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以来德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途径与特点 附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以来德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途径与特点 附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战以来德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途径与特点摘要德国青少年科学教育主要分为学校科学教育和学校之外的科普教育。学 校科学教育在目标上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内容上课程趋于综合,方法上注 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同时,德国在全社会举办丰富多彩的 科普教育活动,让科技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关键词德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科普教育。德意志民族有着重视科技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使德国一再书写了国 家发展的神话。因此,可以说德国的兴衰成败与其科技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正 是基于此,德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以培养未来国家发展所需人才。在 德国,青少年科技教育主要可以分为学校科学教育和校外科普
2、教育两大部分。学 校科学教育直接教授学生科技知识,校外科普教育则侧重科技熏陶和兴趣培养, 这两方面相互结合,使德国科技教育在欧洲独领风骚。因此,对德国青少年科技 教育的认识与思考,可为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德国中小学科学教育1.1 中小学科学课程教育科学课在德国小学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 物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学科内容广泛,它和语文、数学并列为三门核心课程, 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是德国小学富有特色的一门课程。德国16个州教育独立, 各州的教育大纲不同,科学课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内容大同小异。巴伐利亚州是 德国教育最发达的州之一,小学科学课在巴伐利亚州被
3、称为家乡学与自然常识。德国自20世纪初设立基础学校以来,科学教育没有单独设科,而是将几个 科目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种合科教学的名称在70年代以前称为乡土课或乡土 常识,70年代以后,德国对小学理科课程作了重大改革,使之成为德国小学课 程设置的一大亮点。这种改革顺应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需要,以加强自然科学教 育。改革后的科学课程并非是学科的拼凑,而是包含了生物、物理、化学、气象、 技术、地理、交通安全、社会学习等多方面的学习领域。这些学习领域中涉及的 事实都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德国科学课程遵循的是“直观原理”、自由活动原理”、“一切从儿童出发和 “整体性原理”,它强调充分利用儿童的经验、启
4、发儿童的智慧、促进儿童的独立 性;强调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科学方法和有关的技能。它是一门致力 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认识自己生活实际的一门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各州纷纷采取措施,改革科学课程。此次改革重 点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使儿童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通过科学教育, 使儿童主动地参与生活,而非只是适应生活。同时,这次科学课程改革强调课程 的活动性,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从游戏活动、直觉活动发展到有意识的行 为。此外,它还强调生活性,现实生活世界是儿童获取知识、经验、理解与认识 的大课堂,客观世界的具体直观的形象、生活的直接经验及行为交往等,对于教 学及其效果都具有重
5、要的意义。以巴州学校为例,巴州学校均采用半天制教学模 式,每天上午5节课,下午一般由学生自由安排活动。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各种科 技实践活动,或项目设计活动,如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各种光学透镜的设计和 磨制,并且制成不同形状的望远镜或学具等。经过改革,德国小学家乡学与自然常识大纲呈现出新的特点。它致力于学生 的个性特点与知识水平的相对平衡,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这两根轴线构成了新的 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实际生活的主题来自于孩子们的真实生活;科学知识的教 学范围和程度,则是从科学的角度阐述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在科学知识和实 际生活这两根轴线的交接点处,科学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被开发。选择这些内 容的准
