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59.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4525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5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5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5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5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5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5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259.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手段是一。A:人自身的活动B:实物C:标本D:说教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从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但主要通过语言,也包括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2、多选题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经典的观点有A:神话起源说B:教育生物起源说C:教育心理起源说D:教育劳动起源说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3、单选题“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

2、:儿童对自我评价不稳定,是依从性的,容易受外界影响。4、简答题试分析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卢梭自然主义思想的掌握。【参考答案】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主体。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自然的状态”在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和国家的起源学说中是指人类的史前时代,在教育上更侧重指人性中的原始倾向和天生的能力。善良的人性存在于纯洁的自然状态中。只有“归于自然”的教育,远离喧嚣城市社会的教育,才有利于保持人的善良天性。因此,15岁之前的教育必须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三者培养起来的。只有将后两者

3、与自然的教育趋于一致,才能实现三者的良好结合,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就是要求儿童在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无需成人的灌输、压制、强迫。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自然人”。卢梭认为,由于自然状态与专制制度的对立,所以培养“自然人”与培养公民是两个相互对立的目的。“公民”与“自然人”的对立表现在:(1)自然人是能够独立自主的人,能够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依赖于专制社会,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2)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3)自然人是自由的人,无所不宜、无所不能;而国家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被囿于职业而失去自由。

4、(4)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主;现行教育则培养出一批靠他人劳动为生的人。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1)正确看待儿童,不要把儿童看做成人;(2)给儿童以充分的自由。5、填空题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参考答案:教师的教学目标本题解释:【答案】教师的教学目标6、判断题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明显的不同。参考答案: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格与师格的统一,二是具有较高的格位水平。7、填空题洛克在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

5、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主张。参考答案:教育漫话个人本位论本题解释:【答案】教育漫话、个人本位论8、简答题简述动机产生的条件。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需要联系紧密,但它又不同于需要。只有当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2)外在条件是诱因。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9、单选题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A:学习行为B:社会理论C:社会生活实践D:文化视野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o参考解析:C【解析】我国著名心理学

6、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故选C。10、填空题“望梅止渴”属于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参考答案:第一本题解释:参考解析:第一11、简答题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参考答案:参考解析:【参考答案】(1)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2)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3)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4)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社会化进程。12、多选题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直接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交往性参考答案:ACD本题解释:【答案】ACDo解析

7、:学生认识的特殊性包括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等几个方面。13、单选题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o参考解析:【答案】Ao解析: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小学生来说,受教育权是其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常见的学生受教育权包括:(1)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2)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3)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4)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5)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故选Ao14

8、、单选题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奥苏伯尔B:加涅C:布鲁纳D:赛伦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学习风格”这一概念最早由赛伦在1954年提出,意思是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15、简答题简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参考答案:参考解析:答案要点(1)应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发展趋势。学习者首先要认真学习学前教育学理论,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结构,深入地理解和领会其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次,要广泛涉猎学前教育学相关学科,以其最新科研成果为科学基础,探讨学前教育理论及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新问题。(2)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9、3)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注意培养各种能力。16、判断题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无好坏之分。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0参考解析:B解析人格中的性格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有好坏之分。17、单选题“孟母三迁”体现的德育方法是o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践锻炼法D:自我约束法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18、多选题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E:运气参考答案:ABD本题解释:【答案】ABDo解析:从内在性维度上看,能力、努力、身心状态是自身内

10、在因素。19、判断题教学板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视觉上能强化对学生的刺激。参考答案:正确本题解释:【答案】正确。20、单选题“活到老学到老”反映了的现代教育特征。A:终身性B:公平性C:大众性D:未来性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教育特征的掌握。【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活到老学到老”是对将人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的否定。随着现代知识更新的加快,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终身教育必然成为现代教育的特征之一。除此之外,现代教育的特征还包括: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21、单选题在教学活动中,教

11、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理解古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能了解题干所描述的内容是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教授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故本题选B。22、多选题一般来说,是青年期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社会发展内驱力E:学习内驱力参考答案:AB本题解释:【答案】ABo解析:青年时期,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替代附属内驱力成为主要的学习动机。23、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

