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500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方标准编制说明项目名卷:地黄种植技术规程标准类别:置理制/修订:Hil起草单位: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管单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计划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项目来源地黄在甘肃省庆阳、平凉、天水、陇南等地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收获后加工工序繁锁,规模化栽培较少。近年来市场价格迅速攀升,栽培效益提高,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因此地黄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受到广大农民和农技部门的关注。2021年6月,正宁、宁县、镇原县农技中心向庆阳市农技中心提出编制地黄种植技术规程的请求。2022年1月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向甘肃省市场监督局申请了制定地黄种植技术规程项目。经甘肃省

2、市场监督局研究决定,由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制订地黄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1)标准制定是指导生产的实际需要。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地黄药用功能多、用途广、用量大,是主要的常用中药材之一,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创汇产品之一,产品远销港澳、东南亚及日本等国。近年来,地黄市场价格提升迅速,2015年以来,干制生地黄由10元上涨到2021年的40元kg,种植生产效益可观,甘肃省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是由于中药材种植专技人员较少,种植技术不能及时推广普及到

3、位,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掌握地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和生鲜地黄的初加工技术,致使地黄栽培过程中出现病害多发、烂根死苗、产量偏低、干制加工产品不符合要求,市场价格低、效益偏差等多种问题,造成的损失极大。通过制定、颁布、实施地黄栽培技术规程,可有效地宣传、推广、普及地黄的种植技术,让广大药农及农技人员掌握栽培和加工技术要点,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标准制定是规范化、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地黄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较为耐旱耐寒,适宜在中性和微酸性黄壤土中生长,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别录记载,陕西咸阳一带生产的地黄品质最佳。地黄生长对海拔要求不严,在海拔5015OOnI均可种植。甘肃省陇

4、东、陇南和定西东南大部分地区土壤、气候等环境适宜地黄生长发育,庆阳、平凉、天水、陇南栽培的地黄质量较好、产量较高、效益较好,可大面积、规模化栽培。通过颁布实施地黄栽培技术规程,可有效地统一地黄的栽培方式及加工方法,不仅能提高产量和效益,还有利于甘肃省地黄的机械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加工,促进规模化发展。(3)标准制定是对甘肃省地黄栽培技术规范的补充。据查,目前国内有山西省制定颁布了地黄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DB14/T1797-2019),山东省地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37T2013-2012),河北省无公害地黄田间生产技术规程(DB13/T2117.2-2014),新疆自治区地黄生产技术规

5、程(DB65/T2297-2006)其他省区仍未颁布相关标准。甘肃省内目前无任何有关中药材地黄的种植、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一般的栽培技术资料、参考论文也很少。山东、山西、河北土壤质地、性质和气候条件与甘肃差异较大,地黄的栽培时间、方法、管理措施差异也较大,甘肃地黄栽培能够参考应用的部分很少。新疆自治区地黄栽培以灌区为主,而甘肃以旱作农业为主,生产管理技术差异较大,不能参考应用。甘肃省地黄栽培技术规程是根据甘肃大部分适宜栽培地黄的土壤、海拔、气候条件编制的,适宜本省内大部分大面积的地黄常规种植技术要点,是对甘肃省地黄栽培技术及标准的补充。总之,甘肃省地黄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颁布、实施,可有效推

6、广普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普遍提产量、质量和效益以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甘肃省地黄栽培向规范化、优质化、高产高效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编制过程2021年年初,由庆阳市正宁、宁县、镇原县农技中心提出编制地黄栽培技术规程的建议之后,庆阳市农技中心根据建议列出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市、县技术人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起草文本及相关文件。成立了标准起草及修改小组,确定1名高级农艺师为项目负责人,另外由2名高级农艺、3名农艺师组成起草小组;查阅国内外有关地黄方面的相关资料及数据;赴甘肃省庆阳、平凉、天水、陇南等地黄栽培面积较大的市(州)部分县(区)作进一步技术调查;在调研、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认真起草、多

