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青春密码引领孩子成长.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48081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青春密码引领孩子成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读青春密码引领孩子成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读青春密码引领孩子成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读青春密码引领孩子成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读青春密码引领孩子成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青春密码引领孩子成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青春密码引领孩子成长.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读青春密码 引领孩子成长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阶段,年龄范围在1019岁左右。青春像一个魔法师,使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生着奇妙的变化,这些变化让孩子感到困惑、不安,甚至恐慌;也让家长深感不适,心生烦恼。面对变化,家长们要及时调整心态,解读青春密码,陪伴孩子走进青春、呵护青春、引航青春、健康成长。一、 青春期的叛逆困境1.家长的烦恼:“孩子变得不听话,常常与我对着干”。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不像过去那么听话了,稍不注意就会爆发一场家庭战争分享案例:孩子趴在桌前睡觉,课本盖在脸上,父亲生气地指责:“怎么一叫你看书学习,你就睡觉?”孩子顶嘴:“人家列宁同志早就说过,不会

2、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父亲气的面红耳赤:“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前途。”孩子斜眼看着父亲,不以为然:“不一定,很多科学家小时候学习并不好,比尔盖茨、乔布斯也没读完大学”父亲看到孩子作业都没做完,又开始上网,孩子却理直气壮地说:“上网对学习也很有帮助的,我正在查资料。”父亲点着儿子浏览内容:“这就是你查的资料,都是些垃圾,能对学习有什么帮助?”孩子却说 “我做作业累了,轻松一下。我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哪些该看?哪些不该看?”父亲更生气了:“你知道哪些该看?哪些该做?你要知道,你的成绩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差。”孩子也气愤地回应到“是,我成绩差,你成绩好,你怎么没考起清华北大?你还不是一天都看网上的垃

3、圾”父亲挥手打向了儿子类似的情境在家庭中并不少见。不少家长表示现在孩子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我不”、“你懂什么,老土”、“不要烦我”、“你早Out了”让家长们烦恼加郁闷。为什么孩子会有这些变化呢?这与他们青春期的自主性发展、独立意识增强有关系。2. 青春期探秘:自主性发展、独立意识增强。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发展加速期,身体的急速成长让孩子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在各方面都努力表现出“成人”的样子,渴望得到象成人一样的尊重,反感别人把他当做小孩子。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急于摆脱父母的控制,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心理断乳”。心理断乳的表现:从情感上与父母疏离,不再象小时候那样崇拜父母,他们不断

4、地发现甚至放大父母的缺点。从行动上与父母脱离,反对父母干涉和控制自己,生活上也不愿接受过多的照顾或干预。从观点上与父母隔离,不愿听从父母意见,对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甚至过激批评。喜欢自己判断和评价,并得到他人认同。心理断乳行动,由孩子发起,家长被迫应对、不情不愿,对孩子加以斥责和压制,孩子进行回击,出现让人头疼的青春期叛逆现象。3. 对策建议l 包容孩子的“不听话”、“不顺从”逆反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青春期的孩子想“我的事情我做主”,而父母喜欢安排好一切,孩子乖乖照办;孩子想独立,而父母担心孩子会犯错吃亏,不愿意放手。想当初为孩子生理断乳,孩子又哭又叫,家长为什么要狠心坚持到底,无非是为

5、孩子好。现在心理断乳有利于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精神生命成长,我们也要拿出勇气,正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手放一放。孩子“不听话”,那是他在提醒“我长大了”,孩子“不顺从”,那是他想独立自主罢了。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家长就会平静很多。理解和包容会缓解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减少孩子的逆反行为。l 尊重孩子的“成人感”分享案例:妈妈事先没和孩子商量就帮孩子报名参加夏令营,孩子很生气“你凭什么帮我做决定?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面对冲突,妈妈控制情绪,没有因“我为你好,你还不领情”而委屈,也没因委屈进而生气、愤怒;而是用道歉、表态缓和孩子情绪,再提出要求引导孩子思考。孩子也没赌气到底,为反抗而反抗,在了解了夏令

6、营相关情况后主动告诉妈妈“我愿意参加”。案例启示:孩子一直想参加夏令营,可为什么刚听到消息时会抗拒呢?因为孩子讨厌妈妈帮自己做了决定。孩子抗拒的常常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家长要尊重青春期孩子的“成人感”,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很多事不妨听听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并尽可能采纳。即使不能采纳,也说明原因,体现对孩子的尊重。l 坚持以肯定为主的教育方式分享案例:学生向心理老师哭述妈妈总拿自己和别人比,自己在妈妈眼中一无是处,再怎么努力,妈妈都看不到,怨恨妈妈“生我干什么!”案例启示:家长一次次的否定,会否定掉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否定掉孩子的成长动力。这是一张天使魔鬼图,从这张图片你看

