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29902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A.3:1B.1:3C.1:2D.2:12.某温度下,将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的混合溶液,经测定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则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B.11:3C.3:1D.4:13.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 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 ,铜粉溶解的是()A.只有或B.只有或C.只有或或D.上述物质中任意一种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2、)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有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5.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 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 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D. 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6.如图所示是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

3、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NH3是一种可溶性碱A.AB.BC.CD.D7.下列实验室保存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存放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氯化铁溶液存放在铜制容器中D.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8、将过量的CO 2分别通入CaCl 2溶液,Na 2SiO 3溶液,Ca(O

4、H) 2溶液,饱和Na 2CO 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 ) A.B.C.D. 9.下列各种应用中,利用了硅元素的还原性的是( )A.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B.在野外,用硅、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氢气:C.用溶液刻蚀玻璃: D.单质硅的制备:10.用1L 1.0molL-1的NaOH溶液吸收0.8mol SO2,所得溶液中的SO32-和H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B.1:2C.2:3D.3:211.将3.20g Cu跟30.0mL 10molL-1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含的物质的量为(

5、 )A.0.5a molB.2a molC.0.1a molD.(0.1+a)mol12.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氯气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盐酸A.B.C.D.13.向仅含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随消耗氯气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表示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曲线表示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C.a等于6D.原混合溶液中14.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 )A.B.C.D.1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

6、相符的是( )选项中物质中物质中的现象A浓盐酸二氧化锰立即产生黄绿色气体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无明显现象C浓氨水硫酸亚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D亚硫酸氢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逐渐褪色A.AB.BC.CD.D16.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氯水滴入下列溶液中实验现象结论A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Cl2具有还原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C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淀粉-KI溶液变蓝色Cl2具有氧化性A.AB.BC.CD.D17.将1. 92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

7、和气体1.12 (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A.0.12B.0.11C.0.09D.0.0818、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 ,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19.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NH3B.Cl2C.NOD.HCl20.下列各种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向鸡蛋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析出白色沉淀B.加热胆矾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D.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入硝酸铅溶液,析出白色沉淀21.某

8、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试管中的现象是( )A.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无明显现象,因稀硫酸不与铜反应22.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A.SiSiO2H2SiO3Na2SiO3B.AlAl2O3Al(OH)3NaAlO2C.N2NH3NONO2HNO3NO2D.SSO3H2SO4SO2Na2SO3Na2SO4二、实验题23.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接_;_接_

9、;_接_;_接_。(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NaOH溶液的作用是_。(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_。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_。24.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装青B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是_。3.打开装置B中的止水夹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4.为防止环境

10、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填序号)。25.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气体,如果采用图I装置(烧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热),实验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因为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有人设计了图II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1)用图I装置做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为_色;实验过程中由于_,不易观察到_生成,从而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2)用图II装置做实验时,将有关操作补充完整: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B侧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_为止。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U形管的A侧加热,当_

11、时,立即撤去酒精灯。(3)根据图II装置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_。可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_。如果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可立即观察到哪些明显现象?_。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 , 中, 被还原为, 被氧化为,故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2.答案:D解析:根据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1:3,由Cl到ClO-,失去1个电子,由Cl到ClO3-,失去5个电子,一共失去1+35=16个电子;由Cl到Cl-,得到1个电子,需要16个原子才能得到16个电子,所以,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16:(1+3)=4:1。 3

12、.答案:D解析:铜粉不溶解于稀硫酸中,当加入两种物质时,相当于加入了,会发生反应: , 铜粉会溶解。当加入两种物质时,相当于加入了,会发生反应: 。 因此4种物质中的任意一种都可使其溶解。4.答案:D解析: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与分离,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A项正确;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正确;SO2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C项正确;铜与浓硫酸反应后中溶液显蓝色即可证明有CuSO4生成,无需向其中加水,D项错误。5.答案:C解析:C项,SO2(或H2SO3)也可使KMnO4溶液退色,对验证生成的Fe2+造成干扰。6.答案:A解析:浓氨水滴在NaOH固体上放出N

13、H3,NH3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HCI结合生成NH4Cl,产生白烟,A正确;NH3被浓硫酸吸收无明显现象,H2SO4+2NH3=(NH4)2SO4,B错误;NH3溶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C错误;NH3与水反应后生成的NH3H2O是碱,NH3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7.答案:D解析:A项,氢氟酸能腐蚀玻璃,A项错误;B项,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项错误;C项,氯化铁溶液会溶解铜,C项错误;D项,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D项错误。答案: 8、 解析: CaCl 2溶液与CO 2不会发生任何反应。错误。2CO 2+Na 2SiO 3+2H 2O=H 2SiO

14、3+2NaHCO 3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正确。Ca(OH) 2+CO 2(少量)=CaCO 3+H 2O,当CO 2过量时,会继续发生反应CaCO 3+H 2O+CO 2= Ca(HCO 3) 2.沉淀又溶解消失。错误。饱和Na 2CO 3溶液通入过量的CO 2。发生反应:Na 2CO 3+CO 2+H 2O =2NaHCO 3。正确。因此符合题意的为。选项为B. 9.答案:B解析:用硅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利用的是硅的 半导体性能,A错误;在野外,用硅、石灰、烧碱的混合物制取氢气:,在反应中硅元 素的化合价升高,利用的是硅的还原性,B正确;用溶液刻蚀玻璃:,在反应中各元素的