7、次修改,形成了地黄栽培技术规程(工作组讨论稿)。4、主要编制成员及所做的工作肖新颖,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主持标准编制的全面工作,负责文件起草、人员调配协调及标准的修改等工作。雷智刚,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负责查阅资料、归纳及整理征求意见,修改文本文件等工作。任志伟,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农艺师,负责标准编制过程中各地方单位及企业联络及意见征求、收集、归纳及整理、标准各版本的修改、报送等工作。彭莉洁,正宁县农技中心经作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负责平凉市地黄栽培情况的调查、对标准意见征求、整理等工作。曹占凤,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药材科科长、

8、高级农艺,负责标准意见的征求、标准初稿、征求意见稿及送审稿的审阅及修订、协调等工作。二、标准所涉及的产品、适用范围的基本情况1、标准所涉及的产品地黄栽培技术标准涉及到各类农家有机肥、各种化学肥料及各种杀虫、杀菌剂等农药产品。2、标准的适用范围地黄栽培技术标准制定的目标是形成一个甘肃省的地方标准,指导我省地黄栽培技术服务工作。因此,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主要是甘肃省境内地黄栽培技术的应用。三、编制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的依据1、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主要遵循“栽培方式统一、方法经济适用、技术高产高效、操作规范、有利于机械化”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有利机械化,严格按GB/TL1-2020的要求进行编

9、写。2、主要内容的依据2.1 范围按照GB/TL1-2020的规定,标准的范围应明确界定标准化对象和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由此指明标准或其特定部分的适用界限。据此,本标准的范围确定为:本标准规定了地黄栽培过程中的地块选择、繁殖方法及田间管理具体措施、化学肥料使用和主要病虫害防控方面采取的农药,适用于甘肃省境内地黄栽培技术的应用,其它同类气候区域可以参考应用。2.2 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的编写过程中,技术规范内容尽量采用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本标准引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主要有:GAP/D922.16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七章种植与养殖第一节种植技术规程GB3095-20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56

10、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5084-2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8877-202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2.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的“旱作农业区”定义参考了农业工程期刊“旱作农业概念与旱作农业发展”一文中的概念。本标准中的旱作农业区是指年平均降雨量在250500毫米的半干旱和年降雨量500750毫米的无灌溉条件、依靠天然降雨从事农业活动的雨养农业区域。本标准中的“地黄”定义、功用等主要参考应用了中国药典中的内容,“窜皮根”和“种根”的概念应用了生产实践中通俗叫法。2.

11、4 技术内容说明2.4.1 品种选择目前生产中栽培的地黄品种有金状元、85-5、北京1号、北京2号、小黑英等品种。小黑英因产量代也被淘汰;金状元不耐贫瘠,在肥力不足的瘠薄地栽培,块根产量很低、质量差;85-5产量较高,质量好;北京1号和北京2号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耐寒,耐贮藏,产量较高。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宜选85-5、北京1号、北京2号三个品种。2.4.2地块选择地黄播种到收获一般在140160天,有效积温为2300度左右,栽培区域内平均无霜期应该在140天以上才能满足地黄生长成熟。地黄根系较浅,主要分布在地下30CnI以内,且叶面阔、水分蒸发量大,不抗旱耐旱,因而喜湿润

12、气候和肥水充足的地块;地黄根与红薯相似,细毛根量少,吸水吸肥能力较弱,对土壤性要求不严,但土质以疏松、通透性好的黄壤土、沙壤为好,黏性较大的红壤土、黄黏土、水稻土和砂砾土不宜栽培;根据查阅许多资料显示,地黄生长适宜海拔高度范围为50-1100米,但从野生地黄的分布和实际栽培地域看,地黄可在海拔50-1600米范围内生长,最适海拔8001200米。根腐病是地黄的主要病害,栽培地块排水不良,最容易引起根腐病。根腐病一旦发生,镰刀菌菌丝体和病原抱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4年,所以要与禾本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斑枯病是地黄的常见病害,其病原菌(球壳菌)与豆类叶斑病(针壳抱菌)病原菌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

