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3319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学]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学]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学]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学]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学]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量技术基础与训练课程标准(60学时)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机械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训,使学生掌握机械测量的相关知识和初步技能,能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量具与测量方法,具备检测分析机械零件加工质量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专业技能实训以及上岗就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对实现生产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课程基本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按项目教学课程进行设计。本课程以项目为引导、任务为驱动,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

2、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增强课程内容具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包含基础模块部分和项目模块部分。基础模块部分介绍机械测量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项目模块部分的内容包括:项目概述、教学要求、相关知识、操作分析、注意事项、技能训练与评价、知识拓展等。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典型任务,便于开展教学和学生理解。本课程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在具体设计中,以“测量”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力图使每个项目及任务设计都能与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

3、。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机械测量各项技能训练为主线,量具量仪的应用贯穿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用什么、学什么、会什么的过程中,以及在有关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本课程注重新知识、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强调实用性、典型性和工艺规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操作技能,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机械测量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机械测量技术的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

4、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机械测量技术的基础常识;(2)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3)会分析一般的测量误差;(4)能正确选用与维护常用量具量仪;(5)能根据工程要求,胜任一般机械产品的检测工作

5、;(6)培养学生质量及质量控制的意识;(7)具备对一般机械产品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建议的初步能力;(8)重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历各种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4)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体化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

6、,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6)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本领域科技发展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技术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体验技术改革的艰辛与喜悦。(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各种工程问题。(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4)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5)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

7、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6)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三、内容标准第一部分 机械测量入门技术基础教学目标:知道机械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单位与换算关系;知道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能说出测量器具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以及现代测量技术发展状况;知道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的基础常识;能说出量具量仪选用的要求及方法,知道量具量仪的日常使用与维护技术。活动安排:通过实习工厂中机械测量过程的认识活动,了解机械测量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通过网络资源的查询活动,了解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分类以及测量器具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通过各种机械测量应用的实验活动,

8、了解量具量仪的选用要求与方法及其日常使用与维护技术。考核要求: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机械测量入门技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现场活动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其中机械测量入门技术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5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学习的态度等)占20%、活动报告的成绩占2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了解机械测量技术的相关

9、知识知识要点:机械测量的基本概念;机械测量技术的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测量基准和量值的传递。2机械测量的常用量具和仪器知识要点: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分类;测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测量器具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常用长度测量器具及其发展;现代测量技术发展与趋势;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的基础常识。3常用量具仪器的选用及维护知识要点:工件尺寸的验收极限;测量器具的选用要求及方法;量具和量仪的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常识。4测量与计算方法实例(可选学选教)知识要点:间接测量的一般方法;几何尺寸测量的简单计算;锥孔锥角的测量与计算技术;V型槽、燕尾槽的测量计算技术;圆弧面的测量

10、与计算技术;斜孔和交叉孔的测量与计算技术。第二部分 机械测量技术训练项目(一) 轴类零件的测量教学目标知道轴类零件的测量技术要求和相关内容;知道轴类零件常用测量工具(如千分尺、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百分表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说出其适用范围及其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知道轴类零件常用计量仪器(如光学计、正弦规、跳动检测仪等)的测量原理,能说出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知道轴类零件常用位置公差(如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等)的含义,能拟定其测量方案;知道偏心轴的技术工艺要求及偏心距的测量方法。活动安排:正确、规范地使用游标卡尺和外径千分尺进行轴零件尺寸的测量;使用万能角度尺测量轴零件的锥度;

11、使用百分表测量轴零件的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会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的方法及对零件合格性的评定。考核要求: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轴类零件测量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其中轴类零件测量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测量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轴类零件测量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20%。 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

