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2829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34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ocx(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1 分析2.3.1 经济分析包括经济计算和财务计算。经济计算一般用于论证方案和选择参数。财务计算一般用于阐明建设方案的财务现实可能性。对参和比较的各个方案都必需进行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2.3.2 在经济分析中.一切费用(包括投资和运行费用)和效益都应考虑时间因素,即都应依据贴现的方法,将不同时期发生的费用和效益折算为现值。贴现率暂定为10%,城网供电设施的综合经济运用年限可定为20-25年。2.3.3 经济分析中各个比较方案一般设定相同的可比条件,即:(1)供电实力、供电质量、供电牢靠性、建设工期方面能同等程度地满意同一地区城网的发展须要;(2)工程技本、设备供应、城市建设等方面都

2、是现实可行的;(3)价格上接受同一时间的价格指标:(4)环境爱惜方面都能满意国家规定的要求。2.3.4 参和比较的各方案由于可比条件相同,经济计算一般可以选取年费用最小的方案。在计算各方案的费用时.应计算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建设和改造的各项费用(土地征用、建筑物拆迁、环境爱惜、设备、设施、施工等)运行费用(运行维护、电能损失等)。2.3.5 方案比较还可以用优化供电牢靠性的原则进行,即不先设定牢靠性指标,将不同牢靠性而引起的少供电损失费用引入计算,以取得供电部门和全社会最大经济效益。各地区可逐步创建条件通过典型调查和分析确定。2.4规划的年限、各阶段的要求和编制流程2.4.1 城网规划年

3、限应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一样,一般规定为1总则2规划的编制和要求2.2规划的主要内容城网规划一般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2.2.1 分析城网布局和负荷分布的现状。明确以下问题:(1)供电实力是否满意现有负荷的须要,及其可能适应负荷增长的程度;(2)供电牢靠性;(3)正常运行时各枢纽点的电压水平及主要线路的电压损失:(4)各级电压电网的电能损失;(5)供电设备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2.2 负荷预料2.2.3 确定规划各期的目标及电网结构原则和供电设施的标准化。包括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原则。2.2.4 进行有功、无功电力平衡,提出对城网供电电源点(发电厂、220kV及以上的变电所)

4、的建设要求。2.2.5 分期对城网结构进行整体规划。2.2.6 确定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线路路径。确定分期建设的工程项目。2.2.7 确定调度、通信、自动化等的规模和要求。2.2.8 估算各规划期须要的投资,主要设备的规范和数量。2.2.9 估算各规划期末将取得的经济效益和扩大供电实力以后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2.10 绘制各规划期末的城网规划地理位置结线图(包括现状结线图)。2.2.11 编制规划说明书。d.各变电所中压电网的布置,包括出线回路数;e.所需的电源容量和布局,结合电力系统的规划,提出对发电厂和电源变电所的要求。(2)编制近期规划。从现有的电网入手,将下一年的预料负荷支配到现有的

5、变电所和线路,进行电力潮流、电压降、短路容量、环流、故障分析等各项验算。检查电网的适应度。针对电网出现的不适应问题,从远期电网的初步布局中,选取初步确定的项目,确定电网改进方案。新的电网布局确定后,重新进行各项计算,务使满意近期规划所达到的目标以及电网结构和设施标准化的要求。如达不到,应重新确定电网改进方案,重新计算,并据此提出年度的改造项目,然后重新按上述步骤编制下一年以至逐年的尽期规划。(3)编制中期规划。做好近期规划后,再在近期末年规划电网的基础上.以中期的预料负荷,支配到变电所和线路上,进行各项计算分析,检查电网的适应度。从远期电网的初步布局中,选取初定的项目,确定必要的电网改进方案,

6、做出中期规划。(4)编制远期规划。以中期规划的电网布局为基础,依据远期预料负荷,经各项计算后,编制远期规划。由于远期规划内容是近、中期规划的积累和发展,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必将对其原定的初步布局有所调整和修改。(5)低压电网规划。低压电网规划干脆受到小块地区负荷变动的影响,而且可以在短期内建成,一般只需制定近期或中期规划。其步骤如下:近期(五年)、中期(十年)、远期(二十年)三个阶段。近期规划应着重解决当前城网存在的主要问题,逐步满意负荷须要,提高供电质量和牢靠性。要依据近期规划编制年度支配,提出逐年改造和新建的项目。中期规划应和近期规划相连接,着重将城网结构及设施有步骤地过渡到规划网络,并对

