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7686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6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启蒙》教学设计.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爱如茉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内涵深刻的字词的韵味。3欣赏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细节中感受父母、家庭之间平淡而深厚的真爱,理解“爱如茉莉”的深意。4提高学生懂得爱、学会爱、表达爱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细节描写,体会课文在字里行间揭示的真爱。教学难点:理解“真爱就像茉莉”。这种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情感理念。课前准备:看一看茉莉花的样子,闻一闻茉莉花的香味,查一查茉莉花的习性。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在黑板上板书:“爱”字,学生齐读 。爱是一个温暖的字,让我们再读这个字 爱是一个博大的字,让我们大声地读 爱是一个深情的字,让我们深情地

2、读 每个人对于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爱的文章,板书:“爱如茉莉” 齐读课题 “茉莉”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个生词,请同学们注意老师的书写(板书)。读词。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2见过茉莉吗?什么样?(学生根据日常积累说一说)3可见茉莉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课文是怎样提到茉莉的呢?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看,这些是课文中描写茉莉的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开火车读词)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 爱如茉莉 弥漫 诗意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揭示课文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2同桌交流:(

3、通过写妈妈生病住院期间,爸妈相互默默关心的事告诉我们真挚的爱就像茉莉一样虽然平淡无奇,却能散发缕缕幽香、沁人心脾,让人感到温暖幸福。所以课题叫做)四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1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2“缕、幽”。谁有好办法记住?(指名回答)缕:换偏旁,绞丝旁表示雨丝有关,“一丝丝”。幽:部首幺部、笔顺、字义(a.地方僻静,光线暗。b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c迷信的人指阴间。“缕缕幽香”的“幽”应该选择哪个意思呢?)3描红。五从文中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谈到爱,那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当然,爱也有不同的表达式。昨天我们初读了一篇课文,题目

4、就是爱如茉莉 读题2、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这茉莉般的爱。二、学文,了解茉莉特点。1、 请同学们默看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分别写出了茉莉的什么特点?2、 学生交流:小结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3、课件出示这些词。这些词都写出了茉莉的特点。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这些词?4、真神奇呀,同样的茉莉花,开始作者觉得它平淡无奇。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觉得它洁白纯净,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作者心中。这是为什么呢?三、与主人公对话,感受其真爱。 1、虽然茉莉花洁白纯净,虽然茉莉花幽香缕缕,但是本文却不是向我们介绍茉莉花。文章的作者映子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父母生活中的一对

5、普通人,介绍他们之间那茉莉般的真爱。 那么,文章中哪些句子,甚至是哪些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对普通人之间那茉莉般的真爱呢?请自由阅读课文616自然段,划出相关的词语或者句子。 2、交流划出的语句。 3、品读表现真爱的语段。 【出示:68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从哪些细节中你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又从哪些细节中你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 2)读书要学会把静止的文字读活,学会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从“直奔”这个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齐读68自然段。 【出示:第9自然段】 1)这是同学们找出的第二处能体现其真爱的语段。轻声地读一读,你又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这对普通人之间的真爱? (学

6、生自由读,交流。) 2)教师:这种场面不需要任何语言。此刻就连阳光似乎也不愿打破这份美好,只好悄悄地探了出来。让我们轻声地读一读这感人的一幕。 3)面对这一幕,我“怔住”了。理解“怔住”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怔住呢? 教师引导体会“怔住”的内涵:生病的妈妈脸上开始挂起了恬静的微笑,出差刚归来的爸爸伏在病床边,甚至阳光似乎也通情达理,只是悄悄地探进来。这一场面,作者在“愣住”的同时,更多的是一份感动。此时,你认为这段话还可以怎么读呢? 4)怔住作者的是这温馨的一幕。我想怔住我们的应该是爸爸妈妈对作者说的话。 【出示: 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

