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2645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随堂练习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7-12-15 23:59:59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1.(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 B、 社会生产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D、 社会生产方式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 ) 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 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 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

2、物质资料的生产 D、社会关系的生产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4.(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 ) 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 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5.(单选题)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 B、交换 C、分配 D、消费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6.(单选题) 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 ( )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方式 D、人和自然之

3、间的关系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7.(单选题) 商品的二因素是:( ) 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与价值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8.(单选题) 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 ) 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 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 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9.(单选题) 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 ) 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 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 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 D、质

4、和量上都无差别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0.(单选题) 价值的本质是:( ) 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 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 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 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1.(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 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12.(单选题) 商品二因素决定于:( ) A、商品的内在属性 B、具体劳动 C、抽象劳动 D、生

5、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答题:A.B.C.D.(已提交)13.(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 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 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14.(单选题) 价值的源泉是:( )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劳动和土地答题:A.B.C.D.(已提交)15.(单选题)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 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 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 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答题:A.B.C.D.(已提交)16.(单选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 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 D、以上都不是答题:A.B.C.D.(已提交)17.(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 ) A、商品二因素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答题:A.B.C.D.(已提交)18.(单选题)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 )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决定价格 C、竞争决定价格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答题:A.B.C.D.(已提交)19.(单选题) 货币的本质是:( ) A、媒介商品交换 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 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 D、

7、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答题:A.B.C.D.(已提交)20.(单选题)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 ) A、想象的货币 B、实实在在的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纸币答题:A.B.C.D.(已提交)21.(单选题) 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这表明:(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答题:A.B.C.D.(已提交)22.(单选题)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

8、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答题:A.B.C.D.(已提交)23.(单选题) 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答题:A.B.C.D.(已提交)24.(单选题) 某公司在初秋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冬春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

9、元还供不应求。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是:( ) A、生产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 B、玉米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C、市场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D、经过处理后的玉米价值发生变化答题:A.B.C.D.(已提交)25.(单选题) 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 A、商品的生产 B、商品的分配 C、商品的消费 D、商品交换的实现答题:A.B.C.D.(已提交)26.(单选题)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交换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答题:A.B.C.D.(已提交)27.(单选题) 商品的价

10、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 ) A反比 B正比 C没关系 D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答题:A.B.C.D.(已提交)28.(单选题) 商品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 ) A、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小于最高的个别劳动时间答题:A.B.C.D.(已提交)29.(单选题)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A、不会发生 B、可能发生 C、取决于商品数量 D、是不可避免的答题:A.B.C.D.(已提交)30.(单选题) 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劳动是:( ) A.抽象劳动 B.脑

11、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体力劳动答题:A.B.C.D.(已提交)31.(单选题)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顾客用10元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10元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答题:A.B.C.D.(已提交)32.(单选题) 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它们的不同形态 B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不同的作用C不变资本是客观要素,可变资本是主观要素 D.以上均不对答题:A.B.C.D.(已提交)33.(单选题) 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 )。 A劳动的价格 B劳动力的

12、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劳动的报酬 D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的形式答题:A.B.C.D.(已提交)34.(单选题)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因为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C是劳动力的价格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35.(单选题) 个别资本家追逐的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 )。A延长工作日实现的 B提高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C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D.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答题:A.B.C.D.(已提交)36.(单选题) 资本的本质是(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 B.购买劳动力的货币C购买商品的货币 D.带来剩

13、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题:A.B.C.D.(已提交)37.(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A能够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B. 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C能够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D能保存资本的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38.(单选题)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以上均不对答题:A.B.C.D.(已提交)39.(单选题)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生产资料自由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答题:A.B.C.D.(已提交)

14、40.(单选题)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 )。A由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的多少决定的 B由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C由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D由劳动力的市场供求状况所决定的答题:A.B.C.D.(已提交)41.(单选题) 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 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答题:A.B.C.D.(已提交)42.(单选题) 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 ) A.从100%增加到150% B.从100%增加到200% C.从100%增

15、加到250% D.从100%增加到300%答题:A.B.C.D.(已提交)43.(单选题) 资本总公式是( ) WG WG GW GW答题:A.B.C.D.(已提交)44.(单选题)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答题:A.B.C.D.(已提交)45.(单选题)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是( ) A、借助于具体劳动创造出来的 B、借助于抽象劳动创造出来的 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D、借助于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答题:A.B.C.D.(已提交)

