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执法调研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执法调研对策.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执法调研对策 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环境执法调研对策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环境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本人通过对辖区内部分企业的调研,结合近几年的环境执法情况,从法律意识、法制、体制、执法手段和执法队伍五个方面,分析了*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目前环境执法工作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环境执法的对策。当前的环境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管理手段也趋于多样化,但高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投资的迅速增长和能源需求上升,以及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增加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使环境受经济发展的压力日益严重。而且,随着环境意识提升、环境价值观
2、念的转变,社会和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我县的环境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是有关法律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如何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维护环境公益,是摆在我县环保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只有充分认识环境执法的本质属性,了解我县环境执法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才能解决实际执法的困难,为当前依法行政、推进双转型、建设新*,营造良好的环保法制环境。一环境执法现状环境执法是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执法机构以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为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公众健康而实施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强制等一系列行政行为。近年来,我县环保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不断加
3、大环境执法的力度,有力推动了执法工作,解决了大量突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出台了*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为推进环境应急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打下了基础;三是妥善处理了一大批环境信访问题,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环保队伍也得到了锻炼。在执法能力建设上,目前*环境监察机构已成立,为提高全县环境执法效能,强化科学监管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加强执法培训,逐步提高了环境监察人员懂法、执法、守法水平,提高了环境监察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二环境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断提高,环境执法
4、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但是,环境执法工作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当前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 法律法规意识淡薄首先,有的干部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片面强调gdp增长与招商引资,忽视环境保护工作,不予配合环境执法。其次,公众的环境意识,尤其是环境参与意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面对环境问题过分依赖政府,对环境执法缺乏了解,甚至同情排污者,给环境执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二)法制不够完善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很多,但在立法层面上仍然存在有空白、不明确、不具体、权责不清等等不完善的问题,往往造成”无法可依,有法不执,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这是导致环境执法难的不利因素之一。一是
5、环境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立法空白,这势必影响到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性。二是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环境执法带有软弱性和不彻底性。三是立法缺乏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由于规定处罚额度过低,造成环境执法”一低二高三难”: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执法举证难、追究法定代表人难和强制整改难。(三) 管理体制弊端环境管理体制弊端是影响环境执法的主要因素。体制弊端主要表现在环境统一监管能力薄弱、各部门环境监管职能横向分散、上下级环保部门纵向分离、跨地区环保部门地区分割、造成政令不畅,难以发挥整体监管效果。同时,由于一些分工不够明确合理,执行分工职能时越位、交叉和重复建设,造成公共利益和部门行
6、业利益的冲突。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四)执法手段缺陷我国主要采取环境标准、技术指标等硬性制度以及排污收费和排污交易试点等软性执法管理手段。但这些环境手段还存在着缺陷,甚至在这些手段之间还存在着冲突。有些硬性的技术控制指标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并未进行有效的成本收益评估。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而且由于执行阻力大,致使规定得不到真正的执行,有损于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五) 执法队伍薄弱当前,环境违法行为呈现出多样化、隐藏化的特点。环保部门执法装备落后,机动作战能力低,不能对环保违法行为准确、迅速地作出反应,无法及时调查、收集重要证据。执法程序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三强化环境执法的对策环境执法工作
7、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如何使改革既不偏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又能达到维护和完善环境法制体系,最终实现保护环境,推进双转型目标,提出以下对策。(一)增强环境法制意识加强环境法制教育,特别应加强对企业法人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组织参观考察、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使其不断提高环境法制意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自觉性和紧迫性。广大民众的参与是环保事业的根本动力所在,要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环保的热情;大力普及环保科技知识和法律常识,促使决策者和生产经营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为