7、了。” 妈妈说:“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从爸爸的话中你读懂什么?(追问:这一夜爸爸睡得沉吗?文中的哪些细节告诉你这一夜爸爸睡得不沉?为什么爸爸这一夜睡得不沉呢?) 从妈妈的话中你又读懂什么?(追问:作为一个病人,这一夜妈妈睡得沉吗?哪些细节告诉你妈妈睡得也不沉?) (齐读第九段。) 四、与作者对话,探索爱的真谛。 1、目睹这温馨的一刻,作者从心底里发出了感慨。 出示: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齐读。 2、引导:曾经,当妈妈告诉我真爱就像茉莉时,我“差点笑出声来”。那是为什么?(真爱太难寻,茉莉太普通。) 现在,我认为真爱就如茉莉一样,这又是为什么

8、? (真爱不需要豪言壮语,真爱中的人举手投足都会沁人心脾。) 3、教师导读:曾经我以为真爱太难寻,真爱太可贵,因此平淡无奇的茉莉难以承载可贵的真爱;现在,我看到真爱其实就是像文中的妈妈一样记得为对方煮一碗水饺,就是像文中的爸爸一样守候在病床前。真爱原来可以表现得如此简单,真爱中的人就像这病房中的洁白纯净的茉莉一样真切无私,就像幽香缕缕的茉莉一样情意绵绵。(板书:情意绵绵) 齐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4、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种爱,夫妻恋人之间的爱,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朋友同学之间的爱。不同的爱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赞美茉莉般的真爱,但我们不渴求人世间所有的爱都如茉莉,爱可以如茉莉一样幽

9、香缕缕,爱也可以如玫瑰一样热烈奔放,爱更可能如柠檬一样甜中带点儿酸。但是只要是真爱,就要付出真心;只要是真爱,就要付诸行动,只要是真爱,就要时时想着对方。(板书:真心 真爱) 结语:希望这茉莉般的真爱能像茉莉的缕缕幽香一样钻进你我的心中,希望我们都做一个该爱就爱,并且懂得感受爱的人。小结板书:平淡无奇、洁白纯净、幽香缕缕)爱 如 茉 莉 真心真爱 真切无私 情意绵绵 洁白纯净 幽香缕缕课堂检测:一、句子平台(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变成一句)1、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爸爸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2、妈妈怕惊动爸爸不敢动。妈妈手脚都麻木了。二、课文传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那株茉莉花是“平淡无

10、奇”的,可妈妈为什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你从课文的哪些细节中可以感受到“爱如茉莉”? 再提高你觉得爱如 _,能把原因写在下面吗?一、 (看拼音,写词语)m l gbo yu xing to chm mng qmio y bn zhng jng png dn w q二、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掏( )缕( ) 茉( )愣( ) 恬( ) 嗔( )淘( )楼( ) 莱 ( ) ( ) 括( ) 慎( )ch ( ) bn( ) lng( ) zun( )差 奔 笼 钻 chi( ) bn( ) lng( ) zun( )三、词语世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问题 ( )的声音 ( )的微笑

11、( )的黄昏 ( )的芬芳 ( )的阳光撰稿人:灵宝市第一小学 纪巧丽审验人:灵宝市第一小学 李小云 爱如茉莉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之间平淡却感人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如茉莉”。教学重点:目标1、2、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先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教师板书“爱”)。一起读爱。 师:爱,是一个温暖的字,如三月的春风,能融化寒冷的冰雪。让我们一起轻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博大的字,如高山流水,江河飞瀑。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深情的字

12、,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蕴涵着心与心彼此的感动。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爱。师: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感悟都不一样,每个人都试图在自己的生活种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的文章,题目就是爱如茉莉。师:“茉莉”是两个生字,哪些同学通过预习已经会写这两个字了? 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记住的吗? 生: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记住这两个字的。一般情况下,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 出示:“掏”“揉”“胳膊” 师:用同样的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也就容易了。 生:练读生字。 二、感受茉莉,初识特点。1在你的眼中,茉莉是什么样的?(学生根据日常积累说一说)是啊,茉莉是那般的素雅、

13、清香、默默无闻,可是却让人时时忆起。2(出示: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 充满诗意)这些词语都和茉莉有关,你首先能将他们读好吗?相机教学“缕、幽”(缕可找形近字辨析记忆,缕是“一丝丝”的意思;幽注意它的笔顺及部首,幺部。它在字典里有几个意思(1)地方僻静,光线暗。(2)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3)幽禁。(4)迷信的人指阴间。那么,“屡屡幽香”的“幽”应该选择哪个意思呢?)你能用上一两个词语甚至更多来描述,它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吗?师: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3看似平凡却充满人间真情的爱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知道什么是细节吗?师:(总

