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的设计.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29572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的设计.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摄 影 基 础 课题教案班级: 时间: 编号: 课 题名 称章节:第5章摄影用光教研组长审批签字:时间:教 学目 标(1)技术理论知识:掌握摄影用光的基本特征、光在摄影中的作用;了解摄影用光的光位、不同光位在摄影中的应用掌握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布光方法;了解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2)职业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教 学重难点关键点重难点:光在摄影中的作用关键点:摄影的布光方法教 学对 策分 析(1)教学组织与方式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知识的多少;使用优秀的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2)教学分析:本次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照相机的布光方法,

2、为日后学习其他摄影技巧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本次课程,能够初步了解光有摄影中的作用。(3)重要的实际训练目的:熟练的掌握使用照相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拍摄一张手动档拍摄的照片。教 学准 备(1)设备:电脑,ppt软件、佳能单反照相机(2)标准:电视、投影仪显示正常(3)环境: 教室和校内环境教 学小 结 教学设计 编号: 环 节时 间教 学 内 容 及 要 求教学对策课程环节第一节课 至第二节课拍摄任务设计:一、复习上次课程所学重点并导入新学习的内容二、通过具体的项目来分析总结知识要点三、项目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得出如何实际操作中的要点。四、总结理论内容(概述): 第一节课程 了解摄影

3、用光的特征 第二节课程 摄影布光实践 理论知识要点详解 编号: 环 节时 间主 要 内 容方法手段第一节课至第二节课第四节【引言】都说摄影是一门光和影的艺术,光,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之一。没有了光,摄影师与相机都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但光线并不仅是用来记录影像的工具。光线条件不同,照片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冬季的照片天生就是冷色调的。白雪会反射天空的光线,在清晨或傍晚会呈现出紫色。在这幅雪景作品中,摄影师一直等到最后一缕阳光触及树梢时才按下快门,温暖的落日余辉与冷紫色的雪景之间的对比令这张照片非常出彩。5.1 摄影用光基础摄影师要训练自己留心光线变化的本领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来源和颜

4、色。5.1.1 光的基本特征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或人工光,都有其特征如下。1. 明暗度光的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太阳光下拍摄人物,充满阳刚味道的面部轮廓在强光下的表现更理想,显示坚强的个性。2. 方向如果光只有一个光源,方向很容易确定。而有多个光源诸如多云天气的漫射光,方向就难以确定,甚至完全迷失。3. 色彩光的色彩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电子闪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光源的色彩,强化人物特性。5.1.2 光在摄影中的作用光是摄影中的物质基础,光在摄影中

5、的作用如下。1. 表现物体的结构和颜色在大自然中,不同物体的外部形状、表面结构、表面颜色和质感都是不同的。人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外部形状、结构、颜色和质感,是因为物体对光线的反射所致。例如,浅色的物体反射光多,深色物体反射光少;表面光滑的物体所反射的光,光质硬,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表面粗糙的物体所反射的光方向性不强,光质软,具有漫反射的性质;半粗糙面的物体所反射的光,具有定向反射和漫反射双重性质。 2. 表现物体的空间位置 自然界的物体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然而,摄影是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物体的。因此,要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就必须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才能通过平面的摄影作品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

6、透视效果。3. 制造特定的气氛摄影中,可利用光线的变化来制造特定的气氛。自然界的光线千变万化,有时晴空万里,有时乌云密布;有光线强烈的中午,有光线较暗的早晨和傍晚。利用不同的自然光照明拍摄的摄影作品能使人们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5.1.3 光的分类在摄影用光中,光线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这是摄影用光前一定要掌握的知识。1. 按光源性质分类按光源的性质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类。自然光。我们在户外摄影遇到的光线基本上就是自然光了。自然光就是太阳直接提供给我们的光。人造光。人造光在摄影里面特指摄影师为了达到创作意图而设置的人造光源。布光灯和闪光灯都属于人造光。2. 按光线的投射方向