8、环境执法营造良好的氛围。(二)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立法机构应该对现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完善立法体系,使环境执法有法可依。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 、健全环境法律体系一是修订环境保护法,把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融进去,把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要求整合进去,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等制度纳入进去。二是拾遗补缺,尽早出台有毒化学品和危害物品管理法、生态安全法、排污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解决无法可依的现象。三是修订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治法等专项环保法律法规,解决有法难依、违法难究的现象。2 、强化环境执法手段一是提高环保部门的行
9、政执法权利。国家和地方要赋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一些必要的强制执法手段,如查封、扣押、没收等,落实对违法排污企业”停产整顿”和出现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地方政府”停批停建项目”权、区域限批权等。二是强化环保法律责任。在法律上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经济、工商、供水、供电、监察和司法等有关部门的环境监管责任,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行政责任追究制;完善”双罚”制度,确立既罚公家、也罚个人的”双罚”制度,推动企事业单位进一步贯彻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三是实行重大环境问题一票否决制。对出现重特大污染事故、出台与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文件、引进国家明令禁止的企业,造成污染集中反弹的,实行一票否决。3
10、、制定环境管理体制法为了理顺环境执法体制,应制定一部综合性的环境管理体制法,科学划分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的执法权限。在综合性立法的基础上,再由环境单行法将各部门的职责具体化,进一步明确统管部门与分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系统性和协调一致的环境管理体制法律体系,这是保障环境执法有效运行的法制基础。(1) 健全环境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弊端是影响环境执法的主要因素。建立上下协调、统一的执法体制,是加强环境执法工作的体制保障。一是实行环保执法垂直管理,有效避免有的地区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对环境执法的干预。二是设置区域性和流域性执法机构,负责跨地区、跨流域的环境管理和执法问题。三是建立环境保护协调
11、和咨询机构协调,协调各部门之间有关环境执法方面的事务、提高工作效率。(2)完善环境执法手段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有关的环境管理制度,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环境管理制度。必须确立正确的环境管理理念,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性,给地方环保部门有灵活运用环境管理制度的空间。改革执法经济手段一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高执法机构的处罚强度,增加现有环境违法处罚数额或者采取比例罚款制,改变目前绝对静态的罚款方式,提高罚款的威慑性。二是转变执法思路,改变单一的”强迫”守法为注重”引导”守法,采取经济激励手段,对守法企业给予税收返还、财政贴息等政策支持,让守法企业真正从守法中获得经济收益。创新执法科技手
12、段引进先进科技,创新环境检测方法和标准,为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比如,江苏省环保厅创新执法手段,探索并建立理化检测与生物毒性检测互补的现代环境检测监控体系,采用生物检测塘强化管理与监督,为创新环境执法、强化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3)增加执法建设投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治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对执法机构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充实人才,择优培养选拔一批年轻、头脑活、能力强、肯吃苦、德才兼备的干部;吸引掌握高新科技的专业技术人才,改善环保部门的人员结构,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执法水平,文明执法和规范执法,杜绝索贿受贿行为,做到执法
13、公正,执法廉洁;提高环境道德水准,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公作实践中,着力打造环保执法队伍的自身形象。从硬件上可以推进建设同类项目集中区,集中治污,设施社会化管理,加大环保投入,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加快污染源在线检测的网络化建设,添置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培养专业技术队伍等。但在新的环境法律法规未出台、一些硬件不能在短期内到位时,探讨灵活的工作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和岗位培训,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严格执法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还需建立一套相应的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的投入。结语: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处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环境执法工作正在逐步形成以集中式执法检查活动为推动,
14、以日常监督执法为基础,以环境监察执法稽查为保证,以公众和舆论监督为支持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体系。但是,目前环境执法难现象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要从根本上改变执法难的状况,需要认清形势、开阔视野、理清思路,增强环境政策法制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要以对环境保护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采用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和措施,抓好环境执法,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常抓不懈,才能促使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推动*社会经济双转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载峥嵘岁月,铭刻着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一起走过的辉煌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着我们党
15、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的丰富实践。认真总结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把我们党所取得的执政党建设经验高度概括为“六个坚持”。这就是: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始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结合时
