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4519998重庆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56383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724519998重庆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4724519998重庆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4724519998重庆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4724519998重庆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4724519998重庆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724519998重庆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724519998重庆市“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doc(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市2014年“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 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二一四年十月目 录1.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校)12.“百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汇报(重庆市徐悲鸿中学)63.争创典范筑高地 未雨绸缪促发展(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10 4.“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情况汇报(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 18 5.“数字”风帆托起二小“中国梦”(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第二小学) 23 6.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交流汇报(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 40 脚 踏 实 地 仰 望 星 空“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总结重庆大学城第三中

2、学校(2014年10月23日)我校在2012年搬迁新校,在迁入新校时就提出了在进校后一年之内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并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我校的大部分教师能够使用学校网站及各级各类网站的课程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开展网上教研活动,部分教师能参与到丰富、完善、系统的新课程标准资源库的建设,所有行政和老师能充分利用教育信息中心的各大管理系统功能,实现了我校与教育系统之间方便、快捷、安全的无纸化办公。一、资金护航,建系统化、整体化、现代化的崭新数字化校园我校是2012年搬迁的新学校,上级教育行政在资金上非常支持,一次性为学校信息化

3、设备投入就达240多万元。在建设前和中,首先是在规划上,就注重系统化、整体化,不再是以功能需要方式进行建设,其次是建设的方向不是去追求设备的先进,而是更多的去想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学、教育、人才培训、学校管理上有何用处,怎么用等方面考虑清楚了才写进建设方案中。无用的,技术再先进也不会进入我们的建设方案。在搬进新校时就在硬软方面完成了:全校无线、有线网全覆盖,班班通设备齐全,安全方面的6大系统,教学方面的4大系统,管理监管方面的2大系统,以及两个新的计算机教室,五大功能室的信息技术建设。学校每年工作计划和学校三年、五年规划都对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有专门规划。从2012年到现在,根据学科教学、行政管理、

4、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等的需求又不断的进行投入,先后又投入资金近20万元。新建成了英语听说测试室,购买了学生普通话测试系统,英语智能点读工具,英语听力试卷制作系统,为每班配两个无线话筒等辅助型设备。二、精细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服务,向管理要应用为确保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做到在管理上制度先行。如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制度、计算机室管理制度、音像资料室管理制度、语言室管理制度、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班班通设备使用规则、网络管理制度、数字化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规则、数字化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规则、网上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校园网网上信息发布管理规定、计算机教

5、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规则、班级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制度、电教设备档案资料管理规范、电教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职责、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使用规定、数字化校园教师使用奖励制度、学校办公管理制度等等。在制度先行的基础上,所有设备做到资产不流失,来去有登记,使用有记录。学校的任务信息设备到校后首先是进入后勤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登记处理,然后再由信息室根据需要领出后放到相应功能设备室,在功能设备室再进行上架入帐,做到每间室的设备名称、型号、个数有明细。并且在各功能室都有使用登记本,每个教室的班班通设备都有使用记录本。做到了信息化设备放哪儿,谁使用,使用情况等有资料可查。在管理人手上

6、,因学校班级多,所以信息化的专门管理人员不足两人。人手少,但学校设备多,管理难度巨大。所以学校创新建立了学生管理设备制度,每班一个设备管理行政组长,两个维修维护成员的三个班班通管理学生团队,而班主任是班上班班通管理的负责人,学校网管为全校管理维护总体协调人,这样形成校、班、学生三级管理模式。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为学校的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及时,更加节省资金,更加贴近教学第一线。三、夯实培训,使全校信息技术应用得到全面、全方位提高设施的购买很容易,只要有规划、有钱就OK,但设备的应用,并且应用到恰当,让老师、学生的教学和学习乘上快速、有效之车很难。为此学校制定了三级应用评价体系