7、大型项目进行可行性探讨,做好前期工作。远期规划主要考虑城网的长远发展目标,探讨确定电源布局和规划网络,使之满意远期预料负荷水平的须要。2.4.2规划的编制流程。首先做好全区和分区分块的负荷预料,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近、中、远期规划的目标和标准化的电网结构原则。编制流程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建立远期电网的初步布局,作为编制分期规划的发展目标;其次步依据预料负荷和现有的电网结构,经过分析计算,编制近期的分年规划和中期规划:第三步以近、中期规划最终阶段的规模和远期预料的负荷水平,经过分析计算,编制远期规划。(参见附录A规划编制流程示意图)详细的编制方法分列如下:(1)确定远期电网的初步布局。依

8、据远期分区分块预料的负荷,按远期规划所应达到的目标(供电牢靠性等)和本地区已确定的技术原则(包括电压等级,供电牢靠性和结线方式等)和供电设施标准化,粗略的确定:a.待建的高压变电所的容量和位置;b.现有和待建变电所的供电区域;c.高压线路的路径;3负荷预料3.1 一般规定3.1.1 负荷预料是城网规划设计的基础。预料工作应在经常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城市建设和各行各业发展的信息,充分探讨本地区用电量和负荷的历史数据和发展趋势进行测算,为使预料结果有确定的精确性,可适当参考国内外同类型地区的资料进行校核(注:本导则所用负荷一词一般指最大电力负荷)。3.1.2 负荷预料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还应

9、按年分列,中期和远期可只列期末数据。由于影响负荷变更的因素大多,预料数据可用凹凸两个幅值。(幅值相差不宜过大)。3.1.3 为使城网结构的规划设计更为合理,应对用电性质、地理区域或功能分区、电压等级分层等方面分别进行负荷预料。用电性质分类可按能源部制定的电综4表的统计分类方法进行,也可按城市的实际状况,分成几个大类。地理区域或功能分区可依据城市行政区、地理自然条件(如山、河流等)、一个或几个变电所的范围划分,也可按城市规划土地的用途功能或地区用电负荷性质等状况适当划分。分区的原则,主要是便于制定城网在不同时期的改造和发展规划。分区的面积不必相同,市中心区宜小些,一般可在5平方公里左右,市郊区可

10、大些。电压等级分层可依据城网所选用的电压等级划分。计算城网某个电压等级的负荷时,应留意从总负荷中减去上一级电网的线损功率和直配供电(发电厂直供的)负荷。3.1.4负荷预料需收集的资料一般应包括以下的内容:(1)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关人口、用地、能源、产值、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各功能分区的布局改造和发展规划(包括各类负荷所支配发展的建筑面积和土地利用a.假定每一配电变压器的供电范围不变,然后按年负荷增长确定逐年所需变压器和线路的容量。b.当所需变压器和线路容量或电压降超过规定的最大值时,则实行增加变压器和馈入点,电网进一步分段,必要时调大导线等措施来解决,并将达到规定负荷的用户改由中压供电。2.4

11、.3规划的修正。负荷预料是规划的主要依据,但其不确定因素许多,为此必需按负荷实际变动和规划的实施状况,对规划进行滚动修正。为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须要,远期规划一般每五年修编一次。有下列状况之一时,必需对城网规划的目标及电网结构和设施的标准化进行修改,并对城网规划作相应的全面修正。(1)城市整体规划或电力系统规划进行调整或修改后;(2)预料负荷有较大变动时;(3)电网技术有较大发展时。2.5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2.5.1 城网规划由供电部门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共同编制,以供电部门为主,报网(省)电管局(电力局)审批。2.5.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网规划有关内容经当地城市规划主管

12、部门综合协调后,纳入城市规划,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2.5.3 城网规划应通过城市建设和改造的统一规划来实施,城建部门应和供电部门密切协作,统一支配供电设施用地,如:变(配)电所、线路走廊(包括电缆通道),以及在城市大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群中预留区域配电所和营业网点的建筑用地。2.5.4 城网建设中的线路走廊、电缆通道、交配电所等用地,应充分考虑远期规划的合理须要,但实际建设可按须要分期进行。3.2.3 负荷预料工作一般先进行各目标年的电量预料,以年综合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或年平均日负荷率求得最大负荷的预料值,也可按典型负荷曲线,得出其各时间断面的负荷值。3.2.4 负荷预料可接受以下几种常用方法进行

