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说明书.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65170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手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机械手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机械手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机械手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机械手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手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手说明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自由度直角坐标机械手设计作 者 姓 名 汪增帅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 付秀琢 专业技术职务 目 录摘 要 1第一章 概述2机械手概述 2机械手历史和现状 4机械手发展趋势6第二章 总体设计 8机械手组成及各部分关系8总体方案拟定9 驱动方式的选择11第三章 机械系统设计13机械手的结构设计13传动结构的设计15导轨的设计20轴承的选择21电机的选择22第四章 总结25致谢25参考文献26摘 要在工业上,自动控制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机床控制,计算机系统,机械手等。而工业机械手是相对较新的电子设备,它正开始改变现代化工业面貌。本设计为三自由度直角坐标型工业机械手

2、,其工作方向为三个直线方向。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它执行将工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一简单的动作,本文是对整个设计工作较全面的介绍和总结。关键词:三自由度 直角坐标 工业机械手ABSTRACTIt is starting to change the modern industrial landscape. The design for the industrial robot of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Cartesian coordinate its work direction for the three linear directions. The role

3、of the controller, which performs the workpiece moved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 of this simple action, This is the entire design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and summary. Keywords: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rectangular coordinates; industrial robot第一章 概述机械手概述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化工等连续

4、性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已基本得到解决。但在机械工业中,加工、装配等生产是不连续的。专用机床是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的有效办法;程控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自动化机械是有效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办法。但除切削加工本身外,还有大量的装卸、搬运、装配等作业,有待于进一步实现机械化。机械手的出现并得到应用,为这些作业的机械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业机械手”(Industrial Robot)多数是指程序可变(编)的独立的自动抓取、搬运工件、操作工具的装置(国内称作工业机械手或通用机械手)。机械手是一种具有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工作程序固定的自动化装置。机械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修容易的优势,但

5、功能较少,适应性较差。目前我国常把具有上述特点的机械手称为专用机械手,而把工业机械人称为通用机械手。简而言之,机械手就是用机器代替人手,把工件由某个地方移向指定的工作位置,或按照工作要求以操纵工件进行加工。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也即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操作。它是除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操作机(Manipulator)。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械手来进行探

6、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专业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生产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通常被称之为“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机械手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关节型机械手以其结构紧凑,所占空间体积小,相对工作空间最大,甚至能绕过基座周围的一些障碍物等这样一些特点,成为机械手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世界一些著名机械手的本体部分都采用这种机构形式的机械手。要机械手像人一样拿取东西,最简单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套类似于指、腕、臂、关节等部分组成

7、的抓取和移动机构执行机构;像肌肉那样使手臂运动的驱动传动系统;像大脑那样指挥手动作的控制系统。这些系统的性能就决定了机械手的性能。一般而言,机械手通常就是由执行机构、驱动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部分组成,如图 1-1 所示。图1-1 机械手的一般组成机械手的机械系统主要由执行机构和驱动传动系统组成。执行机构是机械手赖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实体,通常由连杆和关节组成,由驱动传动系统提供动力,按控制系统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驱动传动系统主要包括驱动机构和传动系统。驱动机构提供机械手各关节所需要的动力,传动系统则将驱动力转换为满足机械手各关节力矩和运动所要求的驱动力或力矩。有的文献则把机械手分为机械系统、驱动

8、系统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其中的机械系统又称操作机(Manipulator),相当于本文中的执行机构部分。 机械手的历史和现状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它的结构特点是机体上安装一回转长臂,端部装有电磁铁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型的。日本是工业机械手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两种典型机械手后,大力从事机械手的研究。目前工业机械手大部分还属于第一代,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控制;控制方式则为开环式,没有识别能力;改进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和提高精度。第二代机械手正在加紧研制。它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

9、想的能力。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反馈,使机械手具有感觉机能。第三代机械手(机械手)则能独立地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它与电子计算机和电视设备保持联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和柔性制造单元FMC(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 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工业机械手研究制造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十分活跃,欧美各国和其他国家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很多。国际工业机械手会议ISIR决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和研究机械手的发展及应用问题。目前,工业机械手主要用于装卸、搬运、焊接、铸锻和热处理