12、?参考答案:教育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它也对整个文化起着保存、传承、改造、创新的作用。任何文化特性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进行的重要教育改革也证实,任何教育改革的背后,都隐含着社会文化的制约机制。因此。研究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及变化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

13、.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惧淤爱哭笑A:BCD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幼儿基本情绪包括哭、笑、依恋、恐惧等。25、简答题课程评价参考答案:参考解析: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26、单选题某同学把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和鲁迅诞生于1881年放在一块记忆,这是使用了O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计划策略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

14、的意义。故本题选Bo27、单选题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oA:角色扮演法B:行动操作法C:发泄法D:表扬鼓励法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o参考解析:B【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故选B。28、单选题参观、游览活动属于中学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中的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个人活动D:集体活动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0参考解析:群众性活动是课外活动最普遍的一种活动形式,可以吸收大批学生参加,具有普及性和推广性

15、,可以是全校性的,也可以是几个班级和团支部联合组织的。参观、游览属于群众性活动。29、简答题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德育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6)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0、判断题体验学习强调学生对学习结果的体验。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o31、填空题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的表现,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

16、、判断和O参考答案:推理本题解释:参考解析:推理32、简答题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在观察力方面:小学生能够从缺乏系统性的、模糊笼统的知觉观察,向有目的的、精确的观察转变;(2)从注意力来看: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比较差。注意的范围小,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不强;(3)在记忆方面: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仍占主要地位,意义记忆开始发展;(4)在想象和思维的品质发展上:小学生的想象力富于现实性,年级越高有意想象及想象创造的成分越多。33、单选题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o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轻一代身

17、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0参考解析:【答案】Do解析:教育的本体功能是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社会功能: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是教育的经济功能。34、多选题下列属于人的性格结构特征的是oA:情绪特征B:品质特征C:态度特征D:理智特征参考答案:ACD本题解释:【答案】ACD。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组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性格的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态度、意志、情绪、理智。35、多选题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oA:准备律B:因果律C:练习律D:效果律参考答案:ACD本题解释:【答案】ACD。

18、解析: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36、简答题直观形象法参考答案:t答案】直观形象法:直观形象法是指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获得表象和直接经验的方法。37、判断题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既要反映个体发展的需要,也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38、单选题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激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D:偏好复杂的刺激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o参考解析:婴儿注意的

19、选择有以下偏好:(1)偏好复杂的刺激物;(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3)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4)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5)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分散的刺激物;(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39、判断题如果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校可以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040、单选题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夸美纽斯B:洛克C:斯宾塞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一词来源的了解。【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夸美纽斯的近代教育思想,即“泛智主义”思想强调:人人均

20、应受教育,以及人人均需学习一切知识;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斯宾塞的教育论一书反对传统教育,强调科学教育,此书系斯宾塞先期发表的四篇教育论文智育、德育、体育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结集,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课程”一词;教育论围绕着教育的目的任务、课程理论和教育方法,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内容涉及德、智、体等方方面面,不仅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被公认为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21、。41、简答题认知内驱力参考答案:参考解析: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求。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42、单选题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O: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的总体规格要求,具体的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43、判断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分心”,讲课的声音要抑扬顿挫,但不可忽高忽低,也不要配以夸张的身体动作。参考答案: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对。参考解析:。44、单选题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

22、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杨贤疔B:蔡元培C:李大钊D:王道俊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45、简答题程序性教学应遵循哪些原则?参考答案:程序性教学应遵循:(1)小步递进原则;(2)积极反应原则;(3)及时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46、单选题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oA:国家课程标准B:地方教材C:校本教材D:国家统编教材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课程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的掌握。【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课

23、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编写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应将课程标准作为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具有相应的教材。47、填空题品德评价的方式有:参考答案: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本题解释:【答案】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操行评定48、多选题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

24、如O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解析: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陈述清楚、只能借助于某种方法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E项属于程序性知识,故排除。49、填空题教育最基木的职能是参考答案:培养人才本题解释:【答案】培养人才50、判断题我国学位设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四个等级。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的学位等级制度。【参考答案】错误【名师点睛】1981年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制定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学术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