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财产保全制度中的缺陷及应对.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43422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资料]财产保全制度中的缺陷及应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法律资料]财产保全制度中的缺陷及应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法律资料]财产保全制度中的缺陷及应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资料]财产保全制度中的缺陷及应对.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产保全制度中的缺陷及应对财产保全,是指遇有有关的财产可能被转移、隐匿、毁灭等情形,从而可能造成对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损害或可能使法院将来的判决难以执行或不能执行时,根据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申请或人民法院的决定,而对有关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护措施。财产保全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利害关系人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的权威性。目前,财产保全分为诉讼中财产保全与诉前财产保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

2、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该条将财产保全的运用规定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直至案件审理终结,判决等法律文书生效时。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该条又将财产保全措施的提起,延伸至诉讼前,有效地解决了利害关系人诉前可能不采取保全措施而受到合法权益的损害。在司法实践中,常遇到判决等法律文书生效后,权利人提出执行申请前,以及义务人在间隔履行义务期间,权利人如何提出财产保全的请求,以及人民法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用财产保全措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至使权利人遇到义务人的财产可能被转移、隐匿、毁灭等情形时无所适从,影响到权利人及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应对财产保全制度中的上述缺陷,笔者认为,首先应建议立法机关进一步完善财产保全制度;其次,权利人应准确地掌握义务人的财产及其动向,及时提出申请进入执行程序;再次,遇有义务人处分其财产或权利的行为危害权利人权利的实现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依法行使撤销权,以撤销义务人的处分行为,从而保护自己权利的实现。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