7、按光的投射方向分为二类,直射光和散射光。(1)直射光直射光又称为硬光。光线未经任何遮挡、折射,直接照射在景物上的光为直射光。(2)散射光散射光又称为软光。太阳光经过遮挡后形成漫射的光线为散射光。散射光较为柔和,有亮度但无方向性,不能像直射光那样产生明显的投影,明暗反差较小。因此,散射光又称为软光。加拿大摄影师杰夫沃尔以作品死亡战士的对话,用散射光表现画面平淡阴沉的气氛。3. 人造光人造光是摄影中的常用光源,尤其是在室内摄影中使用非常广泛。人造光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摄影者可以自由控制光照强度、光照方向、光照高度、光照距离等,而不受时间及外界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能较好地表现摄影者的主观意愿,

8、完成造型和表达主题的任务。常用的人造光源有如下几种。(1)聚光灯聚光灯在灯泡前面装有聚光镜片,在灯泡后面装有小型反光盏,射出的光线聚集成束,有方向性,亮度高。聚光灯的光很像直射的太阳光,有明显的方向和较强的投影,被摄物体有明显的反差,拍出的照片立体感较强。使用时如果在灯前加用一个散光网罩,可使光线变得柔和些。在室内拍摄时,聚光灯可作为主光或轮廓光的光源使用。(2)散射灯散射灯在灯泡的后面多装有凸凹不平的反光罩,所用灯泡为磨砂灯泡或乳白灯泡等散射光源,射出的光线呈喇叭形向外扩散,像散射光一样柔和,均匀地照亮被摄物体,没有明显的方向。用散射灯拍摄,被摄体没有明显的反差,因此立体感也较差。散射灯在室

9、内摄影中一般作为辅助光的光源使用。(3)反射灯反射灯是把光直接射向反光板、反光伞等反光物体上,再由反光体把光反射到被摄物体上。这样的光线柔和,能在被摄体上形成明暗区域而又没有强烈的明暗交界线。(4)闪光灯闪光灯是摄影中最常用人造光源。它一般分为两大类:大型电子闪光灯和小型电子闪光灯。大型闪光灯又叫影室闪光灯。(5)摄影碘钨灯碘钨灯的体积小、重量轻、发光功率大,色温稳定在3 200 K左右。它在新闻、科技、摄影等多种行业中广泛应用,是用得较多的一种照明工具。5.2 摄影用光光位光位,指在三维空间中发光物体所处的具体位置,位置分成水平和纵向两种投射方向。不同的光位对应不同的光。5.2.1 光的水平

10、投射随着时间,地点和方向的变化,景物总是被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所照明,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照明效果,我们把来自各种不同方向的光的位置称做光位。按光位的不同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等。1. 顺光(正面光)顺光是光线投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相一致。被摄体的阴影在它的背后被遮挡起来,所以画面很少或几乎没有阴影。另外由于受到均匀的照明,所以明暗反差较弱,影调变化不大,画面较平淡,不能很好表现景物的立体感、空间感,也不适合表现空间透视。2. 侧光(半顺光)侧光分为前侧光和正侧光。侧光的特点是光线和被摄物体形成了一定的角度,所以被射物体表面有受光面和阴影面的差别,构成了一定的明暗的变化,可以形成比较丰富的影调层

11、次,较好地表现景物的立体感、轮廓感和表面质感,尤其是对粗糙、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表现极为突出。前侧光和正侧光相比,它所形成的层次更丰富,影调更柔和;和顺光相比,也比顺光的影调丰富,明暗反差强烈。所以,前侧光是被运用得最普遍的光线,一般概念上的侧光,主要是指前侧光。前侧光中用得最多的是高位前侧光。采用高位前侧光照明拍摄人物,常在人脸的暗部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的光区。在人物摄影中,被称做“三角光”照明。 3. 逆光逆光分为侧逆光和正逆光。逆光的特点是能很好地突出被摄物体,表现被摄景物的轮廓线条、空气透视效果和空间深度。因为逆光使被摄物面向摄影机的一面全部或大部分处在阴影中,当背景较明亮时,被摄物会以较

12、深的色调从背景中突出出来;当背景较暗时, 运用正逆光摄影,使被摄物面向摄影机的一面全部处在阴影中,此时选择明亮的背景(如天空或水面)拍摄可以获得像剪影效果的照片。4. 光线的投射方向对人物摄影的影响拍摄人物时光线和阴影的状况将会改变整体氛围。基本上,哪种光线好并不是绝对的。拍摄者只需选择与自己拍摄意图相符的光线就可以了。使用前侧光的话照片会显得比较锐利。而在逆光条件下拍摄,脸部就会没有阴影,画面整体会比较柔和。5.2.2 光的纵向投射光的纵向投射除了常用的45度角位置外,还分为顶光和脚光。1. 顶光光线从被摄体的顶部垂直向下照明,称为顶光。顶光照明对被摄体的立体形态、轮廓形态、质感表现不如其他