14、结)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或环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要关注这些细节,感受文章的语言,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段落中,体会人物内心那份真挚的情感,真诚的爱。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找出使你感动的细节,用“”画出来。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4出示生词:掏 哈欠 揉揉胳膊 缕缕幽香你能读准他们吗?还能读懂他们吗?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好。快速抢答,再指导读出感情。*我见从妈妈口中掏不出什么秘密(掏在句中指得到)*爸爸边打哈欠边说(你想用什么口吻来读这句话)*映儿,来帮我揉揉胳膊和腿。(你会怎么读这句话)三、感受真

15、爱,品味真情师:找到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处最感动你的细节,把它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读正确、读流利。细节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师:能这样大声地读吗?)细节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抓住“奔”,ben与ben有什么区别吗?)师:爱是什么,爱就是这份默默的关心和牵挂。细节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睡眼蒙眬地抬起头,轻轻放下妈妈的手,然后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把我拉了出去。在爸爸的心

16、里,还想让妈妈再多睡会儿呢!谁再来读,千万别吵醒了妈妈。细节4:一天清晨,我按照爸爸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他们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多么美的一幅画面!谁还想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细节5: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爸爸的精神很好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师

17、:手脚麻木了,精神还是这样饱满?别忘了,妈妈是一个病人。谁再来读读看?师:爱是一堆细节,从这堆细节中,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爱,就像那素雅洁白的茉莉花瓣,细腻而柔美。四、诗意小结,拓展互动师:课文有这么多令我们感动的细节。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着爱,体会着爱。这份爱虽然平凡,却是那样的真切又富有诗意!这样的爱不正像一首诗吗?让我们一起来抒写这爱的篇章。咱们就以“爱是什么”为开头,我先说爱是什么?爱是妈妈的担心,爱是爸爸的叮嘱,爱是孩子们上课时专注的眼神,爱是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爱是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爱是家长们的关心和帮助爱有许多,就像这篇课文描写的一样,爱蕴藏在一句话、一个眼神

18、、一杯水等等一些不经意之间。生活中的我们应当具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去感受。把你感受到的爱是什么写下来,然后传递给你的爸爸妈妈。五、作业设计:A、1、抄写词语 2、摘抄课文中表现“爱”的语句B、仿写句子: 爱是妈妈的担心,爱是 ,爱是 ,爱是 。爱如茉莉教案(第二课时)(2009-03-31 19:58:36) 转载标签: 课文茉莉花饺子女儿教育分类: 我思故我在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父母间平淡却深厚的亲情,从而理解“真爱就像茉莉”。3、懂得生活中要学会爱,珍惜爱,付出爱。二、教学重难点:品读文章的细节,感受主人公之间的真爱,理解“真爱就像茉莉

19、”。三、教具准备:卡片(爱是)教学过程一、 质疑爱10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飘浮着桔黄色光景的美丽黄昏,继续来学习课文,2、课文一开始女儿问母亲:真爱像什么?母亲是如何回答的?(完成题目:爱如茉莉)3、这样的回答,女儿满意吗?其实,女儿心里还有一句话,因为看着妈妈一本正经有样了,给咽了回去,现在,老师不嗔怪你,你把他“吐”出来。4、板书:这也叫爱5、女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差点笑了出来,知道为什么笑吗?(不可思议,莫名其妙)如果要给这句话加上一个标点,你觉得应该加什么标点?(加问号)这是一句问句,而且还是一句反问号,他的潜台词是这不叫爱。6、女儿为什么认为“像茉莉那样的爱”不叫爱?在女儿