16、46.(单选题)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A、都是依靠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都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都是依靠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答题:A.B.C.D.(已提交)47.(单选题)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C、获取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48.(单选题)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答题:A.B.C.D.(已提交)49.(单

17、选题)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 ) A.必要劳动 B.剩余劳动 C.具体劳动 D.物化劳动答题:A.B.C.D.(已提交)50.(单选题)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 A.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无关 B.在流通领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在生产领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D.既在生产领域,又在流通领域答题:A.B.C.D.(已提交)51.(单选题) 资本从本质上说是( ) A.生产中的机器设备 B.流通中的商品货币C.银行中的货币存款 D.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答题:A.B.C.D.(已提交)52.(单选题) 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单个资本生产规模属于( ) A.资本积聚 B.资本积累

18、 C.资本集中 D.资本垄断答题:A.B.C.D.(已提交)53.(单选题) 某资本主义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则该厂资本家每月获剩余价值( )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答题:A.B.C.D.(已提交)54.(单选题)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答题:A.B.C.D.(已提交)55.(单选题) 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 ) A. 是由工人创造的 B. 是由资本家创造的 C. 并不

19、仅仅是由工人创造的 D. 是由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创造的答题:A.B.C.D.(已提交)56.(单选题) 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 ) A. 有形损耗 B. 实物补偿 C. 精神损耗 D. 价值补偿答题:A.B.C.D.(已提交)57.(单选题) 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依据是( ) A、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答题:A.B.C.D.(已提交)58.(单选题) 资本积累是( )的源泉。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既是简单再生产又是扩大再生产 D.资本集中答题:A.B.

20、C.D.(已提交)59.(单选题) ( )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A.资本 B.剩余劳动 C.货币 D.剩余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60.(单选题) 资本积累就是( )。 A.资本的原始积累 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C.社会财富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积累 D.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答题:A.B.C.D.(已提交)61.(单选题) 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因是( )。 A.为了扩大再生产 B.竞争 C.价值规律的作用 D.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答题:A.B.C.D.(已提交)62.(单选题)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 )。 A.简单协作的再生产 B.产值和产量增加缓慢的再生产 C.生产过程在原有规模

21、上不断重复的再生产 D.断断续续的再生产答题:A.B.C.D.(已提交)63.(单选题)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B.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 C.由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由价值构成决定而又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答题:A.B.C.D.(已提交)64.(单选题) 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 )。 A.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程度 B.各企业手工操作与自动化之间的量的比例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须的劳动力之比答题:A.B.C.D.(已提交)65.(单选题)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比是(

22、 )。 A.资本的技术构成 B.资本的价值构成 C.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 D.资本的有机构成答题:A.B.C.D.(已提交)66.(单选题) 潜在形式的过剩人口主要是指( )。 A.大城市中的失业人口 B.过剩的农村人口 C.城市中的在业人口 D.城市中时而就业时而失业的人口答题:A.B.C.D.(已提交)67.(单选题)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意味着( )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增加。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答题:A.B.C.D.(已提交)68.(单选题) 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一般意味着( )。 A.每个劳动者推动的生产资料更多 B.每个劳动者推动的生产资料更

23、少 C.每个劳动者推动的生产资料不变 D.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答题:A.B.C.D.(已提交)69.(单选题) 在考察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中,厂房是( )。 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答题:A.B.C.D.(已提交)70.(单选题)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 A.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资本额逐渐增大 C.扩大再生产 D.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再去剥削工人创造的更多的剩余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71.(单选题)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 A.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 B.资本家的财富积累 C.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D.剥夺者被剥夺,

24、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答题:A.B.C.D.(已提交)72.(单选题) 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目的在于揭示( ) A.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C.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答题:A.B.C.D.(已提交)73.(单选题) 产业资本循环顺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 C.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 D.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答题:A.B.C.D.(已提交)74.(单选题) 资本集中( ) A、是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 B、是通过

25、合并中小资本实现的 C、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 D、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答题:A.B.C.D.(已提交)75.(单选题)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答题:A.B.C.D.(已提交)76.(单选题) 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A.生产各种使用价值 B.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C.生产剩余价值 D.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77.(单选题)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对( )的构成的划分。

26、 A.货币资本 B.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 D.生产资本答题:A.B.C.D.(已提交)78.(单选题) 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以( )为依据。 A.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B.资本的不同部分的物质要素不同 C.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 D.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旧价值的方式不同答题:A.B.C.D.(已提交)79.(单选题) 商品资本的职能本质上是( )。 A.完成“惊险的跳跃”,把商品卖出去 B.进行物质补偿 C.收回商品中包含的价值 D.实现剩余价值答题:A.B.C.D.(已提交)80.(单选题) 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