13、光线的效果明显。2. 脚光从被摄体的下方向上射出的光线,称为脚光。脚光在摄影中多用于背景光的造型。5.3 人像摄影常用布光光线是摄影的基本,得到好的光线则可说是成功了一半。5.3.1 光的造型功能在摄影实践中往往不只运用一种光线,而是将几种光综合运用于同一个被摄体,才能获得更好的照明效果。根据这些光线的不同造型功能和作用, 1. 主光主光是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主要光线,照度强,对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层次、立体感和质感的表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主光的方位对画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光位将形成不同的造型效果。如主光为顺光,画面多为明亮影调;主光为逆光,画面往往偏暗、凝重。主光为顺光,被摄体的立体感、画

14、面的纵深感表现较弱;而主光为侧光、侧逆光,被摄体的立体感、画面的纵深感较强。2. 辅助光辅助光主要用来照明主光形成的阴影,减弱亮部与暗部之间的明暗反差,使被摄体的暗部层次、表面质感及立体感得以更好表现,从而全面地表现被摄体的外部特征。拍摄时,应首先布好主光,再决定辅助光的光位和强度。辅助光一般在主光相对的一侧,在被摄体的正侧面,辅助光最好与相机的高度持平,以免出现投影。3. 轮廓光轮廓光是用来勾勒被摄体轮廓形态的照明光线。它在被摄体的边缘产生亮边,这条亮边除可勾勒被摄体轮廓外,还能使被摄体与背景分开,使之得以突出;同时画面的纵深感也被加深。轮廓光多为直射光,且亮度一般高于主光,但与主光之比不能

15、太悬殊,否则将出现景物轮廓边缘过亮的现象,从而影响主光照明。4. 光比光比一般指摄影中,被摄场景的暗部和亮部的受光比例。摄影师为更好的控制画面反差,主光照摄主体形成亮面,辅助光主要用来照摄主光形成的阴影,就是主体的暗面。暗面和亮面的受光比例即是光比。如画面照明平均,则光比为1:1;如亮面受光是暗面的两倍,光比为1:2;以此类推。5.3.2 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法传统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一般需要3台灯,主灯、辅灯和轮廓灯。在漫长的摄影历史中也形成了一些经典的人像布光法,介绍如下。1. 分割布光法分割布光是常见的人像摄影布光方式之一,分割布光是指让主光只照亮主体面部的一半。因为面孔被一分为二,一般

16、比较亮,另一半比较暗,画面会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适合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或气质。2. 蝴蝶光蝴蝶光(又称为派拉蒙式布光),是最早期好莱坞影片或剧照拍摄中惯用的布光法,是人像摄影中的一种特殊的用光方式,是正面光或者顺光的一种用光方式。3. 伦勃朗光伦勃朗光是人像摄影中独特的一种布光效果。它的基本光效是,在人物正脸部分形成一个三角型的光斑,故也称作三角光,分别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颧骨暗区包围形成。5.4 闪光灯闪光灯是能在很短时间内发出很强的光线,是照相感光的摄影配件。多用于光线较暗的场合瞬间照明,也用于光线较亮的场合给被拍摄对象局部补光。外形小巧,使用安全,携带方便,性能稳定。5.4.1 闪光灯

17、的工作原理闪光灯的主要作用是为光线条件不理想、较暗的拍摄环境补光,以使相机图像传感器(CCD/CMOS)获得足够的曝光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用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在快门开启后闪光,并且要在快门关闭之前闪光结束,所以使用闪光灯时,快门速度会有一定限制,不能太快,否则闪光灯闪光还没完毕,快门就已经关闭,则失去了补光的意义。正常情况下,当前主流的数码单反相机使用闪光灯时的快门速度会被限制在1/601/250s。前帘闪光与后帘闪光的效果示意1. 闪光指数闪光灯指数(Guide Number,简称GN)是反映闪光灯功率大小的指标。闪光灯的发光时间非常短(1/300秒-1/20000秒),将感光度(ISO)为1