7、。首先学校对信息化的应用制定了黑板式应用、多媒体式应用、交互式应用三个标准。并且组织全校老师进行学习。从2012年搬入新校开始,每学期把信息技术培训纳入学校学期计划,建立了三种培训模式:一是全员普惠性培训,每学期两次,一次在开学时总结上学期大家用得好的,对应用还可以提升的进行点评;二是案例式培训,每学期针对每一门课程进行一个以上的应用案例进行试验和研究,让每个学科的任课老师亲自参与,信息技术老师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三是研究性培训,主要是针对每个学科和每个年级中用得较好的老师外出进行高端培训引领,然后回校每人承担一个新应用的实践探索,并传播到同年级、同班,进行星星之火的燎原方式引领。经过两年的各

8、种形式的培训,全校老师从开始的大面积黑板式的应用过渡到了只有10%左右的黑板式应用、50%左右的多媒体式应用、40%左右的交互应用,基本上每天上课应用班班通设备的班级(课)达到了95%以上。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沙区进修学校各学科教研员的高度认可和表扬。四、精准应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巨大提高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在应用信息化办公和教育教学方面,经过了被动式应用、主动应用、意义应用三个阶段,达到了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上申请资源、设备主动应用,有部分教育教学实现了意义应用,即该用才用。涌现出了一些应用较好的成绩,如我校的王莉和张晶晶老师获得了沙区电子白板课展二等奖,张晶晶老师还获得

9、了全市电子白板课展二等奖,还有学校信息技术老师杨英老师在2012年的全市信息技术展评课获一等奖,并在全国的信息技术展评课中获特等奖的好成绩。学校的心灵驿站也得到了中央电教馆的优秀奖。近两年,学校信息技术在基础应用、拓展应用、研究应用三个层次上全面展开,老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得到提高。如学校的研究课题语音云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在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测五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实验班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又如学校一卡通的实行,学校来访系统的应用等,让学校安全教育、安全意识都大幅度得到保障。五、放眼外面,我校校园数字化的建设还有待提高学校信息化通过近两年的建设和应用有了

10、很大提高,目前,如因设备出故障或者停电等原因而不能用时老师们上课都会受到影响。也正是老师们的全面应用为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所以我校下一步数字校园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1努力想把老师们备课,上课,课后巩固复习及家长监督四方面打通,建立教学资源库、上课系统、课后作业及批改、家长监管、学校监管五大应用平台。2建立学校影音工作室,成立学校微课工作室,为老师们优秀的应用案例建立档案和资源库。3进一步完善学校无纸化办公室系统,用两年时间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室,并让办公效率更高。4更多的提升老师们数字化校园设备的应用水平,并逐步提高老师们自制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学生的各种高质量资源水平

11、。学校的工作虽然做了很多,但比一些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不断努力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管理水平,让学校每一笔信息化设备的投放都有高效的回报。“百所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工作汇报重庆市徐悲鸿中学(2014年10月23日)徐悲鸿中学校是江北区政府投资1.8亿元新建的一所现代化公办初中学校,位于江北区北滨路。学校成立于2012年1月,占地8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9064平方米,教师187人,42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学校建有标准的行政办公大楼、教学楼、科技楼,配有图书阅览中心、运动场、学生公寓和餐饮中心等,有满足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学科活动、艺术体育等个性化成长需

12、要的各种功能教室。教室、功能室里,均配备有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班班通网络,建校短短的四年中,培养了一大批能熟练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教师,为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基础设施建设(一)硬件设施近几年来,我校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投入,建设并投入使用了各种功能室:计算机网络教室4间,理化生实验室17间,学生和教师电子图书阅览室各1间,音乐舞蹈室、书法美术室、科技劳技室、历史专用教室、地理专用教室等专用教室13间,各功能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实现了与校园网的连接。所有办公室都进行了无线覆盖,实名上网。我校教师用机的人机比率已达1:1,教师借助网络备课,班主任借助网络将班级管理数据传输到学

