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范的网络投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消解 附网络评选投票浅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规范的网络投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消解 附网络评选投票浅议.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提要:网络投票作为征求民意的便捷路径,被广泛运用。但目前某些网 络投票不规范,没有严格限定网络投票的主体资格,缺乏科学制定网络投票的标 准及规则,导致投票结果可信度偏低。民众对网络投票结果认同度不高,使其对 评优制度文化产生怀疑,影响人们对其他制度文化的认同,进而消解我们对爱国 价值观的培育;使民众对网络投票选出的行业榜样缺乏认同而弱化职业荣誉感, 进而消解敬业价值观的培育;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去弄虚作假,进而消解诚信价 值观的培育。为了规避不规范的网络投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消解,应 规范网络投票的适用范围及其采信、宣传的范围等,以确保网络投票的公信力。关键词:网络投票;社会主义核心
2、价值观;公信力;当今时代,网络投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教育、医疗、法律、商业 等行业的评优机制中,网络投票成为征求民意的便捷路径。便捷的民意征求不应 是投票的最终目的,投票结果的公平才是最终目的。但目前某些网络投票难以保 证投票结果的公平,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网络投票”词条,会自动弹出“网络投 票公司”“网络投票刷票软件”“网络投票作弊器”等,登录微信就会出现亲朋好 友要求投票的信息。不规范的网络投票可信度越来越低,当网络投票结果被网民 质疑,网络投票评选出的优秀,无论真伪都被当作是伪优秀时,评优就会失去公 信力。失去公信力的评优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的培育被 消解。一、
3、不规范的网络投票对爱国价值观培育的消解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准则。爱国来源于强烈的文化认 同,一个人是否爱国,不在于他的肤色、原国籍背景,而在于他是否认同本国的 主流文化。因此,培育爱国价值观应注重民众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包含物质文 化认同、制度文化认同和精神文化认同。物质文化认同源于对本国的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认可,具体表现为民众对本国物质产品的认同,即在物质消费时,会首选 本国品牌;精神文化认同取决于对本国基本价值观的认同,具体表现为民众对本 国精神文化的认可;制度文化认同取决于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及制度运行的规范 性,主要表现为民众对某种制度的高度信任,并以该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
4、为,使 自己的价值观与制度所倡导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制度文化认同在文化认同的层次 中处于中枢地位,它影响着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认同。网络投票属于制度文化层面,是民众作为评价主体(评价者)借助网络平台对 评价客体(被评价者)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制度。该制度能否被民众认可,会影响 民众对我国制度文化的认同。其原因如下:一是网络投票广泛嵌入民众的日常生 活中,广泛参与网络投票的网民对网络投票的规范性及公正性有直观感受,若民 众对网络投票持否定态度,会消解民众对我国制度文化的认同。()二是网络 投票评优是民众作为评价主体参与的一种制度,若民众不认同自己评选的优秀, 不认同网络投票的公正性,民众对网络投票制
5、度产生反感,会影响其对制度文化 的认同及对国家的情感,进而影响爱国价值观的培育。网络投票能否被民众认同,取决于网络投票环节的规范性及投票结果的公平 性。网络投票的规范性及投票结果的公平性取决于两方面:第一,网络投票标准 的科学性。网络投票标准是投票评价主体对被评价者进行投票所依据的尺度,投 票标准不明晰,投票评价主体就难以客观公正,投票结果就会失真。目前有些网 络投票无明确标准,有些网络投票标准笼统,难以保证投票结果的公平。第二, 网络投票评价主体的合理性。投票评价主体的知识系统、社会规范意识、评价主 体对评价客体信息的把握等,会影响投票结果的公平性。因此,投票评价主体设 置主要应遵循两个原则
