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封山育林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台县封山育林技术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台县封山育林技术措施l6O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l2008,14(14)石台县封山育林技术措施陈爱萍(石台县仙寓山林场,安徽石台245100)摘要;该文阐述了石台县多年来封山育林的经验以及封山育林的技术措施.关键词:封山育林;技术措施;石台县中图分类号s7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08)1416OO2位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池州市石台县,总面积1412,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以中低山为主的山区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0.3%.在这个人口不足1l万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人均森林面积远比人均耕地面积大得多.为了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效益,近l0年来结合
2、长江防护林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科学的封山育林抚育管理措施.至2007年末,全县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15725hm,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14.4%.实施封山育林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生态效益显着.形成的林分植被种类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强,森林病虫害减轻,林分质量提高;二是林业投入成本降低.原来的疏林地,灌丛地,灌木林地,具备封育条件的荒山荒地等经过510a的封育,大多成为了有林地,而封育成本仅为人工造林的1/51/10;三是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封育起来的林分,植被种类丰富,使其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水土保持的功能大大增强,许多高山
3、区域通过封山育林后,水源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四是石灰岩山地立地条件改善,为石灰岩山地营林事业开辟了广阔前景,促全县林业发展朝可持续经营方向迈进.根据石台县多年来实施封山育林管理的经验,在强化封山育林封的基础上,着重对不同地类采取不同的育的措施.1成立封山育林组织,编制封山育林方案1.1成立组织.根据石台县森林资源分布图,选择无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低质低效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作为封山育林地,成立县,乡,村的封山育林委员会,领导小组以及护林队伍.逐山逐沟落实,明确范围四至,区划小班,成立期限.按山林权属把封育区落实到农户,集体林场和国有林场,签定合同,明确责,权,利.通过群
4、众民主讨论,订立封山育林公约,乡规民约,印发到各单位和林农手中,张贴公示,做到群封群护,共同遵守.1.2编制封山育林方案.主要内容有,封禁区概况,封育范围与面积,封育类型划分,封育方式,封育年限,封禁内容,封禁措施,育林措施,投资概算,效益估测及有关附表(封山育林地小班现状调查登记表,封山育林面积统计表,封山育林设计统计表).投资概算要结合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合理计算用工量和劳务费用.封山育林设计图,采用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勾绘,主要内容包括封育范围,林班及小班界限,林道建设示意图等.2封山育林主要类型及封育措施封育区类型的划分是因地制宜地实施封山育林措施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封,
5、造,管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因地制宜进行封山育林,根据封育山场立地条件,植被种类,生态环境和植被演替过程,将封育林区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2.1育竹类型.主要针对石灰岩山场上分布的竹灌山地类型.全县此类型面积为3365hm,大多分布于秋浦河与黄盆河两岸,水库周围以及省道$325线两侧.山地坡度陡,裸岩多.由于土层较薄,造林难度大,封山育林前,竹灌覆盖度达20%30%,五节芒,藤类也有分布.采取封禁措施,砍除藤蔓,减少人为采石,挖笋,砍竹等破坏活动.封育方式为全封,封禁期5a.封山育林后,竹灌覆盖度达60%以上,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立地条件和防止道路两侧山体滑坡的作用.2.2天然次生林地封育类
6、型.在全县范围内有5345hm的天然次生林地,多数林地培育目标不明确,乔,灌,草混杂生长.以黄连木,石楠,枫香,马尾松等为主要树种,灌木为伴树种进行培育成林.封育方式为全封,封育年限510a.主要措施是以下几点.2.2.1局部整地.在杂草或灌丛盖度大的封山育林地段,种子落地后常常不能接触土壤.在这样的地段应进行块状整作者简介:陈爱萍(1975.10),女,助理工程师,股长,从事林场的营林生产工作.收稿日期:20080626安徽农学通报,AnhuiAgri.Sci.Bul1.2008,14(14)161地,为种子落地发芽创造有利条件.块状整地面积的大小,视植被高度而定,一般为0.5m0.5m2m
7、2m,每667m约需整地100200块.2.2.2平茬复壮.对萌蘖能力强的灌木,乔木树种,采取平茬措施,扩大繁殖速度.2.2.3除伐定株.阔叶树封山35a,针叶树封山l0a后,会发生大量的幼树.对这些幼树应及时确定目的树种和伴生树种,并按照一定的密度进行伐除定株,保留生长发育良好的目的树种和伴生树种的幼树,去掉过密,生长不良和有病虫害的植株,促使封山育林地段形成良好的森林群落.封育8a后,乔,灌木总盖度大于40%,其中乔木所占比例在30%50%,分布均匀.2.3封育补植成林类型.全县1600hm的未成林造林地和大量杉木二代林都属于该类型.此类林地立地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种.由于放牧