6、则,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知识的实用性、重要性、多样性和尽可能具 有典型性。新大纲将综合性的基础知识融入特定的主题范围之内。自然科学和技 术内容增加了多维观察和思考的新观点。这样使孩子们在自然生活中,遇见一些 有关科学和技术的现象时,能唤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寻求答 案。以实科中学的一节物理课为例,教师一共做了八个演示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 存在及作用,尽可能让学生一起参与实验操作过程,做“测定大气压能够将清水 压到多高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体现实验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激发了学 生学习物理科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得以提高。1.2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德国实施12年义务教育,学生
7、在九年级或十年级结业后进行分流,大部分 进入以“双元制”技工学校为中心的各种职业学校学习。德国十分强调和重视基础 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准备和基础, 精心设计,并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德国中小学的学制是:小学4年,初中 5或6年,高中3年。德国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名称一般叫“常识课”。如巴伐利 亚州小学常识课每周四节,其中两节为史地、自然常识,两节为手工劳作。手工 劳作一至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德国中学的劳动 技术教育,一般由“劳动学课和操作课”组成。前者讲授生产劳动和就业的理论和 知识,内容包括劳动的含义,生产、工序、效益、工人的
8、基本素质及安全保护、 环境保护等等。2德国青少年科普教育与学校的科学教育相呼应,德国学校之外针对广大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也办得 有声有色,这一方面是德国国民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体现,同时又是德国国民具 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根源。2.1 公众开放日作为科技强国,德国一向重视向公众普及最新的科技知识。让科技走出象牙 塔,消除公众对科学家和尖端科学的神秘感与距离感,这己成为众多国立重点科 研院所的重要职责之一。这些科研院所利用“公众开放日”、“科技集市”和“科普 讲座,等多种形式,自然地拉近了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与科学的距离。尤利希 研究中心是德国赫姆霍尔茨研究联合会下属的一个中心,尤利希研究中心每年6 月要
9、组织一次“公众开放日”,中心已成为普及科普知识、交流信息和休闲娱乐的 好地方。2.2 科普年科普年是德国科普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是由联邦教育部于2000年发起的, 每年设有一个科学主题,如2000年是物理年,2001年是生命科学年,2002年是 地学年,2003年是化学年,而2004年是技术年,2005年是爱因斯坦年。在每一 个科普年年度,联邦教研部都会在全国选择一些州或城市举办学术报告、讲座和 展览,其目的是让公众近距离地与科学对话,激发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知识和科 技的兴趣,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2.3 博物馆德国的博物馆不是静态地陈述历史,而是让人们生动地参与历史,从而更深 刻地认识历
10、史,认识科技发展的魅力与人类取得的辉煌成就。如在慕尼黑德意志 博物馆,中学生可以动手做的项目几乎包括了科学史上所有重要实验,如粒子散 射、激光发生、驻波现象、电极电势测定、能量守恒与转化、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电解食盐水、太阳能发电与氢能源利用等。仪器或模型设计巧妙、精细,实验现 象清晰、有趣,可谓“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令人惊叹不已。2.4 科学长夜“科学长夜是德国科普活动中一项很有名的活动,2001年首先在柏林举办, 之后每年举办一次。该活动期间展台上的科学家极其认真地回答每一个参观者的 提问,并演示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激发参观者的兴趣,引导青少年进入科学的 大门。“科学之夜的内容从医学到
11、语言、从信息到历史、从宇宙到能源、从生物 到艺术、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是专业研究,还是日常实用,“科 学长夜”让每一个参观者似乎一夜之间聪明了许多,由此被誉为德国“最聪明之 夜”。2.5 小小化学家德国人十分重视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在儿童科学教育方面做出了大量有意义 的工作,如德国儿童大学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不遗余力,该大学特别开办的 “哈利-波特魔术班实际上是趣味化学实验讲座,就是儿童大学的初期形式, 培养出众多名校化学系的学生。德国众多科研院所、科技馆及公司也在为宣传推 广科普做出不懈努力,世界化工业巨头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首创了欧洲第一 个互动式儿童化学实验室“小小化
12、学家“,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小小化 学家”儿童互动实验室于1997年在巴斯夫化工公司德国总部创办,并免费对6 12岁的儿童开放。“小小化学家”的实验主题均取材于生活,既符合孩子们的知 识水平,又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实验现象浅显有趣,实验给孩子们以感官刺 激,使实验生动有趣。实验过程简便,易操作,便于孩子们亲自动手获得真实体 验。这一极具教育意义的公益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儿童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而且也 能吸引学生投身于化学,为未来社会科技的发展输送力量。3德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经验及特点精英最集中的群体。完全中学重视对学生进行深化的科学教育,内容的严谨 性、理论性和难度上均有较高的要求,经典科