10、等方面,无论数量、品种和性能方面还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使用工业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的,主要是在危险作业(广义的)、多粉尘、高温、噪声、工作空间狭小等不适于人工作业的环境。在国外机械制造业中,工业机械手应用较多,发展较快。目前主要应用于机床、模锻压力机的上下料,以及点焊、喷漆等作业,它可按照事先制订的作业程序完成规定的操作,但还不具备传感反馈能力,不能应付外界的变化。如发生某些偏离时,就将引起零部件甚至机械手本身的损坏。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针对于上述各个领域的机械手系统的应用和研究对系统本身也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制造业要求机械手系统具有更大的柔性和更强大的编程环境,适

11、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过程。计算机集成制造(CIM)要求机械手系统能和车间中的其它自动化设备集成在一起。研究人员为了提高机械手系统的性能和智能水平,要求机械手系统具有开放结构和集成各种外部传感器的能力。然而,目前商品化的机械手系统多采用封闭结构的专用控制器,一般采用专用计算机作为上层主控计算机,使用专用机械手语言作为离线编程工具,采用专用微处理器,并将控制算法固化在EPROM中,这种专用系统很难(或不可能)集成外部硬件和软件。修改封闭系统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如果不进行重新设计,多数情况下技术上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是研究和使用具有开放结构的机械手系统。美国工业机械手

12、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963-1967年为试验定型阶段。1963-1966年,万能自动化公司制造的工业机械手供用户做工艺试验。1967年,该公司生产的工业机械手定型为1900型。(2)1968-1970年为实际应用阶段。这一时期,工业机械手在美国进入应用阶段,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68年订购了68台工业机械手;1969年该公司又自行研制出SAM新工业机械手,并用21组成电焊小汽车车身的焊接自动线;又如,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32条冲压自动线上的448台冲床都用工业机械手传递工件。(3)1970年至今一直处于推广应用和技术发展阶段。1970-1972年,工业机械手处于技术

13、发展阶段。1970年4月美国在伊利斯工学院研究所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工业机械手会议。据当时统计,美国大约200台工业机械手,工作时间共达60万小时以上,与此同时,出现了所谓了高级机械手,例如:森德斯兰德公司(Sundstrand)发明了用小型计算机控制50台机械手的系统。又如,万能自动公司制成了由25台机械手组成的汽车车轮生产自动线。麻省理工学院研制了具有有“手眼”系统的高识别能力微型机械手。其他国家,如日本、苏联、西欧,大多是从1967,1968年开始以美国的“Versatran”和“Unimate”型机械手为蓝本开始进行研制的。就日本来说,1967年,日本丰田织机公司 引进美国的“Versat

14、ran”,川崎重工公司引进“Unimate”,并获得迅速发展。通过引进技术、仿制、改造创新。很快研制出国产化机械手,技术水平很快赶上美国并超过其他国家。经过大约10年的实用化时期以后,从1980年开始进入广泛的普及时代。我国虽然开始研制工业机械手仅比日本晚5-6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工业机械手技术的发展比较慢。目前我国已开始有计划地从国外引进工业机械手技术,通过引进、仿制、改造、创新,工业机械手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机械手发展趋势国内各行各业对机械手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国内市场将稳步增长,根据目前的现状,我国机械手近几年发展的形式将会怎样呢?根据我们的分析将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从国际市场来看,机

15、械手工业是一种高投入低赢利的产业,市场竞争极为激烈,机械手工业必须上一定规模才有利润可言,才有必需的开发投入,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世界上机械手产量最大的三家公司年产机械手数均超千台以上,其中ABB公司达到9000台,安川电机公司近2500台,KUKA公司近2000台,从国内现状来看,大公司、大企业通过与外国机械手公司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资金,逐步规模化生产机械手,把国内机械手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首钢集团公司与安川电机公司合资的首钢莫托曼公司、唐山电子设备厂与松下电器公司合资的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与德国KUKA公司合作、济南二机床公司与美国ISI机械