20、看来,茉莉只是一种怎样的花?7、师归纳板书:平淡无奇8、是啊,女儿心目中的茉莉,不艳,不香,又那么小,那样平淡无奇,怎么可以说爱就如这茉莉呢?二、发现爱 过渡:但是母亲的一次生病住院,如同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中,也让女儿对爱有了新的发现。1、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快速地扫读一下课文的617小节,如果我们按时间来划分,可以分几个层次?2、第一个层次,老师如果用“吃不下”三个字概括、那第二个层次,你可以用哪三个字来概括?(睡不好)3、是啊,吃和睡,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场景,它们同样,是那样的(平淡无奇)4、同学们,别小看了这份平淡无奇,那爱,就静静地流淌在这一个个生活的

21、细节里边。哪些是细节呢?或许是人物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间所做的一个动作,或许,仅仅是一个表情,这些细节,在阅读的时候,要特别地关注,另外,还要感受语言,或许一个字,或许一个词,或许是一句话,如果你用心体会一下,可能就能体会到那茉莉般的,淡淡的爱。所以阅读这篇文章,要静静地读,要关注细节,然后感受语言。5、找一找,品一品,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这份爱的存在,拿起你的笔,把它圈划出来,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好,捧起你的书,静静地读一读课文的617小节6、 生细读,师巡视(五分钟左右)交流预设:(十五分钟-二十分钟)爱在父母身上。15第一层感悟:通过细节,感受父母在互相以对方为重

22、,为对方付出与牺牲。可细讲一点,由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抓重点字词谈感受,不到位师再引导,到位真接总结。细节1母亲躺在病床上说的那段话少体会母亲病重(虚弱)但是饺子更重,为什么母亲一定要让父亲先吃上这顿饺子?(让父亲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归纳,母亲对父亲的爱体现在把对方看得比自己要重,总结:原来这就是爱,爱就是母亲在病床上惦记的那份饺子。指导朗读好这段话,注意虚弱的语气 (个体读为主)细节2父亲直奔医院体会“奔”奔有两种读音,辨析两种读音的区别,文中,父亲的目标就是-医院。从中体会父亲焦急的心情。在父亲的眼里,母亲的病远远比一顿饺子要重要得多。对比父亲双方对饺子的不同认识,感悟对方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23、总结:原来这就是爱,爱就是父亲奔往医院那匆匆的身影。细节3爸爸的倦意:表情 睡眼蒙胧 布满血丝的眼睛 打着哈欠 动作 紧握 坐仅仅就一夜没有睡好吗?为什么要这样睡?紧握是为什么?(学会联系上下文)总结:原来这就是爱,爱就是父亲紧握又轻放的手。这就是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细节4母亲的麻木从母亲的话中体会到母亲也没有睡好。总结:原来这也是爱,爱就是母亲麻木的胳膊与腿。第二层感悟:通过细节,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父母的这种付出是默默的。注意父母说话的地点,都没有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付出。这是一种默默的付出。总结:原来这也是爱,爱就是母亲恬静的微笑。爱就是父亲蹑手蹑脚的脚步。细节5过渡,其实他们在背后默默

24、付出的又何止这些,注意到那一大把茉莉花了吗?这花其实是谁送的?(补充强调:是父亲叮嘱我送的。)为什么父亲要叮嘱我送母亲一大把茉莉花?(联系上文,因为母亲爱茉莉花)小练笔或说话:父亲是如何对女儿的叮嘱的?要注意其中的细节(送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时间,花的好坏,送的场合,不要影响母亲休息)总结:原来这也是爱,爱就是父亲反复叮嘱的那一大把茉莉花。爱在女儿眼中 5细节6过渡:当女儿捧着那一段茉莉花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她突然看到了一幕之前从没留意的场景。1、请生读,再请学生总体谈感受,用一两个词概括这段场景。(静)2、联系图画,生观图,师范读。总结,原来,这就是爱。3、师:这静静的场面,却让女儿受

25、到了无比强烈的震撼与感染。其实,细细读文章,除了女儿,似乎谁也受到了感染?哪个字看出来?比较“探”与“照”、“射”,感受这里的拟人色彩,体会阳光似乎也不忍心破坏这样一幕爱的的场景。4、体会最后一句,是什么让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还是爱,爱的浸润)5、爱到无声处,什么也不说,就让我们静静地读吧。指导朗读(注意语速语气) 爱在我们心里51、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开头女儿的这个问题,到课文的结尾处,女儿认可这个答案了吗?读出来。(生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你来说说,爱和茉莉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总结:原来平平淡淡才是真啊,板书擦去“无奇”,换上“是真”)2、这个问题,女儿把它咽在了心里,