13、校各处室。(二)软件建设我校与校讯通公司合作,德育处、班主任通过网络把学校、班级的重大安排、学生表现以短信方式告之家长,提升家校互动水平。开通了学校教师QQ群,深化网络互动和交流,积极引导教师开通个人博客,展示个人才能及研究成果。新建了学校网站,实现了各处室在校园网络平台都有自己的信息发布、成果展示板块。通过自制、收集、购置、接受赠送、上级配置等形式,建立了近100G以上容量的学校校本教学网络资源,教师在学校任何地方,都能进行电子备课。同时,通过不同年龄段教师进行分层信息化技术培训,我校90%以上教师能较熟练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制作基本的教学课件,能独立地在录播教室上课等。二、已经开展的应用工作

14、(一)云课堂教学应用我校作为江北区 “电子书包”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试点校,在全区率先使用设备进行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我区、我市“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工作,同时提升我校学科教师应用水平和技能,充分发挥了设备效益,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2013年3月21日,重庆市教育云课堂“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应用现场交流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教师徐玉玲献上的“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示范课勾股定理更是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好评。(二)建立六校联盟,以网络为载体,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互助共赢在重庆主城区建立六校联盟,联盟学校各领导、各处室之间用QQ群、视频系统对口交流学校管理的工作经验、方法。通过

15、网络就德育活动、教学管理、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的经验;同时就各学校各年级的教学资料如复习资料、各科考试卷等及时共享。结对学校教师之间通过QQ、博客、校园网等就教学设计、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等方面开展网上交流。(三)开展了网络环境下初一探究合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通过对课题的实施、结题,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较快提升,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教师阅览相关教育教学书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通过专家组提供的网上学习平台http:/211.153.23.55/moodle,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和网络研究,尤其是教学法的学习。教师边学习理论,边研讨、探究,进行课堂实践、教改,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

16、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教学实践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施,帮助教师改良教学认知结构,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拓展文化知识结构,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另外通过课题研究,丰富了日常教研内容,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拓展了教师的思维,大大促进了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努力实现徐中超越平凡,追求卓越,探索并建构“合作探究、少教多学”框架下的卓越课堂。(四)建设并利用智能录播室并进行了微课堂的研究我校作为江北区录播教室建设示范学校,在区信息中心的招标和技术指导下,充分利用智能录播可以实现课程的自动录制及上传网络

17、,可以将教学现场教师视频、学生视频、交互视频、板书视频进行合理的切换和整合,并进行录制和直播。实现视音频画面和VGA画面的双向交流这些功能,我校安排50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上两堂课,并且教导处安排教研组在教研时对照视频进行了微课堂研究,使学校教师能不断反思课堂环节,更加注重教与学的相互完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三、存在的问题:1经费问题2技术上的问题四、下一步计划1继续加大功能室的建设,我校100万元的公开课教室已经立项,正在进入招标程序。2能同时容纳800人的学术报告厅也进入招标阶段。3进一步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创新案例的研究,结合录播教室的进一步使用完善,使全校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条件,不

18、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工作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部署,抓住机遇,多向兄弟学校学习取经,知难而上,继续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把徐悲鸿中学办成真正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校。争创典范筑高地 未雨绸缪促发展全国“百所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汇报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2014年10月23日)一、深化认识,提供制度保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的明确方针。因此,实现校园信息化是中国教育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首要和必要条件。“数字校园”是以校园网为

19、背景而建构的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空上得到延伸。“数字校园”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教案、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全部信息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校园数字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数字校园建设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我们认为“数字校园”是对学校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逐步实

20、施,我校将“数字校园”建设作为有效推进学校发展的有效战略。为此,学校在已经成为“重庆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计算机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以及“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基础上,抓住此次数字校园建设的契机,以打造西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高地为目标,完善组织机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汪洪校长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邹安宇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分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由学校信息中心主任罗化瑜、副主任王希馗具体落实相关工作,即实施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负责数字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支持服务。为此,学校先后制订出多项数字校园工作管理制度,积极倡导信息技术教育

