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目标解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1459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目标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目标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目标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目标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目标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目标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目标解读.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目标解读,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数与计算方面,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方面,四边形,量的计量方面,测量,时、分、秒,统计与概率方面,可能性,教 学 内 容,数学广角,红色字体为重点教学内容,教学建议,教材在不同的年段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数学概念,描述式较多,定义式较多,描述式: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定义式: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中年级,低年级,在小学阶段,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帮助他们感

2、悟概念的本质属性。,四边形的编排也是如此,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如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也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长加宽的和乘2和边长乘4.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教学建议,逐步拓展螺旋上升,学生的年龄特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一学段,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特点有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即可。,第二学段,理解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每一学段

3、都有相应的目标,教学目标: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 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井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l千米l 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4、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椎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

5、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编写的特点:,(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1)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3)反映学生的生活内容,提高数学教科书的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