26、那这个答呢?(也在心中),你从哪句话看出来了?(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吸一口气,发自内心地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3、为什么要用两句“爱如茉莉”?(学生自由评论,师引导朗读,这是女儿在反复地回味,语速渐慢)4、怎么不用感叹号?而用了句号结尾?(这份爱是平淡的,不需要你撕心裂肺,死去活来,所以语气是轻柔的)再次指导朗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5、总结:这一问,问得含蓄,这一答,答得同样含蓄,原来爱这个字,并不一定要说出口,只需要把它默默地放在心里,文章的结尾也如那簇茉莉,带着淡淡的香味,不是那么直接,但却如此耐人寻味。让我们带着会心的微笑,淡淡地读。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27、三、提炼爱5生活中这些平淡的细节,罗列出来细细品味,会发现如花儿一般的芬芳,如阳光一的得充满光泽,也如诗歌一般含蓄深沉。结合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创作一首爱的小诗,我来说父亲,你们来对母亲,好吗?(出示卡片:爱是)“爱是父亲反复叮嘱的那一大把茉莉花。爱是母亲在病床上仍惦记着的那份饺子。爱是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爱是母亲含笑的眸子,爱是父亲紧抓又轻放的手,爱是母亲麻木的胳膊与腿。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同学们,生活中,在你们的父母身上,肯定也有许多类似于茉莉的爱,可能你发现了,可能你没有发现,回忆一下,请用心写下来。爱是爱是交流四、作业把文章整理成一首小诗板书设计 爱如茉莉 (平淡是真) 这也叫爱?

28、 这就是爱。 月光启蒙教学设计之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

29、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2. 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启

30、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4. 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

31、农家母亲的声音。二、精读指导1. 学习15自然段(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2)学生交流感受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4)女生齐读2、3自然段。(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

32、?(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4.学习613自然段(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3)自由读10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6.出示:最后三句话(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2)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33、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指名读,齐读。三、总结全文1. 默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2. 让我们轻轻闭上眼睛,走入记忆的长河,再在母亲的爱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3. 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你的母亲在你成长的历程中给过你什么帮助?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板书:19月光启蒙唱歌谣讲故事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唱童谣飞向诗歌的王国猜谜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之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4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

34、说话作必须做到言之有据。教具准备爱因斯坦画像。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导人新课1出示爱因斯坦画像,简介爱因斯坦。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一个是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来读读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吧。(板书:5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2(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要求掌握的:蓄裹嘛呵啥二会字:(一)撮踱(步) 噢(2)读准字音。(3

35、)联系上下文,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蓄:留着而不剃掉;裹:(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4)字形分析重点:蓄(中间部分是“玄”字);裹(“衣”拆开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中间加“果”字,表音);噢(右上方里面是个“米”字)。(5)“嘛、呵、啥”在阅读中理解掌握。2理清文章层次。(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文中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交往的起止。(第一次:第13自然段;第二次:第4、5自然段;第三次:第6自然段)(2)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互相帮助,成了好朋友)(3)填空练习。第一段是( )自然段,写第二段是( )自然段,写第三段是( )自然段,写第四段是( )自然段,写

36、在课本上做段落划分记号。3指名四人轮流读各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三、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2完成课后作业题。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读拼音,写词语。x( )胡子gu( )被子png( )2课文分为哪几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训练1指名朗读第一段。(1)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2)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3)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样子: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衣着: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37、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着重抓住头发“蓬乱穿的衣服“又肥又长”脚下趿着“卧室里穿的拖鞋”)(4)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是一个反问句。你能把它换一个说法吗?(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5)分角色即兴表演这一段的情景。(由三名同学分别饰)(6)小结: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2阅读第二段。(1) 过渡:上面一段写的是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巧遇上了。(2) 读课文中两个“仍是”的句子。请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仍: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

