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道路运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58610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局道路运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交通局道路运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交通局道路运工作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交通局道路运工作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交通局道路运工作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局道路运工作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局道路运工作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通局道路春运工作方案交通局道路春运工作方案 摘要: 2016年春运将于1月16日开始,2月24日结束,为期40天。为切实做好2016年春运期间道路旅客运输、城市客运以及节日重点物资运输工作,保障广大旅客安全、便捷、有序、舒适出行,全面提升道路春运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根据市2016年道路春运工作方案的要求, 2016年春运将于1月16日开始,2月24日结束,为期40天。为切实做好2016年春运期间道路旅客运输、城市客运以及节日重点物资运输工作,保障广大旅客安全、便捷、有序、舒适出行,全面提升道路春运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根据市2016年道路春运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

2、加强领导,提高平安出行重要性 (一)建立健全春运工作机构。为扎实做好春运工作,加强对春节运输组织的指导,加大春运安全监管力度,县交通运输局决定成立2016年道路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各运输企业也要成立春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企业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春运工作方案和春运应急预案,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向社会公布咨询和投诉电话,以方便旅客投诉,保障春运信息和联络畅通,及时处理公众咨询投诉。并于2016年1月15日前将春运工作方案、应急预案、领导组成员名单,宣传报道人员和24小时值班电话报县运管所客运办。 (二)严格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春运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以全面

3、了解掌握春运期间道路运输情况,维护客运市场秩序,及时协调解决突发性道路运输事件,处理公众咨询及投诉。值班人员要严格遵守值班纪律,按照规定统一着装,随身携带执法证件。值班期间不得脱岗离岗,不得请假和擅自调整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状态,确保通讯畅通。值班人员要严格责任意识,认真维护客运站站内营运秩序,积极协作、配合维护站外客运市场秩序,集中力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三)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要积极、主动与交警、气象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及时解决春运期间运输组织、车辆通行、应急保障等问题。 二、强化监管,全力保障春运安全 (一)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春运前要集中开展安

4、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行动,深入企业、车站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建立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特别要对客运企业、公交企业、加大隐患排查力度,重点检查企业和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落实,运输车辆、设备设施是否处于完好状态。对查出的各种隐患,要迅速整改到位,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严格把住 三关 。县运管所要严把市场准入关、车辆技术状况关和驾驶员从业资格关。不具备相应经营条件的企业或安全生产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得参加春运。道路客运企业、公交客运企业必须按照许可的经营范围经营,不得超越经营范围经营。各运输企业要严格按照市运管处关于做好2016年春运车辆技术性能检查工作的

5、通知的要求,对所有参加春运的营运客车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性能检查,经检测合格取得春运证后方能参加春运。公交客运企业和出租公司车辆须按照要求开展车辆二级维护(已备案除外)和春运车辆技术性能检测,消除事故隐患,确保车辆技术性能完好。 (三)加强客运站源头管理。一是客运站要确保安全检查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检查人员要严格检查,并做好查堵登记,防止危险品进站上车。二是要按照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工作规范要求,认真落实安全例检工作,防止 带病 车辆上路。城市客运企业要做好公交车、出租车每日发班前的车辆例检,并做好相应检查记录,保持车辆技术状况的完好。三是要按照交通运输部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出站检查工作规

6、范要求,配备相应数量的出站检查工作人员,严格车辆出站检查,旅客未系安全带的车辆不得放行。四是运管驻站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认真督查客运站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定。 (四)加强客运车辆动态监控。一是督促运输企业在春运前对 两客一危 车辆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的安装和应用情况进行自查,确保车辆卫星定位车载终端使用良好。二是加强对运输企业GPS监控应用平台使用情况的督查,落实人员对运输企业GPS监控平台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GPS监控平台发挥应有功效。三是联合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依法依规加强对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严重超速的驾驶员必要时取消其参与春运的资格。