18、00时,影响曝光的只有两方面因素:距离和光圈。因此为了便于计算,我们便将闪光灯功率以在ISO100时,可以使被摄物正常曝光的距离与光圈组合的乘积作为闪光灯功率的表示,即闪光灯指数。公式为:闪光灯指数(GN)=闪光灯距被摄物距离(D)x拍摄光圈(F)例如:闪光灯GN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5米时。拍摄光圈(F)=闪光灯指数(GN)/闪光灯距被摄物距离(D)=20/5=4所以光圈设置为F4,才能曝光正常。2. 闪光灯模式闪光模式表示控制该闪光灯曝光的方式。一般的闪光灯都有三种模式是TTL闪光模式(目前主流的闪光灯都具有这个功能),自动闪光模式和手动闪光模式。手动模式只有资深摄影

19、师们使用,是通过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公式,调整光圈或距离。此时输出的光量是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可以达到理想的闪光效果。自动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固定好闪光灯及镜头光圈大小之后,在闪光灯功率的有效范围之内,闪光灯会依照自身的感光系统计算补光充足与否,自动控制闪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此时可以通过光圈来调整曝光量。 TTL模式,通过镜头的自动模式。方式是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测光装置,测算闪光灯的输出量,比较准确。当触发快门之后,闪光灯亦同时触发补光,并且经由反射回来的灯光计算补光量充足与否,如测出曝光不足,则会自动增加闪灯输出来达到曝光充足。3. 快门的作用闪光灯的特点是快和强。光线是以强光

20、形式瞬间出击,通常在1/1000秒至1/10000秒内完成闪光,而这个极短暂的曝光时间,可以比快门速度快的多的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所以一般来讲,在光圈和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不影响闪灯曝光,但它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例如,在夜晚使用闪光灯摄影时,使用相同的光圈,使用1/15秒和1/500秒分别拍摄相同场景时,闪光灯却以相同的1/1000秒的速度早就完成曝光,所以闪光主体曝光不会变,变的是场景曝光量,1/15秒比1/500秒会亮的多。 夜晚使用闪光灯的快门对环境光的影响4. 闪光灯的分类闪光灯的种类可以分为内置闪光灯、外置闪光灯和大型闪光灯等几种。(1)内置闪光灯一般的数码单反单反相机、

21、普通数码相机都配有内置闪光灯。内置闪光灯因为其指数较小,所以使用范围不是很广,只能进行闪光补光。(2)外置闪光灯专业数码相机没有内置闪光灯,相机生产商会为其相机产品所专门定制的闪光灯。这类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大,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场景拍摄。通常这类闪光灯通过相机的热靴或专用闪光插座接入,使用灵活,操作性增强。(3)大型闪光灯大型闪光灯一般在照相馆、影楼、摄影工作室等场合使用。5.4.2闪光灯使用技巧虽然自然光有着真实自然的优势,利用好自然光可以很恰当地表现出拍摄时的现场氛围,但是自然光并不是完美的,比如在强烈的日光下拍摄侧光或逆光的近景和特写人物活动时。幸运的是,还可以通过使用闪光灯自如控制光线可以

22、使用。1. 自然光摄影闪光灯补光自然光逆光摄影中主体与背景的反差很大,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来平衡。高反差摄影使用闪光灯和不使用对比2. 夜晚人像通常,夜景的拍摄不宜使用闪光灯,利用小光圈和长时间的曝光,能表现出美丽的夜景。在夜晚拍摄人像一般都要使用闪光灯,如果直接打开闪光灯拍摄人像,人物还原是正常了,但是后面的夜景却很暗,无法还原,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慢速闪光功能。3. 频闪闪光 频闪功能就像机关枪一样,一次接一次地频繁闪光,频闪闪光是指在曝光过程中以一定频率和输出连续闪光。画面上可以留下几十个重叠、错落有致的影像,这些以一定规律间隔产生的影像,可以给人一种节奏感强烈的视觉感受。其中频率取决于闪光灯输出,输出强度越高,频率越低。如图5.26所示。操作技能要点详解 编号: 环 节时 间操 作 步 骤 及 关 键方法手段项目教学中的关键点任务: 1. 自定主题创作、拍摄一组五张画面。2. 用相机讲故事、用相机记日记等。3. 用光:使用不同的光位(顺光、侧光和逆光)。4. PPT:为每张照片写一段说明文章,代表上台讲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