13、学与现代科学兼容。3.2 突出理科实验的教学价值在德国学校的科学教育中,实验教学被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德国学校 教育的大特色。以巴州的中学为例,大多实行课程制。物理、化学课都在固定 的教室和实验室里进行。一方面,教师利用教室中固定好的实验装置或模型进行 演示(如硫酸的制法、波的干涉等),结合现象即时提问,同步分析原理:另一方 面,学生实验作为启迪思维和探究知识的一种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和 课后的项目设计之中。在德国中学课堂上,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是相当多的,有教师提出问题,1 2名学生上台展示实验、说明现象:也有以学生探究为主的个别实验或分组实验,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实验结束时向全班
14、同学汇报结果,总结规律(如8年级不同 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11年级硝酸盐的热分解实验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实验等)。学生在动手设计、取样观察、测量记录过程中的熟练技能和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中的积极行为,反映了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这在较大程度上归因于德 国科学传统和教育传统中对实验的高度重视。当然,学校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和小 班化的课堂,为每个学生的“动手做”提供了很好的条件。3.1多层次的理科课程体系德国的普通中学分为三类: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三类中学的人 数比例每年都有变化,一般是25%: 40%: 35%。三类学校的体制不同,学生 的基础和发展也有差异,因而直接影响科学课程的设
15、置。德国三类中学各有侧重,在主体中学,课程贴近职业,课程的内容注重联系 社会发展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应用,在理论性、学术性方面的要求不高,自 然科学课程课时少(如理化合科69年级每周2课时),内容简单,有启蒙的特 点,在高年级的选修课(如制图、电脑等课程)中有一定的应用。实科中学普通教 育与职业预备教育并重,78年级开设生物课(每周2节),910年级开设化学 课(每周2节),物理课从8年级起按不同的选修方向设置(每周23节)。完全中 学集中了全州最优秀的学生,是未来学术性人才和科技力量。3.3重视科学传统,营造科普氛围在德国中学,从理科教材到学校宣传画廊,都十分注重营造科学的氛围,这 些无形
16、中起到了一种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德国通过全民性的科普教育与动员, 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学科学的高潮。在科普教育中,政府与民间配合,使科普教 育由自发展逐渐向自觉趋势发展,由临时性向有组织的固定趋势发展,使科普教 育卓有成效。科普教育不仅向青少年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更能激发青少年从小 就就探寻科学奥秘的兴趣。从科学开放日,科普年到小小化学家活动,德国的一 系列科普活动都是精心为青少年设计和安排的,正是通过这些校外的活动,更加 广泛和深入的推进了中小学的科技教育,从而形成校外校内相互呼应和配合的局 面。4结束语在现代化浪潮的推动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的关 键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
17、代化主要依靠科学教育来实现,这个任务就落到了青少 年科学教育上。因此,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口号的推动下,青少年科学 教育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同。但是对照德国成功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笔者发现,我 国青少年科技教育仍存在诸多突出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剥离,以及科学教育课程条块分割严重,从而使学 校科学教育变得苍白和孤独;科学教育目标的偏失,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主要以教授知识为主,相应 地出现了“在方法上是以传授、灌输为主,在对教与学的质量评价上,是以学生 掌握和积累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现象,很难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重理论轻实践,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目标的偏失,势必造成中 小学科学
18、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缺乏对科学的兴趣,由于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科学教 育几乎是浓缩了的“纯粹”的科学知识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的科学只是一套刻板的 符号和概念体系,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只是成为一种纯粹应付考试的工具,凡此 种种,使人们日益意识到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可以从德国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中得到启示,在学校课程方面,注重中小学科 学课程的综合化改革,避免人为的知识条块分割,尊重科学知识自身的内在联系; 在教育目标方面,遵循科学教育由科学知识一科学方法一科学素养的培养规律, 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上来,而不是科学知识的单纯 灌输;在教育方法上,改变重理论教