6、。一是专业化原则。专业性较强领域的评价应由具有该领 域知识背景的人进行评价。二是知情度原则。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了解及掌握 的相关信息,是网络投票公正性的基础。若评价主体范围过宽、专业知识不强, 则会出现对客体评价不够准确,甚至出现盲目评价的现象。目前,我国各类网络 投票没有限定投票评价主体资格。没有限定投票评价主体资格的投票活动,就演 变成某些被评价者自行选择投票评价主体,包括熟人、亲戚、朋友、同学、老乡 等凡是能投其一票的人,都成为投票评价主体。更有甚者,被评价者及其亲戚朋 友在微信群发红包进行拉票,一些网络中介也借机通过参与拉票活动进行谋利。 本应引导社会良性发展的网络投票,就演变为“拼
7、微信群”“拼朋友圈”“拼单位 组织投票能力”,网络投票评选的已经不是优秀,而是财力、人脉、流量。被关 系和利益左右的网络投票,不仅侵害了其他被评价者的利益和情感,也降低了人 们对网络投票制度的认同,从而弱化了民众对本国制度文化的认同,进而消解了 爱国价值观的培育。第三,网络投票规则的合理性。目前有些网络投票的规则是 一个微信号半小时或者一天就可以重投一次,如此投票规则设定明显不合理,因 为每个网络投票评价主体不需要重复表达自己的投票意向。评价主体对于重复表 达投票意向的规则,会产生厌烦心理,并对网络投票制度的合理性产生怀疑,会 消解对该制度的认同。总之,目前某些网络投票的标准、评价主体、规则欠
8、缺合理性,很多参与网 络投票的评价主体不认同投票结果,甚至有些民众鄙视评价结果。当评优在民众 眼中是虚假的活动时,评优就可能迅速发酵放大为难以弥补的“破窗效应”,会 对民众的认知、态度、行为等产生误导,会消解民众对本国制度文化的认同,进 而消解爱国价值观的培育。二、不规范的网络投票对敬业价值观培育的消解敬业是指劳动者对待职业、劳动、任务的敬畏态度和负责精神,以及全身心 投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O敬业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敬业精神及敬业行为的价值 认同。敬业对于劳动者、单位、国家意义重大。因为劳动是劳动者、单位、国家 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敬业是实现其价值的有效方法。若劳动者不敬业,国家的价 值目标就难以
9、实现。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要说一年, 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 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敬业风气的形成离不开敬业价值观的培育,而敬 业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历民众感性认知、理性推崇、情感认同 及信仰三个阶段。民众感性认知需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法来建构,培育民众对 敬业价值观的理性推崇、情感认同及信仰需要科学设计各种制度来保障,如:科 学设计职称评定制度、评优制度等。目前,某些评优活动采用网络投票方式,该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的职 业价值观。因为部分评优活动承担着对人们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态度等 方面的评价,
10、该评价对民众的职业价值观有直接的导向作用。首先,网络投票会 影响被评价者的职业价值观。因为通过网络投票评选的是行业榜样。()榜样会 被大力宣传,会给予被评价者各种荣誉奖励,会影响被评价者的“自我意象”, 其“自我意象”又影响其职业行为及职业情感,进而影响其职业价值观。投票结 果公正,被评价者职业的“自我意象”才能正确;职业“自我意象”正确,对待 职业的理性判断才会正确,敬业才能被评价者所认同。若网络投票不规范,投票 结果不公正,敬业奉献的人没有入选,缺乏敬业精神但善于投机钻营的人反而入 选,会强化投机钻营者的不正当行为,消解敬业奉献者的敬业意识。其次,网络 投票对投票评价主体的职业价值观也会产
11、生很大影响。评价主体对网络投票评价 结果的公平性有直观感受,若评价结果公平,敬业榜样就能发挥正面导向作用。 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导向作用。因此,网络投票在某种意义上作为指挥棒,会在 一定层面上指引人们在工作中做什么和怎样做,左右着人们职业的“自我意象”, 进而深刻影响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网络投票对人们职业价值观影响的性质,取决于投票结果的真实性。投票结 果愈真实,越有利于敬业价值观的培育,反之则会消解敬业价值观的培育。目前, 网络投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网 络投票”,会自动弹出“网络投票赚钱”“网络投票公司”等词条。点开“网络投 票赚钱”词条,就会出现投票要