21、工作者要强化“服务、创新、责任”三意识,提出了数字校园建设必须把握“人车路货”四要素,其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市、区交流。二、加大投入,建设一流基础设施为使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提出了“一个跟进,三方面超前,五个坚持”的数字校园建设原则:“一个跟进”是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跟随重庆市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步伐前进,切忌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发展,造成教育信息化的浪费与低效;“三方面超前”是指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实验研究这三大关键环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三大战略重点,加大力度,超前发展,占领制高点,取得信息化全局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五个坚持” 是指在创建学

22、校信息化的道路上,坚持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坚持教师队伍台阶式的培训提高、坚持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坚持网络为教与学服务、坚持信息资源的开发、积累和创新。我校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思路,加快数字校园的建设步伐,以“好用、够用、耐用”为前提,力求达到“有效、高效、实效”。几年来,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先后完成学校100个教学班“班班通”设备的全面升级改造(电子白板+推拉黑板+数字展台+短焦投影+PC)、以及“多功能教室”,“29频道校园电视台” “电子阅览室”、“科学工作室”的环境改造工程、新建“学校智能广播系统”、“国家考场监控系统”等。另外,学校为了保障工作的延续性,每年投入维护资金高达

23、30余万元(如专线接入、网络安全、服务器托管、投影仪灯泡更换、设备维修、耗材等),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三、边建边用,不断完善资源库建设如果把数字校园建设中的技术教育环境比作高速公路,那么数字校园建设中的教育资源则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我们对“车辆”的要求是:美观实用、大小适中、价格低廉,在资源整合、开放、共建、共享过程中,促进数字校园建设良性发展。我校按照“培训、建网、建库并重,边建边用,以用促建;适用的才是最好”的原则,以“重庆29中门户网”为中心,先后建成了“学校办公网”、“学校党建网”、“学校德育网”、“学校学习网”、“学校科技网”、“学校科研网”的专题网站,以学校

24、资源库,试题库为纽带,由信息中心全面实施和落实,构建起了“七网两库一中心”校园网群建设新模式,在基础教育行业有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德育网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德育网”;学校数字校园网()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百佳网站”;学校“中国同步学习网”在非典时期还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社会一直好评;学校“29频道”还开全国先河,其自导自演的电视剧链接青春先后在国家级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播出,获广泛赞誉。多年来,学校引进和自己开发的各学科试题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光盘,优质课、研究课、示范课视频录像、学生网上学习资源、电子图书馆、教师培训教材、光盘数据库等,存储容量达1200G,为教育教学应用奠定了坚实

25、的基础。四、量身定做, 提高电子校务管理实效信息技术不单用于课堂,对于德育、管理和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广泛适用。根据学校管理目标要求,我们量身定做了一套电子校务管理软件成均教育智能系统。从校长、各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都可用软件系统了解各班每个学生成绩波动情况,对学生进行潜质分析,有利于教师有目的的教学。信息技术已经融合到我校的各项管理中,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反馈等,都能从学校的门户网站上反映出来。其优势表现在:管理规范化。由原来的纸质管理,变为现在的电子文档管理,实现了学籍管理信息化,教学流程管理信息化(活动、报名、登记、比赛等),教务工作管理信息化(新生、教师、课程、教学计划、成绩、毕

26、业生审查等)。 信息处理智能化。教学评价、考试评价、教师“教情”、学生“学情”、信息反馈、数据分析均实现智能化,为教学评价者和学校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文档管理标准化。文件、教案、试题、教学设计、学生信息反馈,均以课件方式体现,既减轻了教师工作量,又具有示范、推广和保存价值。五、积极探索,多渠道培养师生信息素养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是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以及与有关专家学者的研讨,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将“信息素养”分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师的信息素养分别加以研究。1.学生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学生在利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主动参与信