15、化合价均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单质硅的制备:,在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利用的是二氣化硅的氧化性,D错误。10.答案:A解析:1L1.0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1L1.0mol/L=1.0mol设反应生成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x,消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y2NaOH+SO2Na2SO3+H2O21 11.0mol y x解得:x=0.5moly=0.5mol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二氧化硫是过量的,剩余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0.8mol-0.5mol=0.3mol;所以二氧化硫会和生成的亚硫酸钠继续反应,设消耗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a,生成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

16、为b,Na2SO3+H2O+SO22NaHSO31 1 2a 0.3mol b解得:a=0.3mol b=0.6mol所以反应后的溶液即亚硫酸钠的浓度即c(SO32-)=(0.5mol-0.3mol)/1L0.2mol/Lc(HSO3-)=0.6mol/1L0.6mol/L11.答案:D解析:由守恒关系可知:铜最终只能转化成硝酸铜,3.20 g Cu的物质的量是0.05mol,所以硝酸铜中的硝酸根是0.1mol。根据氢元素守恒可得,为何铜离子结合的硝酸根是a mol,所以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a+0.100) mol,故选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的是有关硝酸氧化性的知识,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

17、况和计算能力。12.答案:C解析:13.答案:C解析:本题的疑难是不明确图象的含义。向仅含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因为还原性:,故首先发生反应,再发生反应,最后发生反应,所以曲线I代表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曲线II代表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曲线III代表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由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再结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溶液中,溶液中,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故,即a-3=3,得a=6,。14.答案:B解析:铵盐与烧碱共热产生,Y为,故Z为,X为。15.答案:A解析:浓盐酸与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A项符合题意;浓硝酸使钝化,B项不符合题意;氨水显碱性,与反应生成,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C项不符

18、合题意; 具有还原性, 有强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16.答案:D解析:A、氯水滴入有KSCN的FeCl2溶液中,氯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红,则氯气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B、氯水滴入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酸,再发生酸碱中和,NaOH被反应掉,则颜色褪去,而氯气本身不能电离出氢离子,不具有酸性,故B错误;C、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酸使石蕊变红,次氯酸使其褪色,则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D、氯水滴入淀粉-KI溶液,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

19、遇淀粉变蓝,则氯气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D.17.答案:B解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被还原的硝酸是。生成硝酸铜是,所以没有被还原的硝酸是0.06,因此消耗硝酸是,答案选B。答案: 18、 解析: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及干燥的有色布条都不能与 反应,故A、B项错误; 、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都能产生白色沉淀,故C项错误; , 遇淀粉变蓝,故D项正确。 19.答案:C解析: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3,碱石灰不能干燥酸性气体HCl、Cl2,C项正确。20.答案:A解析:向鸡蛋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析出白色沉淀,发生了盐析,物质的溶解度变小,是物理变化,故选A;B项加热胆矾得到白色的无水硫

20、酸铜粉末,发生了分解反应;C项发生了水解反应;D项发生了变性,属于化学变化。21.答案:A解析:在试管的溶液中仍然有NO3-,加入稀硫酸,相当于有硝酸存在,所以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NO,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A项正确。22.答案:C解析:SiO2H2SiO3不能一步转化,故A不选。Al2O3Al(OH)3不能一步转化,故B不选。SSO3不能一步转化,故D不选。此题选C。23.答案:(1)E;C;D;A;B;H;G;F(2)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吸收过量的氯气(3)试纸变蓝2K1+Cl2=2KCl+I2(4)MnO2+4HCl(浓)MnCl2+Cl2 +2H2O2NaOH+Cl2=NaCl

21、+NaClO+ H2O解析:(1)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应按照气流方向连接各部分装置: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3)Cl2氧化KI生成碘,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蓝,反应方程式为2KI+Cl2=2KCl+I2。24.答案:1.2.a; 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3.极易溶于水; 与水反应生成碱4.、解析: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2.氨气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要伸入烧瓶底部。3.能形成喷泉,证明氨气极易溶液于水,酚酞变红,说明水溶液显碱性。4.不利于氨气的吸收,、能防止倒吸,会发生倒吸。25.答案:(1)无; 烧瓶中有空气,可以将产生的NO氧化成; 无色的NO(2)液面与橡皮塞接触(或A侧管中恰好充满液体)铜丝上有气泡产生(3)当反应产生的NO气体将稀硝酸排入U形管B侧管内,使铜丝圈与稀硝酸脱离时,反应立刻停止; 在U形管A侧管内可观察到无色NO气体U形管B侧管内的稀硝酸又回到A侧管中,分液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解析:由于NO易被空气中的氧化成 (红棕色),所以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常规实验中,很难观察到无色NO气体的生成,而是观察到红棕色气体。本题图II装置提供无氧气环境,使NO能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