13、,并相互校核:(1)单耗法:依据产品(或产值)用电单耗和产品数量(或产值)来推算电量,是预料有单耗指标的工业和部分农业用电量的一种干脆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城市中工业用电还占较大比重,单耗法还是负荷预料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较适用于近、中期规划。(2)弹性系数法:城网的电力弹性系数应依据地区工业结构、用电性质,并对历史资料及各类用电比重发展趋势加以分析后慎重确定。(3)外推法:运用历年的时间系列数据加以延长,推想各目标年的用电量。详细计算时,一般是以用电性质的各个分类电量作为应变量,和此分类电量的相关因素(如人口、工农业产值、人均收入、居住面积等)作为自变量,用回来分析建立教学预料模型,反复计算进行

14、预料。(4)综合用电水平法:依据单位消耗电量来推算各分类用户的用电量。城市生活用电可按每户或每人的平均用电量来推算,工业和非工业等分类用户的用电量可按每单位设备装接容量的平均用电量推算,现在和历史的综合用电水平可通过资料分析和典型调查取得,将来各目标年的人口、户数、设备装接容量的预料值,可通过城市规划部门和用户的资料信息或用外推法测算,各目标年的综合用电水平还可参照国内外同类型城市的数据或用外推法测算。综合用电水平法适用于分区负荷中的一般负荷和点负荷的预料,但预料期以近、中期较为合适。(5)负荷密度法:负荷密度是每平方公里的平均负荷数值。一般并不干脆预料比率)等。(2)市支配、统计部门以及气象

15、部门等供应的有关历史数据和预料信息。(3)电力系统规划中电力、电量的平衡,电源布局等有关资料。(4)全市及各分区分块、分电压等级按用电性质分类的历年用电量、高峰用电量和负荷、典型日负荷曲线及电网潮流图。(5)各级电压变电所、大用户变电所及配电所(包括杆架变压携)的负荷记录和典型负荷曲线、功率团数。(6)大用户的历年用电量、负荷、装接容量、合同电力需量、主要产品产量和用电单耗。(7)大用户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供应的用电发展规划,支配新增和待建的大用户名单、装接容量、合同电力需量,时间地点。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项目及用电发展资料。(8)当电源及供电网实力不足,造成供不出电时,应依据有关资料估

16、算出潜在负荷的状况。由于负荷预料、归类分析工作量大,且须要经常更新数据,宜应用计算机进行。3.2预料方法3.2.1 对现状和历史的负荷、电量进行分析处理,作为预料依据的原始数据。对其中一些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的个别数据,应尽可能事先进行修正处理。3.2.2 负荷预料工作,可从全面和局部两方面进行。一是全城市地区总的须要量进行全面的宏观预料,二是对每分区的须要量进行局部的预料。在详细预料时,还可将每分区中的一般负荷和大用户分别预料,一般负荷作为均布负荷,大用户则作为个别集中的点负荷。各分区负荷综合后的总负荷,应和宏观预料的全区总负荷进行相互校核。4.1.2 城网的标称电压应符合国家标准。送电电压为

17、220kV,高压配电电压为110、63、35kV,中压配电电压为IO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选用电压等级时,应尽量避开重复降压。现有的非标准电压应限制发展,合理利用,并分期分批进行改造。除在城网改造的过渡期间外,一个地区同一电压城网的相位排列和相序应相同。4.1.3 现有城网供电容量严峻不足或老旧设备须要全面进行技术改造时,可实行升压措施。但必需细致探讨升压改造的技术经济合理性.4.2供电牢靠性4.2.1 城网规划考虑的供电牢靠性是指电网设备停运时,对用户连续供电的牢靠程度,应满意下列两个目标中的详细规定:(1)电网供电平安准则;(2)满意用户用电的程度。4.2.2 电网供电平安

18、准则。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平安接受N1准则,即:(1)高压变电所中失去任何一回进线或一组降压变压器时,必需保证向下一级配电网供电:(2)高压配电网中一条架空线,或一条电缆,或变电所中一组降压变电器发生故障停运时:a.在正常状况下,除故障段外不停电,并不得发生电压过低和设备不允许的过负荷,b.在支配停运状况下,又发生故障停运时,允许部分停电,但应在规定时间内复原供电;(3)低压电网中当一台变压器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允许部分停电,并尽快将完整个城市的负荷密度,而是按城市区域或功能分区.首先计算现状和历史的分区负荷密度,然后依据地区发展规划对各分区负荷发展的特点,推算出各分区各目标年的负荷密度预料值。至于