12、求:手机微信搜索“fengduwang”加关注,然后 按照图片投票流程投票即可,1分钟0.5元。点开“网络投票公司”的词条,就 会出现这样的广告:“亲,想在网络投票中击败对手榜上有名吗?有了网络投票 公司,一切束缚都是浮云二是打开朋友圈、微信群、QQ群,各种要求给自 己亲朋好友投票的内容铺天盖地。三是在公司、学校、甚至是区政府的网站上都 会发布希望本公司、本学校、本区各级人员踊跃参与投票的公告,于是就出现了 拼学校、拼公司、拼区政府的现象。在上述三个方面中,一是用金钱作假,拼钱; 二是用情作假,拼情;三是用权拉票,拼权。这些因素导致评价结果失真,不真 实的评价结果若得以运用,如:作为职称及职位
13、的晋升条件,给予物质奖励,进 行挖掘式宣传,就有可能出现善于弄虚作假的人得以重用,而敬业奉献的人则会 遭到排挤、打压,失去积极性,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敬业价值观 的培育被消解。总之,目前网络投票评选敬业榜样的不规范,会使敬业奉献的人落选,使善 于钻营的人入选,从而弱化敬业意识,强化善于钻营者的投机行为,导致网络投 票的正面价值导向作用受到消解。三、不规范的网络投票对诚信价值观培育的消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即“真实无妄”,遵守诺言。中国传统文化把诚信理解为 真实无欺而又信守诺言的品德。诚信价值观是指个人、集体、社会对诚信精神的 认同并把诚信作为终极信仰和行为准则。我们党把诚信列入社会主义核
14、心价值观 中,源于两方面,“一是诚信已经成为当今国家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精神力量之 一;二是诚信的道德含量在降低,生活中诚信道德被边缘化成为稀缺的道德资源” 。在诚信缺失而又亟须建构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应严格按照民众对诚信的经 验感知、理性认知、情感认同、终极信仰的认知规律进行培育。主要通过广播、 电视、报纸、网站、展板等解读诚信价值观的内涵及宣传诚信价值观的重要性, 使民众对诚信价值观有了感性认知,成效显著。培育民众对诚信的理性认知及情 感认同的任务困难较大。需要诚信制度保驾护航。因此,2014年7月23日,中 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党的十 九大又再次强调要
15、推进诚信建设的制度化,而且意见就着力推进诚信建设制 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作出明确规定。意见指出,要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 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为了贯彻落实 意见,许多地方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失信黑名单制度将 失信者的失信信息通过全国统一的名单库在互联网上公开或通过公告栏、报纸、 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布,将失信信息数据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等定期 通报。“诚信黑榜”制度通过加大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营造了失信可耻的社会 风尚,使民众能够理性认知失信的危害。守信红名单制度,主要通过评选诚信榜 样,发布诚信红榜,营造守信光荣的社会风尚。评选诚
16、信榜样的方法之一是运用 网络投票评选诚信榜样,如: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十大网络诚信企业”“诚信移 民机构”等。但各地网络投票评选诚信榜样机制不规范,没有限定投票评价主体 的知识结构,也没有限定投票评价主体对投票评价客体的知情度。没有限定投票 主体知识结构的投票方式,会使评价结果有失偏颇。因为不同领域需要不同知识 结构的评价主体,如:诚信移民机构与诚信企业的评选,就需要不同知识结构的 投票评价主体。没有限定网络投票评价主体对投票评价客体知情度的投票,会使 评价结果失真。因为网络投票属于评价活动的一种,它要求投票评价主体不仅要 把握评价标准,而且还要把握被评价者的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两类信息进行比较,