16、手公司合作等等。这些合资合作的开展,将会有效地推动中国机械手工业的进步,全面促进中国机械手工业水平的提高,但是它也会和其他外国机械手公司一样,冲击中国机械手市场,影响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中国机械手产业的形成,也会使国内其他的机械手生产厂家面临一种严峻的挑战。2由注重机械手单机开发过渡到成套开发机械手应用系统生产机械手多的大型公司,可以凭借规模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益,而一些中小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国外许多中小公司把自己的市场定位在机械手系统集成或某些有特长领域,从而形成自己的局部优势,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如奥地利IGM公司以向用户提供大型机械

17、手焊接系统著称,机械手在系统中只占售价的1/3左右,卖单台机械手赢利甚微,而卖机械手系统却赢利可观。意大利COMAU公司以承接压机生产线见长,在这里,机械手系统是促销售的关键。我国国内机械手生产厂家规模大都较小,甚至谈不上规模,而国内一般企业又没有能力将机械手有效地集成到生产系统中去,因此,那些进行系统集成并向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公司,在机械手市场中将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内机械手生产厂家中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以承接涂装自动化生产线见长,累计产值近2000万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承接焊接生产线,累计产值近5000万元,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手研究所的机械手码垛生产线正在产业化,累计产值超

18、千万元。3机械手开发走开放型科研之路国内通过“七五”机械手技术攻关,已具备了生产国产机械手的基础,但国产机械手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可靠性上,都与国外机械手差相当一段距离,要尽快缩短这种距离,必须走一条开放型的自主科研道路。1)多方筹措开发资金,通过政府部门投资、用户单位投资、自我积累、外商投资、银行贷款等形式,筹措国产机械手的开发资金。2)消化和利用国外机械手技术、资料、样机和关键元器件,为我所用。3)选择引进国外质量可靠的机械手零部件和元器件。4)大力开展国内合作,利用国内技术优势,开发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国产机械手产品。5)注意机械手产品的高可靠性,使国产机械手的可靠性与国外机械手具有可比性,

19、同时要做到低成本、易操作。第二章 总体设计机械手的组成及各部分关系概述 机械手的组成图它主要由机械系统(执行系统和驱动系统)、控制检测系统及智能系统组成。 A、 执行系统:执行系统是工业机械手完成抓取工件,实现各种运动所必需的机械部件,它包括手部、腕部、机身等。 (1) 手部:又称手爪或抓取机构,它直接抓取工件或夹具。 (2) 腕部:又称手腕,是连接手部和臂部的部件,其作用是调整或改变手部的工作方位。 (3) 臂部:是支承腕部的部件,作用是承受工件的负荷,并把它传递到预定的位置。 (4) 机身:是支承手臂的部件,其作用是带动臂部升降或俯仰运动。 B、 驱动系统:为执行系统各部件提供动力,并驱动

20、其动力的装置。常用的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和电传动。本设计使用的是电传动。 C、 控制系统:通过对驱动系统的控制,使执行系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当发生错误或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 D、 检测系统:作用是通过各种检测装置、传感装置检测执行机构的运动情况,根据需要反馈给控制系统,与设定进行比较,以保证运动符合要求。 各部分关系图 总体方案拟定本设计喂三自由度机械手,其工作方向为X,Y,Z三个直线方向。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它执行将工件从一个位置放到另一个位置,以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力劳动。本文是对整个设计工作较全面的介绍和总结。工件搬运图除去机械手的总体框架驱动方式的选择机械手常用的驱动方式有液

21、压驱动、气压驱动和电机驱动三种类型。这三种方法各有所长,各种驱动方式的特点见表2-1表2-1三种驱动方式的特点对照内容驱动方式液压驱动气动驱动电机驱动输出功率很大,压力范围为50140Pa大,压力范围为4860较大控制性能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控制精度较高,输出功率大,可无级调速,反应灵敏,可实现连续轨迹控制气体压缩性大,精度低,阻尼效果差,低速不易控制,难以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连续轨迹控制控制精度高,功率较大,能精确定位,反应灵敏,可实现高速、高精度的连续轨迹控制,伺服特性好,控制系统复杂响应速度很高较高很高结构性能及体积结构适当,执行机构可标准化、模拟化,易实现直接驱动。功率/质量比大,体积