19、分区中的少数集中用电的大用户,在预料时可另作点负荷单独计算。由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电力负荷常有伴同某种因素而不连续(跳动式)发展的特点,因此应用负荷密度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方法。3.3电力平衡3.3.1 依据预料的负荷水平和分布状况,应和电力系统规划中对城网支配的电源容量进行电力平衡(包括有功和无功平衡)。3.3.2 电力平衡应和上级电力规划部门共同确定:(1)由电力系统供应的电源容量和必要的备用容量:(2)电源点的位置,结线方式及电力潮流;(3)地区发电厂、热电厂、用户自备电厂接入城网的电压等级,接入方式和供电范围;(4)电源点和有关线路以及相应配套工程的建设年限、规模及进度。电力平衡应按目标年

20、分阶段分区进行。4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城网结构是规划设计的主体,应依据城市建设规模、规划负荷密度以及各地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和详细确定电压等级、供电牢靠性的要求、结线方式、点线配置等技术原则。4.1 电压等级4.1.1 城网电压等级和最高一级电压的选择,应依据现有实际状况和远景发展慎重探讨后确定。城网应尽量简化变压层次。变电所中变压器愈多,其利用率愈高。但当变压器为三台以上时,则应实行措施,使停运变压器的负荷能平均支配至其他运行中的变压器。(2)IOkV/38OV配电所:IOkV/380V户内配电所宜接受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有条件时低压侧可并联运行。IOkV/38OV杆架变压器故障时,允许停电,但

21、应尽量将负荷转移至邻近电网。(3)高压(包括22OkV)线路: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组成,一回路停运时,应在一次侧或二次侧自动切换供全部负荷而不超过设备的短时容许过载客量,并通过下一级电网操作转移负荷,解除设备的过载运行,线路的运行率为:T=更/XloO%式中N=线路回路数,K=短时容许过我率,可依据各地的现场运行规程规定。(4)中压配电网:a.架空配电网为沿道路架设的多分段、多联接开式网络,每段有一个电源馈入点,当某一区段线路故障停运时将造成停电,但应尽快隔离故障,将完好部分通过联络开关向邻近段线路转移,复原供电。线路的运行率:=-100%式中M=线路的预留备用容量,即邻近段线路故障停运时可

22、能转移过来的最大负荷,K=短时容许过载率,P=额定容量。T的数值不应大于1。b.电缆配电网一般有两种基本结构:好的区段在规定时间内切换至邻近电网复原供电。4.23上述N-I平安准则可以通过选取电网和变电所的结线及设备运行率T达到。T_设备的实际最大负荷E)X1o1 一设备的额定容定)入I57/0详细计算为:(1) 22035kV变电所:应配置两台或以上变压器,当一台故障停运时,其负荷自动转移至正常运行的变压器,此时变压器的负荷不应超过其短时容许的过载容量,以后再通过电网操作将变压器的过载部分转移至中压电网。符合这种要求的变压器运行率可用下式计算:T=1*T)Xloo%式中T=变压器运行率,K=

23、变压器短时的容许过载率,N二变压器台数,P=单台变压器额定容量。条件为短时内将变电器的过教部分转移至电网,需转移的容量L为:L=(K-I)P(N-I)当实际能向电网转移的负荷小于L时.则应选用较计算结果为小的运行率。变压器短时允许的过载率应依据制造厂供应的数据.参照该变压器预料的全年实际负荷曲线,以过载而不影响变压器的寿命为原则来确定。在缺乏数据的状况下,一般可取过载率为1.3,过载时间为2小时,计算结果为:当N=2时N= 3时N=4时T=65%,T=87%(近似值),T=Io0%近似值电网故障造成用户停电时,允许停电的容量和复原供电的目标时间。其原则是:(1)两回路供电的用户,失去一回路后,