16、代发展要求和执政实践需要不断作出回答的重大课题。这“六个坚持”,是我们党围绕这一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这“六个坚持”,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是党极为宝贵的财富。这“六个坚持”,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切实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治国理政的丰富实践,使我们党对加强自身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7、才能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为推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提供根本保证。只有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才能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只有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只有牢牢把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不懈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8、回顾新中国成立年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党的政治路线正确、党的建设抓得好,党领导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政治路线出现偏差、党的建设抓得不好,党领导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条件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要求,坚持运用、丰富发展好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我们就能够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调研建议五月初,我校组成三个调研小组,深入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采取开座谈会和走访调研的方式,对我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
19、制改革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对全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做法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三个调研小组都就各自的调研课题写出了调研报告。现将我们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一、*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做法。*县乡镇党校和县直机关党校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是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党校基本处在名存实亡的状态。20xx年,自治区党委刘奇葆书记指示宾阳县进行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xx年自治区党委要求全区进行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并在10个县市进行了试点工作。我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
20、作是在20xx年5月开始启动,至今已进行了两年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党委重视,加强领导,健全县乡党校体制。县委对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非常重视,20xx年5月下发文件,成立由县委主管副书记为组长,17个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县县乡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同时,下发了实施方案,要求各乡镇成立党校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校机制。6、7月,各乡镇都成立了党校工作领导小组,并健全了党校领导班子、师资队伍,开展培训工作。当年,在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中,乡镇党校发挥了重要作用。20xx年,为了进一步贯彻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部署,推进我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6月,县
21、委决定成立*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我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同时,由县委办下发了*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由于县委和各级党委的重视,我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二)拓宽培训对象,拓展教学内容。过去的*县党校在培训对象上是党员领导干部,教学内容则是以理论培训为主,科学技术、实用技术等培训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已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基于这一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状,*县在县乡党校改革中,着力整合社会各方有效的教学资源,拓宽培训对象,创新教学内容。在培训对象上,由过去只培训党员领导干部,扩展到广大的农村党员和农
22、民骨干。两年来,县乡党校配合农村党员大培训,共举办150多期培训班,培训农民党员和农民骨干21357人,印发学习资料和实用技术资料67700多份。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了过去只注重理论讲授的现象,结合县中心工作重点和农业生产的需要,把教学内容拓展到科技种养、农业实用技术、法律等方面,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深受培训对象的欢迎。(三)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实效性。过去党校老师上课是传统式的”填鸭式”,是传递式的”二传手”,上面要求讲什么、书本上讲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泛泛而谈、照本宣科。现在我们要求党校教师从教学上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教学新理念,以需求为向导,变单向灌输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坚持理
23、论灌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模式相结合,特别是重视探索和运用菜单选课,情况模拟、案例教学、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大培训由理论知识培训向能力培训转变。如在再就业培训、扶贫项目培训、实用技能培训和农家课堂培训中,老师能充分利用身边的事例和成功的案例来辅导、引导学员,让活生生的事例说服学员,激发学员掌握提高技能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互动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大胆地推行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如在城乡清洁工程和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利用”空中课堂”开设电视评述、专题讲座等栏目,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提供平台,在农村大培中,开设实践课堂,
24、组织群众走出家门,到当地或外地的”科技致富示范基地”、”种养示范户”去实地学习实用技能,以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强烈要求,如西河镇。开设”流动课堂”,由镇党校带头,组织农业科技教师,到镇、村开展送技术下乡,让农村党员群众坐得住、听得懂、学得透、用得上。自觉地掀起学习科技、发展种养的热潮,享受到科技致富带来的甜头。(四)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适应大培训的需要。县乡党校教师是县乡开展大党校、大课堂、大培训的主力军。如何加强县乡党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县乡党校教学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在改革工作中,*县针对县乡党校原有的师资不足,特别是实用技术教师短缺的情况,采取了”内部挖潜”和”广借外
25、力”的办法,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做法是:1、重视选拔-开发师资人才资源。经过社会挖掘、部门推荐、组织筛选的办法,着眼于”选、管、培、育”四个方面的环节,积极探索出一套”选得准、用得上、留得住”的运行机制。把政治理论高、政策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党校教员、领导干部充实到政治理论师资队伍中来,请他们讲理论、讲政策、讲发展;聘请自治区、市的院所专家教授来当客座老师,对某一技术或项目作专题讲座;从涉农部门技术人员中”选优”,从示范户、种养大户中”物色”老师,请他们作实用技术专题讲座、现场演讲,从而形成了”县党校教师+领导干部+上级专家教授+科技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的师资体系。目前,*县县乡党校在册