22、小,结构紧凑,密封问题较大结构适当,执行机构可标准化、模拟化,易实现直接驱动。功率/质量比大,体积小,结构紧凑,密封问题较小伺服电动机易于标准化,结构性能好,噪声低,电动机一般需配置减速装置,除DD电动机外,难以直接驱动,结构紧凑,无密封问题安全性防爆性能较好,用液压油作传动介质,在一定条件下有火灾危险防爆性能好,高于1000kPa(10个大气压)时应注意设备的抗压性设备自身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直流有刷电动机换向时有火花,对环境的防爆性能较差对环境的影响液压系统易漏油,对环境有污染排气时有噪声无续表2-1三种驱动方式的特点对照在工业机械手中应用范围适用于重载、低速驱动,电液伺服系统适用于喷涂机械

23、手、点焊机械手和托运机械手适用于中小负载驱动、精度要求较低的有限点位程序控制机械手,如冲压机械手本体的气动平衡及装配机械手气动夹具适用于中小负载、要求具有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和轨迹控制精度、速度较高的机械手,如AC伺服喷涂机械手、点焊机械手、弧焊机械手、装配机械手等成本液压元件成本较高成本低成本高维修及使用方便,但油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方便较复杂机械手驱动系统各有其优缺点,通常对机械手的驱动系统的要求有:1)驱动系统的质量尽可能要轻,单位质量的输出功率要高,效率也要高;2)反应速度要快,即要求力矩质量比和力矩转动惯量比要大,能够进行频繁地起、制动,正、反转切换;3)驱动尽可能灵活,位移偏差和速

24、度偏差要小;4)安全可靠;5)操作和维护方便;6)对环境无污染,噪声要小;7)经济上合理,尤其要尽量减少占地面积。经上述分析此三自由度机械手X,Y,Z方向驱动及机械手的驱动采用电机驱动。第3章 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手的结构设计搬运机械手能够模仿人手部的部分动作,按照设定的程序、轨迹和要求,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单调持久的作业,实现一些人工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这不仅可以使人手避免出现可能的危险情况,保障生产安全,还能促进工作线的流水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自动化装置。根据对机械手的工艺过程及控制要求分析,机械手的动作过程如图所示

25、:原点下降抓紧X,Y,Z方向的运动放松以下是机械手的视图表示:三视图传动机构的设计 表4-1 工业机器人常用传动方式的比较工业机器人常用传动方式的比较传动方式特点运动方式距离应用部件圆柱齿轮用于手臂第一转动轴提供大扭矩转转近臀部锥齿轮转动轴反向垂直相交转转近臀部、腕部涡轮蜗杆大传动比,重量大,有发热问题转转近臀部、腕部行星传动大传动比,价格高,重量大转转近臀部、腕部谐波传动很大的传动比,尺寸小,重量轻转转近臀部、腕部链传动无间隙,重量大转转、转移远移动部分、腕部同步齿形带有间隙和振动,重量轻转转、转移远腕部、手抓钢丝传动远距离传动力性能很好转转远腕部、手抓齿轮齿条精度高,价格低转移、移转远腕部

26、、手抓、臀部传动机构是指向各轴传递运动和动力,以实现轴间的相对移动,在三自由度直角坐标机器人中,其主要传动机构为平移型传动机构。从上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传动方式的对比。机械传动机构,可以将动力所提供的运动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变,被人们有目的地加以利用。我国古代传动机构类型很多,应用很广,除了上面介绍的以外,像地动仪、鼓风机等等,都是机械传动机构的产物。我国古代传动机构,主要有齿轮传动、绳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只用来传递运动,强度要求不高。至于生产上所采用的齿轮,要传递较大的动力,受力一般较大,强度要求较高。古代在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进行提水、粮食加工等工作时,都要应用此类齿轮。例

27、如在翻车上,须应用一级齿轮传动机构,以改变运动的方位和传递,适应翻车的工作要求。其工作示意图如下图4-2。 齿轮传动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它不但可以传递运动角位移和角速度,而且还可以传递力和力矩。图4-2链传动 链,在我国古代出现很早,商代的马具上已有青铜链条,其他青铜器和玉器上也有用链条作为装饰的。西安出土的秦代铜车马上,有十分精美的金属链条。但这都不能算是链传动。作为动力传动的链条,出现在东汉时期。东汉时毕岚率先发明翻车,用以引水。根据其工作原理和运动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链传动。翻车的上、下链轮,一主动,一从动,绕在轮上的翻板就是传动链,这个传动链兼做提水的工作件,因此,