38、句话?(他一: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3)体会“一边一边,(一面一面,在运用时的规律。(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口头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4)分角色读第二段,大家从这一段文章里读懂了什么?(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5)小结: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二遇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3理解第三段。(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2)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39、3)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工作室内:样乱?4以上三段,分别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的几次交往?说说这几次交往的具体情况。5最后一段概写两人的交往。三、作业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第三课时一、听写蓬乱纳闷踱步冷不丁衣衫不整蓄着温柔穿戴手把手一塌糊涂结合听写情况,指导正确书写。二、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1书面准备发言提纲。2组织讨论。小结:爱因斯坦是一个最伟大的人。他不把时间花在穿戴、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上,而是把精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搞科学研究上。三、研究将反问句改为

40、陈述句1用小黑板(或用幻灯片)揭示下列句子:(1)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2)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3)这还不简单!L提问:这些都是反问句,能换一个说法吗?学生回答后小结:(1)上述三句可分别改为:这个连衣服也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这很简单!(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一般做法是:原句意思是肯定的,要改成否定;原句字面意思是否定的,要改成肯定。学生如果对“肯定”、“否定”的意思不理解,可以先举例讲讲“肯定”表示承认正面的;“否定”表示否认反面的。四、研究写对话的形式1小黑板揭示下面的内容,提问:这两段话都是写人物对

41、话,形式上有什么不同?(1)他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这还不简单!”女孩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说了出来。“能记住吗?”她问。“也许能。”(2)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2讨论后小结:这两段话都是写人物对话的。在形式上的不同点是:(1)把两个人说的话连着写;(2)各个人说的话独立成自然段。五、作业指导1出示下面的句子,重点研究(2),用“只好”造句。(1)他仍

42、是衣冠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2)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读句子,理解“只好”的意思:别的没有,这是惟一的,不得不这样做。口头造句。2书面作业。(1)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2)把课文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习作5教学设计之一 沈惠勤教学目标:1、写人的习作练习,写一个“我身边的小能人”。2、学习用两三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3、弄清征文启事的要点,练习向各种儿童报刊投稿。教学重、难点:重点:用一两个事例反映人物特点。难点:生动具体地描写反映人物特点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题:1、课前谈话:今天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

43、了,感觉如何?(很紧张)没关系,我们先来放松一下,聊一聊,告诉我,你的偶像是谁?用最简短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把他当作自己的偶像?2、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杰出才能或突出成就的人,都是些“能人”。(板书:能人)“能人”的确值得尊敬,可最近我一听到能人这个词就有说不出的烦恼,猜一猜,我为什么会烦恼。3、猜不出吧,还是让我来告诉你,最近学校让各班评选出班级的小能人,名额只有一个,可是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我不知道选谁合适。愿意帮我选出身边的小能人吗?(板书:我身边的小能人)二、交流材料,拓展思路1、引导审题:谁先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小能人”。(让学生自由谈,引导总结出指“有一

44、定特长的人”)2、生生互动,拓展思路(1)你们准备推荐谁?同组的同学先讨论一下(不要说这个人的名字,说说这个的特长,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给他说的这个人起一个绰号,并猜猜他是谁。)(2)指名说自己推荐的人的特长,其他同学根据特长内容起绰号,猜猜是哪一位同学。(请推荐者将被推荐者的名字写上黑板)(3)有不同意见吗?你推荐的是谁?他有着怎样的特长(大家猜猜他说的这个人是谁,准备给他起个什么绰号)(4)下面有请获得“我身边的小能人”提名的同学上台。教师扮演记者采访:“我是射阳国际外语学校广播电台的记者,这次你获得了小能人的提名,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的?”3、多边互动,交流素材有这么多的同学获得了提名,可获奖名额有限,究竟该选谁呢?请支持者们互相讨论一下,然后介绍小能手的事迹给老师听一听,看哪一位同学的事迹多,理由充分,就选谁好吗?有相同意见的小组之间互相串联。4、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理由。5、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们说班级里谁对这几位同学最了解(小能手自己),如果你们是记者,准备问他们些什么?6、进行模拟采访,引导被采访者说出自己最难忘的事。(引导板书:典型事例)三、写法指导:1、我相信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