19、学轻实践锻炼的弊端,让学生在动手中去学 习科学,在实验中去发现科学:通过广泛而多样的科普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 化的教育,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学习 德国科技教育的经验,可以改进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种种弊端,培养21世纪 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才。浅议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摘要】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德国创建了第一批大学,此后德国高等教 育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本文追溯了德国大学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和特 点,分析了两德统一对德国高校体系的影响及结构和数量的变化,认为德国高等 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洪堡提出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还对从20世纪开 始
20、德国高校与时俱进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作了分析,其中引入分级毕业制 度和加强国际化等,使德国高等教育在欧洲和全世界始终保持高水平。【关键词】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博洛尼亚协议一、德国大学从创建至联邦德国成立期间的发展德国大学的历史起源于中世纪,当时欧洲各个大学都是按照巴黎和博洛尼亚 大学模式建立的。该模式远早于第一个欧洲民族国家成立。中世纪的大学有权自 行管理内部事务并授予学位。大学各专业划分为下级院系和高级院系(如神学, 医学,法学),但对学生的培训涵盖了各个时期的全部知识。学生必须成功完成 下级学院的学习,然后才可以进入三个高级学院之一中学习。大学里,师生的流 动性很强。学生在一所
21、欧洲大学获得的学位也可以得到其他大学的认可。学生向 他们的教授支付课时费,讲座和研讨使用拉丁文。第一批德国大学成立于14世 纪末和15世纪初。最古老的是成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中世纪晚期,大部分大学规模都很小。这些大学有两至三名教授,每所大学 有100至200名学生,有时更少。1500年,德国各州和公国的大学约有3, 000 名学生。当时只有男性才可以上大学,德国女性在20世纪才被允许进入大学。 1700年,德国大约有40所大学,共有约8000名学生。19世纪,德国大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大学是柏林大学。柏 林大学由当时的普鲁士内政部文化和教育部门主任威廉冯洪堡于1810年成立
22、, 这对德国高校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洪堡在其“关于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 外部组织”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大学的理想模式,即“高校实现研究与教学的统一, 追求学术自由,通过科学进行教育,国家对大学进行总体监督并给予支持,大学 拥有自行调节内部和学术事务的权利”。1洪堡的大学理念影响了当时欧洲许多 国家。中欧,东欧和北欧的高等教育系统均采用了洪堡模式,以适应本国正在兴 起的高校体系。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也采用了这种模式。在19世纪期间,教授和 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然而,大学仍然属于精英机构。在这种理想主义的支持下,德国科学蓬勃发展,并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明。 在纳粹时期(1933年至1945年),德国大学
23、发挥了不光彩的作用,因为它们很 大程度上遵循了纳粹德国的意识形态。许多教师和学生,特别是犹太血统的学生, 被迫离开大学。妇女入学受到限制。从1933年到1938年,即从纳粹主义者夺权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不久之间的仅五年时间里,学生人数从121, 000 (1933)减至56, 000 (1938)o 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不得不移民,其中许多人 来到了美国。这对于德国的学术发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特别是在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领域,德国失去了世界领先地位。二、二战后联邦德国大学的发展历程战后初期,德国西部的大学政策仍然在西方盟国(英国,法国,美国)的管 控之下,主要内容是一方面重建被毁坏的建
24、筑物和设施,另一方面去纳粹化和进 行“再教育”。当时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1933年之前是“基 本健康的”,并且应该根据洪堡大学的理念进行恢复。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成立后,按照魏玛共和国(1918-1933)的传统恢复了文化和教育联邦制。16所 综合大学和9所工科大学成为战后西德高校体系发展的起点。截止1989年,德 国高校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十年代,联邦德国根据传统的联邦制原则,对高校进行“去中 心化重建工但同时需要总体协调各联邦州的教育政策。早在1948年,“各州教 育部长常设会议就在西部占领区建立,目的是确保西德高校体系具有一定程度 的同质性。195
