旱的特点及发生原因。4 .难点:洪涝、干旱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总结法新课导入展示2022年宿州市春季干旱新闻,来导入干旱的学习。教学过程干旱(播放今年干旱对宿州人生产生活的影响视频)1 .看图结合上述视频说明干旱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引导学生

2、回答: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火灾、虫灾等情感教育:展示2019年澳大利亚山火和2022年重庆北培山火,两国面对灾难时不同的救援方式,说明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攻克困难。2 .请推测干旱多发生与我国哪些区域?引导学生回答:全国各地均有可能发生,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区别:特殊天气与气象灾害。引导学生总结:只有当特殊天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危害,才能被称为气象灾害。洪涝(展示一幅洪涝的图片)1 .请同学们思考洪涝会带来哪些危害?引导学生总结:威胁人身安全、破坏基础设施、破坏农业生产等。(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2 .看图思考洪涝多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区?

3、引导学生总结:主要出现在降水集中的夏秋季节和我国东部的平原、盆地地区。活动:1 .我们的家乡宿州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频发,播放2018年宿州市因暴雨导致的城市内涝视频,以城市内涝为例,让学生探讨,中学生应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先播放视频再引导学生总结。过度:除此以外我国还有哪些特殊天气可能会带来什么危害?寒潮教E(指导学生理解寒潮的概念、标准、天气现象以及危害)学过1.读图2-23,说出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程引导学生回答: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以及广东、台湾、海南受寒潮影响较小,大部分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大。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是什么?青藏高原、云贵高

4、原(地势较高);四川盆地(受山脉阻挡);广东、台湾、海南(纬度较低)。2 .讲解台风、梅雨、沙尘暴的概念、多发时间、影响地区以及它们带来的危害。情感教育:多难兴邦课堂 小 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多难,兴邦。只要我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人们在面对灾害天气时就会更加从容。板书设计多气象灾害寒潮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梅雨一特殊天气-气象灾害台风沙尘暴当堂达标L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是(A)A.寒潮B.台风C.洪涝D.旱灾2 .“梅雨”的主要特征是(D)A.狂风暴雨天气B强度大,常伴有雷电C.主要发生在

5、东北地区D.阴雨连绵,历时长,强度一般不大3 .沙尘暴多发生在中国的(A)A.华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南地区D.华南地区4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其中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是(C)A.地震B.火山C.洪涝D.水土流失5 .我国水旱灾害比较频繁的原因是(D)A.地势高低不平B.冬季风强弱不同C.各地海陆位置不同D.夏季风强弱不同6.下列地区最易受到寒潮影响的地区是(A)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尤其是对自己生活有用的知识方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课堂导入开始,就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宿州市的气象灾

6、害,引起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知识的关注,学习对自己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观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的效果明显,先用今年宿州大旱的新闻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观看这次大旱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干旱带来的危害。这样在教学一开始就“点击”学生的兴奋点,导入效果很好。2 .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理顺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中我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随之层层递进,最终自己逐步归纳出其他几种特殊天气多发的时间和地区以及带来的影响。3.在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对“学习对生活拥有的地理知识”这一观念的落实,以城市内涝为例让学生思考,作为中学生在防灾减灾面前该如何做,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可以很好的服务我们的生活。同时还注重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通过“2022年重庆北培山火的救援工作”事件,感受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克困难的民族精神,我们感受的“岁月静好”是无数英雄的“负重前行”,让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