7、到了什么?怎么看到的呢?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白色部分,积极、阳光,也有黑色部分,消极、阴沉,如果我们一直看着黑色,就看到了魔鬼,一直看着白色,就看到了天使。所以,我们多看白色部分、多看优点、多肯定孩子,孩子会变成可爱的天使。 注意,多肯定不是只肯定,而是在肯定与否定中要多肯定;在表扬和批评中,要多表扬!如表扬孩子4个、5个优点,批评1个缺点。批评不能只指出问题、发泄不满,批评中也要渗透正能量。如果孩子事先没打招呼,就到同学家去玩,很晚也不回家。父母该怎样批评孩子呢?建议做到批评中带有期待,批评中带有激励,可以分成五个步骤:步骤1:说事件(你这次到同学家玩,没有告诉我们。)步骤2:说感觉(我们很担

8、心你的安全,你妈妈都急哭了!)步骤3:说期望(希望你以后有事能先给我们说一声,并早点回家;如果需要大人接,我们还可以来接你。)步骤4:说好处(你的安全得到保障,我们也放心。)步骤5:做强化(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到!)建议采用这样的表述:“你这次到同学家玩,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很担心你的安全,你妈妈都急哭了!希望你以后有事能先给我们说一声,并早点回家;如果需要大人接,我们可以来接你。你的安全得到保障,我们也放心。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到!” 类似的批评,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不批评孩子的人品,不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批评中满含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感情,满含着父母对孩子的积极期待,孩子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批评。二

9、、青春期的情感困惑1. 青春期探秘:性意识萌发、觉醒并发展成熟。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生长突增,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迅速发育,性机能也渐趋成熟。生理发育引起心理变化,孩子性意识萌发、觉醒并发展成熟,逐渐由对异性的回避发展为好感、倾慕,关心自己性别角色的完美程度,希望了解异性,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和喜欢。2.家长的烦恼:青春期孩子的“性无知”和“性冲动”。孩子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引起家长的担忧,为防止发生意外,有的家长偷听电话、偷看日记、聊天记录,有的家长紧逼盯人,时刻掌握孩子行踪然而,事与愿违,性教育缺乏导致的悲剧不时发生:一位17岁的少年,对阴茎勃起感到羞耻,竟挥刀自宫;一位少

10、女,因担心亲吻后会怀孕竟然自杀;未成人偷食“禁果”而怀孕、堕胎甚至厕所产子;有两名初三学生恋爱,女生怀孕后,家人找到男生家里讨说法,男生害怕,竟喝下了农药如何才能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呢?3.对策建议l 加强性健康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性健康教育呢?不少家长感到为难,羞于启齿。有一位妈妈是这样做的分享案例:兰兰10岁的一天,妈妈要出差,让兰兰帮助收拾行李。兰兰看到妈妈的文胸,拿起来在胸前比划,“妈妈,这个真漂亮,给我也买一个吧。”妈妈告诉兰兰:“宝贝,你现在还用不着,再过2年,等你长大了,妈妈再陪你去买。”两年后,兰兰开始发育,妈妈带着兰兰上商场给兰兰买文胸,兰兰指着适合于成年人的漂亮的调整型文胸:“

11、妈妈,这个好漂亮呀,给我买这个吧。”妈妈说:“这个不行,带有钢圈,适合成年人穿戴,不适合你们小女孩。”妈妈带着兰兰走到少女区,选中有胸垫的小背心,“兰兰,青春期少女活动量大,穿棉质的比较好,你刚开始发育,这种小背心不带钢圈,不会压迫胸部,有保护功能,适合你们女孩子。”妈妈觉得兰兰长大了,需要了解更多的青春期知识,特地买来青春期的奥秘并附上精美的卡片作为礼物放到兰兰的床边。兰兰放学回到家看到妈妈放在床边的书,有些害羞,但还是坐下开始认真地阅读。兰兰妈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呢?小贴士(1)提前教育。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就进行教育,让孩子对身体发育有心理准备;(2)自然渗透。如洗澡时讲讲生理现象,强调哪

12、些部位不许人触碰;做运动时聊聊外生殖器、乳房保护等。如果孩子抗拒,就转换话题,另寻时机。(3)提供资料,让孩子自主阅读。此外,可借助与孩子讨论影视中的情节和人物,引导孩子表达观点和感受,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还可与孩子分享家长的青春期经历,对此,孩子会更感兴趣,更愿表达。为缓解孩子的紧张和羞涩,最好分性别进行教育,也就是说由爸爸对儿子、妈妈对女儿进行教育。l 指导孩子正常与异性交往除了性知识的普及教育,家长们还要注意指导孩子正常与异性进行交往。有家长为防患于未然,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这种做法违反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不仅阻扰不了交往,还可能会起反作用。其实,与异性交往有助于孩子了解异性,优势互