13、与这些作物连作,容易引起叶斑病。2.4.3种根选择地黄以根段繁殖为主,用种子繁殖的极少。用于栽培繁殖的可选用收获后长度为56CnI小根块作种根,也可将较粗、较长的根折成长为45CnI节段作种根,种根节段过长,成本投入就越大,而且出土后芽苗、地下根数量多而细,主茎主根不明显,最终膨大的根数量多而细小,商品率会下降。地黄根不十分耐寒,温度在零下容易受冻害和冷害。地黄种根要深埋或窖藏。甘肃省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各异,冬季温度差异大,地黄种根保存要根据冻土层的厚度确定埋藏深度。陇东、陇南地区,冻土层一般为5060cm,其他地州市多在60-100cmo所以,种根埋藏深度为80-120cm以确保不受冻

14、害。2.4.4整地施肥地黄根系浅且细毛根少,吸水吸肥能力较弱,所以栽培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肥。根据地黄生长量和甘肃省土壤养分含量特点(高钙高钾、缺氮少磷、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性质偏碱),施入大量农家的有机肥(30005000公斤/亩)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通透性、降低碱性以提高地黄质量产量。每6672补充施入有效成分氮(N)4.65.5公斤、磷(P205)4.65公斤、钾(K20)23公斤中满足需求,折合尿素IOkg12kg、过磷酸钙30kg35kg或磷酸二锭Iokg12kg、硫酸钾5kg-6kgo2.4.5土壤处理地黄栽培有“三怕”,其中一怕就是怕病虫害。大量施用农家有机肥,容易引

15、起地下害虫如蟒蟾、金针虫发生,虫咬伤口易感染病菌,引发根腐病,因此在春季浅耕地、起垄覆膜前用药土处理土壤是必要的。2.4.6病虫防控本标准规定了在农业防病措施到位前提下、病虫害发生时的化学防治采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及其施用方法和施用量。四、与现行法律、法规、国家相关标准和产业政策的一致性说明本标准的制定严格遵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国家相关标准和产业政策的要求。本标准的制定与现行法律、法规及国家相关标准没有冲突,完全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求。据查,目前国内有山西省制定颁布了地黄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DB14/T1797-2019),山东省地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B37T2013-2012),河北

16、省无公害地黄田间生产技术规程(DB13/T2117.2-2014)新疆自治区地黄生产技术规程(DB65/T2297-2006)其他省区仍未颁布相关标准。甘肃省内目前无任何有关中药材地黄的种植、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经过对比,本标准内容未发现与上述标准内容有冲突的地方。五、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和依据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没有重大分歧。六、作为强制性地方标准或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建议因甘肃省地域跨度大、地形复杂、土壤、气候、海拔差异较大、种植方式方法多样,因此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使用。七、贯彻地方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本标准制定目标是指导甘肃省境内地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17、本标准通过后将做好大力推广和宣传工作,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八、主要参考标准及技术资料1 主要参考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DB14/T1797-2019地黄无公害种植技术规程(山西省)DB37/T2013-2012地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山东省)DB13/T2117.2-2014无公害地黄田间生产技术规程(河北省)DB65/T2297-2006地黄生产技术规程(内蒙古自治区)2、技术资料1.1 蔺海明主编,中药材生产技术M.甘肃科技出版社,2016.121.2 武延安,赵玮,王艳玲编著.中药材栽培技术问答M,甘肃科技出版社,2015.01

18、1.3 于瑞忠,刘红,陈青,张化,秋种地黄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7.(28)35-36.1.4 蒋允贤,地黄丰产栽培技术要J;中药材.1988(01)27-291.5 焦作市中药材栽培品质研究中心,怀地黄规范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仃1.6 刘文培,郑尚义,王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套种天南星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0(06):60-6L九、本标准预期达到的水平和社会经济效果1、本标准预期达到的水平本标准预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生态、经济、社会效果本标准遵行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起草,规定了地黄栽培的化肥施用量及病虫草害的农业、物理防控措施和化学防治采用的低毒、低残留农药,尽量避免对环境、产品的污染,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环境的生态可持续性。近5年来,地黄市场价在3540元/公斤、产地价在3035元/公斤之间浮动,地黄亩产干货220260公斤。按照产地平均价35元/公斤、平均亩产240公斤计算,亩收入8400元。比种植玉米增收6000多元,效益十分可观。通过本标准颁布实施能有效推广普及关键技术,提升广大农户的地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做应有的贡献。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2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