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概述.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519771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学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学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学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学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概述.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二、教学的任务,1.传授和学习“双基”2.发展智能和体质3.培养优良的品质,教学规律,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辨证统一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3.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的辨证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不同步。,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辨证统一,1.教学具有教育性;2.内容具有思想性;3.学习受思想支配。,四、教与学辨证统一,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教学原则,1.含义: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制定的依据:教育目的、教学规律、教学经验、身心特点,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1.加强教学的科学性;2.恰当进行思想教育;3.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加强“双基”教学;2.理论与实践结合;3.运用知识于实践。,三、启发性原则,1.激发学习兴趣;2.发展思维能力;3.发扬教学民主。,四、因材施教原则,1.树立整体观念;2.强调协调发展;3.全面了解学生;4.面向多数学生;5.正确对待差异。,五、循序渐进原则,1.遵循学生和知

3、识的“序”教学;2.教学方法要“循序渐进”;3.贯穿教学工作各环节;,六、直观性原则,1.恰当选择直观手段;2.重视培养观察能力;3.充分利用其它形式。,七、巩固性原则,1.提高教学水平;2.组织有效复习;3.在运用中巩固。,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备课(一)编制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好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内容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课的类型和结构、课的类型分为两大类:单一课型指

4、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项教学任务的课。(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检查课)综合课型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多项教学任务的课。,、课的一般结构是: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学习新知识 4)巩固新知识 5)布置作业,(二)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知识体系弄清楚;透:对教材很熟悉,能够运用自如,使之成为自己的知 识体系 化: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为一体。2了解学生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等。3考虑教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

5、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述 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我国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两种指导思想的区别:,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系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统一,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能力,并让学生尽量发挥自学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注入式教学方法体系则是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片面夸大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否定学生

6、的主体作用。,二、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讲授法的优点:有利于教师教*讲授法的局限:不利于学生主动学,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讲授法的一般要求,(1)科学性思想性统一(2)讲授要富于启发性(3)讲授注意语言艺术(4)与其它方法相配合(5)有效发挥板书作用,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提问法”,是指教

7、师通过口头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判断、推理,获取 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复习式谈话、启发式谈话,2谈话法,*谈话法的优点: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利于因材施教*谈话法的局限:学生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费时,运用谈话法的一般要求,(1)谈话前:做好充分准备(2)谈话中:面向全体学生(3)谈话后:做好归纳小结,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使学生加深理解和牢固地掌握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读书指导法的一般要求是:(1)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2)指导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读与思相 结合,掌握阅读方

8、法,养成独立阅读能力和习惯,并学会寻找参考资料和使用各种工具书,以及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3)加强辅导。,3读书指导法,演示法是指教师展示各种实物、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对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运用演示法的一般要求是:(1)符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明确的目的,用以演示的对象能够突出显示所学材料的主要特征。(2)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并重视演示的适时性。(3)结合演示进行讲解和谈话,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内容学习密切结合。,(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

9、法,1演示法,参观法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到 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进行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 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2参观法,运用参观法的一般要求是:(1)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参观前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定好参观的计划。(2)做好参观时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收集有关资料,做好参观记录工作。(3)做好参观后的总结工作,指导学生系统整理有关资料,组织座谈或撰写报告,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验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运用实验法的要求是:(1)教师事

10、前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先行实验,对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要仔细检查,以保证实验的效果和安全。(2)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懂得实验的原理、过程、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实验的自觉性。(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4)做好实验小结。,(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实验法,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运用练习法的一般要求是:(1)提高练习的自觉性。(2)精选练习材料。(3)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4)了解练习的结果。,2练习法,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实习作业法的一般要求是:(1)根据教学大

11、纲的规定进行。制定较详细的实习作业计划,做好知识准备、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2)教师应与实习部门密切协作,加强技术指导。(3)实习结束时进行检查评定,做好总结。,3实习作业法,三、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科和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自身素质学校的环境设备,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 一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包括:向学生传授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4表达清晰5组织严密6积极性高7管教管导,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与补充,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

12、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作业;另一种是课外作业。对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的要求是: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防止负担过重;布置作业时要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限定完成时间,必要时要有适当的指导;教师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使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课外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答疑、指导作业、给缺课或成绩差的学生补课、辅导优秀学生进一步学习、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等。,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一)学业成绩的检查一般有考查和考试两种。1考查 常用的方式有:课堂提问、检查书面作业2考试方式有: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和实践考试等。(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评定的方式有评语、评分和评级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