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486969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铜川市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共66项)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1对国务院、省政府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以及削减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及时做好承接落实工作。市审改办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2对“放管服”改革开展专项督查。市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督查组牵头。12月底前完成3公布铜川市市级部门行政许可项目汇总目录(2016年版)。市审改办牵头,市政府法制办,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4对市级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实施动态调整,指导区

2、县完成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市审改办牵头,市政府法制办,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待国务院、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公布后抓紧修订5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市审改办牵头,市便民服务中心、市政府法制办,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待中省出台标准后抓好落实6对以规范性文件等形式设定的具有行政许可性质审批事项进行清理,适应简政放权工作要求。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9月底前完成二、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7按照修订的陕西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

3、目目录(2016年版),进一步取消下放投资核准权限。市发展改革委待国务院、省政府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版)后,按时限要求完成8及时做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待国家出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后抓好落实9保留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要全部纳入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大幅缩短审批流程和审批时间,推进投资审批提速。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10全面落实国务院清理规范投资建设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报建审批事项整合力度,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速。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4、,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11整合各部门公共资源交易职能,建立统一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省市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编办、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卫计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三、扎实做好职业资格改革12对中省取消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市人社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13全面清理各种行业准入证、上岗证等。严肃查处职业资格“挂证”、“助考”等行为,严格落实考培分离。市人社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

5、要求完成四、积极开展收费清理改革和监督检查14持续深化收费清理改革进程,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中省市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15及时做好陕西省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工作,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出让机制。市财政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待省上出台陕西省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后抓好落实16编制公布市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牵头,市工信局、市民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17修订并公布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全市政府性基金目录清

6、单全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全市性考试费目录清单。市财政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18重点整治各种涉企乱收费,强化举报、查处和问责机制,组织对涉企收费的专项监督检查,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市财政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五、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19按照国家“继续大力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今年再取消1/6,削减比例达到原总量的90%以上,同步取消后置审批事项50项以上”的部署要求,及时做好跟进落实工作。市审改办、市工商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20巩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果,整

7、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市工商局牵头,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质监局、市人社局、市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21推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合一二市工商局牵头,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22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逐步颁发电子营业执照。市工商局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23做好关于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推进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市工商局牵头,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待省上出台关于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程序的意见后抓好落实工作24贯彻执行陕西省工

8、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双告知”职责。市审改办、市工商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8月底前完成六、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改革25贯彻落实中共铜川市委办公室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完成各项试点改革任务。市编办牵头,市教育局、市卫计局、市文化广电局,各区县政府按职责分工具体负责。H月底前完成七、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26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要扩大在成果处置、职称评审、选人用人、薪酬分配、设备采购、学科专业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市科技局牵头,市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铜川职业

9、技术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27做好关于改进和加强科技计划管理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效益的意见贯彻落实工作,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经费使用自主权。市科技局牵头,市财政局、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按职责分工负责。待省上出台关于改进和加强科技计划管理提高财政科技资金效益的意见后抓好落实工作28认真落实国家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创业创新的股权期权激励等相关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科研人员从事兼职创业积极创造宽松条件。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牵头,市工商局、市地税局、铜川职业技术学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八、以政务公开推动简政放权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29对市级部门权责清单实施动态

10、调整,完成市、区县、镇办权责清单编制工作。市审改办牵头,市政府法制办,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6月底前公布市县镇三级权责清单30完成“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统一发布平台”数据规范录入工作。市编办、市电子政务办牵头,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8月底前完成31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政务公开绩效评估工作,对政府的信息公开、政务服务、政务公开载体建设等工作进行独立公正的第三方绩效评估。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32全面落实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口内,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

11、陕西网”公示制度。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33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和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九、实施公正监管34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全部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35提高随机抽查覆盖率,随机抽查事项要达到本部门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70%以上、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50%以上。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

12、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2017年实现随机抽查全覆盖36依托省上建设的“双随机”抽查电脑摇号系统,方便各级各部门通过电子化手段实现“双随机”并全程留痕。市审改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37充分发挥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推进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加大“信用陕西”网站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38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

13、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39做好陕西省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和陕西省省级部门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指导目录贯彻落实工作。市、区县主要行政机关和司法部门接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全市企业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个人信用信息整合取得进展。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待省上出台陕西省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和陕西省省级部门公共信用信息征集共享指导目录后抓好落实工作40落实陕西省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办法,推动各行业建立违法失信“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机制。市政府办公室、市工商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

14、进41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其子平台建设力度,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信息监管“一张网”,并顺利完成与全国“一张网”对接。市工商局、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42在市、区县采用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数据交换标准,解决企业信用信息的区域化、分散化和碎片化。市政府办公室、市工商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十、推进综合监管43推进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化基层监管力量,落实相关领域综合执法机构监管责任。市编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44

15、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消除监管盲点,降低执法成本。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45抓紧健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乡镇(街道办)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委托方式赋予乡镇(街道办)相应行政执法权。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卫计局,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0月底前完成向乡镇(街道办)有关行政执法权委托工作46进一步完善基层市场监管体制,统一基层市

16、场监管机构的名称、隶属关系和职责。市编办牵头,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8月底前完成47规范和统一基层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着装、标志标识、执法证件、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监督等事项。市工商局、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8月底前完成48做好陕西省县(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建设标准贯彻执行工作,规范区县级市场监管机构投诉举报机制。市工商局牵头,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待省上出台陕西省县(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17、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建设标准后抓好落实工作十一、探索审慎监管49积极探索建立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审慎监管模式。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十二、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50贯彻落实中省关于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51畅通投诉渠道,健全维权机制,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市工商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52开展公共服务行业专项执法行动,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或滥收费用等

18、违法行为,开展反垄断执法,组织实施竞争审查制度,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市工商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53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建立全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市科技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十三、提高“双创”服务效率54推进各类“双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开办和成长“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55通过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实现

19、政策集中公示和扶持导航。市工商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56加快建立新生市场主体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制度,密切跟踪新生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市统计局、市工商局负责。持续推进57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培养一批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推动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人社局、铜川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十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58创新机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

20、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59大幅放开服务业市场,促进民办教育、医疗、养老、健身等服务业和文化体育等产业健康发展,多渠道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卫计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局、市体育局,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十五、提高政务服务效率60规范和完善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理顺市、区县政务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市编办、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待省上出台工作方案后抓紧实施61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网上办事资源,提升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能力,建设市、区县网上服务平台,引导

21、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62加快梳理编制并公布市县镇三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8月底前公布市级部门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10月底前公布县镇两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63按照国家制定的政府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实施方案要求,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充分共享。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按照中省时限要求完成64全面梳理并公布需要群众出具的各类证明和盖

22、章环节,坚决取消各种不必要的证明和手续,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65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督促,规范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12月底前完成十六、加快推动形成更有吸引力的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序号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时限要求66围绕企业申请开办时间压缩了多少、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了多少、群众办事方便了多少等,提出明确的量化指标,制定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以硬性指标约束倒逼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激发改革动力,增强改革实效。市审改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统计局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持续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