26、老师共305名。2、注重师资结构。合理的师资结构,是使各项大培训赖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全员大培训的全面启动,过去是那种”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灌输式”缺乏实用技术指导的培训方法,已成为大培训的”瓶颈”。因此,构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不仅是党校本身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而且是影响到老师职能能否得到发挥的问题。因此,*县在选拔教师的同时非常重视县乡党校师资结构的问题,出台了关于县乡党校教师选拔的条件和具体要求,根据*县计划的要求,重组了县乡党校师资队伍,且结构比较合理,据调研表明:*县县乡党校在册得305名老师中,县委党校专职教师10名,占3%;科技专家150名,占49%;农家课堂
27、、示范户老师146名,占48%。3、加强对师资的培训。为了不断提高县乡党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县更重视师资的培训,再有举办各类专业的师资培训班,据统计,两年来*县选派了6名教师到上级党校培训;由县委组织部、县党校和县基层办等单位举办县乡党校师资培训5期,参加培训人数200多人次,通过培训来更新老师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总的来讲,通过充实、调整、培训和提高,*县县乡党校师资结构合理,业务水平也比较高,并在大培训中发挥了作用。(五)加强”三库一基地”建设,整合培训资源。”三库”即:”师资库”、”教材库”和”案例库”。”一基地”即示范基地。加强”三库一基地”建设,不仅是县乡党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
28、容,而且也是优化整合资源的重要环节。在加强”三库一基地”建设过程中,*县的具体做法是: 1、建立了师资库。建立起了领导干部+县委党校的政治理论类师资库:一是科学术专家+县内科技拔尖人才的师资库,其中包括;聘请自治区、市的专业院所的专家教授为兼职老师,县内涉农部门专业科研人员;二是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的师资库。目前,*县共有师资总库 1个(设在县委党校),县涉农部门、乡镇也建立了师资分库。师资总库共有师资305人,其中县委党校专职教师9名;科技专家150名;农村技术能手146名。2、建立了教材库。*县县乡党校教材库由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和电教资源等七个方面的内容,以适应县乡党校、职业培训
29、、技能培训、农家课堂、阳光工程和扶贫项目等班资的重要。现共有教材 150篇,并形成了以县委党校+县涉农单位+乡镇村三级教材库网络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基本上适应了大党校、大课堂、大培训的需要。3、建立了案例库。在案例库的建设方面,*县要求每一门课都要有1-2个教学案例。一方面收集本县实用技术的、致富的成功典型,增强大培训的乡土内涵,既使广大群众在致富的道路上远有目标、近有榜样;又使案例成为大培训的”师资”。县委党校在教学案例入库之前,严格审核、修改,使教学案例更完善,更具说服力。目前,全县入库的教学案例共50个。4、建立了培训示范基地。*县的示范基地主要是以”党员示范户”、”农家课堂”、”种、养
30、殖大户”以及”种、养殖基地”为主。由于示范基地的教学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非常受农民党员和群众欢迎,大家说,这样的培训有实效,管用。因此,对此类课程,群众踊跃参加,听课人数常常是大超预计的人数,为了满足农民群众的需要,培训部门不得不安排群众轮流听课。但,也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常有农民群众问什么时候能轮到我参加学习。目前,*县共建立示范基地20个。由于加强了”三库一基地”的建设,实行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了”三库基地”的作用,逐步实行了资源共享和”菜单式”的教学方式。二、*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两年来,*县在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
31、视的问题。主要是:(一)县乡党校教师队伍建设仍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农村党员、群众的需要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年龄偏高,知识老化,教学实践经验欠缺。以县委党校为例,10名专兼职教师,30岁以下的2名,30-39岁的1名,40-49岁的5名,50岁以上的2名。在调研中发现,乡镇党校老师年龄普通较高,除了科技特派员这一部分比较年轻之外,实用技术课的老师年龄平均在45岁。相当一部份老师都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毕业的大中专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老化,适应不了大培训的需要。由于乡镇党校的师资大多来自涉农部门的,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因此,难以适应当前这种开放型教学的需要。(二)”三库”建设缓慢虽然
32、*县县乡党校的”三库”自20xx年开始建设,但是,建设的速度比较缓慢,从”三库”建立的现状来看,县委党校的”师资库”建设初具规模,”教材库”和”案例库”则刚刚起步,不仅总量偏少,质量也不太理想。部分乡镇党校的”师资库”建设比较好,但由于平时不注意收集整理资料,”教材库”和”案例库”基本没有建立。由于”三库”建设比较缓慢,信息资料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训的效果。(三)资源整合办法欠缺资源整合是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在改革的过程中,*县也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但是,由于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同,要求不同,再加上经费的问题,要想较好地整合教学资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县在教学资源整合
33、方面确实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重复培训的事情常有发生,不仅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也造成培训经费的浪费。有时也出现一些部门有较好的师资,却苦于没有经费而无法开展培训工作;而有的部门有经费,却因没有较好的师资,培训效果不太理想。(四)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的力度不够在改革的过程中,县乡两级党校在教学内容都有所拓展,但目前仅限于理论、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多,就业技能的培训虽也开展,但因经费问题,培训面不广。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仍不适应。教学方法方面,这两年有所创新,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的说教方式,运用案例教学、体验式的教学、基地教学、流动课堂、专题讲座等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而群众对”菜单教学”
34、的方法比较欢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县县乡两级党校目前还无法进行菜单式教学。(五)教学设施落后,培训经费短缺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县县乡党校的教学设施落后,培训经费短缺。近年来,县委党校的办学设施得以改善,建立了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c级站,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一些培训手段实现了现代化。但是,由于经费比较紧张,县委党校的教学设备还没能适应当前大培训的需要,一些原有的教学设备也开始老化。乡镇党校的教学设施更为落后,全县的乡镇党校大多只有教室和课桌椅,最近,组织部在各乡镇建立了党员电教站,解决了电教问题。至于其他设施基本没有。培训经费问题,一直来是困扰党校的问题。目前,县委党校除了日常的办公经费外,培
35、训经费极少,要想改变党校设施落后的问题难度大。乡镇党校在这方面困难更大。三、几点建议从*县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兄弟党校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当前*县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要注重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整合全县资源,构建大党校搞好大培训,单靠县乡两级党校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整合培训资源,靠全社会的力量办好党校。在坚持以县委党校为中心培训的同时,以乡镇党校、村级专业协会、农家课堂(党员示范中心)为补充培训,充分利用部门培训资源、社会培训资源,把党校范围拓展到部门、非公经济组织和街道、社区、村屯,把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城镇居民、农村