8、,过量采伐等因素,未能成林.采取封育方式是补植,补造,主要措施是在现有幼树分布不均的地段,进行人工块状补植和补播,使未来形成的林木分布比较均匀一致.2.3.1局部割灌除草.封山地段原有的幼苗幼树,在灌木和草本植物过于茂密的情况下,生长会受到影响.要进行局部割灌除草和松土,为幼树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使其尽快郁闭成林.2.3.2补植补造.封育后23a内完成,选择乡土树种进行补植,补造.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主要乡土树种有刺柏,枫香,石楠,苦槠,栎类,马尾松,青檀,棕榈等,可促使形成块状或带状的针阔混交林.补植季节为春季,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分别采用移植幼苗,栽植裸根或营
9、养袋苗的方法补植补播.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树种,确定补植密度,针/阔为每hm1575/675株,青檀/棕榈为每hm1800/450株,进行块状整地;针叶树补植整地深度应达到30em,阔叶树补植整地深度应大于40em.2.3.3除萌砍蘖.杉木二代林培育成针阔混交林必须进行除萌,杉木萌条在伐根上一发就是一丛,应选留一根最粗的萌条,砍去生长过密,衰弱,纤细,长势差的萌蘖条,在每年的6月,9月分别进行两次除萌.改善树兜旁边的生长环境,砍除杂草,杂灌,及时扶正幼树,不要伤到顶芽和树皮,不修活枝.2.3.4防治病虫害.重视生物防治,以马尾松为主的林分,在适宜季节喷施白僵菌,青虫菌等,做到以菌治虫,或以
10、病毒治虫,以鸟治虫,以虫治虫.合理使用化学药剂,保护天敌.3封山育林的管理措施3.1加强封山育林工作的组织领导.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政策,解决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建立和完善封山育林的责任制,把责任和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护林,管林的积极性.3.2建立封山育林组织,稳定封山育林护林员队伍.分村成立专门组织,负责领导封山育林工作,建立规章制度,组织,监督封山育林各项工作的实施.在小组会议中确定专职或兼职护林员,进行人工巡护,一名护林员管护面积不超过100hm,并签定护林公约.在牲畜活动频繁区,设置刺丝,石墙等机械围栏或栽植刺乔,灌木等生物围栏,进行围封.在封育区周界明显处,树
11、立坚固标牌和宣传标语.3.3开设防火林带或防火线.一般以山脊为界的防火线1015m宽,可用生土防火线和防火林带2种,可选用木荷,油茶,茶叶,杨梅,苦槠,火力楠等耐火革质阔叶树种或混交林带.3.4抓住时机,广泛宣传,搞好组织发动.封山育林涉及千家万户,群众性强,必须在关键时期利用广播电视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封山育林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王霄编,张桂林校)(上接156页)在科研管理工作中,无论是项目管理,成果管理,还是人才管理,制度管理,统计管理,信息情报管理等,都与档案管理紧密相联.建立完整.的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建立科研档案库是加强科研档案管理和开展其他各项工
12、作的前提.完备的科研档案库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硬件档案库,其二是软件档案库.软件信息档案库的源信息应包括硬件档案库的全部内容.有了完善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科研管理数据库,就能灵活运用信息资源,按具体情况和实际要求重新组合排列形成文件体例.特别是申报项目和申报科技成果时,科研档案的重要性尤其明显.信息资料是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因此,科研档案资料库应突出信息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安全性,科学性,真实性和方便使用的特点.而文档的系统,完整,规范则要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要及时收集,整理各种科研资料信息,精心建立科研档案库【7】.同时,应加强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建设和服务工作,建立农业科
13、研档案网站,使网络在档案教育,咨询和交流上起到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做到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建立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对于今后更好的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fq湘.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5:1013.【2夏文胜,汪海涛,张萍.地(市)l爱科研机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2002,10(3).【3朱述均,刘红锦,李国锋.农业科研项目实施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2).4蔡月仙,姚锡镇.对新时期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2):5859.【5王延锋,于文全,杨晓华.强化科研管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牡丹江师范学院,2006,(1):7879.【6】杨普,龚传胜.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1):5152.【7】王缨.农业科研档案资源开发浅析J.科技档案,2005,1:57.(徐爱民编,张桂林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