12、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轴类零件测量技术基础知识要点: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和相关基础知识;轴类零件的测量项目、一般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的选用;2轴类零件外径的测量知识要点:轴径的测量方法;千分尺知识;立式光学计简介。技能要点:千分尺的使用方法;立式光学计的使用方法;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的轴径;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3轴类零件长度的测量知识要点:游标类量具知识;游标卡尺知识。技能要点: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长度;使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外尺寸的方法。4轴类零件锥度的测量知识要点:万能角度尺知识;正弦规知识。技能要点:万能角度尺的组合使用;正弦

13、规的使用方法;用万能角度尺测量轴的锥度;使用正弦规测量锥度的方法。5轴类零件位置公差的测量知识要点:轴类零件位置公差知识;百分表知识。技能要点: 百分表和千分表的使用方法;使用百分表测量轴的同轴度、径向跳动、端面跳动;偏摆仪的使用;使用跳动检测仪测量跳动误差的方法。6偏心轴的测量知识要点: 偏心零件知识;偏心轴的技术工艺要求。技能要点:偏心轴偏心距的测量方法。(二) 套类零件的测量教学目标:知道套类零件的测量技术要求和相关基础知识;知道套类零件常用测量工具(如内径百分表、深度尺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说出其适用范围及其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知道套类零件常用计量仪器(如圆度仪、干涉显微镜等)的测量

14、原理,能说出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知道套类零件常用形位公差(如圆度、圆柱度等)的含义,能拟定其测量方案;知道套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知识。活动安排:正确、规范地使用内径百分表和深度尺进行套零件内尺寸的测量;使用圆度仪测量圆度、圆柱度;使用粗糙度样板比较法测量套的表面粗糙度;会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的方法及对零件合格性的评定。考核要求: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套类零件测量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其中套类零件测量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

15、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测量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套类零件测量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套类零件测量技术基础知识要点:套类零件的技术要求和相关基础知识;套类零件的测量项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的选用;2.套类零件孔径的测量知识要点:孔径的测量方法;内径百分表知识.技能要点: 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使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套的孔径尺寸;使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孔径的方法。3 套类零件深度的测量知识要点:深

16、度游标卡尺知识;深度千分尺知识。技能要点: 数显式深度尺的使用方法;使用数显式深度尺测量套的深度尺寸。4套类零件形位公差的测量知识要点:圆度、圆柱度误差的测量知识;圆度测量仪知识;技能要点:圆度仪的使用方法;用圆度仪测量圆度误差;用圆度仪测量圆柱度误差。5套类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知识要点:表面粗糙度的基础知识;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技能要点:与标准样块比较的目故比较法;用干涉显微镜的干涉法;用粗糙度样板比较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技术;用干涉显微镜测量套的表面粗糙度。(三 )螺纹与蜗杆的测量教学目标知道螺纹的测量技术要求和相关内容;知道螺纹与蜗杆的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如螺纹千分尺、螺纹量规、大型工具显

17、微镜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说出其适用范围及其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知道螺纹与蜗杆的主要参数的含义,能拟定其测量方案。活动安排:正确、规范地使用螺纹量规进行螺纹的测量;使用一般量具测量外螺纹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使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外螺纹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的方法;使用三针测量法测量梯形螺纹中径;使用三针测量法测量蜗杆分度圆直径;会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的方法及对零件合格性的评定。考核要求: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螺纹与蜗杆测量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

18、络资料的整理等。其中螺纹与蜗杆测量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测量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螺纹与蜗杆测量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螺纹与蜗杆测量的技术基础知识要点:螺纹与蜗杆的相关基础知识;螺纹与蜗杆的测量项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的选用。2三角形螺纹的测量知识要点:综合测量知识;单项测量知识;测量三角形螺纹各要素的一般方法;在大型工具显微镜上用影像法测量外螺纹知识。技能要点:

