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283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讲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讲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二、课程标准: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3认同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中的“提倡个性”这一价值观念。,一、考点阐述: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一、李贽的思想主张,1、李贽其人,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泉州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

2、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3、思想主张,2、代表作,焚书续焚书 藏书续藏书藏书的命名 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材料一: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材料二: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

3、,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强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材料三: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 提出“童心”说;强调男女平等,(1)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2)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是非)(3)提出“童心”说;(4)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5)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强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二、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1、黄宗羲其人,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学问极博,对天文、算术、

4、乐律、经史百家以及佛经,无不研究。年轻时积极参加反明朝宦官权贵的斗争和反清斗争,后隐居著述。其学说的核心是“非君说”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他否定君主专制,抨击君主一人私有天下产业之状,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代表作明夷待访录,小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黄宗羲,2、思想主张,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

5、录.财计三,(1)批判君主专制;(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3)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4)主张经世致用,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1、顾炎武其人,顾炎武,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等都有研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为人刚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理学之穷。顾的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2、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

6、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顾炎武日知录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顾炎武的观点。(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众治”的主张,梁启超将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主张经世致用,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王夫之其人,王夫之,湖南人,曾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人称船山先生。他对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都深有研究,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他还认为,认识则来源于实践(“纾”)。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

7、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先生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清风有意难留我;左联:明月无心自照人;横批:湘西草堂。简简单单的文字带来的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又有浓浓的归隐田园的气息。,2、思想主张,(1)主张“循天下之公”,反对君主专制。(2)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主张“经世致用”。(4)认为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应该遵循物质运动的规律。,思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有何异同?(1)相同: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2)不同(思想侧重点):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

8、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五、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1、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条件,(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而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3)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4)思想因素:文化专制扼杀人的个性,摧残人们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9、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比较脆弱,使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3)中国文化传统的束缚和影响。,专题概括,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1、(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5题)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2、(20年高考10年江苏卷)“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巩固提升,3、(2011

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26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4、(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3题)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5、(2010.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月考)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

11、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否定帝权 D提倡法治和众治6、(2011年海南高考7题)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7、(2010.天津市和平区高三模拟)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

12、大力传播A B C D8、(2009.江苏检测)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 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思想 A.B.C.D.,9、(2009.安徽省三校联考)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0、(2009.安徽省和县三中一模)“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

13、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 B C D,11、(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材料一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思考: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