13、补、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不要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只是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的广泛的交往,不要进行专一的个别交往。有的成年人喜欢调侃孩子,“你耍朋友没有?什么时候找一个?”,“你就算抱个小孩回来,我也帮你养”成年人们或许是觉得逗着孩子好玩,或许是想以此试探孩子的反应,或许是想旁敲侧击提醒孩子不可为,实际上,成年人的这种态度容易被孩子误解为支持,是不可取的。家长可以真诚地和孩子分享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明确规则,积极引导。如:要求孩子做到“四不”: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意;不过分冷淡;不与异性单独约会。要求孩子自尊自爱,坚守底线,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能有身体的接触。性冲动很正常,但人凭理智

14、可以克制性冲动。如果遇到孩子没有把握好与异性相处的分寸,出现“早恋”现象,家长一定要保持理智,打骂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有的孩子早恋就是因为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而引起的。要多关心、多疏导,启发孩子:花开得早,谢得也早。三、青春期的性别认同困扰1.家长的烦恼:“儿子像个林妹妹”、“女儿鲁莽似张飞”。网络新闻报道:郑州十八中试行新校规,拟定“阳刚男生”、“秀慧女生”标准,加强性别教育。家长讨论,主要观点有三类:(1)孩子的性别行为特征是天生的,没有必要进行性别教育;(2)现在社会存在“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现象,性别教育有必要;(3)坚决支持性别教育,家长正为“儿子像个林妹妹”或“女儿鲁莽似张飞”而烦

15、恼。2.青春期探秘:先天生理因素奠定性别基础,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性别心理。先天生理因素奠定性别基础:人的生理性别还在娘肚子里就由染色体决定了,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在外形、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变得更加鲜明,也是性激素快速分泌的结果。由于生理结构和体内性激素的不同,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更具有攻击性和主动性,阳刚、坚强是最重要的男性气质,而女性更具依赖性,温柔、细心是女性最重要的气质。但是,由于后天成长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并不是人人都会表现出与他的生理性别相对应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有的男孩会变得“娘娘腔”“妹兮兮”,有的女孩却变成了“假小子”“女汉子”。要想培养刚强的男子汉、秀慧的淑女,我们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16、3.对策建议l 强化符合性别的着装性别心理主要来自家庭从小的影响,性别教育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抓起。孩子小时,家长就要按照性别标准打扮孩子,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带什么样的装饰都要符合孩子性别。如果给小男孩留长发,穿女孩衣服,尤其是5岁以后,如果家长仍然没有按照性别打扮孩子,将会导致孩子性别意识模糊。青春期的孩子坚持中性打扮怎么办?父母可以与孩子讨论,怎样打扮才既符合性别特征、个性特征,还符合社会习俗与学校要求。我个人认为,女孩着装帅气、中性化一点,问题不是很大,可以一点点引导,如给衣裤加上漂亮的修饰,让衣服修身一点,偶尔穿穿裙子。等长大以后结交了阳刚的男友,会诱发出女孩更多的女性特质。对于男孩

17、,父母一定要坚持住底线:不能像女孩一样留长发、涂脂抹粉、穿裙子,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和引导。l 强化符合性别的行为对孩子符合性别社会角色定位的行为给予欣赏和肯定。如一向依赖性很强的儿子这次没有依赖父母,自己独立行动,完成了任务,不管这事办得怎样,首先肯定他“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看到一直疯疯癫癫没有片刻安静的女儿,居然安安静静做十字绣,就夸夸她“绣得真不错,女孩就是比男孩文静、心灵手巧”反复强化,孩子这方面的行为会增多。相对于“女孩男性化”,人们一般更担心“男孩女性化”。因此,我们家长可以更多地关注男孩,不要过分压制男孩好动的天性,要多培养和强化男孩的责任感及保护弱小的习惯。男子汉气概更重在内心强

18、大和责任行为。l 培养兼具两性气质优点的孩子随着时代发展,男女性别社会角色的内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女性中豪爽刚烈、大胆泼辣却不失温柔者大有人在,男性中也不乏细心儒雅、感情丰富而骨子里很Man的男子汉。我们家长可以参考心理学家提出的“男女双性化”概念,引导孩子们取长补短,培养兼具两性优点的孩子,让男孩刚强而不粗鲁,女孩温柔而不软弱。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孩子可能遇到很多的困惑和问题,会与父母发生冲突。对此,我们家长要坚持一个思路(换位思考),两种态度(尊重、接纳),三种行为(关爱、沟通、肯定),教育孩子时做到亲密有间、尊重有度、满足有限、帮忙有忌,既是对孩子宽严相济的长者,更是孩子的知心朋友、成长的引领者、行动的支持者和心灵的呵护者,用智慧解读青春密码,用真情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