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生活污水人工土快滤ASRI处理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区生活污水人工土快滤ASRI处理技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灾区生活污水人工土快滤ASRl处理技术(一)技术名称:灾区生活污水人工土快滤(ASRl)处理技术(二)技术描述:人工土层快速渗滤系统,是利用土壤生态系统对污染物具有净化功能这一基本原理,通过人为配制土壤的手段,改变天然土壤的组成和土壤本身(土内)的环境条件,从而强化了土壤的净化功能,是对普通RI系统的衍生改进。人工土快滤处理系统是国家“七五”期间研究成功的一种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建筑构筑物位置灵活、运行简便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施。由于它不需要大量机械设备,因而具有投资低、能耗低和管理方便的特点。同时,又由于它的渗滤速率比一般土地快速渗滤要大,因而占地面积较一般土地处理大为减少,加之其较少受场地
2、的位置、地形、水文地质、土壤、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工土快滤处理系统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对村镇污水产量进行测算;首先,对当地的人口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统计当地住宅建筑面积,以面积乘以人口密度推算人口数量,或乘以极限人口密度推算区域内极限人口数量。之后,依据人口数量,按一定的混合污水定额推算村镇的污水产生情况,并预测污水量可能的增加值。(2)对村镇污水水质进行测定;对村镇原主排水沟末段进行采样,采样要覆盖有代表性的时段:一日内,要在早中晚,污水产生量可能出现峰值的时间进行重点采样;一年内,采样要覆盖旱雨季,并要在各季节的早中晚月份中均匀分布;遇到特殊情况(如当地重要节日等
3、),污水产生量和水质可能发生明显变化时应及时增补采样。(3)对村镇合流污水收集系统进行优化;在农户相对集中的山区,借助地势采用无动力集中收集处理方式,通过管道网络把各户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格栅井收集汇流。在农户相对集中的平原地区,借助高程差并依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动力收集方式,通过管道网络把各户产生的生活污水经格栅井收集汇流。污水收集管网铺设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干管一般沿规划道路布置,山区由于道路坡度普遍较大,污水干管应尽量利用道路坡降并顺道路坡向布置,不宜采用反道路坡向布置;遇到污水干管穿越冲沟时,若道路采用过街涵洞形式,应控制规划路面至涵洞盖板顶的净距(一般应大于2.5m),若道
4、路采用桥梁形式时,应该调整管网布局,污水干管尽量不从桥梁通过,无法避免时可以采用压力管形式从桥上通过,此时应注意桥梁设计时在管廊中预留压力管位置;局部地段污水干管需要坡降较大,难以沿规划道路埋设时可以考虑沿连接高差较大的上下级道路的边坡布置,并做好跌水设计;应结合城镇建筑规划更新和旧房改造形成的通道,将污水支管在改造旧房时一次埋入通道下;在铺设管道时,应采用铸铁管,减少接口数量,增强密闭性,以防雨水渗入。相应的管道检查井应做成非标准小规格的园井一以内径,铸铁井盖,井内做与下游管径相匹配的流槽;支管铺设不宜过长,以免使埋深过大;避免将管道铺设在汽车和其它载重车通道路下,尽量采用标准坡度,甚至最小
5、坡度,以使与支管连接的干管的起点埋深不至过大;应限制管道埋深在1.5m之内。(4)设计并建造人工土快滤处理系统;旱季来自街道污水沟的生活污水首先由截流干管收集、运送至示范工程进行处理。雨季时,雨水也由街道旁的污水沟汇入,暴雨初期大约15%的雨水被送入示范工程处理,其余雨水经溢流井,直接流入后续处理流程。工艺流程图2-2如下:图2-2工艺流程示意图主体和关键设施:示范工程设计中包括的主要构筑物有:截留干管,DN500的陶土管,平均埋深1.5m,坡降0.6%,长1.2km,沿地势从北向南铺设,每隔IOOm设检查井,直径800,深约1.5米,砖混结构;溢流井,采用钢腔结构,直径1500mm,深1.6
6、m;进水井:采用钢舲结构,长X宽X高=L5mXl5m5m,附布水系统、集水系统、排泥系统;竖流式沉淀池:采用钢腔结构,直径为5m,高度为3.6m,底部污泥采用静压排泥系统;人工土快滤池:见图2-4采用豉混结构,单池尺寸:长义宽X高=9mX5mXL0m,共12座。附:布水系统;三角计量堰:采用钢胫结构。水解酸化调节池示意图人工土快滤池示意图(5)人工土快滤池运行情况的监测;人工土快滤池是“人工土快滤处理工程”中的第一项处理设施,污水自上而下流过滤层进入集水渠,得到净化。最初使人工土快滤池按照1:5的湿干比运行,配水期8h(8:30-17:30),每个周期两天,人工土层上方保持5cm水层。之后改变
7、运行方式:配水期时间不变改变湿干比,湿干比不变改变配水期长度,进行小流量持续布水等等。在以上所有不同运行条件下,皆对进出水进行采样、测定,采样频度为一周1次,正式开始运行起进行长期监测。采样位置:出水采样位置为工分石承托层与人工土层交界处:选一局部(Hm2左右)设聚乙烯防渗膜于人工土层下界面,水平或留有向集-排水渠一侧的微小坡度(1%左右),防渗膜所集水以直径32Cm聚乙烯黑管引向集.排水渠侧以便采集。采样覆盖淹水期前-中-后三个阶段,每阶段采水样300mL,后将各段水样混合后留50OmL待测,采样总量约占该局部日处理水总量的1%。当某一时段系统处理效果已稳定后,降低采样频度;当处理效果再次发生变化时,恢复原有频度。测定项目包括CODCr、TN、TP.SS和pH。在人工土表层埋设水银地温计,对人工土表层温度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对一段运行期前后,快滤池中人工土填料几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三)技术来源单位名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邮编:IoOO94联系人:李国学,汤灿电话:010-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