28、翻车是链传动的一种特例。到了宋代,苏颂制造的水运仪象台上,出现了一种“天梯”,实际上是一种铁链条,下横轴通过“天梯”带动上横轴,从而形成了真正的链传动。绳带传动 这是一种利用摩擦力的传动方式。在西汉时,四川出产井盐,在凿井、提水时,都是用牛带动大绳轮,收卷绕过滑轮上的绳索,来提升凿井工具、卤水等。西汉时出现的手摇纺车,是一种典型的绳带传动。在西汉时期的画像石上,有几幅手摇纺车图,可以清楚地看到:大绳轮主动,通过绳索带动纱锭,用手摇大绳轮旋转一周,纱锭旋转几十周,效率很高。以后出现的三锭、五锭的纺车,效率就更高了。元代的水运大纺车,也是用绳带传动的。东汉时,冶金手工业有一项重要发明“水排”,用于

29、鼓风。这种绳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水力推动卧式水轮旋转,水轮轴上装有大绳轮,通过绳带带动小绳轮,小绳轮轴上端曲柄随之旋转,通过连杆推动鼓风器鼓风。这种水排鼓风效力很高,可以抵得上几百匹马鼓风。它的出现,标志着东汉时发达的机械已经在我国出现了,因而意义十分重大。在经过了以上论证后,我决定采用齿轮链传动机构。现在我以图4-3为例来说明齿轮链传动的转换关系。 图4-3在设计这个齿轮链传动机构的时候我主要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齿轮链的引入会改变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从而使驱动电机的响应时间减少,这样伺服系统就更加容易控制。输出轴转动惯量转换到驱动电机上,等效转动惯量的下降与输入输出齿轮齿数的平方成正比。二是

30、在引入齿轮链的同时,由于齿轮间隙误差,将会导致机器人手臂的定位误差增加;而且,假如不采取一些补救措施,齿隙误差还会引起伺服系统的不稳定性。滑动螺旋的特点: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实现逆行程自锁,工作安全可靠;摩擦阻力大,传动效率低;容易磨损,轴向刚度较差。 滚珠螺旋的特点: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磨损小、寿命长、工作可靠性好;具有运动的可逆性,应设防逆动装置;轴向刚度较高,抗冲击性能较差;结构复杂,加工制造较难;预紧后得到很高的定位精度(约达5um/300)和重复定位精度(可达12um)。参照设计要求发现,滑动螺旋和滚动螺旋均可满足要求,拟选定滑动螺旋传动方式。1.滑动螺旋传动特点(1)螺杆转

31、动一周,螺母移动一个螺距(弹头螺纹)。因为螺距一般很小,所以在转角很大的情况下,能获得很小的直线位移量,可大大缩短机构的传动链,故装置结构紧凑。(2)具有较好的增力作用。只要给主动件一个较小的转矩,从动件即能获得较大的转矩。(3)由于工作台采用滑动螺旋设计,存在较大的滑动摩擦,致使其效率偏低,磨损较快。2.螺杆材料、热处理及精度所有轴的制造材料均为45号钢。螺纹部分采用表面淬火处理,保证硬度达到45HRC,使螺纹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考虑传动工作台的技术要求和安装限制,选取公差等级为h7级的基轴制配合。3.螺纹数据的初步设计与校核考虑到实际中轴向力的影响较大,选取梯形螺纹作为基本齿形。根据GB

32、/T ,。试取(外螺纹)公称直径,对应的中径,小径,螺距。由GB/,对于h7的梯形外螺纹,中径的极限尺寸,。现实中,滑动螺旋传动的失效性是主要是螺纹的磨损、螺杆的变形或螺纹的断裂等。因此,滑动螺旋传动的校核通常包括耐磨性、刚度、稳定性及强度等方面。根据使用需要,还需进行驱动力矩、效率与自锁等其他方面的计算。(1)螺旋升角及诱导摩擦角,得查表【1】,钢的摩擦系数,因而其中,梯形螺纹的牙型半角(2)轴向力的确定根据要求,载重。设计中留出预留量,即考虑径向力,取,则。根据力的合成原理,得 (3)耐磨性校核因为磨损的速度与螺纹工作表面大小有直接关系,所以为了提高螺旋传动寿命,必须限制螺纹工作表面压强,