36、脱贫致富人员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列入党校培训范围,在全县构建起大党校网络培训体系。整合县劳动人事、教育、科技、农业、扶贫、畜牧水产等部门资源,依托县华虹丝绸股份、新宇兔业、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以及县几所职业技术学校,依托一些示范村,依托一些示范街道社区,依托一些经济大户、致富能人等等创建一批党校培训基地。通过整合全县资源,健全培训体系,拓展党校培训面。通过整合全县资源,健全”三库”,增强大培训实效性。资源的整合,仅靠县委党校,或者某个部门是难以实现的。建议要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关系。(二)把农民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作为大党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县是一个农业县,在推进工业
37、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广大农村劳动力无疑是主力军,如何把庞大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取之不尽的人才资源,把丰富的农村资源转化经济优势,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这是今后党校教学的主要任务。大党校的农民教学培训要通过构建致富增收、文化服务、教育培训三个平台,着力抓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致富技能,在整合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资源的基础上,依托县乡党校和农村中小学的信息网络教育资源,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同时依托基地、依靠学校、紧靠中心示范户,大规模、多层次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成为能够利用网络、电话等数字传媒的信息化新型农民。大党校对农民的培训,应定位在对农村致富带
38、头人、技术能手、经济能人的培养并带动片和面的标准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要遵循”村发动、乡镇组织、县培训”的原则,分类指导,具体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政府要加强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主要是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扶持。要整合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和乡镇等行政部门资源,多方协作,充分调动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受训者社会服务机构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二、三产业转移,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创新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在培训中要侧重
39、于实用、管用,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在创新培训方式方面,应注意做到:1、坚持几个原则(1)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原则。建立实用易懂的教材库,充分利用党校电教c级站的内容,精心筛选符合本县实际的理论教育和实用技术专题资料,供党校培训使用,组织党校专职教师、乡镇及县直部门的有关人员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边实践,边总结,边提炼,撰写通俗易懂、学员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农村实用技术、农产品加工销售、法律法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注重跟踪教材使用情况,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教材库。(2)坚持”典型引路”的原则。建立内容丰富的案例库,研究收集县内外先进典型案例,重点收
40、集、研究和整理县内案例,结合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需要,编写案例,为培训工作提供分析、借鉴和参考,使培训对象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员在培训中对一些案例通过进行分析、讨论、借鉴、深受启发。(3)坚持可学可用的原则。建立辐射力强的教学(实习)基地,根据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就业技能的实际需要,结合本县农村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可选择一些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种植、养殖基地和中心户作为现场教学和实习观摩的场所,使学员身临其境、易学易懂。2、做到几个结合这几个结合是: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基地培训相结合、教师面授与电化教学(远程教学)相结合、组织调训与”菜单”选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
41、散相结合、常规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固定课堂与流动课堂相结合。要从*县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类别、不同层次党员和骨干的需要,办好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农家课堂。(四)完善”三库”建设”师资库”、”教材库”、”案例库”的建设,是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优化整合培训师资,增强培训效果。当前,*县的”三库”建设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大培训、大党校的发展要求仍很不适应。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三库”建设。1、进一步完善师资库。采取”内部挖潜力”合”广借外力”的办法,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结构合理、能够满足干部和党员培训需要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真正建立起”党校教师+
42、领导干部+科技、拔尖人才+乡土人才”的师资库。2、完善好教材库。通过由县委党校和农业、科技等部门组织力量,编写适用的乡土教材,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c级站筛选各类适用教材,制作实用技术、致富带头人事迹专题片等途径,健全全县培训教材库。3、完善案例库。要注意总结本县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成功典型,将先进事例编写成案例,以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加强对教师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大培训的关键。针对*县师资队伍的现状,要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培训教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一是在县内,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要定期抓教师的培训;二是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和工作要求,选派教师到外地或大专院校学习;三是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县乡党校条件,促进大培训1、多渠道筹措资金,把全县培训资金进行资源整合。2、县财政要把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经费和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23 / 24