7、 (五)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督促运输企业严格执行道路客运安全告知制度,切实做到发车前实施安全告知。二是督促运输企业要安排专人对所属车辆实行实时监控,及时纠正驾驶员的超速、超载行为,并将天气、路况等相关信息及时向驾驶员通报。三是督促运输企业须确保运输工具及设施设备技术性能完好,严禁车辆 带病上路 。四是督促运输企业要加强对驾驶员冬季安全驾驶和应急知识培训,严格执行驾驶员安全教育学习制度。 (六)规范和加强包车客运管理。认真落实包车客运审批业务,严格包车牌证发放,严禁发放空白包车牌,合理界定包车趟次时限。严格按规定配足包车驾驶员,对参加包车客运车辆必须按趟次到具有相应资质的客车维修企

8、业或二级汽车客运站进行安全例检,须提供例检证明及二级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明和其它规定材料,经审核合格后方可发放包车牌证。 (七)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县运管所客运办要经常深入车站和运输企业,不定期组织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登记台账,督促整改落实到位。 三、加强运输组织,科学调配运力 (一)全面开展道路运输市场调研。各运输企业要认真调查、分析春运旅客出行需求,详细了解主要客流方向运力安排情况,合理制定应对正常客流和高峰客流的运输组织方案,针对今年春运期间旅客出行需求和客流特点,做好运力准备,保障春运高效有序。 (二)科学调配运力,强化运输过程

9、实时监控调度。要督促客运企业及时掌握客流变化情况,调整班次密度,合理调配运力,缩短旅客候车时间;要充分发挥现有运输工具和设施的作用,在客流高峰时段,及时启动企业机动运力,增开加班车,确保客流高峰期得到有力输送;要加强对旅客的信息公开,合理疏导旅客,尽可能避免出现旅客滞留现象。 (三)优化运输组织形式。节前,运输企业要组织深入企业、学校、大型厂矿等旅客集中地,安排客运班车和包车组织直达运输。节后,要继续深入外出农民工较为集中点、乡(镇)及村,直接组织运输生产。要把车辆始发地移至农民工家门口,采取包车运输的方式,实行提供 家至厂 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四)规范运力调剂程序。在客流高峰我县因运力不足

10、需补充运力的,以市旅游客运企业运力为主进行调剂,由符合条件的运输企业与市具备经营条件的旅游客运企业签订运力调剂协议,按照运力调剂办理程序,申请所需提供的材料,经县运管所审核后,报市运管处审批进行运力调剂组织实施。 春运期间,进出广东省客运加班和包车继续使用交通运输部统一式样、我省印制的2016年进出广东春运证。承担进出广东加班车或包车任务的企业应当具备省际班车客运资质,或具备省际包车客运资质且车辆数符合从事一、二类班线客运的条件。 四、强化应急保障,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一)制定应急运输预案。各运输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天气、客流特点等因素,针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冰冻、极寒、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和旅

11、客滞留等突发事件,认真制定春运应急运输预案,对运力投放、运输组织方案、应急保障措施等进行统筹安排和系统部署。确保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能有效应对,不发生旅客滞留现象。 (二)做好应急运力储备。各运输企业要严格按照县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建设方案的要求,认真制定道路春运应急运力储备方案,科学组织应急运输车辆与应急运输工作,使应急运输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值班待命,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应对。 (三)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要督促运输企业做好恶劣天气行车的准备,为车辆配备防滑链条等防滑装置。汽车客运站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食品和饮用水,以备旅客滞留时的食用。 (四)加强部门沟通和协作。要加强与气

12、象部门的沟通,提早了解春运期间气象信息,提前发布和部署;要加强与公安交管部门的沟通配合,及时掌握道路管制信息并指导督促运输企业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春运期间安全生工作顺利进行。 (五)确保节日重要物资运输。春运期间,县恒泰物流公司要加强对道路货运市场的监测,在保障煤电油重点物资运输的基础上,优先安排运力运输粮油、肉禽、菜果等节日物资,为各种重要物资和商品的正常流通提供运输保障。交通执法部门不得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随意拦车和检查,务必保障 绿色通道 畅通。 五、优质服务,提升春运服务品质 (一)提高行业服务水平。春运期间,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企业、方便群众出行为工作准则,根据工作实际,适当延长工作时间,节假日安排专人照常上班,及时为运输企业办理各种业务。 (二)加强出行信息服务。春运期间,汽车站要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把班次信息、售票情况、天气状况等信息告知旅客。要采取多设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预订票业务、电话订票等措施,为旅客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出行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