33、即:这里,取梯形螺纹螺纹工作高度。试选用整体式螺母(),因而。这里初步确定螺纹材料为45号钢,为兼顾螺纹的硬度和韧性要求,进行比表面淬火处理,保证HRC在4050。查表【1】得45号钢的许用压强 。显然,有成立,合格。又螺母螺纹扣数,合格。(4)驱动力矩、传动效率及自锁性校核对于单线螺杆,。视螺旋副克服摩擦力的力矩为其驱动力矩,即 传动效率 显然,故当驱动力矩去除后,螺旋将会自锁,实现“稳定刹车”。(5)刚度校核在长度为1m的螺纹上,因轴向载荷和转矩作用而产生的螺距累计变化量查表1【1】可知,精度等级合格。 表1精度等级5678910153055110(6)稳定性校核螺杆在受轴向载荷时,应防止

34、螺杆长度与直径比过大而造成侧向弯曲。显然,有螺杆最大工作长度螺纹部分长度工作行程+螺母高度工作行程+旋合长度,即螺杆失稳时的临界轴向载荷。其中,支撑状况选定为两端固定(即轴向和径向均存在载荷作用),取支撑系数 综上,有(安全系数),合格(7)强度校核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螺杆强度,即杆所受应力查表【1】得45号钢得许用应力显然,合格(8)重复精度校核由GC-101-60,查得在h7精度等级下每一螺距的螺距误差为,螺距的累积误差为:25,100,300;牙型半角允差为20。因此,由螺杆传动造成的重复精度,合格至此,所选外螺纹的所有技术指标均已校验完毕,结果在合格范围之内。因而,最终确定所选外螺纹各技

35、术数据如下:公称直径,中径(,),小径,螺距,螺旋升角内外螺纹精度及配合:材料及热处理:45#钢表面淬火处理(HRC=45)误差分析:螺距累计误差:20,100,300,工作距离751-1220mm。重复精度被控制在在内,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导轨的设计滑动摩擦导轨的运动件与承导件直接接触,优点:结构简单、接触刚度大,缺点:摩擦阻力大、磨损快、低速时易产生爬行现象。在此我们选择滑动圆柱形导轨。材料: 用于导轨的材料,应具有耐磨性好,摩擦因数小,并具有良好的加工和热处理性质。本设计导轨材料应选用HT200,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灰铸铁密度为=cm3。此灰铸铁导轨的硬度一般为180200HBW。为了提

36、高导轨表面硬度,采用表明淬火工艺,表面硬度可达55HRC,导轨的耐磨性可提高13倍。轴承的选择选择轴承的类型与多种因素有关,通常根据下列几个因素: 允许空间;载荷大小和方向。例如既有径向又有轴向联合载荷一般选用角接触球轴承或圆锥滚子轴承,如径向载荷大,轴向载荷小,可选深沟球和外圈都有挡边的圆柱滚子轴承,如同时还存在轴或壳体变形大及安装对中性差,可选用推力调心滚子轴承;轴承工作转速;旋转精度;轴承的刚性;轴向游动。由上综合:本设计选用深沟球轴承。根据与丝杆的装配关系及尺寸,对照下表查找是合适轴承大小:由以上对照表,我选择 轴承代号6002的深沟球轴承 基本数据如下: 基本参数(尺寸):d=15m

37、m D=32mm B=9 a= 安装尺寸(mm): da= Da= ras=电机的选择机械手驱动系统各有其优缺点,通常对机械手的驱动系统的要求有:1)驱动系统的质量尽可能要轻,单位质量的输出功率要高,效率也要高;2)反应速度要快,即要求力矩质量比和力矩转动惯量比要大,能够进行频繁地起、制动,正、反转切换;3)驱动尽可能灵活,位移偏差和速度偏差要小;4)安全可靠;5)操作和维护方便;6)对环境无污染,噪声要小;7)经济上合理,尤其要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本设计选定为伺服电机,选定一款80CB系列交流伺服电机,数据如下:绝缘电阻500VDC 100MW Min 绝缘强度1500VAC 1Minute

