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数学教研组总结.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58929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秀数学教研组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秀数学教研组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秀数学教研组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秀数学教研组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数学教研组总结.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秀数学教研组总结优秀数学教研组总结在2004-2005学年度,经过系统而深入的理论学习,我们组内的教师在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飞跃,无论是在教育、教学,还是在教学改革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显著的成绩。为此,决定申报“优秀教研组”。我们高中数学组现有15位任课教师,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又有开拓创新的中年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青年教师能虚心学习,积极进取,老教师毫无保留地把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其他教师。我们高中数学组始终保持着优良的传统,是一个团结的集体,组内的气氛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组内的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促进。正因为有了这种和-谐的气氛以及,人际环境,所以组内的教研风气浓厚,

2、教师治学严谨,彼此之前经常开诚布公地交流,探讨问题,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融洽、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学期伊始,全组教师首先通过对上学期组内工作的反思,总结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以及哪些不足,根据学校在本学期工作的重点,并结合本组的学科特点,然后共同制定本学期组内的工作计划,计划详实,可操作性强,贴合教师实际。一个学期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同时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保证计划的落实。每次教研组的活动都有明确的内容与主题,不搞形式,真正地做到“教研”,老师们都非常重视组内的每次活动,作为学习、交流、提高的机会。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老师们一年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近20次的培训。其

3、中有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新课标指导下的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改革等。对于每次学习,老师们积极参与,出勤率100,而且,通过理论的学习,更新了教育观念,积极地投入教学实践。在教育、教学、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跨越式的显著成绩。现将本学年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一、第一学期全组开展了“岗位练兵”的活动。全体教师参加。第二学期在上学期活动的基础上,开展了“说课听课评课”的活动,应用问题连续体的理论设计每一节课,每位教师说课时,大家积极发表建议,共同参与设计,评课时,老师们客观、公正地指出优点及不足,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使每位老师的优势得以展现。二、高考及平时区时统一的期末考试,每个备课组的成绩都非常

4、稳定突出,始终保持全区第二名,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李清安老师所带文科班的平均分与十二中相差2分以内,及格率超过十二中居全区第一。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体老师的努力、团结是分不开的。三、公开课。王志江老师上了一节分段函数的区级研讨课。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引起很大反响。何岩老师上了一节儿何画板学函数的区级研讨课,在问题类型连续体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获专家好评。王晓芸教师在数学组开放日上了一节椭圆的几何性质运用问题连续体理论,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及组织形式进行了探索,获专家好评。四、论文王晓芸的问题连续体课例研究收

5、录于多元智能“问题连续体”与课堂教学一书中。王志江的“分段函数的应用”问题连续体教学设计与用几何画板做函数拟合,收录于多元智能“问题连续体”与课堂教学一书中。毛金海、郑新春的双曲线中点弦问题,发表于中国考试。毛金海、王志江两位老师参与编写了由明知白老师主编的高三总复习一书。王志江、王文利、何岩、李清安老师的2003年高考的思考、分析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师大出版社)。五、获奖情况。何岩老师参加丰台教学片断评比获一等奖。王晓芸老师参加丰台区青年教师说课,录像课评比获二等奖。.黎银燕参加丰台区高二青年教师说课评比获二等奖。六、研究性学习及校本课程组内全体教师都积极地参加与并指导了研究性学习,而且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高一备课组的全体教师本学年参加了校本课程,其中何岩、刘继承老师的生活中的数学;刘乐根、王文利老师的数学竞赛,王志江老师的几何画板的应用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现已着手编写校本教材。七、教育教学双肩挑,数学、行政管理双肩挑。我们组内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双肩挑,甚至一人担负多个职务。何岩、刘乐根、黎银燕、郑新春担任班主任工作。何岩老师所带班级的班会成长的故事获区级优秀班会。刘继承老师同时担任学校政教处副主任工作,在政教处的工作也作了一定的成绩。王志江老师同时但任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这一年来尽职尽责,得到了校内老师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