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37454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各课教学设计,明清时期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为什么在思想领域会出现这股进步思潮呢?,思考,(明清时期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文化: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中国。,、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学法指导)、学会根据材料概括、评价主要思想家的观点。(能力要求),一、对儒家正统思想的批判,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人物生平简介:,李

2、贽的思想主张:,材料:他的徒弟中有女弟子,备受正统士大夫诽谤;他赞扬寡妇再嫁,批判“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言论,赞扬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以“惑世诬民”最遭逮捕,在监狱中自杀。,(1)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2)指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学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4)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5)批判封建礼教,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黄宗羲梨洲先生,考点1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

3、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材料二: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原君概括黄宗羲观点,分析其思想根源。,(1)观点批判君主专制,呼吁君臣平等(2)根源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1)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什么经济思想?(2)这种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3)传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简要评述这种经济思想的作用?,1、工商皆本的思想。2、背景: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

4、系发生变化。3、重农抑商;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1)思想主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而非君主。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2)影响:是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黄宗羲,顾炎武亭林先生,材料一: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

5、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一三正始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考点2 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材料二: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观点: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郡县官世

6、袭,扩大地方权力。加强宗法制度。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评价: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1644年,清兵入关,不断往南推进,王夫之和友人管嗣裘一起在衡山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对桂王政权里许多人

7、结党争权深表不满。不久,他见大势已去,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他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著作现存船山遗书288卷,还有一部分已经散失了。代表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黄书噩梦和读通鉴论等。,人物生平简介:,王夫之船山先生,考点3 王夫之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根据材料归纳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主旨:循天下之公,王

8、夫之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批判秦朝以来的暴政:帝王横征暴敛是民生疾苦的根源;帝王独尊是君臣之道丧失的根源;法制之弊是政治腐败的根源。历史观: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王夫之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以厚重的哲学思想作为基础。),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主要思想(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强调“经世致用”。(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社会根源(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

9、缓慢发展(3)理学走向极端,王阳明心学体系,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批判继承儒学,构筑具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明夷待 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循天下之公,“工、商、皆民生之本”,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继承“民本”思想,批判“君为臣纲”,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反对天命论、天知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三位思想家思想对比表,1、下列属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的是A、反对君主专制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反对重农抑商 D、主张“经世致用”2、“天下兴亡,

10、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续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3、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A.反对君主制集权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生活在明末清初参加过抗清斗争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受到文字狱迫害A、B、C、D、,5、以下思想主张,有朴素民主色彩的是 A、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B、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C、气者,理之依也 D、心外无物,心外无善6、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A、抨击封建主义 B、抨击中央政府 C、抨击君主无能 D、抨击君主专制 7、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 B、政治主张的分歧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