19、螺纹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使用一般量具测量外螺纹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大型工具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使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外螺纹中径、牙型半角和螺距的方法。3梯形螺纹的测量知识要点: 梯形螺纹的主要尺寸参数知识;梯形螺纹综合测量和单项测量的一般方法;技能要点: 使用三针测量法测量梯形螺纹中径;使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梯形螺纹各参数的方法。4蜗杆的测量知识要点:蜗杆的工艺参数知识;蜗杆参数测量的一般方法。技能要点:使用三针测量法测量蜗杆分度圆直径。(四 )圆柱齿轮的测量教学目标知道圆柱齿轮的基础知识及公差项目;知道圆柱齿轮的测量项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的选用常识;知道圆柱齿轮常用量具和量仪(如齿厚卡尺、齿

20、轮齿距检查仪、基节检查仪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说出其适用范围及其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知道齿距偏差、齿距累积误差、基节偏差和齿厚偏差定义;知道齿轮径向跳动检查仪的结构,能说出其使用方法;知道径向跳动的定义。活动安排:正确使用齿轮齿距检查仪测量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误差;会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的方法;使用齿轮基节检查仪测量齿轮基节偏差;会齿轮径向跳动检查仪的操作并正确测量齿轮齿圈径向跳动误差。考核要求: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圆柱齿轮测量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测量实验报告的成

21、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其中圆柱齿轮测量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测量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圆柱齿轮测量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圆柱齿轮测量技术基础知识要点:圆柱齿轮结构、公差及其传动的相关知识;圆柱齿轮的测量项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的选用常识;2圆柱齿轮参数的测量知识要点:齿轮游标卡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齿轮齿距检查仪知识和使用方法;齿轮基节检查仪知识和使用方法;齿轮径向

22、跳动检查仪知识和使用方法。技能要点:用齿厚卡尺测量齿轮齿厚偏差;用齿轮齿距检查仪测量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误差;用齿轮基节检查仪测量基节偏差;用齿轮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齿圈径向跳动。(五) 平面类零件的测量教学目标知道平面类零件的测量技术要求;知道平面测量的常用测量工具和计量器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说出其适用范围及其正确使用方法与测量步骤;知道平面的形状公差(如直线度、平面度等)的含义,会拟定其测量方案;知道直线度、平面度等形状误差的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活动安排:正确、规范地使用框式水平仪、合像水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正确、规范地使用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误差;正确、规范地使用千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考核要

23、求: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平面类零件测量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其中平面类零件测量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测量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平面类零件测量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平面测量技术基础知识要点:直线度

24、的基础知识;平面度的基础知识;2用平面度检查仪测量平台的直线度误差知识要点:框式水平仪知识和使用方法;合象水平仪知识和使用方法;自准直仪知识和使用方法;直线度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技能要点: 用水平仪测量平面的直线度误差;用自准直仪测量平面的直线度误差。3用千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知识要点:平面度误差的测量原理与评定方法;测量平板知识;平板精度等级的评定方法。技能要点:平板测量的一般方法;用千分表测量平面度误差。(六)箱体类零件的测量教学目标知道箱体类零件的测量技术要求和相关内容;知道箱体类零件的测量项目、测量方法与测量器具的选用方法;知道各项位置公差的实际含义。活动安排:使用百分表测量箱体零件的同

25、轴度、平行度、端面跳动等位置误差;使用检验工具测量位置误差的方法;会正确处理测量数据的方法及对零件合格性的评定。 考核要求: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箱体类零件测量基础知识的闭卷测试、每次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其中箱体类零件测量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测量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箱体类零件测量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

26、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箱体零件测量技术基础知识要点:箱体的结构及技术要求;箱体零件的测量项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的选用常识。2箱体类零件位置误差的测量知识要点:箱体各项位置误差: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的实际含义。技能要点:使用普通计量器具和检验工具测量位置误差的方法;箱体零件位置(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位置度)误差的综合测量(七 )复杂零件的测量(可作为选教选学的内容)教学目标知道复杂零件测量的一般方法;知道测量样板的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知道曲面类零件测量的一般方法;知道非整圆弧的测量的方法;知道三坐标测量机的功能、应用