17、 才能得出相对真实的评价。没有对投票评价主体资格进行严格限定的网络投票, 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诸多乱象:一是人情票,二是金钱票,三是权力票。利用权 力进行网络投票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最大的,如某些单位以“政治任务”来要求 本单位全体员工为本单位参评者进行投票,或者某学校要求全体学生为本单位参 评“诚信单位”投票,这些做法不仅违背了诚信教育的本义,而且对学生的负面 影响是巨大的。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生成的关键时期,实践活动是塑造其价值 观的重要方面。参与网络投票的学生,若发现通过作假可以获得各种荣誉,他们 之中有人就会效仿这种作假行为,其实践养成的将不是诚信而是作假。这与党的 十九大提出的“要以培养
18、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 实践养成”相背离。总之,诚信价值观认同倡导与网络投票虚假操作的矛盾,会 消解诚信价值观的培育。综上所述,不规范的网络投票会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 诚信的培育。因此,规范网络投票势在必行。除了需要采用技术手段严格限定网 络投票评价主体资格及建立严格的投票监督机制外,更需要规范网络投票的适用 范围及其采信、宣传的范围。首先要应规范网络投票的适用范围。因为网络投票 是民众按照自身的社会需求及个人的切身体验对评价客体进行的评价,他们的评 价能够直接反映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网络投票的适用范 围应当是那些需要了解民众满
19、意度的部门和行业,尤其是与民众日常生活和社会 活动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如:公共服务窗口服务标兵评选、学生满意的好老师 评选、病人满意的好医生评选等,民众对该领域有着最直接、最真切的体会,民 众投票会督促其提高服务水平。但这些领域的网络投票主体必须严格限定为评价 客体所服务的对象,投票评价系统只能对其服务对象开通。如:对公共服务窗口 工作人员的评价,只能由其所服务的对象评价,即评价主体与服务对象相一致。 其次,应规范网络投票结果的采信、宣传范围。网络投票是社会评价的形成过程, 网络投票结果的采信、宣传则属于社会评价的传播,社会评价的传播不是最终目 的,其最终目的是将社会评价内化为民众的行为。社会
20、评价能够内化为民众行为 的传播,一定是民众认同的传播。因此,网络投票的采信、宣传范围应为网络投 票适用范围内评价客体所在的基层单位。若要扩大采信、宣传范围,如:由基层 到市级、省级、国家级,应遵循知情度的原则,以基层投票的数据为基础;同时 也应遵循专业化的原则,由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进行审核评定。达到网络投票的公 正性。浅议网络评选投票 关键词:公平危害 摘要:网络评选投票己然成为一种时尚,但因投票技术、评选规则、行业监 管等方面的不完善,其结果的真实性和工作性受到了大众质疑,网络评选投票急 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关键词:网络评选投票;危害;公平一、现今网络评选投票存在的问题网络评选投票作为新鲜事物
21、,因其拥有快捷、受众面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 成为越来越多评选组织的选择。但其存在的“有组织”的拉票、花钱发动人买票、 拖关系投票、甚至刷票软件刷票等问题,使网络评选投票落入了拼人脉、拼财力 的窠臼,造成了另一种隐蔽的舞弊和不公,引起了诸多争议。二、不完善的网络评选投票的危害网络投票初衷是最大限度汇聚民意,促进评选活动的公平公正。凡事有利也 有弊,不规范的网络评选投票存在巨大危害。(一)对参评者不公。一方面表现为对有能力有水平却老实评选的参选者不 公平,会增加他们负面情绪,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导致本是激励作用的评选 活动背离初衷,另一方面,对于凭自己能力获选的参评者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变了
22、味的网络投票,其结果真实性和公正性将受到人们质疑,评选结果失去公信 力,就算实力获得也会成为“暗箱操作的代名词。(二)不利于网络评选投票的长远发展。各种人情拉票行为,是对人情资源 的过度消费,除了给他们人情交往带去困扰外,还会造成他们对网络投票的厌烦、 抵触和不信任,这对作为新事物的网络投票发展不利。(三)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各种拉票、买票行为大行其道,催生的“刷票 公司通过钻技术空子而低成本高效益运作,这些都会抹杀网络投票脆弱的公平 基础,影响市场秩序,对社会诚信环境进行冲击,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四)造成安全隐患,网络投票缺乏行业规范,投票程序五花八门,微信关 注、绑定手机等关联个人