38、环境温度 -20 +50 绝缘等级B级技术参数:技术参数单位80CB050C-010000 80CB075C -01000080CB100C -010000货物编码031398031400031410额定输出功率W5007501000额定转矩Nm瞬间最大转矩Nm额定转速rpm3000最高转速rpm3600电机转子惯量kgcm2转矩系数Nm/A额定相电流A瞬间最大相电流A电枢绕组相电阻电枢绕组相电感mH机械时间常数ms电气时间常数ms重量kg编码器P/R2500负载惯量负载惯量电机转子惯量10(倍)适配驱动器GS0075AGS0075AGS0100A外形尺寸 单位:mm80CB050C-0100

39、0080CB075C-01000080CB100C-010000L114131150通过计算对比选定型号为80CB050C-010000第4章 总结总结本次设计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总体方案的确定。经综合考虑,确定采用电力驱动形式,具有手部的上下左右前后三个自由度的运动,级夹子的松放,使整体的结构小型化,2机械结构设计研制。机械结构比较复杂,从整体布局来看,实现了模块化,大量采用标准化通用元配件,从而使成本大为降低,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性。各自由度自成体系,又能协调的组织在一起,其各个部分连接处线条分明、直观性好,其各个部件可以分别拆卸,快速更换,方便维修。综上,通过近三个月的毕业设计,经过资料的

40、收集、方案的选择比较和论证,到分析计算,再到工程图纸的绘制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我对大学三年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对工程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准确。使我真正感受到仪器设计在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使我深深体会到:要真正完成一个零部件的设计,不但要掌握仪器设计、互换性、误差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继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要善于学习新的知识,只有将这两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和有机结合,才能设计出合格的装置来。同时,我对于AutoCAD软件的使用,也在这段时间里有了质的飞跃。越是熟悉AutoCAD的使用,我越是惊讶于这款软件的强大和实用,同时也感慨于自己所学还远远不够,我想,只有

41、不断的汲取知识、向他人学习,才能做到更加灵活、熟练的掌握这款机械设计人员的“必修软件”。设计开始时,由于缺乏设计经验,加之对各方面技术标准的不甚了解,我的设计曾一度停滞不前。但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分析,大量查找阅读相关资料,和同学们积极讨论,并经常寻求老师的指导,终于使自己的设计思路愈发清晰、明朗,最终完成了包括装配图、零件图和设计计算说明书在内的所有实验任务。这一切,使我真正体会到:端正的设计态度和良好的合作意识是所有设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经过这段时间的不断摸索和设计,令我对仪器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浓厚的科研兴趣,使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受其益。诚

42、然,我的设计中可能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我相信:我已经倾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而这次的实验设计就像是里程碑一样,必将见证我今后的不断成长和进步!在计算校核时,为了弄清一个陌生的知识点,上网搜索、查询手册、求助老师,真是做到了多管齐下。在AutoCAD做图中,更是一次次的重复着查询、讨论、纠错、复查的繁琐步骤。可以说,最后的成果里倾注了我的精力与心血。在这段时间里,我真正将我在大学所学和所用结合了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收获是难以估价的。古人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坚信,付出的努力总会有回报,以后我会做的更好!致 谢 本次毕业设计工作是在付秀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她那丰富的

43、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专业孜孜不倦的敬业态度让我感触很深。她给予了我们充分的指导,并且还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她身上,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还学到了一种严谨的求知精神。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以后继续学习的榜样。为此,学生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多的同学和老师给予了我很大大的帮助。在这难忘的三个多月中,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的设计不可能这样顺利的完成。在此,对这些同学和老师也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我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图书馆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给我们提供了必要的资料,使我的设计工作得到了顺利进行,并最终按时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在此,也一并对他们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参考文献1王晓莉,机械制图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2邱士安,机电一体化技术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李华,机械制造技术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倪兆荣,张海筹,机械工程材料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5唐剑兵,机械基础与结构设计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6郑向华,唐剑兵,机械基础与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7杨好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8王淑英,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9张继和等,电机控制与供电基础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