25、5年,德国联邦原子问题部(即后来的德国联邦教育和科学部) 成立,但最初并不负责教育领域事务。1957年,联邦德国政府终于成立了“科学 理事会”,其中包括各联邦州和联邦政府的代表。迄今为止,该委员会一直为德 国高等教育的量化、结构和功能发展提出建议。第二阶段。六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是“高校体系倡议邛介段。在该阶段,德国建 立了许多新大学,并扩大了现有大学。西德社会集中精力挖掘人才储备,增加了 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以确保未来的经济增长。十年之内,大学生和教授人数翻了 一番。其它职称的教师人数翻了三倍。同时.,各高校努力实现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并且引入了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经济资助政策,即后来的联邦教育促进
26、法。 联邦政府还大大增加了用于研究经费和非大学研究机构的资金。第三阶段。1970年左右是“合作联邦制邛介段。1969年,德国政府对基本 法进行了修改,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把与高等教育有事务事项视为共同任务,特 别是大学建设、教育计划和研究经费的协调。随后,成立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大 学建设委员会,并考虑制定德国大学框架法,该法于1976年通过。第四阶段。197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改革和立法”阶段。60年代的学生运动 对许多大学固有的传统机制提出了质疑,并呼吁进行变革。德国社会出现了关于 高等教育机构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功能的辩论。高校教授在学校和院系独有的决定 权被另一种模式所取代,该模式赋予其他教师、
27、行政人员和大学生共同决定高校 事务的权利。由综合大学和工科大学组成的统一高校体系通过成立应用技术大学 得以补充。各高校在课程开发方面采取了新的途径,并于1977年最终成立了国 家课程改革委员会。第五阶段。从1977年左右到1980年代后期是“改革停滞”阶段。从1970年 代中期开始,人们对进行实质性变革的厚望逐渐减弱。人们对于高校毕业生失业 率上升的担忧在增加。此外,按照德国人口变化预测,从1970年代末到1980 年代末,大学生人数将显著增加,此后将大幅度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 政策制定者和各大学的代表于1977年批准了一项对所有符合条件的高中毕业生 “开放通道政策大学应在十年时间预算
28、不变且师资人数停滞的情况下接受学生 数量激增的现实,直到预期的学生人数下降将再次平衡这种情况。该决议被称为 “开放决议然而,与预测相反,学生人数持续增加,而师资人数基本停滞。虽 然进行了某些立法变更,例如在1985年实施了大学框架法的修正案,但总 的来说,西德大学发展的最后阶段与前几十年相比没有那么活跃。三、两德统一对德国高校体系的影响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民主德国随之解体,德国实现了统一。1990年8 月31日签署的统一协议规定,东德的五个新联邦州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条 件方面必须适应西德的条件。除许多其他规定外,德国统一协议还规定将德国西 部的基本教育体系移植到德国东部。西德高等教育是
29、东德高等教育转型的榜样。西德的高校框架法(HRG) 是德国东部高等教育系统改革的基础。权利和责任的分配遵循西德的联邦制原 则,学术自治和研究与教学自由在各高校实施,属于高校内部事务。德国政府放 弃了对高校进行细节干预的传统外部管理体制,改为通过高等学校法、目标协定、 总体预算和绩效拨款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12高校之外的科研机构,特别是东德科学院的各个研究所,由科学理事会进行 评估。其研究人员和机构大幅减少。保留下来的研究机构一部分并入高校。大多 数情况下,它们并入现有的或新建的非高校研究机构。东德大学更新的主要活动可以概括为四点:引其一,高校外研究机构的重组和评估:解散东德科学院的许多研究所;
30、成立 非高校研究小组和研究所;将尚未安置的研究人员重新纳入大学;振兴高校科研能 力。其二,应用技术大学的成立:除了改革以前的专业高校之外,还成立了许多 新的应用技术大学。其三,学科结构调整:东德高校的学科结构、规模和课程设置必须符合西德 标准,但给予一定的创新空间。其四,改革人员结构:在东德高校引入西德高校人事结构;对高校人员进行 政治和学术评估,评估不合格者解除其劳动合同。评估合格者可以申请高校职位, 或者继续在专业研究小组中工作。前东德高校部分人员因而直接进入新的高校体 系,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提前退休或者强制解雇的情况。德国高校体制改革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员和财力,以使东德的高等教育体系尽 可能
31、适应西德的状况。4当时,德国的教育专家和政策制定者经常讨论东德和 西德高等教育体制的双重改革问题。关于西德高等教育体系是否错过了历史性的 改革机会,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如果同时改革西德高等教 育体系,就不可能实现更新和改组东德高等教育体系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不应低估东德高等教育作为整个德国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和 变革的挑战和动力的作用。有三个因素导致了这一点:一是东德许多高校积极利 用转型过程,在大学管理、教学和课程开发领域引入创新机制;二是东德高校的 许多优良传统,如以教学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 学教职员工的行为和自我认知;三是在东德高校新建立的结
32、构尚不牢固,因此总 体上可以把这次改革看做更加开放的实验和改革过程。此时,德国高校还面临另外两个挑战和影响。一方面,西德学者广泛参与改 革,他们对东德大学和包括科学院在内的非大学研究机构的学术质量进行了严格 评估。这对西德大学也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在如此广泛地参与东德高校评估之后, 许多西德教授对任何形式的外部教学和研究评估的抵制都瓦解了。另一方面,西 德大学体系向东德大学的结构性移植并没有导致教学和科研在形式和内容上趋 同。教学组织创新中最有趣、最有希望的创新动力恰恰来自东德大学。这些大学 也可以成为西德大学的榜样。总体而言,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德国大学体系出 现了一种新的活力,这为德国高校改
