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涉企案件评查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3081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公安局涉企案件评查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市公安局涉企案件评查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市公安局涉企案件评查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公安局涉企案件评查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公安局涉企案件评查汇报材料.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公安局涉企案件评查汇报材料根据会议要求,我局对涉企案件评查、涉法涉诉案件评查、执法司法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涉企案件专项评查方面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市政法机关以改革创新为引领全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办法,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提高执法司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根据市委政法委关于开展涉企重点案件评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开展了一次涉企重点案件专项评查。一是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针对涉企重点案件评查工作,我局及时下发了相关通知,制定了严密方案,细化了相关举措,重点明确了评查的时间安排、评查范围、评查内容、评查步骤、工作要求等;此外,还要求各地各部门明确分管领导

2、,安排1名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同志专门负责联络对接,确保了评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实事求是,全面评查。此次评查中,评查人员从各地法制部门业务骨干、公职律师抽调18名考评人员参与,并由支队专人负责审核。全体评查人员本着对事业负责、对案件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查每一起案件,确保案件得到实实在在的一次大检验。此外,评查人员还按照“一案一报告”的形式制作了详实的评查报告,为下步整改指明了方向。三是反馈到位,力促整改。此次共评查全市涉企重点案件18起,评查结论都为合格,但发现部分案件存在文书制作不规范、取证调查不足、程序履行不到位等问题50余个。针对发现的问题,考评共提出相关意见建议3

3、0余条。市局已将相关评查报告及问题反馈至各地各部门,要求认真梳理汇总,逐案分析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举一反三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确保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不断提高涉企案件的办理质效。二、加强内部执法司法监督方面一是是推进执法监督机制改革。成立了执法管理委员会,建立了配套工作机制,强化了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职。制定出台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公安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落实了规范执法巡查研判机制,从接处警、受立案等10个方面对执法办案活动进行巡查通报。持续深化“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监督管理系统”运用,将系统预警、执法瑕疵、执法过错问题纳入每周规范执法分析研判,定期进行通报。2022

4、年,我局结合每周全市规范执法研判通报,已下发31期系统运行情况通报,通过图表形式,全面展现了系统中生成问题的类型及数量,依托系统数据统计,重点围绕部署应用不到位、问题签收率不高、执法问题整改不到位等方面内容,进行实时提醒、定期通报,明确整改要求,确保及时签收、整改。全面推广“上门自主报警”小程序,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监督部门将群众自报警情全部纳入监督范围,规范群众上门报警处置,坚决杜绝任何理由的拒绝或推诿。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市公安队伍制约监督机制。建立落实了党委履行全面监督责任机制、纪检组织履行监督专责机制、基层党组织履行民主监督机制、职能部门职责监督机制,通过完善落实监督机制,强化执法办案监督,

5、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确保队伍少出事、不出大事,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一把手”监督。制定落实了市公安局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办法,市公安局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履行对同级班子“一把手”的相互监督,政治部、督察支队、法制支队、信访处、审计处等职能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履行对下一级直属单位“一把手”的职能监督。四是加强法制审核监督。根据省公安机关案件法制审核规定和“两统一”工作机制,起草市公安机关案件审核工作规定,对审核人员保障、审核范围内容、审核程序及处理、案件跟踪问效、职责分工及责任追究等进行规范,通过法制部门审核把关规范案件办理工作。五是强化执法办案流程监督。制定落实了市公安机关执法全流程记录工作规定,依托公安监督管理信息平台的一案一码执法办案管理监督系统,针对执法办案从接处警环节至案件办理各环节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督,每周对各县市执法状况、宏观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整改,共发布通报31期。六是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制发关于在执法办案中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有关要求的通知,及时启用公安部“三个规定直报程序”,将落实“三个规定”的情况列入每周研判内容,纳入年度执法质量考评,切实将对“三个规定”的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