27、息活动、自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态度以及具备的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和利用信息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的内容。2.教师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与德育、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改革自身传统教与学的观念、方法及评价手段,提高教学效益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提高学生正确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能组织学生利用网上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的同时更能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认知工具;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促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

28、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能积极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加强信息安全法规教育与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信息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文化和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形成过程中,师生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活动、竞赛活动成绩突出,成果丰硕。我校信息中心获得过“重庆市五一劳动创新奖状”、“重庆市工人先锋号”、“重庆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重庆市先进教研组”等荣誉;学校成为“西南大学教育技术系硕士校外实习基地”、“重庆大学科普创新基地”;中国科协在我校建立了“化龙桥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我校也因此入选教育部面向全国推广的西部地区唯一一所、全国仅十所的信息技术

29、教育示范学校之一,成功编辑出版打造西部教育信息化高地的学校发展之路。六、未雨绸缪,开展信息化教学与应用研究在加速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校积极发挥信息中心骨干核心作用,学习与研究相结合,使学校信息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成为重庆市基础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的探路人和指导者,取得了累累硕果:1.课题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我校先后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重庆市中小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等八个课题的主研任务,课题及相关研究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11项。2.论文发表几年来,学校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探索等论文16篇。另外,还在高等教育出版

30、社回声、农业高校电教等期刊发表文章共24篇。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探索喜获基础教育科研大奖“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成果著述一等奖”等多项市级以上奖励。3.出版物等我校参与编著并出版发行的书籍有:中学校园的新引擎示范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策略与途径研究(重庆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初中物理总复习多媒体教学软件集(西师音像教材出版社)等;主审教材初中信息技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发校本教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全系列共5本)。为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我们先后组织专家教师到过巫山、奉节、秀山等地十几所山区学校,免费为其开展教师应用培训,与这些学校签订了长期无偿扶持协议,受到山区教师的热烈欢迎,推进了教育

31、的均衡发展。七、任重道远,创造“数字校园”美好未来当然,在数字校园建设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在教育应用与研究中、在实现资源共享和家校合作、促进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任重而道远。重应用、重整合、重创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要坚持的方向。我们将继续通过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以务实的精神,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在教育信息化之路上走好每一步,为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持下的课程创生,模式创新、发展创新!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继续大力加强数字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学校现代化进程,进一步转变观念,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乘势开创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可

32、持续和跨越式发展,争创典范筑高地,未雨绸缪促发展,为实现学校“打造中学教育的解放碑”,构筑“西部基础教育信息化高地”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情况汇报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2014年10月23日)一、实施方案要点及完成情况(一)建设“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共同体”1.硬件建设共同体“一通两平台”建设(1)2012年共同体成员学校网络建设实现校校互通。(2)2013年共同体成员学校建设远程交互教学平台、远程交互教研平台。(3)萱花中学数字校园硬件建设2012年完成无线WLAN网络建设。2012年完成课堂教学实时观摩系统建设。2013年完成远程交互教学功能室及精品课堂录直播平

33、台建设。2013年完成远程交互教研功能室及平台建设。2013年完成共同体服务平台建设。2014年完成校园信息咨询平台建设。2软件建设(1)2013年完成“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网站建设。(2)2013年完成共同体远程交互教学应用系统建设、共同体远程交互教研应用系统建设。(3)2013年完成IEMAKER共同体教学录制应用系统。(4)2013年完成IEMAKER共同体教师个人工作室建设。(5)2013年全面深化共同体教学、教研资源库建设。3机制建设(1)健全并完善信息化教研共同体建设机制及运行机制。(2)建立、健全信息化教研共同体各项规章制度。4师资培训(1)项目建设初期,对教师进行全员通识培训。

