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思百结赋丁香—四时花木诗话之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愁思百结赋丁香—四时花木诗话之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愁思百结赋丁香一四时花木诗话之七丁香属木犀科丛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我国,已有IOoo多年的栽培史,在宋代更是广泛栽植。初春开花,一般开在枝头,花朵细小而繁密,有纯白、淡黄、淡紫、蓝紫、紫红等色,清艳雅丽,素香远溢,被看作友谊、爱情、幸福的象征。在我国,丁香多栽植在庭院、公园、寺庙、住宅等处,是雅俗共赏,非常受人喜欢的观赏植物,也很得文人的青睐。杜甫江头五咏中就有一首专咏丁香:“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丁香未开时,其花蕾密布枝头,称丁香结。自唐宋以来,诗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结,难以排解,用来写夫妻、情人或友人间深重的离愁别恨。李商隐代赠诗:“楼上黄昏欲
2、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J暮春里的黄昏时分,一位女子倚楼而立,不知不觉间已是如钩弯月高挂天上。芭蕉未展,丁香不开,此情此景正如同女子与情人不能相见而各自牵肠挂肚,愁肠百结。五代南唐中主李贱摊破浣溪纱词:“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此词是写一个女子,手卷珍珠帘上玉钩的时候,仍然是春恨绵绵紧锁高楼,风里落花无主,云外不见青鸟传来亲人的书信。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结在枝头,又一次绝望的愁绪浓得化也化不开。回首三楚大地,天低日暮,长江水滚滚东去,更加映衬了愁思的深广和渺无尽头。“丁香空结雨中愁
3、”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情景交融,意象生动。“接天流”3字,也不禁让人联想到李腿之子后主李煜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源头。唐代陆龟蒙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枝头散诞春J五代牛蟒感恩多词:“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毛文锡更漏子词:“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J尹鹑何满子词:“欲表伤离情味,丁香结在心头。”宋代钱惟演无题诗:“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J韦骥春丁香花词:“冷艳此香奇绝,粉金裁雪。无端又欲恨春风,恨不解,千千结。曲槛小池清切,倚烟笼月。佳人纤手傍柔条,似不忍,轻攀折J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词:“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无意争先,
4、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都通过对丁香独特形象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离愁别绪的重重困扰下,暗结于心头不招即来,却挥之不去的深深痛苦和幽怨。后词还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研讨与练习”中,说明了其具有的较高艺术价值。清代乐钧探春宋云墅仪曹座上咏白丁香花词上阕:“雪碎犹凝,云团欲散,瑶窗琼树低身单。柔是香心,弱为情骨,春梦惺恰无那。莺燕丁宁久,莫轻启,蕨蕤金锁。可怜百结芳愁,东风随意猜破。”虽然以雪云和琼瑶,来比喻丁香花的高洁素雅,但在词人的心目中,丁香花还是柔弱的,还是愁怨的化身。可能这就是丁香留给古代文人的固有形象,是丁香在旧时代难以摆脱的宿命吧。当代学者姜书阁咏丁香诗:“容颜淡雅细如丁,万簇千丛共此生。却喜春来均雨露,薰风暗度晚香清。”则反映了人们对丁香认识上的观念变迁,使其走出了IOOO多年来愁怨形象的阴影,恢复了清香雅洁的本真面目,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