24、应不停电:(2)三回路供电的用户,失去一回路后,应不停电,再失去一回路后,应满意50%70%用电;(3)一回路和多回路供电的用户电源全停时,复原供电的目标时间为一回路故障处理的时间;(4)开环网路中的用户,环网故障时需通过电网操作复原供电的,其目标时间为操作所需的时间。考虑详细目标时间的原则是:负荷愈大的用户,目标时间应愈短。可分阶段规定目标时间。随着电网的改造和完善,日标时间应逐步缩短,若配备自动扮装置时,故障后负荷应能自动切换。4.3容载比4.3.1 容载比是反映城网供电实力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容载比过大,电网建设早期投资增大;容载比过小,电网适应性差,影响供电。变电容载比是城网变电容

25、量(kVA)在满意供电牢靠性基础上和对应的负荷(kw)之比值,是宏观限制变电总容量的指标,也是规划设计时布点支配变电容量的依据。城网变电容载比应按电压分层计算。发电厂的升压变电所向地区配电网供电的容量计入电源变电容量。同级电压网用户专用变电所的变压器容量和负荷应扣除。4.3.2 变电容载比大小和计算参数有关,也和布点位置、数量、相互转供实力有关,即和电网结构有关,变电容载比的估算公式为:多回路配电网,其运行率和(3)同。开式单环配电网,其运行率计算和双回路同。但环网故障时,须经过倒闭操作复原供电,时间较长。c.由于电缆故障处理时间长,一般不接受放射形单回路电缆供电。如接受时,应依据用户要求,赐

26、予必要的保安电源,电压和容量可和用户协商确定。(5)低压配电网和中压配电网同,但故障转移负荷时应核算末端电压降是否在允许的标准以内。4.2.4 要对变电所作进出线容量的协作和校核。变电所初级进线总供电实力应和初级母线的转供容量和主变压器的允许过负荷容量相协作,并满意供电牢靠性的要求。变电所的次级出线总送出实力应和主变压器的允许过负荷容量相协作,并满意供电牢靠性的要求。校核事故运行方式时,应考虑事故允许过负荷,以节约投资。4.2.5 当现有电网的供需冲突突出时,在近期规划中可尽量利用供电设备的容量以解决负荷的需求,规划时可接受较4.2.3计算结果为高的设备运行率。即在事故时切除部分负荷,使设备过

27、载率限制在规定之内。其运行率为;r=/f(AMULt.xl0()%式中LC=自动切除的负荷在远期规划中变电所二次侧和电网联络必需很强,且配电自动化水平较高,在短时内能转移负荷LN(K-I)(N-I)P时,则运行率:T=K(NqP+W00%式中LN=能在短时内转移至电网的最大负荷。4.2.6 满意用户用电的程度。环网开环分片以降低短路客量,并避开电磁环网。1.1.1 环网的适当地点设枢纽变电所,将超高压降压后送至市区。在负荷密集、用电量很大的市区,可接受22OkV深化市区的供电方式。此种为市区供电的22OkV线路和变电所属城网规划范围。4.4.4 高压配电网包括110、63和35kV的线路和变电

28、所,依据接受架空线或电缆及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选择结线。变电所结线要尽量简化。接受架空线路时,以两回路为宜。接受电缆线路时可为多回路。4.4.5 为充分利用通道,市区高压架空线可同杆双回架线设,为避开双回路同时故障停电而使变电所全停,应尽可能在双侧有电源。条件不具备时.可加强中压电网的连络,在双回路同时故障时,由中压电网倒入保安电力。4.4.6 不论接受架空线还是电缆,当线路上T接或环入三个及以上变电所时,线路宜在两侧有电源,但正常运行时两侧电源不并列。4.4.7 对干脆接入高压配电网的小型供热电厂或自备电厂,一般接受单电源辐射方式向旁边供电,随着城网负荷的增长,逐步缩小这些电厂的供电

29、范围。这些电厂和系统的联接方式,如通过高压配电线,一般考虑在运行上仅和一个高一级电压的系统变电所相联,并在适当地点设解列点。4.4.8 中压配电网由IokV线路,配电所、开关站,箱式配电站,杆架变压器等组成,主要为分布面广的公用电网。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应符合以下原则:(1)中压配电网应依据高压配电变电所的位置和负荷分布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分区。分区配电网应有大致明确的供电范围,一般不交织重叠。分区配电网的供电范围将随新增加的高压配电变电所及负荷的增长而进行调整;(2)高压配电变电所中压出线开关停用时,应能通过中压电网转移负荷,对用户不式中RS为容载比(kVA/kW),Kl为负荷分散系数,K2为平均