33、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后来出现“博 洛尼亚宣言”引入了分级课程,给德国高校改革带来了新的活力。四、德国高校的结构和数量变化1989年,西德共有244个高等教育机构,可分为六种类型:68所综合大学, 16所神学院,8所师范大学,30所艺术学院,1所综合大学和121所应用技术大 学(包括行政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同年,东德共有70所高等教育机构,它们也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9所多学科大学,12所工业大学,29所专业大学(例如 工程学院,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农业大学),3所医学院和17所政治大学(例 如党校,警察学校,工会大学和军事大学)。东德高等教育体系在改革过程中, 高校资源重新整合和分配,
34、出现了 16所综合大学,11所艺术学院,一所师范学 院和31所应用科技大学。这些高校类型在前东德是没有的。此外,还建立了十一所神学院和一些私立学院。在德国统一十年后的2000 年,德国拥有350个高等教育机构,其中包括97所大学,6所师范学院,16所 神学院,49所艺术学院,154所应用技术大学,28所行政学院。5由于德国的 绝大多数学生都在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学院就读,因此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被视 为二兀制局校体系。在这些大学学习的学生超过160万人,绝大多数(不到120万人)就读于综 合大学。46%的学生是女性,但在许多学科(例如医学,生物学,文化和社会科 学,语言)中,女生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占
35、主导地位。2000年,近214, 500名大 学生在德国大学成功完成了学业。此外,德国每年约有25000人获得博士学位, 是欧洲获得博士学位最多的国家。五、二十一世纪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德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严格管控。但是,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公众对于德国高等教育体系越发不满。批评矛头直指德国 高校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欠缺、辍学率高和学习时间过长等问题。在国际上,德国大学已不再具有竞争力,对于国际生源失去了吸引力。而大 学方面驳斥了这种批评,他们抱怨高校长期资金不足和学生数量过多。解决问题 的方法是摆脱政府对大学的严格控制。政府应该赋予他们更多的自治权,以使其 工
36、作更有效率和竞争力。1998年通过大学框架法修正案授予各院校的自主 权并非无条件的。政府押估、问责制,与绩效挂钩的经费要素以及国家拨款的有 条件分配应使大学能够更灵活地应对新要求。高校内部机构改革应有助于塑造高校自身形象,并加强大学和部门的管理。 尽管德国高校体系历来不考虑市场因素,但近年来,在政府德国资助计划的扶持 下,各高校发起了支持向国外输出德国高校课程的倡议,并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 力。由于政府不断紧缩资金,这迫使大学通过其他资金来源收入。具体措施包括 扩大收费式的继续教育、向超出标准学时的学生收取学费、科研成果市场化、积 极获得研究项目第三方资金、争取赞助商支持,并与校友保持积极联系。
37、长期以来,德国认为必须改革高校人员结构,但具体的改革措施尚存在争议。 迄今为止的改革措施几乎没有收到明显的成效。在许多大学中,引入与绩效挂钩 的薪金体制也收效甚微。在教学和科研领域,人员结构现在已经两极分化。教授 大多为高薪且不可解雇的终身公务员,非教授人员主要根据定期合同聘用。教授 职位以下几乎没有永久雇用的科研人员。这种人员结构的主要缺点是缺乏灵活性。教授的专业流动性太低。职称资格 认证过程太长且太繁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1年和2002年,德国政府推出 了两项高校人员结构和薪金改革措施。2001年,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启 动了一项资助计划,以引入所谓的初级教授职位,并为其提供
38、了超过600万欧元 的资金。改革目的是缩短资格认定时间,逐步取消教授资格考试,并为年轻的没 有参加教授资格考试的初级研究人员提供教授职位。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是许 多高校参加了该计划。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资金用于设立教授职位。联邦州自己规定其他雇用条件和教师责任,例如薪酬水平和教学工作量。初 级教授是临时公务员,属于临时雇用性质。三年后,将对其绩效进行评估,评估 合格后可再延长三年。再次评估合格后,初级教授职位可以转换为常规教授职位。 2002年启动的第二项改革措施引入了不同的薪资结构。以前教授的薪金等级C 级将被新的更细化的W级取代。WI代表初级教授职位,W2代表应用技术大学 教授职位,W3代表
39、综合大学的普通教授职位。除此之外还有与绩效奖励津贴。 各高校的绩效奖励津贴数额并不统一,主要参考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在科研和教 学方面取得的特殊成就;二是在高校管理中履行特殊职能;三是来自第三方资金的 教学和科研特殊津贴。除此之外,德国高校改革还有两项重要改革措施,即引入分级毕业制度和加 强高校国际化:1、引入分级毕业制度1999年6月,30个欧洲国家的科学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旨在通过 一系列改革措施创建“欧洲高等教育区这些措施应在2010年之前在所有签署国 中实施。博洛尼亚宣言可以追溯到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教育部长们 的倡议,他们在巴黎索邦大学成立800周年之际,希望协调欧洲高校体系
