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288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我国是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和独特风格的古代文化,同时历化遗留了许多古木、名木,有些至今仍生存在风景名胜区、古典园林、坛庙寺院及居民院落之中,特别是一些历史名城中更为丰富,山东莒县浮来山有商代银杏树龄3000余年;在我国台湾省阿里山有号称东亚最大的巨树红桧(台湾扁拍)树龄2700年,树高60米左右;陕西黄陵县的轩辕侧柏树龄2700年;山东黄县有周代银杏,树龄约2500年,西藏有巨柏,树龄2300年;陕西临潼县湖王村小学内有汉槐,树龄约2000年;山东曲阜县颜庙有约2000余年的古皮松;陕西勉县诸葛亮墓园内有两株“汉桂”,树龄约1700年,等等。这些古老树木是活着的历史文

2、物,其本身的存在,可作人们吊古、瞻仰的对象。历代人们都十分珍视这些古树名木。有的城市街道都以它们来命名,北京的“五棵松”等,但在十年浩劫中,这些活着的历史文物也遭到破坏或无人管理,枯死现象严重,例如,明末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的槐树已不存在。为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挽救这些活着的历史文物,已经成为我们园林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古树名木的养护,应根据树木衰老期向心更新的特点来进行。(一)不要随意改变环境条件古树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己生活了几百年,甚至数千年,说明这种环境条件对它是很合适的。因此不能随意改变。在其周围进行其他建设(如建厂、建房、修厕所、挖方、填方)等,应首先考虑到是否会对古树名木有不良影

3、响。有影响的,必须退让,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否则一旦由于轻视或疏忽等原因较大地改变了这一局部地区的光照,土壤理化性质等条件,就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甚至死亡而成千古恨。(二)养护管理措施必须符合树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各种树木都有其特定的生活习性,例如肉质根的树木,一般忌土壤溶液尝浓度过大,若一旦投以大水大肥,则树木不但不能吸收利用,反而会引起死亡。故在采取一些必要的养护措施时,必需小心谨慎,符合树木的生物特性。(三)离止土壤板结改善通气条件城市人口集中,人流量大,日久天长,造成树根周围土壤板结,隆起的根部擦伤。由于表层土层变硬,隔绝内外气体交换,使透气性能逐日减退、严重的防碍树根的吸收作用。进而

4、减低新根发生和生长速率及穿透力,致使树木早衰或死亡。巨观察一些公园绿地内的古树名木成批枯死。多少都与土壤板结有关。应采取改善土壤通气的措施,最好于适当部位深翻,加粗质质有机肥,这样既有利通气又有利好菌的繁衍。在树的一定范围用围栏隔离游人防止践踏等,也是防止根际土壤板结的重要措施。(四)改善肥水条件古树长期生活在同一地点,经多年选择吸收,若无外来补充,土壤肥力及其理化性能大为减退。为改善古树的生活条件,应根据树木的需要和当时的具体情况,按其物候进行适当的施肥、灌水,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对于冠顶和外围已老焦梢的衰老树木,其吸收根系多数仅限于冠幅投影范围之内,采取改土、施肥、灌水等措施。也应在此范围

5、。根据树的衰败程度,在树冠半径内以距树干的1/22/3处以外进行,过远则无效。(五)防治病虫古树的机体衰老有些与病虫危害有关;而树木衰老之后又易受致命的病虫害侵袭,如危害古松、古柏的小公甲类害虫就是明显的例证。它们只侵入生长衰弱的树木。一旦侵入危害,就很难救治了。所以对于古树除加强肥水管理外。还要及时防治病虫害,避免侵袭致死。(六)治伤、补残在古树温长的生活过种中,难免遭受到一些人为的或自然的损伤。由于伤口腐蚀感染,损伤部位就会扩大蔓延,以致危及树木的生命。故此对于损伤的部位要及时取必要的救治措施。如有时一些古树干上会发生空洞,特别是古槐更为常见。树洞内藏污纳垢。不但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而且对

6、于观瞻和游人安全都会期生防碍。所以发现树木空洞除有观赏价值外,一般消及时填补。先清除已腐朽的部分,并用利刀刮净,空洞的内壁涂以防腐剂。太深的洞,里面可以填砌砖石,但对腐朽严重的应改内钉木片等。外抹麻刀灰,最外抹青灰或水泥。为尽量和原树皮颜色相近。可在灰泥中调色或粘贴同种死(砍到)树之皮,以提高观赏价值。(七)更新修剪对具潜芽且寿命长的树种(如槐、银杏等)当树木枝条衰老树大枯梢时,可以用回缩修剪来更新。有些树各根颈处具潜芽,树木之后仍然能萌廉生长者,可将树干锯除,进行更新。但对有观赏价值的干枝,应保留,喷防水剂等维护措施。对无潜芽或寿命短的树种,主要通过结合换土,修剪根系(切断1厘米以下粗根系)

7、,刺激发生新根更新。再加强肥水管理即可很快复壮。(八)支撑保护一些古树(如桧柏、树姿奇特,枝干横生,别有情趣。但由于树冠生长不平衡,容易引起负荷不平衡,发生倾斜或倒伏的问题;古树名木身高大者,“树大招风”,加上树干空朽,常导致吹倒树身,造成死亡或扭裂。所以对生长不均衡树木主干,延长较长的枝杈,都应加设立支柱和于树杆适当部位钉桩。以防风折。(九)立档建止对所有的古树名木,应给它们建立生长情况的档案,每年记明养护管理措施及生长情况以供以后养护管理时参考。(十)巧作桩景对于一些已经枯死,根深不易倒伏的古树,如桧柏等,可以加以适当的修饰整理,以观其姿或于根旁栽植吸附或缠绕大藤木、使之成为有特殊艺术效果的桩景,加以利用。但对密植古树林中的死树,不宜用缠绕大藤木攀附,因易攀复到活树上去。总之,对于古老树木的养护管理,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技术,有待园林要作者不断摸与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