23、信息,存在着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的风险。(五)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政府举办的各类网络评选活动,代表着政府 的形象,是打造亲民政府的有效手段,对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建立具有指向 标的作用,且其评选结果往往附带着一些利益,如儿女就学、买房就业等社会公 共资源享受的优先。此环节如不加以严格的规范和监管,将会破坏政府公信力的 建立,同时存在着滋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腐败风险。三、问题产生的原因投票技术、评选规则、行业监管等不完善再加网民的素质差异,造成网络评 选投票的信任危机。(一)网络技术不完善。网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网络评选投票需要网 络平台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这对企业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
24、性有很高的要求。现 今一些网络企业实力参差不齐,提供的投票软件存在技术漏洞。虽然,很多评选 主办方为保障评选的公平性费经心思,对网络投票设置种种条件,如对座机、手 机号、电脑等设置投票数额限制,对投票时间设置一定间隔等,但是依然被一些 不道德的网络公司依靠黑客、木马等高端技术破解从而对投票结果施加影响。(二)评选规则不健全。评选项目名目繁多,评选组织的机构分布各行各业, 评选规则不尽相同,有些评选结果全凭网络投票,有些网络投票只占部分。止匕外, 一些网络投票只告知投票方式却不明示评选活动规则及监督办法,还有一些评选 组织未及时公布评选结果,导致网络评选只停留在投票环节而未贯穿评选始终, 未充分
25、保障网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给网民对评选结果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三)行业监管缺失。现今网络评选处于“三不管”地带,行业监管缺失导致 乱象纷呈。一些组织方举办评选活动只为凝聚人气,扩大宣传,对评选结果并不 重视。此外,对于网络刷票等弄虚作假行为既无规范约束也无监管主体,第三方 监督也未被引入,这使网络投票的真实性和公平性缺乏保障。(四)参评者及投票网民的素质差异。一方面是一些参评者规则意识不强, 出现了拉票、买票的行为,主要原因是一些参评者对评选活动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存疑,过于相信人脉及财力作用,一些参评者对评选活动心态不够淡然,过于看 重面子,无法获奖也希望不要输的太难看;还有一些参选者是因为评
26、选活动不仅 代表个体还附带了单位的荣誉和利益,造成了很大压力,从而做出拉票、买票行 为。另一方面是参与投票的网民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不强,容易受人 情世故影响,盲目参与拉票、投票。四、完善网络评选投票的几点建议社会进入网络时代,通过网络评选各类先进,不失为与时俱进的选择,同时 也是以互联网+推动政府服务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网络评选投 票是把双刃剑,用好网络,自有其优势,关键是要完善评选制度,弥补技术漏洞。首先,政府部门要对网络评选投票高度重视,尽早介入,要抓紧对网络投票 行业进行调研,制定行业标准或规范,同时明确各方监管职责,要对政府组织的 各类评选活动进行规范,制定指导意见,铲除各类行业乱象,净化社会诚信环境。其次,各类评选活动的组织者和提供网络投票技术的有关平台企业,要齐心 协力,共同行动起来,完善网络投票技术,完善评选规则,对于各类买票、拉票 等刷票行为设定技术屏障,共同净化我们的网络和生活。最后,参选者及网民要自觉行动起来,抵制各类造假舞弊的投票行为。参选 者要相信“打铁还需自身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觉抵制各类刷票行为, 同时广大网民要提升社会责任感,正当的行使投票权利,不满目参与、追随。只有这样,网络评选投票才能彰显民意,体现公平,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参考文献川蔡馨逸,杨一苗.网络投票一一场无聊的游戏N.科技日报,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