27、和操作方法。活动安排:在工具显微镜或投影仪上测量样板的实际尺寸;会测量凸轮;使用三坐标测量机。考核要求:本部分内容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查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考核评价的手段包括复杂零件测量基础知识的开卷测试、每次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和网络资料的整理等。其中复杂零件测量的开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测量的准备工作、学习的态度等)占20%、测量实验报告的成绩占20%,网络资料的查询和整理占10%,复杂零件测量实验现场操作成绩占2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

28、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1复杂零件测量技术常识知识要点:复杂零件测量的一般方法2样板的测量知识要点:样板的分类;样板的测量方法;测量样板的常用仪器:投影仪简介。技能要点: 投影仪的使用方法;用工具显微镜测量样板;用投影仪测量样板。3曲面零件的测量知识要点: 凸轮的测量原理;曲面类零件测量的一般方法。技能要点:凸轮的测量;曲面的测量。4非整圆弧的测量知识要点: 非整圆弧的测量方法。技能要点:弓高弦长法测量非整圆弧;直线与圆弧焦点坐标尺寸的测量;圆弧与圆弧交点坐标尺寸的测量;*5三坐标测量机应用技术常识知识要点: 三坐标测量机主要功能及应用。技能要点:三坐标测量

29、机的使用方法;三坐标测量机的维护。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学时分配建议序 号主要内容课时理论实践总课时1第一部分 机械测量入门技术基础426第二部分 机械测量技术训练项目2项目一 轴类零件的测量48123项目二 套类零件的测量2684 项目三 螺纹与蜗杆的测量2685项目四 圆柱齿轮的测量2466项目五 平面类零件的测量2247项目六 箱体类零件的测量2468*项目七 复杂零件的测量2469机动410合 计203660注:带“*”部分为选教选学的内容。2.教学建议(1)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有识读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2)本课程宜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建议安排在实验实习室中分组进行理论实践

30、一体化的现场测量教学与训练,在完成相关测量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3)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每个项目的实施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机械测量的过程。(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介绍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实际。(6)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7)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

31、德,形成职业习惯,努力培养创新能力。(二)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提交测量实验报告、闭卷或开卷测试等。3.机械测量技术总成绩的评定由以下三个部分的成绩组成:(1)机械测量技术训练过程的成绩按机械测量技术训练过程中的纪律情况及是否独立完成测量任务评定成绩。(2)机械测量技术技能训练的成绩按完成机械测量技术技能训练必做和选做任务的总体情况、测量中量具量仪是否正确操作使用的情况及完成机械测量报告的内容是否齐全,由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来评定成绩。(3)理论应知考核成

32、绩按理论试卷笔试考核及生产实际零件测量、工艺过程分析制定完成情况评定成绩。本课程总成绩根据学生完成测量报告的质量、应知和应会的考核成绩以及测量训练过程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建议机械测量训练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成绩占20% ,理论应知考核成绩占30%,技能训练考核成绩占50%。可采用优、良、一般、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三)教材编写建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2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院本教材。教材开发的建议为:(1)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开发教材的主

33、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3)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4)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5)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6)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

34、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按每学期两个班,每班45名学生配置标准,配置教学实验实习设备。主要的量具、量仪有:序号量具、量仪名称数量序号量具、量仪名称数量1外径千分尺2512干涉显微镜12内径千分尺2513立式光学计13深度千分尺2514万能工具显微镜14游标卡尺2515万能卧式测长仪15深度游标卡尺2516测量平板大:1,小106万能角度尺2517齿轮游标卡尺57百分表418平面度检查仪18千分表419齿轮跳动测量仪19螺纹千分尺520跳动检测仪110圆度仪121数显式量仪、量表若干11正弦规322偏摆仪3(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抽象的内容;技术性强,学校能力滞后的内容;尚未开发但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相关教学资源,组织力量,开发相应的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PPT文本资料等辅助教学资源。发挥我院联合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