30、功率因数,K3为变压器运行率,K4为储备系数。以上参数可按实际状况取数,但相关因素许多。城往变电容载比一般为:22OkV电网1.619,35-IlOkV电网1.62.1应加强和改善网络结构,建立既满意牢靠性要求又降低容载比,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例如:变电所增加主变台数,次级电网增加转移负荷的实力,提高功率团数,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提高各变电点的负荷预料及变电容量配置的精确性等。4.4 城网结线4.4.1 城网由送电线路,高压配电线路.中压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以及联系各级电压线路的变、配电所组成。电网结线的要点如下:(1)各级电压电网的结线应标准化,(2)高压配电网结线力求简化,(3)下一级电网

31、应能支持上一级电网。各级电匹配电网的常用结线见附录B,供参考。4.4.2 220kV及以上的送电线路和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城网的电源,牢靠性要求高,一般为建于城市外围的架空线双环网。在不能形成地理上环网时,也可以接受C形电气环网,环网的规划属系统规划。当负荷增长须要新电源接入而使环网的短路客量超过规定值时,应在现有环网外围建设高一级电压的环网,将原有的荷分散,进户点多,从经济动身,仍以架空线为主,并和中压线路合杆架设。4.4.13 规划低压电网时,必需考虑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及其供电范围和导线截面,使电网适应日益增长的电力负荷,而不需多次调大导线。低压电网结线的原则为:(1)供电半径

32、一般不超过400m;(2)选定干线和支线的导线规格和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均应满意下列要求;a.当变压器故障时,可将负荷拆开,向邻近电网23个方向转移;b.故障转移负荷时,导线运行率不超过10()%,线路末端电区降不超过规定。4.4.14 城市的经济开发区,繁华地区,重要地区,主要道路及高层住宅区的低区供电,须要时可接受电缆,其结线如下:(1)设置若干配电所(或箱式变电站);(2)自配电所低压侧以大截面电缆将电源引入低区分支箱,分别接至负荷点,按须要组成主备线或环形供电方式。并联运行的电缆格式网络,由于投资大,而且运行困难,不举荐接受.4.5 中性点运行方式4.5.1 城网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规定为;

33、220kV干脆接地(必要时也可经电阻或电抗接地),IlOkV干脆接地(必要时也可经电阻、电抗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63、35、IokV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或电抗接地,380/220v干脆接地。4.5.2 35,1OkV城网中以电缆为主的电网,必要时可接受中性点经小电阻或中电阻接地.确定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必需全面探讨以下各个方面:(1)保证供电牢靠性要求;停电;(3)高压配电变电所之间的中压电网应有足够的联络容量,正常时开环运行,异样时能转移负荷;(4)严格限制专用线和不带负荷的联络线,以节约走廊和提高设备利用率;(5)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导线截面应按长远规划选型一次建

34、成,在负荷发展不能满意须要时,可增加新的馈入点或插入新的变电所,而其结构基本不变。4.4.9 市区中压架空配电网为沿道路架设的格子形布局网络,在道路交叉口连接。全网在适当地点用杆架开关分断,形成多区段(区段中又分段),多联接的开式运行网络。各区段的电源由架空线或电缆干脆馈入。规划时应考虑下列要求:(1)规定两至三种规格的导线,作为标准导线,接负荷状况选用;(2)依据小区负荷的预料,确定变电所供电范围及中压出线回路数,每个回路所供的架空线区段、负荷、馈入点位置。每条架空线区段的再分段是为了在电源线停用时,其区段至少可分为两段,向邻近两个区段转移负荷,相互邻近的区段宜由不同变压器馈电。4.4.10

35、 接受市区中压电缆配电网有利于公众平安和环境协调。架空电网的供电实力有确定限度,当负荷大量增加时,中压电网可由架空线逐步过渡为电缆。电缆网的常用结线参见附录B。4.4.11 城市住宅小区的供电方式应依据用电负荷水平和住宅建筑结构确定,一般可建户向型小区中压配电所。至少有两回进线.两台变压器,变压器单台最大容量一般不宜超过800kVA,4.4.12 城市低压配电方式和用户建筑结构、进户装表方式以及负荷分布有关。低压负动投切,后者安装于所补偿的设备旁,和设备同时投切:二者中以分散安装的方法较好,还要提倡用户低功率因数的用电设备内装电容器。4.6.3 设置电容器的容量计算。(1)城网所需总的无功补偿