27、段 C.售卖阶段 D.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答题:A.B.C.D.(已提交)81.(单选题) 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 )。 A. W B. G C. W D. G答题:A.B.C.D.(已提交)82.(单选题) 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运动是指( )的运动。 A.商业资本 B.产业资本 C.借贷资本 D.固定资本答题:A.B.C.D.(已提交)83.(单选题) 货币资本循环形式产生的假象是( )。 A.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生产而生产 B.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 C.生产是为了剩余价值 D.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答题:A.B.C.D.(已提交)84.(单选题) 购买阶段是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因为(

28、)。 A.购买了商品 B.使劳动过程得以开始 C.购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要素 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按一定的比例购买答题:A.B.C.D.(已提交)85.(单选题) 商品资本循环从“W”作为起点和终点而不以“W”作为起点和终点,是因为( )。 A.“W”中的使用价值是新创造的 B.“W”包含了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 C.商品资本循环是服务于剩余价值生产的一种形态 D.商品资本循环是资本循环的一种形态答题:A.B.C.D.(已提交)86.(单选题) 社会总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主要依据是其(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价值形态 D最终用途答题:A.B.C.D

29、.(已提交)87.(单选题) 下列那个部门属于I大部类( ) A采矿部门 B服装部门 C食品部门 D日用工业部门答题:A.B.C.D.(已提交)88.(单选题) 包括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是( ) A个别资本 B固定资本 C社会资本 D可变资本答题:A.B.C.D.(已提交)89.(单选题) 社会总资本考察的是(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答题:A.B.C.D.(已提交)90.(单选题)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在( ) 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 C生产阶段 D售卖阶段答题:A.B.C.D.(已提交)91.(单选题) 利润率表示( ) 。 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预付

30、资本的增殖程度 C. 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答题:A.B.C.D.(已提交)92.(单选题) 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 )。 A. 商品贱买贵卖的收入 B.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 C.商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 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答题:A.B.C.D.(已提交)93.(单选题) 利润率是 ( ) 。 A. 剩余价值同所费资本的比例 B.剩余价值同预付资本的比例 C. 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例 D.剩余价值同固定资本比例答题:A.B.C.D.(已提交)94.(单选题)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 )。 A.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的 B.平均利润的变

31、动引起的 C.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引起的 D.商品价值的变动引起的答题:A.B.C.D.(已提交)95.(单选题)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竞争的结果 D.是国内外竞争的结果答题:A.B.C.D.(已提交)96.(单选题) 超额利润是( )。 A. 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C.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答题:A.B.C.D.(已提交)97.(单选题)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相比通常是( ) A.剩余价值率小于利润率 B.剩余价值率等

32、于利润率 C.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D.剩余价值率时而小于利润率、时而等于利润率答题:A.B.C.D.(已提交)98.(单选题) 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商品价值的形成 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C.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答题:A.B.C.D.(已提交)99.(单选题) 股票价格是( ) 。 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B.与股息成反比 C.与市场利息率成正比 D.股息的资本化答题:A.B.C.D.(已提交)100.(单选题) 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资本时( )。 A.放弃了资本所有权,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 B. 转让了资本使用权,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 C

33、.既放弃了资本所有权,又转让了资本使用权 D.既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也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答题:A.B.C.D.(已提交)101.(单选题) 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的标准是 ( ) A是否符合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 B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要求 D是否适合上层建筑的要求答题:A.B.C.D.(已提交)102.(单选题)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答题:A.B.C.D.(已提交)

34、103.(单选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确立主要依靠 ( ) A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B产业结构调整 C限制其他经济的发展 D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势答题:A.B.C.D.(已提交)104.(单选题)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答题:A.B.C.D.(已提交)105.(单选题) 现阶段,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属于 ( )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答题:A.B

35、.C.D.(已提交)106.(单选题) 我国国有企业采取股份制形式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广泛筹措资金 B促进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增加企业活力 C积极培养,发展股票市场 D实现规模经济,推进企业集团化答题:A.B.C.D.(已提交)107.(单选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答题:A.B.C.D.(已提交)108.(单选题) “非公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公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这两种不同提法的区别在

36、于( ) A是否把非公有制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B是否承认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C是否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D是否认为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所下降答题:A.B.C.D.(已提交)109.(单选题)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答题:A.B.C.D.(已提交)110.(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答题:A.B.C.D.(已提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