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53029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五章,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第 一 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过 渡,(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竞争斗争是通过使商品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马克思,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

2、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2、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垄断产生的原因,(1)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2)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3)激烈的竞争给各方带来的损失

3、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组织的形式:(1)短期价格协定。(2)卡特尔:统一产量和销售价格。(3)辛迪加:产品销售甚至采购原材料 由垄断组织统一代理。(4)托拉斯:统一生产、购买和销售,参与的企业不再具备独立性。(5)康采恩:跨经济部门的多元联合。,3、垄断组织及其形式,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 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巨大的垄断组织,美国通用电气公司,60年代在合并众多企业后,产品有3000多种,其中包括普通发电站、原子能发电站、电子仪器、飞机发动机、照相器材、冰箱、人造钻石、化学产品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除经营汽车外

4、,还生产飞机发动机、柴油机、铁路机车、推土机、发电机、家用电器、军火以及宇航设备等。,1、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原因,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特点,(1)在竞争目的上,主要是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统治权力。,(2)在竞争手段上,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手段。,(3)在竞争范围上,从经济领域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从国内扩展到国外。,竞争目的,竞争手段,竞争范围,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更大的

5、垄断权力,获得更多利润或超额利润,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除了各种经济手段外还有非经济手段,主要在经济领域和国内市场,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从国内扩展到国外,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特点,自由竞争,垄断竞争,(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1、金融资本 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垄断资本。2、金融寡头 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3、金融寡头的统治,所谓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的。,里根政府高官与财团

6、的关系,(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来源:(1)对国内劳动者的剥削(2)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国外利润(4)再分配收入,(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2、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国家垄断资本

7、主义是指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国家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加以管制。20世纪30年代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成为主导思想。二战期间,建立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实行全面管制。二战以后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最终得以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

8、)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第一种,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如国 有企业。第二种,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 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主要有:反托拉斯法、公共事业规制和社会经济

9、规制等三种类型。,3、国家垄断资本的主要形式,4、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它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首先,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其次,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再次,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最后,加快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进程。,4、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实质: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国家作为“总资本家”,参与社会再生产和调节社会经济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的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

10、的基本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1)借贷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2)生产资本输出 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外国资本合营,或收购外国企业等。(3)商品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是主要形式;借贷资本和

11、生产资本输出在垄断阶段是主要形式。,私人资本输出: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和存款;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国家资本输出:政府及其所属的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政府在国外的资产;向国际机构的投资等。,输出资本的来源有两类,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后果,(1)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一方面,为垄断资本带来巨额利润,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另一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产业空洞化”的后果,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加深。,(2)对资本输入国(发展中国家)的影响,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

12、围扩展的后果,一方面,资本输入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对产业调整和出口、就业规模的扩大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资本输入国的环境、资源和能源消耗付出了巨大代价;产业调整的自主性受到约束;冲击民族经济;债务负担加重;对外依赖性增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环境的破坏,据联合国环境署的统计,工业发达国家的有害废弃物占全球生产量的95%,而且它们大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美国39%的“肮脏产业”也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德国每年也要运送60万吨以上的危险废物到国外。仅19861988年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危险废

13、物就达600多万吨。目前,每5分钟就有一船危险废物跨越国界。人民网,2001年12月26日。,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4、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垄断同盟的概念,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最初它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 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跨国的或者说国际间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主要是由一些资本主义

14、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目前,最大的国家联盟是欧盟。,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大楼,华盛顿总部,华盛顿总部,瑞士日内瓦总部,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国际经济组织协调的三大机构:,世界银行(WB),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前五位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2)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3)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主要以“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为主。(美英法德日意加+俄国),(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

15、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2、帝国主义的实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品输出奴隶贸易武力占领,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新殖民主义,在当代,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其扩张本性末变。,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

16、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深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国际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国际垂直分工。,国际水平分工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它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整个地球俨然一个大工厂。,垂直型国际分工形成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先进国家从事制造业生产,落后国家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国,农业国,水平型国际分工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制造业生产的分工,零部件生产的分工,生产工艺的分工,国际生产的专业化与协作,现代波音客机(约有4

17、50万个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国际水平分工基础上的高科技产品,有7个发达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分布更多国家的1.5万家(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制造。,生产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的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3、金融的全球化 从国际债市、股市、汇市三大金融市场的资金运作规模来看: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其数量、分布地区和规模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

18、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2、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提供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也有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产生消极的后果。,2005年中海油“天价”收购缘何未果?,收购对象:美国第九大石油企业优尼科石油公司,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

19、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3)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的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4)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润。,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很少,有的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发展资金匮乏、债

20、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不利的地位。(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后果,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

21、义。,个体资本所有制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资本所有制二战后法人资本所有制二战后,(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个体资本所有制,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一身。,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其特点是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而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国家资本所有制,是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特点:国家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

22、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国家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其特点是各类法人取代个人或家族股东成为企业的主要出资人。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控制权重新趋于合一。,两种形式: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性质: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1、在劳动对资本的实质隶属下,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更加巧妙和残酷。,2、缓和劳资关系的制度 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制;职工持股;社会福利制度。,推行职工持股计划,使劳动者与资

23、本家之间的阶级对立转变为利益相关。但是,“股权分散化”现象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真正掌握股权的是那些大股东、大资本家,他们是生产资料的真正占有者。,吸收工人参与企业管理,更多地发挥工会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企业内部的劳资矛盾。但是,管理的“民主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使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但是这并没有消除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中的两极分化现象。,传统的资本家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三)社会阶层、

24、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1、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 普遍实现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的结合。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干预起辅助作用。不同国家二者结合方式和程度有差别。,2、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和破坏性降低;危机周期长度缩短,周期性不显著;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变化,在自由竞争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大体上是十年左右爆发一次;20世纪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经济危机每隔七八年爆发一次;战后差不多四五年爆发一次。,二战后的五次经济危机:19571958;19731975;1980198

25、1;19901991;2000。,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五)政治制度的变化,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二)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当代

26、资本主义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发生变化的只是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劳资关系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雇佣劳动这一深厚的经济基础。国家干预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并没有改变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现状和趋势。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其社会基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没有变,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巨大的历史进步性:,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2、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 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

27、展。,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内部包含着否定自身的因素,只要这些否定的因素存在并成长着,资本主义就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的成长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资本主义只有在内在的否定因素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才能走向灭亡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根本原因)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物质条件)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社会条件)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阶级条件),(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