40、的架构。 一年后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目标,所有签署国都必须承诺 执行。他们希望每两年举行一次教育部长会议,以监督和支持实施过程。博洛 尼亚宣言最初包含七个单独的目标,两年后在布拉格的签署国部长会议上又补 充了另外两个目标。创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是:第一,引入易于理解且可比 的学位制度(学士和硕士);第二,引入基于两个阶段(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 的学习体系,第一阶段至少持续三年(获得学士学位),第二阶段两年(获得硕 土学位)。在2003年秋,参加博洛尼亚宣言的欧洲国家教育部长在柏林召开 会议,博士课程被列为高校结构改革的第三阶段。毫无疑问,博洛尼亚宣言 是欧洲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中速
41、度最快、内容最全面的改革措施。自1999年以来, 德国开设了 1200多个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改革之前,高校新课程的审批权限 集中在州政府,效率低下。改革后,一批成立专业认证机构,他们主要负责评定 大学申请开设学士和硕士课程的质量和可行性;相反,州政府只批准法律规定, 如大学学业规定和考试管理规定。引入分级学位后,德国高校降低了辍学率,使 大多数学生更快地获得学位,从而减轻大学的负担。2、加强国际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德国大学的国际化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民主德国 的国际高校合作与师生交流主要限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联邦德国的大学则倾向于 西欧和北欧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欧盟成员国。尽管欧洲委员会
42、最初在教育领域没有行政干预权,但该机构在上世纪八十年 代实施了“伊拉斯谟资助计划”,该计划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针对大学合作和学生交 流最成功的计划之一。虽然该计划未能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即使该计划成员国 百分之十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出国留学,但它的成功也是毋庸置疑的。该计划合 作与交流项目不仅限于欧洲。德国国内的资助计划主要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 (DAAD)组织,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德国大学与非欧洲国家大学的合作。现在,德国大学生在国外学习一个学期几乎成为常态。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 因而不能出国学习的学生,德国大学中来自其他国家的学生和客座讲师为他们提 供了了解外国文化和教学风格的机会。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43、随着国际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消除了学生和教师的流动障碍。德国高校努力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使高校留学生管理部门更加 专业化。此外,在德国教育部的资助下,各高校开设了以英语授课为主的国际课 程课。国际化已成为德国许多高校的核心政策之一。其次,德国高校课程的内容 也正在日益国际化,主要措施有国际间横向比较,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国 际视野,与国外合作大学共同开发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课程获得双学位。学历和课程的国际化是德国高校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引入新的 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授予学生其他国家认可的学分,以及用英 语描述各个课程的内容。六、结语目前,欧盟委员
44、会和欧盟成员国教育部长正致力于创建“欧洲高等教育和科 研区”,其目的在于使欧洲在中长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知识 社会。这也引发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进一步改革,其规模和深度均超出以往。 在此过程中,德国大学扮演着重要角色。毋庸置疑,大学是新兴知识社会中不可 或缺的因素,这不仅体现在产生新知识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提高 全民素质方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高校必须能够更加灵活地响应时代大环 境提出的挑战。无论该环境是区域性、国家性、还是全球性的,德国高校体系已 经迈出了深化改革的决定性步伐。【参考文献】1 WilhelmvonHumboldt, Schriftenzurpo
45、litikundzumBildungswesen, in: Werke, Bd.4, hrsg.V.AndreasFlitnerundKlausGeiL Stuttgart 19934, S.255ff.2孙进.“政府放权与高校自治德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新公共管理改革”.现 代大学教育,2014.23BarbaraKehm/UlrichTeichler (Hrsg.),VergleichendeHochschulforschung.EineZwischenbilanz (Werkstattbericht, Nr.50), Kassel 1996.4H.PeisertZGFramheim (Anm.4) JWissenschaftsrat,EmpfehlungenzurzukunftigenStrukturderHochschullandschaftindenneuenL7nder nundimOstteilvonBerlin, Bd. 1, Teil4, K71nl992.SlBundesministeriumfurBildungundForschung,Grund-UndStrukturdaten 1980/1991, Bonnl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