34、(2)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二)探索“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共同体”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 1“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共同体”的建设机制(1)组织形式“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采取“1N”的方式组建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共同体。“1”指萱花中学,“N”指加入“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的其他成员学校。(2)组织原则进退自愿原则所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加入或退出“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默认章程原则凡欲加入“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的学校,应当首先认可并遵守“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章程。平等协商原则“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学校都是平等的,共同体的所有重要事项均协商处理。共建共享原则“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的所

35、有成员学校都有教学资源、教研资源共建的义务,也有共享的权利。(3)组织机构萱花中学“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共同体”的建设机构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根据建设“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共同体”的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萱花中学信息化教育中心”,负责“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共同体”的建设及其营运管理。“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的组织机构“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采取理事会制,设理事长一名,理事若干。理事会、理事长、理事均按“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章程选举产生。“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理事会为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的决策机构,共同体的所有重要事项均需通过理事会的商议和决定。理事会下设“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秘书处。秘书处负责处理共同体的日

36、常事务。(4)组织制度管理制度“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管理制度主要有“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章程、“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信息资源管理办法。评价制度评价制度包括成员学校发展性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和共同体资源建设评价。激励制度激励制度包括“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的激励制度和成员学校的激励制度。(5)“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运行方式“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的运行方式为“一站两平台”。“一站”指“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网站。“两平台”指萱花中学远程交互教学平台、萱花中学远程交互教研平台。2“信息化教学与研究共同体”的应用模式(1)共同体模式共同体模式为“1N”式。(2)信息化模式信息化模式为“一站两平台”式。

37、(三)工作进展概要、进度1.目前已完成的建设2012年已完成无线WLAN网络建设。2012年已完成课堂教学实时观摩系统建设。2013年已完成远程交互教学功能室及精品课堂录直播平台建设。2013年已完成共同体服务平台建设。2013年已完成“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网站建设。2013年已完成萱花中学一体化演播系统用于精品课的建制和校园电视台。2.目前正在进行的建设2013年完成远程交互教研功能室及平台建设。(四)课题备案申请及课题研究开展情况1.我校与同方知好乐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平台培养中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该课题已于2013年12月24经中央电教馆备案

38、,目前,研究已基本结束,正在结题准备之中。2.萱花中学教研共同体网站,在片区教研中担任着远程互动课堂和远程教学研讨活动。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计划1.学生还没有实现常态化的网络学习终端,部分班级人人拥有平板终端。2.片区共同体成员学校还不够广泛,硬件支持度不够。完善成员学校的硬件支持环境。3.教室终端的建设有待升级完善。实现班班有白板或一体机。“数字”风帆托起二小“中国梦”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第二小学(2014年10月23日)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没有固定的模式。为完善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近几年我校以区教育城域网为基础,初步探索出农村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和

39、应用模式,已基本实现四个数字化:即教学手段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管理数字化和服务方式数字化;以及五个互动:即通过教育门户实现信息互动、通过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互动、通过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互动、通过视频监控实现安全互动和通过公共服务实现家校互动。根据我校百所数字校园建设方案要点,包括基础设施、数字资源、管理应用、家校应用、教学应用、教研应用、师生能力等建设内容,现就我校数字校园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建设篇(一)硬件设施建设1.校园网建设校园网建设包括有线和无线网络建设。我校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把服务器、网络设备、用户终端等连接起来并配备相关软件,通过学校局域网、互联网和无线网络实现远距离交流与资

40、源共享,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管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多媒体网络。用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教学与办公的网络无盲区,布置工作完成率85%。2.交互式班班通建设我校37个“班班通”在原远教“模式二”的基础上,升级为短焦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推拉式绿板+数字展台 +PC的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文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布置工作完成率100%。3.学校安防系统、家校互动应用建设利用学校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实现学校、教委、公安之间的三级协同联动,有效控制学校突发事件、恶性事件发生,保障师生安全,实现高效的安全互动。通过电信翼校通平台,学校可

