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6827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执法监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是一个城市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手段,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复杂、矛盾较多,特别是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尤为突出。为全面了解XX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我们专门组成调研活动小组,对XX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现状 XX县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由县城乡规划局及其下属的县规划执法监察大队具体承担。县规划局共有干部职工48人,其中规划执法监察大队22人,有高级政工师1人,工程师5人,助理工

2、程师4人。全县规划区范围136.9平方公里,规划区用地面积29.7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XX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县总人口达到26.7万人,城镇人口已突破14.3万人,面对有限的城市建设用地资源,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不断显现出来。受历史传统条件影响,XX县城市建设现代化程度并不高,县城楼房规模相对不足,多数住房依旧为窑洞、平房等老旧建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群众对于改善住房条件的利益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群众法律意识、规划意识的缺失,导致在区域整体开发、灾后重建、个人旧宅改建等建设过程中,一些违法占地、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低修高等违建行为屡屡发生,涉及群众与开发商之间、邻里之间的利益纠

3、纷和矛盾问题亦十分突出。以2014年为例,全县累计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83起,涉及住房400余孔间,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共实施违建拆除30余起次,拆除面积2500余平方米;处理各种纠纷10多起,处理信访案件24起,涉及5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有力开展,有效遏制了多年来形成的各种违法乱建之风,保障了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但在具体执法监察过程中,发现仍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执法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以来社会法制建设的滞后和城市规划宣传教育的缺失,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规划意识和城市意识十分淡薄,规划执法的社会基础

4、十分薄弱。群众不能正确认识和理性对待执法工作,受经济利益驱动,想方设法阻挠、逃避执法,不惜违法也要维护自身利益,部分群众对规划执法工作有较大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公然抗法行为。 2.利益矛盾复杂。规划执法事关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涉及的矛盾和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在执法监察过程和具体案件处理中,既要注意执法的合法性,又要顾及群众的利益损失和保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如何平衡和处理这些具体矛盾和利益,成为了执法工作的难点。 3.执法缺乏强制力。规划执法监察本身缺乏强制性手段,存在取证难、处罚难、周期长等多个困难,在面对一些违法建设单位和个人逃避执法、拒不配合、甚至恶意阻挠执法等情况时,多以说服教育为主,缺

5、乏有效的强制手段予以惩治,严重削弱了执法工作的权威性。 4.执法力量不足。XX县规划执法监察大队组建时人员由各单位抽调,绝大多数专业不对口,城市规划、办案勘验、案件审理等专业对口人才严重匮乏,执法队伍整体业务能力有限,技术力量十分薄弱。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规划执法监察工作任务量不断加大,现有执法人员短缺严重,按全县规划区控制面积136.9平方公里计算,由县规划执法监察大队22名干部平均划分,每人需要管控6平方公里以上面积,执法监察难以监管到位。 5.执法装备欠缺。执法监察工作需要随时对一些违建行为进行巡查和监管,而全县目前仅有2辆执法巡查车,且均老化严重,性能较差,很难保证执法巡查全面到位。

6、执法监察工作缺少必要的专业拆违装备,对一些大型违建,单靠人力拆除力量十分有限,而租赁社会上的拆违机械往往费用较高,又常常不能及时到位,难以满足执法拆除工作的需要。 6.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规划执法监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执法过程涉及乡镇、国土、人防、林业、交通、水务、消防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各自为战,有时甚至相互制肘、推诿扯皮,行政执法力量不能有效整合,规划执法监察工作阻力较大。 三、建议及对策 1.继续加强规划执法宣传力度,有力促进全县规划法治意识形成。一要抓好常态化宣传,在坚持长期抓好常规性宣传的同时,重点对社会各阶层进行广泛宣传交流,特别要注重对基层镇、村干部进行长

7、期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执法工作的社会认同,夯实规划执法监察工作基础。二要开展信息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宣传渠道,积极搭建执法工作沟通交流平台,长期向广大群众宣传规划法律法规、建设审批流程、违建典型案例等内容,及时解决群众对执法工作产生的疑虑,不断加深群众对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三要重视人性化宣传,在依法曝光惩处反面典型、发挥震慑作用的同时,积极宣传全县规划执法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坚持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引导群众,努力取得广大群众对规划执法监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全社会形成自觉遵守和维护规划政策法规的良好氛围。 2.加大规划执法前期工作力度,着力破解执法监察工作重点难点。一要

8、建立完善有效的规划执法监管体系,坚持“批前、批中、批后”全程监管,实施执法监察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各方面、各层次的作用,认真落实规划执法监管责任制,确保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位。二要进一步强化批前监管,坚持源头管控,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违建情况动态,及早有效查处违建行为,把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把矛盾和损失降到最低。三要探索设立违建监督举报奖励资金,充分发挥社区干部、街道卫生保洁员等基层力量的监督作用,鼓励引导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规划执法监察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违章建设 “人见人管、无处藏身”的有利局面。 3.加强各部门之间组织协调,进一步夯实执法监察工作组织基础。一要推行城乡规划执法监察工作责任制,要

9、进一步夯实国土、规划、乡镇等相关单位工作职责,强化任务责任分解落实。二要健全规划执法监察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各单位之间沟通联系,在县规委会统一领导下,由县规划局牵头,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召开规划执法监察工作联席会议,通报规划工作动态,研究工作重点难点,开展具体工作协调,积极构建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要探索建立集中执法机制,充分整合各方面行政资源,全力构建执法工作合力,积极完善各执法部门集中工作力量、集中办理审批、集中进行管理、集中组织执法的工作新机制,进一步促进规划执法监察工作有序、有力、有效。 4.加强执法队伍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法监察工作科学化水平。一要积极引进规划执法业务人才,

10、不断充实规划执法工作力量,切实提高执法科学化水平,以适应全县城乡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二要加强现有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在抓好基础业务培训的同时,通过设立专项培训经费,选派年轻业务干部到大中专院校进行针对性脱产培训,短期内尽快提升干部业务素质,从而有效改善全县规划执法队伍业务能力不足的现状。三要强化超前意识,要积极组织全县规划执法干部外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城乡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从而更好促进XX县城乡建设及规划执法工作长远健康发展。四要继续加强规划执法队伍内部管理,要长期坚持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成果,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要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

11、双责”,坚持公开透明执法,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粗暴执法、徇私舞弊等违法乱纪行为;要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咨询服务,继续完善规划审批办案一站式办理机制,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提供各方面有效服务,确保规划执法监察工作依法、公正、公开、有效。 5.加大工作力量投入,切实抓好规划执法监察工作后勤保障。一要加大技术力量投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采购必要的专业拆违设备,增配足够的巡查车辆,确保执法监察工作迅速有力。二要加大工作经费投入,规划执法监察工作任务量大、随时性强,执法人员经常需要值班加班,必要的值班和误餐补助能够有效调动执法一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证规划执法工作高效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