36、容量,一般可按K值计算:K=Pm式中Pm=电网最大有功负荷kwQm=对应PM所需的无功补偿设施容量kvar.Qm包括地区发电厂无功出力,电力系统可能输入的无功容量,运行中的无功补偿设施容量(包括用户)和城网充电功率之总和。K值的大小和城网结构、电压层次和用户构成有关,可计算得出,一般可选1.17.3。(2)总体无功平衡后,还要考虑分片分层平衡。下式可用以计算所需增加的电容器容量Q=I展;区T叩式中Q=所需增加的电容器容量kvar,P=实际负荷kW,cos1=现在的功率因数,COS62=要求达到的功率因数。4.6.4 调整电压提高电压质量的综合措施为:(1)无功功率就地平衡;(2)具有足够的调压

37、手段;(3)线路高峰负荷时末端电压降限制在规定范围以内。(2)单相接地时,健全和最大的工频电压上升尽可能小;(3)单相接地时的短路故障电流应限制在对通讯线路干扰影响的容许范围之内:(4)单相接地对故障线路的继电爱惜应有足够的灵敏度和选择性.4.6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4.6.1 城网无功补偿的原则:(1)无功补偿应依据就地平衡和便于调整电压的原则进行配置,可接受分散和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接近用电端的分散补偿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按装在变电所内有利于限制电压水平;(2)无功补偿设施应便于投切,装设在变电所和大用户处的电容器应能自动投切。4.6.2 无功补偿设施的安装地点及其容量:(1)22Ok

38、V变电所应有较多的无功调整实力,使高峰负荷时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电容器容量应经计算,一般取主变容量的1/61/4;(2)当变电所带有大容量无功设施时,如长距离架空线或电缆,应考虑是否需装设并联电抗器以补偿由线路电容产生的无功功率:(3) 35IIOkV变电所内安装的电容器应使高峰负荷时功率因数达到().90.95,电容器容量应经计算,一般取主变容量的1/61/5;(4)在IOkV配电所中安装无功补偿设施时,应安装在低压侧母线上;当电容器能分散安装在低压用户的用电设备上时,则不需在配电所中装电容器;(5)在供电距离远、功率因数低的IOkV架空线路上也可适当安装电容器,平常不投切,其容量(包

39、括用户)一般可按线路上配电变压器总容量的7%10%计,但不应在低谷负荷时使功率因数超前或电压偏移超过规定值;(6)用户安装的电容器可以集中安装,亦可以分散安装;前者必需能按运行须要自35kV16kAIOKV16kA必要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可超过上述数值。4.7.2各级电压网络短路容量限制的原则及实行的措施如下:(1)城网最高一级电压母线的短路容量在不超过上述规定值的基础上,应维持确定的短路容量,以减小受端系统的电源阻抗,即使系统发生振荡,也能维持各级电压不过低,高一级电压不致发生过大的波动。为此,如受端系统缺乏干脆接入城网最高一级电压的主力电厂,经技术经济论证.可装设适当容量的大型调相机。2)城网

40、其他电压网络的短路容量应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实行限制措施:a.网络分片,开环,母线分段运行;b.适当选择变压器的容量,结线方式(如二次绕组为分裂式)或接受高阻抗变压器;c.在变压器低压侧加装电抗器或分裂电抗器.出线断路器出口侧加装电抗器等。4.8电压损失及其支配481保证各类用户受电电压质量是确定各级城网允许的最大电压损失的前提。我国国家标准GB12325电能质量一一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规定如下:(1) 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确定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注: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为同符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确定值作为衡量依据;(2) IO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

41、电压的7%:(3) 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十7%和一10%。各级城网电压应按详细状况计算,并规定各级电压的允许电压损失值的范围,一般状况可参考表1所列数值:465调整电压的手段为:(1)发电厂调压;(2)变电所调压:a.在各级电压变电所中,二次侧母线上装无功补偿设施;b.变压器配置有载调压开关,带自动调压继电器和线路压降补偿装置,该装置可补偿用户所在地点由于负荷电流引起的供电线上的电区降。无功补偿设施和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联合作用时,无功补偿设施可按功率因数和负荷变更投切,以就地平衡无功。有载调压开关则在无功平衡的状况下自动调整电压,以限制达到预定的标准送电端电压。(3)线路调