41、以向全校教师推送通知公告、教育咨询等,家长也可以通过手机接收班级公告、作业信息、成绩、学生评语等。系统布置完成100%。4.计算机教室、数字录播室、功能室等建设我校通过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实现了学校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它具有以往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更多更好的实际效果。计算机网络教室结合多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应用,集计算机教学功能、网络教学功能、学科整合的功能、师资培训的功能、多功能教室的功能等为一体,多种教学手段并用,为学校教学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因学校教学楼扩建,计算机教室添置、数字录播室及六大功能室(包括教师备课室、数字化阅览室)建设暂停。5.数字、模拟相结合的广播系统及校园电视台建设我校

42、所使用的数字、模拟相结合的广播系统能够完全实现传统广播系统的功能(如:定时打铃、分区播放等),彻底解决了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音质不佳,维护管理复杂,缺乏互动性等问题。也让节目制作、编辑、交换、传递、播出全面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学校利用电视信息技术,将繁琐的理论、优美的景物、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等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欣赏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易被学生吸收和理解记忆,也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系统更新布置工作完成80%,因学校扩建校园电视台使用暂停。(二)软件建设1.校园网站建设我校在2013年12完成了学校网站重新改版并更新校园网站资源,丰富校园网站内容,加强网站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学

43、校对外知名度。通过对校本资源的增加、名师库的构建等多方面的建设,使得我校的建设更上了一个台阶。此项工作完成90%,网站更新内容需进一步充实。2.校本资源库建设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更重要的是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我校主要采用了四种方式建立资源库:一是通过远程教育卫星资源接收免费资源;二是通过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站下载免费资源;三是使用区本资源库的免费资源;四是开创个性化校本资源。通过自制、收集、上级配置等形式,结合区本资源,拥有了恒谦教育网、远程教育卫星资源接收免费资源、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近80G容量的网络资源。学校现有学生电视台原创自制节目30余小时,自制各类电视

44、宣传片5部,自制辅助教学片30部近200分钟,课堂实录近100场次,影音资料近800G。同时我校成立了校本资源建设小组,组建校本资源建设和应用骨干教师队伍,保障资源库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完成60%。 依托“联体课堂”建设与应用,实现与对口帮扶学校和同盟学校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并向农村地区其他学校辐射、推广。(与我区万古小学结对)案例内容:上一学年我校就以打造“卓越课堂”为契机,各年级组分学科组织开展特色教研活动,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同时也让学校资源库得到丰富。例如:我校五年级数学组开展主题为“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构建互动式卓越课堂

45、”的教研活动。尹晓玲老师执教的电子白板课真分数和假分数,从素材的整理、课件制作、环节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方面通过学校名师库团队进行磨课,尹老师经过多次整理和反思,教学效果较之上一次变得更为精辟、简练、生动。最终代表学校参加2014年上半年大足区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赛获得区级一等奖。教研活动当中必须有教师的成长记录及成果,即教师必须有个人的教学设计、配套素材、说课稿、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这些就是学校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我们都逐一收录到学校特色资源库中并逐步丰富发展。另外,针对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薄弱、资源短缺的现状,以课题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智能语音

46、技术在小学英语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运用到书到课的讯飞语音教育云资源,探索小学英语教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发展小学英语特色资源。例如:按图索骥调用资源的模式,视听一体的电子课本,各种交互式电子资源卡片。案例成效:我校“名师工程”卓有成效,在打造“卓越课堂”的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了丰富的有特色的资源。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处处彰显教师的创新元素。通过一学期同年级对比测试,使用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教学的班级的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及听说能力有较明显提高。期末英语测试班平均成绩提高了约5.5分,关键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色与创新:一是我校资源库建设由全体教师共同完成。大量一线教师的经验更贴近于资源库使用者的需求,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二是注重资源库的二次开发,成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了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和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我校通过充分调动骨干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加工,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源泉。三是学校资源库是开放的、动态的。目前,我校“班班通”采用“短焦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推拉式绿板+数字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