42、整电压对IOkV及380220v架空线路可用调大导线,变更配电变压器电压分接头,缩短供电半径及平衡三相负荷等措施来防止过大的电压降。(4)每一用户至少要经过系统中一级有载调压变压器,若负荷变更大,降压层次多,线路距离长,电压波动和偏离过大的用户,可能需经二级有载调压变压器,应由计算确定。4.7短路容置471为了取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城网各级电压的短路容量应当从网络的设计,电压等级,变压器的容量,阻抗的选择,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限制,使各级电压断路器的开断电流以及设备的动热稳定电流得到协作,一般可实行下列数值220kV40kAIlOkV20kA63kV25kA式中UDt为电缆芯线对外皮直流试验电压(

43、V):Um为影响计算的后段远供电压(V)。c.当电网发生一相故障时,接地装置地电位上升,传递至通信设施接地装置上的电位应小于250V。(2)干扰影响1961年我国四部原则协议对干扰杂音电动势的允许值规定,目前正在协商修改。经电力部门和通信部门协商,目前可参照国际电报电话询问委员会(CCnT)1988年导则上的规定执行,参见咐表E。4.9.4城网的无线电干扰,一般用干扰场强仪进行实测,如无实测资料时,可从干扰水平、频率特性和横向特性三方面进行估算。按我国已正式或将颁布的以下各项标准,进行规划设计:(1)国标GB749587架空电力线路和调幅广播收音台的防护间距:(2)国标GB749587架空电力

44、线路和监测台(站)的防护间距;(3)国标GB63648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4)国标GBJll4390架空电力线路,变电所对电视差转台、转播台无线电干扰防间距标准;(5)对海中远程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标准送审稿,1990年7月:(6)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标准送审稿,1990年11月:(7)短波无线电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标准送审稿,1991年7月;(8)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国家标准送审稿,1991年7月;(9)(VHF/UHF航空无线电通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军用标准送审稿,1991年12月。表1分级电压城网的电压损失支配城网电压电压损失支配值

45、(%)变压器线路110.63kV2-54.57.535kV2-4.52.5-5IOkV及以下2-4810其中:IOkV线路26配电变压器24低压线路(包括接户线)464.9通讯干扰4.9.1 城网规划设计应尽量削减对通信设施的危害及干扰影响,并在规划年限内留有适当裕度。4.9.2 市区内送电线路、高压配电线路和变电所的建设,应依据城市规划,并和有关通信部门探讨,共同实行措施:必要时,强、弱电部门共同进行计算及现场试验,商讨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法。4.9.3 强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及设备影响的允许值可参照下列规定:(1)紧急影响强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事故时,对架空电信明线产生磁感应纵电动势允许值为:一般强

46、电线路430v高牢靠强电线路650Va.对电信电缆线路产生磁感应纵电动势允许值为:ES0.6UDt(V)b.电信电缆线路用远距离供电,输出端有一端干脆接地时,在电缆芯上的磁感应纵电动势允许值为:406U-各M相)容量不宜大干下列数值:220kV180MVAIlOkV63MVA63kV31.5MVA35kV20MVA在一个城网中,同一级电压的主变区器单台容量不宜超过三种,在同一变电所中同一级电压的主变压器宜接受相同规格。当变压器的容量已达到规定的最终容量以后,如负荷接着增长,一般不宜接受在原变电所内扩建增容的措施。主变压渊的外型结构,冷却方式及安装位置应充分考虑通风散热的措施,为节约能源及削减散

47、热困难,主变压器应选用低损耗型。5.1.4 市区变电所的噪声对城市区域环境的影响应符合国家标准GB309682的规定,参见附录D。5.1.5 变电所内断路器及配电装置应选用性能好,质量高,检修周期长或多年不需检修的设备。大城市的重要变电所在条件许可时,可以接受SF6全封闭组合电器或放开式SF6断路器,中压设备可以选用SF6或真空断路器及由其组成的配电装置。新装设备的短路容量应经计算选择满意较长期电网发展。5.1.6 变压所宜主动推广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如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不燃性变压器、小型大容量蓄电池及单台大容量的电容器等。但对未经过试运行考验及国家鉴定合格的设备不得投网运行。5.1.7 城网具有牢靠性要求高、短距离线路多、容量大的特点。送电网一般应实行双重化的爱惜,不论何时发生故障均能牢靠、快速切除。配电网的继电爱惜应随网络简4.9.4城市屏蔽效应是城网解决电磁干扰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中各种金属管道及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